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 第九单元溶液 考点梳理过关 考点1溶液的形成6年3考 一 溶液及其组成 辨一辨 1 溶液一定都是无色的 2 一种溶液里只有一种溶剂 但是可以存在多种溶质 3 能与水反应的物质放入水中 生成物为该溶液的溶质 如氧化钙放入水中 溶质为氢氧化钙 4 均一性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 性质完全相同 稳定性是指任何情况下溶质都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5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均一 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二 溶解时的热现象 想一想 将氧化钙放入水中 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将氧化钙放入水中后 氧化钙会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反应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使溶液温度升高 考点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6年5考 辨一辨 1 饱和溶液不再溶解任何物质 2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3 一定温度下 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考点3溶解度6年6考 考点4溶液的浓度6年7考 例1 2017 青岛中考 双选 右图为甲 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解析 A选项中20 时 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小 符合题意 B选项中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 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不符合题意 C选项中40 时 甲 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因此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符合题意 D选项中60 时 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 只溶解60g甲物质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是3 5 不符合题意 典型例题分析 类型1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A 20 时 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小B 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 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C 40 时 甲 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 60 时 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是4 5 注意事项 比较溶解度大小时应指明温度 比较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时应指明溶液是否饱和 比较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应指明饱和溶液的质量 解题方法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在于明确溶解度的四要素 温度 在100g溶剂里 饱和状态 溶质质量 准确把握溶解度曲线中各部分 各点的含义 明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的判断方法 明确物质从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 选择出正确答案 思路点拨 中考中常给出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或溶解度曲线 考查对溶解度曲线及溶解度意义的理解 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 趋势 对分离 提纯混合物的方法做出正确的选择等 解题时 需准确把握溶解度的意义及溶解度曲线中各部分 各点的含义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 选择出正确答案 变式运用 1 2017 兰州中考 甲 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 t1 时 甲 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 乙 填 或 2 P点的含义t3 时 甲 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 t2 时 把20g固体甲放入50g水中 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的质量是62 5g 4 欲将t2 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5 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 若要提纯甲 一般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例2 2017 绥化中考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清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浓盐酸 标签如下 根据标签计算 类型2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 HCl中氢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2 71 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 这瓶盐酸溶液的质量为595g 3 现要配制38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 的稀盐酸 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8 的浓盐酸的质量为1000g 需要这种浓盐酸2瓶 解析 1 HCl中氢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 35 5 2 71 2 标签表明 该瓶浓盐酸的体积为500mL 密度为1 19g mL 则该瓶浓盐酸的质量为500mL 1 19g mL 595g 3 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8 的浓盐酸的质量为x 则3800g 10 x 38 解得x 1000g 体积为 840 3mL 每瓶浓盐酸的体积为500mL 所以需要2瓶 解题方法 溶液中的相关计算综合了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时 参与反应的物质是溶液中的溶质 所以在解答溶液中的相关计算时 首先需要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求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然后利用溶质质量分数 100 计算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注意事项 溶质的质量是指形成溶液的那部分溶质 没有进入溶液的溶质不应考虑 即计算溶质质量时要考虑溶解度 影响溶质质量分数的因素是溶质 溶剂的质量 与温度 溶液是否饱和无关 在改变温度的过程中若引起溶液中溶质 溶剂质量改变 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会改变 归根结底 变温时必须考虑溶质 溶剂的质量是否改变 变式运用 2 2016 绥化中考 如图是甲 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20 时 将15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在50g水中 所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0 2 10 时 欲将15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减小一半 需要加水150g 3 某同学欲将20 时300g20 的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 他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 并进行了如下计算 解 设蒸发水的质量为x 300g 20 300g x 40 解得 x 150g试分析 他能否达到目的 并说明理由 他不能达到目的 20 时20 的甲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温度不变 溶解度不变 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重点实验突破 实验8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典例分析 例 2016 临沂中考 某同学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 他准备了下列实验仪器 请填空 1 配制时可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 计算 称量 量取 溶解 2 称量时 NaCl固体粉末应放在托盘天平左盘 填 左盘 或 右盘 的纸片上 3 配制过程中为促进NaCl的溶解 还需要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填仪器名称 4 量取一定体积的水 除了用量筒外 还需要用胶头滴管 填仪器名称 分析 1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基本步骤是计算 称量 量取 溶解 2 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的原则是左物右码 故氯化钠应放在左盘称量 3 溶解时还需要用玻璃棒搅拌 4 量取水时 接近所需体积时 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命题挖掘 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 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 A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 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C 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 将蔗糖放在右盘 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D 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 A用量筒量取水时 俯视读数 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 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 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A正确 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 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错误 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 将蔗糖放在右盘 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 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C错误 用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 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小于配制所需要的溶质质量 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D错误 1 2016 临沂3题2分 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 充分搅拌 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 花生油B 面粉C 蔗糖D 汽油 六年真题全练命题点1溶液的形成 试题常结合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质判断混合物是否属于溶液 如蒸馏水 矿泉水 食醋 酱油等 也常判断生活中的物质放入水中是否能形成溶液 如面粉 花生油 食盐等 C花生油 面粉和汽油均不溶于水 不能和水形成均一 稳定的混合物 即都不能够形成溶液 蔗糖易溶于水 能形成均一 稳定的混合物 能够形成溶液 2 2013 临沂6题2分 将家庭生活中的四种调味品分别取少量放入水中 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蔗糖B 白醋C 味精D 花生油 D 关联考题 2014 临沂31 1 题2分 猜押预测 1 如下图所示 能得到乳浊液的是 D植物油溶于汽油中 得到溶液 高锰酸钾溶于水 得到溶液 碘不溶于水 得到悬浊液 植物油不溶于水 得到乳浊液 3 2017 临沂14题2分 甲 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 时 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 命题点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常在选择题 填空与简答题中结合溶解度曲线来考查 主要有三种形式 把一定温度下的溶液降温 或升温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给定溶质的质量结合溶解度通过计算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如何把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B 将40 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溶液质量不变C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D 40 时 分别在100g水中各加入30g甲 乙 同时降温至20 甲 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A项 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 无法比较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B项 将40 时的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到20 会析出晶体 溶液质量减小 C项 没说明温度 无法比较溶解度大小 D项 20 时 甲 乙的溶解度都是30g 所以40 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 乙 降温至20 得到的甲 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4 2014 临沂24 1 2 题3分 A B C三个烧杯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 其中A C烧杯中水温为10 B烧杯中水温为30 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分别加入甲 乙两物质各10g 充分溶解后所得现象如图1所示 试回答 1 你认为B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 如图2是甲 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按图分析 10 时A C烧杯中未溶解的溶质质量关系是相等 填 相等 或 不相等 其他条件不变 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50 时 C烧杯中的溶液是饱和 填 饱和 或 不饱和 溶液 3 若将A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 可采用的方法有 升温 加水 解析 1 根据图1可知 A C两个烧杯充分溶解后 溶质部分未溶解 B中全部溶解 故B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 已知A B C三个烧杯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 10 时甲 乙的溶解度相同 故分别加入甲 乙两物质各10g 充分溶解后A C烧杯中未溶解的溶质质量相等 由于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故其他条件不变 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50 时 C中会有新的晶体析出 故C烧杯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3 根据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知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故若将A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 可采用的方法有升高温度和增加溶剂水 5 2013 临沂25 2 3 题2分 右图为甲 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 1 t1 时 甲 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 乙 填 或 2 t1 时 把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 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是饱和 填 饱和 或 不饱和 溶液 将温度升高到t2 时 该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1 2 3 t2 时 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 可采用增加溶质 或恒温蒸发溶剂 任写一种 的方法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解析 1 由图可知 t1 时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2 t1 时甲的溶解度是40g 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甲 所以把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 充分搅拌 还有10g甲不能溶解 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将温度升高到t2 时 溶解度变为60g 则剩余的10g甲可以完全溶解 溶液仍然不饱和 所以该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50g 100g 1 2 3 t2 时 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 温度不变 可采取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其饱和 关联考题 2016 临沂17题D2分 2015 临沂25 3 题1分 猜押预测 2 下图是对20 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 请回答 1 蒸发前原溶液是不饱和 填 饱和 或 不饱和 溶液 n的数值是11 2 依据上述实验 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C 填字母 的 A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 无法判断 解析 1 由题意分析可知 第一次蒸发10g水后析出1g甲物质 析出溶质后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第二次蒸发10g水后析出5g甲物质 因此蒸发前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第三次蒸发10g水后析出5g甲物质 因此共析出11g甲物质 2 因为题中整个过程是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的 因此无法判断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得分要领 首先要明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其次要明确饱和溶液与饱和在一定温度下才有意义 计算时要注意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溶解度 溶解度是饱和溶液的最大溶解限度 6 2016 临沂17题2分 甲 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命题点3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是临沂中考的必考题 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查 考查对溶解度曲线上的点 线 面的理解 如溶解度曲线的交点的含义 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找出某一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 某一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大小的比较 根据物质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选择合适的提纯物质的方法等 A 20 时 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B 升温可使乙物质的饱和溶液析出固体C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D 40 时 将甲 乙两物质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 二者都变为不饱和溶液 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 20 时 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A错误 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所以升温可使乙物质的饱和溶液析出固体 B正确 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 需要指明温度 C错误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所以40 时 将甲 乙两物质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 甲仍是饱和溶液 D错误 7 2015 临沂25 1 2 4 题3分 已知氯化钠 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1 依据上表数据 绘制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如上图 图中能表示碳酸钠溶解度曲线的是A 填 A 或 B 2 图中两溶解度曲线相交于M点 此点表示的意义是在30 时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相等 3 40 时 把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 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是饱和 填 饱和 或 不饱和 溶液 4 生活在盐湖 主要成分是NaCl和Na2CO3 附近的人们习惯 夏天晒盐 NaCl 冬天捞碱 Na2CO3 请你答出 冬天捞碱 的道理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明显减小 解析 1 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 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 故A曲线表示的是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2 图中两溶解度曲线相交于M点 表示在30 时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相等 3 40 时 碳酸钠的溶解度是50g 把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 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4 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明显 冬天温度低 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以晶体的形式析出 故冬天捞碱 8 2013 临沂4题2分 如图是a 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从图中你能获得的信息是 答出两条即可 a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0 时a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 40 时 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3 5 解析 1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结合图中的信息可以知道 a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0 以上 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大 30 以下 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小 30 时 a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40g等信息 2 40 时 a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可知60ga物质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 所以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60g 100g 3 5 关联考题 2017 临沂14题2分 2014 临沂24 4 题2分A 2013 临沂25 1 2 3 题3分 猜押预测 3 20 时 将等质量的a 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 升温到50 时 现象如图乙 a 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B 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C 图乙中a 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 30 时a 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C由图甲可知 20 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 故M表示的是a的溶解度曲线 N表示的是b的溶解度曲线 A错误 20 时 b完全溶解 说明此时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的溶质质量分数 B错误 升温到50 时 a和b中均没有固体剩余 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50 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故a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正确 30 时 a b的溶解度相等 此时b溶液中固体全部溶解 则a溶液中固体也全部溶解 故a 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错误 得分要领 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明确溶解度曲线上点 线 面的含义 明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判断方法 明确物质从饱和溶液中结晶或析出的方法 9 2017 临沂30题2分 工业上常用红锌矿 主要含ZnO 和18 25 的稀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锌 1 硫酸锌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 2 2 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 的浓硫酸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0 稀硫酸 需要水的质量是390g 命题点4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分数是临沂中考的必考题 主要考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结合的计算两方面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包括固体物质溶液的配制和浓溶液配制稀溶液两种 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结合的计算 基本是在最后的综合计算题中出现 解析 1 ZnSO4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 16 4 1 2 2 设加水的质量为x 则100g 98 100g x 20 解得x 390g 10 2013 临沂22 2 题2分 在农业生产上 常用质量分数为15 20 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要配制200kg质量分数为16 的氯化钠溶液 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32kg 水的质量是168kg 猜押预测 4 小雪同学想制取 叶脉书签 需要50g质量分数为10 的氢氧化钠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 需称取氢氧化钠5g 2 若用25 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 需要25 的氢氧化钠溶液20g 蒸馏水30mL 3 在实验室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 要 填 要 或 不要 用到玻璃棒 解析 1 配制50g10 的氢氧化钠溶液 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0g 10 5g 2 选用25 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配制时 根据稀释前后 溶质质量相等 设需25 的氢氧化钠溶液为x 则25 x 50g 10 解得x 20g 需蒸馏水的质量为50g 20g 30g 需蒸馏水的体积为 30mL 3 将称好的固体与水放入烧杯中溶解时 为加速溶解要用玻璃棒搅拌 11 2017 临沂31 2 题6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制取少量氯化铜溶液 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下 BaSO4不溶于水 第一步 称得烧杯的质量是100g 第二步 反应前称得烧杯 氯化钡溶液及硫酸铜溶液的总质量是346 6g 第三步 两者恰好完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像小马车教学课件
- 语言应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教案
- 《新编商务应用文写作》 教案大纲
- 时尚布料知识培训课件
- 新闻报道数据整 理分析图文排版提升技巧
- 幼儿园教育服务与安全保障协议
- 《新编商务应用文写作》第六章 习题参考答案
- 家庭农场生产技术培训合作协议
- 纪念129爱国运动教学课件
-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课件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入职岗前培训之工会知识课件
- 媒介融合传播概论课件
- GB/T 3920-202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
- 雨棚钢结构施工方案
- Hard coating 简析解析(课堂PPT)
- 上海开发区汇总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课堂PPT)
- 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