第五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_第1页
第五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_第2页
第五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_第3页
第五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_第4页
第五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木质素是一类苯丙素类化合物,基本概念,狭义概念:指基本骨架具有一个或几个C6C3单元(苯丙素单体)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类群。,苯丙素单体的基本骨架,广义概念:指基本母核具有一个或几个C6C3单元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黄酮类化合物基本骨架,第一节、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生源合成途径第二节、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第三节、香豆素类化合物第四节、木脂素类化合物,本章内容,第一节、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生源合成途径,莽草酸,分支酸,苯丙素类化合物合成途径概况,糖酵解途径,戊糖磷酸途径,下一节,一、莽草酸的合成,返回,二、从莽草酸到分支酸,返回,三、从分支酸合成酪氨酸和苯丙氨酸,返回,四、从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到苯丙素类化合物,返回,第二节、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简单苯丙素类是苯丙烷类衍生物,由一个C6-C3单元组成(C3不成环)。,一、概述,(一)、苯丙烯类(二)、苯丙醇类(三)、苯丙醛类(四)、苯丙酸类,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分类,(一)苯丙烯类,丁香酚具有很强的杀菌力,作为局部镇痛药可用于龋(q)齿,且兼有局部防腐作用,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丁香,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细辛,细辛醚对神经中枢有抑制作用,可作为镇定剂。另外还可以抗癌、抗病毒。临床用于治疗癫痫, 慢性支气管炎, 肺炎,(二)苯丙醇类,紫丁香酚苷有降血脂和增强免疫力作用,五加科植物刺五加,(三)苯丙醛类,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为樟科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树皮的通称。,(四)苯丙酸类,阿魏酸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增强前列腺素活性,镇痛,缓解血管痉挛等作用。是生产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白细胞减少等症药品的基本原料,如心血康、利脉胶囊等。,伞形科植物阿魏,阿魏酸,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是咖啡酸与奎宁酸(quinic acid)的酯。有降血压、抗菌、抗病毒、消炎、增高白血球等作用,对急性咽喉炎症有明显的疗效。,忍冬科忍冬属植物金银花,第三节、香豆素类化合物,一、概述,1812年,法国化学家沃克兰从瑞香科植物高山瑞香中首次得到香豆素类化合物瑞香苷。,香豆素(coumarin)又称香豆精,因豆科植物香豆中含量丰富并且有芳甜香气而得名。,1763-1829,香豆素类成分是一类具有苯骈-吡喃酮母核的天然产物的总称。,香豆素从结构上可看成是顺式的邻羟基桂皮酸脱水而成的内酯,顺式邻羟基桂皮酸,香豆素,二、香豆素的分类,(一)简单香豆素类(二)呋喃香豆素类(三)吡喃香豆素类(四)其他香豆素类,(一)简单香豆素类 只在苯环上有取代的香豆素类。取代基包括羟基、甲氧基、亚甲二氧基和异戊烯基等(取代基不成环)。,伞形科植物前胡根状茎中的王草质(ostruthin),该化合物具抗细菌和抗真菌作用。,七叶内酯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菌,体外均有抑制活性。对紫外线照射豚鼠背部引起的红斑反应有抑制作用。,无患子目七叶树科植物七叶树,香豆素母核上的7-羟基和6(或8)异戊烯基缩合形成呋喃环, 即属呋喃香豆素类。根据环合的位置可分为线型与角型。,(二)呋喃香豆素类,5,6,7,8,白芷内酯,补骨脂内酯,补骨脂内酯有增加皮肤黑色素的作用,适用于白癜风。此外,尚可用于斑秃及牛皮癣 ,但会使人的皮肤对紫外线敏感。,补骨脂内酯,补骨脂内酯对酪氨酸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而酪氨酸酶是人体内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因此认为补骨脂内酯通过提高酪氨酸酶的活性来合成黑色素,从而治疗白癜风。,白芷内酯,伞形目伞形科植物白芷,白芷在中医上用作祛风止痛药,但其中所含的白芷内酯是否即为其有效成分,尚未证实。,(三)吡喃香豆素类香豆素核上的7-羟基和6(或8)异戊烯基缩合形成吡喃环, 即属吡喃香豆素类。根据环合的位置可分为线型与角型。,7,6,5,8,紫花前胡提取物具有祛痰解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作用,伞形科植物紫花前胡,白花前胡为常用中药,具有宣散风热,降气化痰的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咳嗽痰多等病症。,(四)其它香豆素类,指-吡喃酮环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类。还包括二聚体和三聚体。,亮菌甲素,用于治疗急性胆道感染,疗效略与抗生素相近。亦可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此外,还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豆科苜蓿属植物紫花苜蓿,紫苜蓿酚具有抗凝血作用,临床上作为抗凝血药物,用以防止血栓的形成。,第四节、木脂素类化合物,木脂素是一类主要由两分子(少数为3-4个)苯丙素单体(即C6-C3单体)聚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多数呈游离状态,少数与糖结合成苷,存在于植物的木质部和树脂中,故而得名。,一、概述 定义,苯丙素单体碳原子的编号,非碳原子相连(如3-3、8-3)新木脂素,两分子苯丙素以侧链中碳原子(8-8)连结而成的化合物木脂素,早期发现的木脂素,苯丙素低聚体三聚体、四聚体等; 三聚体称为倍半木脂素 四聚体称为二木脂素 杂木脂素由一分子苯丙素与黄酮、香豆素等 结合而成; 黄酮木脂素,木脂素的一些新类型:,(一)、简单木脂素(二芳基丁烷类)(二)、单氧环木脂素(四氢呋喃类)(三)、木脂内酯(二芳基丁内酯类)(四)、环木脂素(芳基萘类)(五)、环木脂内酯(六)、双氧环木脂素(双四氢呋喃类)(七)、联苯环辛烯木脂素(八)、联苯类木脂素(新木脂素)(九)、其它类(十)、倍半木脂素和双木脂素,二、主要结构类型,木脂素的一些常见类型:,(一)简单木脂素(二芳基丁烷类),两分子苯丙素通过位碳原子(C8-C8) 相连,叶下珠植物大多有平肝清热、利水解毒之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溃疡、疮疡、疟疾、癣菌、肝炎和腹泻、痢疾等多种疾病,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叶下珠,(二)单环氧木脂素(四氢呋喃类),依据氧的连接位置不同,可形成7-O-7,9-O-9,7-O-9 三种四氢呋喃结构,毕澄茄又名山苍子,能够温暖脾胃、散寒止痛,故适用于胃寒疼痛以及胃寒引起的呃逆、呕吐、腹胀等症。,(三)木脂内酯(二芳基丁内脂类) 侧链形成内酯结构的基本类型,包括单去氢和双去氢化合物。,单去氢,双去氢,(四)环木脂素(芳基萘类) 在简单木脂素基础上,通过一个苯丙素单位中苯环的6位与另一个苯丙素单位的7位环合而成的环木脂素。有芳基萘、芳基二氢萘和芳基四氢萘三种结构。,芳基四氢萘,芳基二氢萘,芳基萘,鬼臼毒素是从小蘖(ni)科鬼臼属植物-华鬼臼(又称鸡苔素)的根和茎中提取到的木脂类抗肿瘤成份。,(五)环木脂内酯,由环木脂素C9-C9间环合成内酯环即是环木脂内酯。,赛菊芋属菊科植物,(六)双环氧木脂素(bisepoxylignans) 双四氢呋喃类 由两个取代四氢呋喃单元形成四氢呋喃骈四氢呋喃结构。,木樨科连翘属植物连翘,连翘有抗菌、强心、利尿、镇吐等药理作用,常用连翘治疗急性风热感冒、痈肿疮毒、淋巴结结核、尿路感染等症。,(七)联苯环辛烯类,木兰科植物五味子,五味子用于久咳虚喘,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心悸失眠,从五味子中提取的木脂素具有保肝作用,(八)联苯类 两个苯丙素的两个苯环3-3直接相连而成。,厚朴酚为棕褐色至白色精细粉末的厚朴提取物,中药厚朴皮中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具有特殊的、持久的肌肉松弛作用及强的抗菌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临床上主要用作抗菌、抗真菌药。,木兰科植物厚朴,(九)其它类 1. 苯骈呋喃类,海风藤,海风藤酮有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作用。,2.苯骈二氧六环类 两分子苯丙素通过氧桥连接,形成二氧六环结构。,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猫眼草,猫眼草对小鼠用氨水引起的咳嗽有镇咳作用;用小鼠酚红法证明有祛痰作用,动物试验并有消炎及利尿作用。,(十)倍半木脂素和二木脂素分别由3和4分子苯丙素聚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