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二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ppt_第1页
人民版必修二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ppt_第2页
人民版必修二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ppt_第3页
人民版必修二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ppt_第4页
人民版必修二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黍 稷 麦 粟 稻 课标要求1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 神农 的传说 古代中国农业的起源 古者 民茹草饮水 采树木之实 时多疾病毒伤之害 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 至于神农 人民众多 禽兽不足 于是神农因天之时 分地之利 制耒耜 教民农耕 白虎通义 卷二 早期人类靠什么方式生存 采集 狩猎 炭化稻谷 炭化了的粟 神农的传说 神农肩披树叶 头生双角 有一天 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 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 从神农氏的头顶飞过 九穗谷掉在地上 神农氏见了 拾起来埋在了土里 后来竟长成一片 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 感到很好吃 于是他教人确倒树木 割掉野草 用斧头 锄头 耒耜等生产工具 开垦土地 种起了谷子 传说中 神农 及其后裔具有特殊地位 说明了什么 说明农业的地位非常重要 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 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二 从 刀耕火种 到 以牛田 下 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 石犁 石锄 石镰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原始农业阶段使用的农具 木耒 春秋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春秋时期的铁锄 战国时期凹形铁锄 战国时期铁锄 战国时期铁犁头 铁镰刀 二 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1 从木石骨蚌到使用铁器 石刀或石斧砍伐林木 草木晒干后用火烧 用石刀挖坑下种 史料记载 所种之地 惟以刀伐木 纵火焚烧 用竹锥地成眼 点种苞谷 云南布朗族至今刀耕火种 千年不绝的山火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 晋语 观察并寻找这头春秋青铜牛的特殊之处 牛耕开始出现 是农业动力的一次革命 东汉耦犁 二牛抬杠 唐代曲辕犁 一牛挽犁 轻 省 深 稳 二 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2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 从木石骨蚌到使用铁器 凡耕之本 在于趋时 活土 务粪泽 早锄 早获 汉代农学著作 氾 f n 姓 胜之书 二 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2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3 精耕细作 1 从木石骨蚌到使用铁器 汉代曲柄锄 汉代大镰 汉代耧车 筒车 宋水转翻车 明清风力水车 二 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2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3 精耕细作 4 从人力到畜力自然力 1 从木石骨蚌到使用铁器 合作探究 从下列图片你能看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吗 以家庭为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三 贫者无立锥之地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 井田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 主体 农民土地所有制 国有土地所有制 均田制 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 轻徭薄赋 徭役兵役 专制国家 自耕农 新的自耕农 农民起义 新的专制国家 激化矛盾 佃农 沦为 土地兼并 田赋人头税 地主 死亡或逃亡 田赋 抑制兼并 均田 限田 四 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1 赋税 1 种类 田亩税 人头税等 2 特点 种类繁多 征发无度 无有定准 3 演变 编户制 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方田均税法 募役法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2 力役 1 含义 农民向国家提供的无偿劳动力 负面 大型工程 大量死亡 破坏生产 正面 五 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上古 大禹治水 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 秦王赢政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开凿 全长300余里 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 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谓之天府 史记 成都平原的都江堰 秦国蜀守李冰 坎儿井 井渠 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雏形 与我国横亘东西的万里长城 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齐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 是伟大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 塞上江南河套平原 治理黄河千载无患 王景 1 孔子的学生冉耕 字伯牛 司马牛 名犁 由此得出的历史结论确切的是 A 孔子有教无类 学生多是贫家子弟B 孔子非常重视教育学生参加农业劳动C 春秋人物多取贱名D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可能已有牛耕 随堂检测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2 此诗是对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A 火耕B 刀耕C 石器锄耕D 铁犁牛耕 A 利用杠杆原理汲水方便省力B 既能灌溉又能排涝C 灌溉时节省了人力D 能够利用鼓风冶铁 3 水利工具是农业进步的基础 与图1相比 图2工具的进步之处在于进步之处在于 4 某学生搜集和探究古代传说 有一个传说提到 二郎神是秦国李冰的次子 因与父亲一起修筑水利工程 造福一方而受到人们建庙崇拜 那他们父子修筑的工程是 A 郑国渠B 都江堰C 六辅渠D 灵渠 5 唐代诗人王绩在 田家 一诗中写到 倚床看妇织 登垅课儿锄 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A 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B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C 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D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6 有人说 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 白蛇传的故事反映了宗教冲突 而牛郎织女的传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这主要是指A 农民深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剥削B 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C 纺织业是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D 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占主导地位 7 封建社会 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土地所有制的一种主要形式 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是 A 公田 转化为私田B 土地兼并C 由于军功而获赏赐土D 政府的 均田 8 古代民间谚语 千生意 万买卖 不如翻地块 反映了 A 封建社会农业产值高B 封建社会以农为本C 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D 封建社会商业兴盛 9 三十亩地一头牛 老婆孩子热炕头 这句谚语反映的是A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B 耕织结合的商品经济C 铁犁牛耕为主的耕作方式D 自给自足的市场经济 10 白居易诗 机梭声札札 牛驴走纭纭 有财不行商 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 头白不出门 对材料信息比较全面的解读是 A 描述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特点B 描述了小农经济的场景C 反映了均田制对农民的束缚D 批判唐朝工商业的落后 11 工具和技术的改进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中国古代的工具或技术出现在汉代的有 耧车 曲辕犁 水排 一牛挽犁A B C D 12 公元前246年秦国修建郑国渠之后 该灌区面积为4万余顷 粮食亩产达到6石4斗 而当时其他诸侯国 粮食单产普遍只有1石5斗左右 这反映出 A 粮食在民间的价格随之降低B 其他诸侯国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 秦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较大D 农业发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13 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 小农经济一锄 一镰 或者再加上一犁 不是家家都有畜力 那就用人力拉犁 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 一旦和土地结合 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 小农经济具有稳性B 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 小农经济非常脆弱D 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14 战国初年李悝为魏相 颁行 尽地力 的教令 指出治田勤谨与否会直接影响粮食的产量 荀子也认为 如好好种田 可以亩产 数盆 等于一年收获两次 这两则材料都表明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重视 A 扩大耕地面积B 一年多熟制C 增加从业人口D 精耕细作 15 下列农具或生产技术中 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是 16 观察下面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 这种生产方式属于 A 垄作法B 代田法C 耕耙耱技术D 刀耕火种 17 汉代晁错 论贵粟疏 勤苦如此 尚复被水旱之灾 急政暴赋 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 有者半贾而卖 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 有卖田宅者 鬻子孙以偿责 债 者 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 男耕女织B 自给自足C 脆弱性D 连续性 18 现代考古在秦 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 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 1号墓出土铁器65件 其中农具占58件 包括 锄 铲 镰 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 中原地区开始进入铁器时代B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C 战国时期随葬品以铁器为主D 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19 战国时期 人工施肥已受到广泛重视 孟子说 凶年 粪其田而不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