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传播疾病_第1页
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传播疾病_第2页
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传播疾病_第3页
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传播疾病_第4页
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传播疾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传播疾病,Adverse reaction of transfusion定义:指在输血过程中或结束后,因输入血液或其制品或所用输注用具而产生的不良反应。有过敏史者在输注血液制品前半小时可口服抗组胺药或皮质激素,选择无过敏史的供应者反复有过敏反应者可选择洗涤红细胞或冰冻红细胞、洗涤浓缩血小板。,概念,常见的输血反应有哪些?免疫性输血反应: 是由于输入异体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或血浆蛋白的抗原刺激受血者产生抗体,当再次输入针对已产生抗体的相应抗原时,即发生免疫反应(抗原抗体结合所引起)。,不良反应,非免疫性输血反应急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原因是短时间内输血速度过快,或输入血液量过多超过了患者的心脏承受能力,血容量急剧扩张。,不良反应,即发型(免疫性)反应,不良反应,即发型非免疫反应,不良反应,迟发型免疫性反应,不良反应,迟发型非免疫性反应,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2.非溶血性发热反应3.输血后紫癜4.移植物抗宿主病5.输血性血色病6.大量输血后反应(1)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2)枸橼酸钠中毒(3)血管微栓塞,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包括: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低血压休克,获得其中的1项以上者确诊为过敏反应。一旦出现上述反应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给予地塞米松,非那根肌注,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并给予1/1000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并给予补液、升压、吸氧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有效。,不良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输血后短期内或输血过程中即发生寒战、发热,发热者体温可达3841,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反应持续12小时,然后出汗、退烧。发热的高低与输血速度计输入白细胞计数及热源量成正比,有时可在输血后几小时后才反应。,不良反应,输血后紫癜,均在输血后7天左右发病,发病急剧,有明显的畏寒、高热、荨麻疹;时有头痛、胸痛、呼吸困难。有不同部位的出血、皮肤广泛的淤点与淤斑、齿龈出血、鼻出血、黑便;均伴血小板降低,患者血浆和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IgG,做骨髓细胞血检查:增生明显活跃,巨核细胞增多,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给予甲强龙静点,免疫球蛋白静点。,不良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热、皮肤潮红、皮疹、严重腹泻、肝脾肿大等。最高体温达40。给予甲氨蝶呤静点,环孢素、强的松口服。复查血常规及转氨酶直至正常。,不良反应,输血性血色病,临床上出现皮肤色素沉着、肝功能损害、糖尿病、心律不齐、心功能不全、性功能减退。临床上输用新鲜红细胞,口服祛铁剂后症状好转。,不良反应,大量输血后反应,(1)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输血过程中或后1小时,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头痛、头胀、咳嗽、先咳白痰,以后咳粉红色泡沫痰,颈静脉怒张等,严重者在短期内死亡。如有上诉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患者取半卧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不良反应,(2)枸橼酸钠中毒 患者可发生肌肉震颤、手足抽搐;严重者血压下降、出血、心室纤颤等。治疗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大量快速输血还应注意高钾血症。,不良反应,(3)血管微栓塞 由于血液储存1周后白细胞和血小板可以形成微小凝块,输大量这种血时,有大量微小凝块循环到肺,堵塞肺毛细血管,引起肺功能不全。若用于心脏手术做体外循环,则微小凝块可直接引起脑栓塞。因此,当大量输血时,可采用5天内的血液或采用微孔滤器。,不良反应,输血传播疾病,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均有传播疾病的危险,常见的有乙型、丙型肝炎,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梅毒,疟疾,弓形体病等。如血液被细菌污染,可使受血者由此引起菌血症,严重者可致败血症。在由输血引起的疾病中,艾滋病危害性最大。,输血传播疾病,肝炎,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疟疾,梅毒,其他,1.肝炎: 输血后肝炎的传播情况与下列因素有关: 献血者人群中肝炎流行情况 所用的检测肝炎试验的灵敏度与特异性 血浆制品中肝炎病毒灭活效果,输血传播疾病,2.艾滋病 HIV既存在于血浆中,也存在于细胞中,所以输入全血、细胞成分、血浆或其制品,均能传播艾滋病。血友病患者因常输入用多人份混合血浆制备的浓缩因子,而感染艾滋病的机会更多。,输血传播疾病,输血传播疾病,3.巨细胞病毒 感染多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受血者。如早产儿,先天性免疫缺陷者、器官移植患者等。在库CMV存活时间较短,所以输库存血比输新生鲜血传播CMV的机会少。,输血传播疾病,4.疟疾: 输全血或成分血均可以传播疟疾原虫,疟原虫在冷冻细胞中可存活数年之久。 输血传播疟疾的潜伏期输入疟原虫数量及种属有关。,输血传播疾病,5.梅毒: 献血者患梅毒并处于梅毒血症阶段,可以传播梅毒。梅毒螺旋体中体外生活能力低,4摄氏度时生存48-72h,40摄氏度传染力,100摄氏度立即死亡 近年来我国性病增加,因此对预防输血传播梅毒应给予高度重视。,输血传播疾病,6.其它: 此外当献血者有EB病毒感染、黑热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