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金色花.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金色花.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金色花.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金色花.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金色花教学设计宜阳县香鹿山镇一中 潘喜荣学习目标:1.展开想象,在听读中,感知散文诗的意境美。2.比较揣摩,在品读中,品析散文诗的语言美。3.深读感悟,在悟读中,体会散文诗的亲情美。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谁吗?对,是莫言。那你知道亚洲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是谁吗?(预设:估计学生没人知道。)没人知道呀,那老师告诉你,他就是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他在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散文诗金色花,(板书课题)。介绍金色花:佛教是印度的国教,金色花也被看作是圣树,它开金黄色的碎花。活动:交流预习感受,挑学生谈阅读的初步体会。静静地听想象意境美请大家闭上眼睛,插上想象的翅膀,用心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听的过程中,请你在脑海里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然后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1.老师配乐朗诵诗歌。2.学生回答: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你看到的场景?学生回答,老师点拨:明确:一个孩子变成了金色花和他的妈妈在捉迷藏在嬉戏。嬉戏有三个画面概况一下:散发香气、投影书上、恢复原样。(学生批注)这样的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对,温馨、静美。徜徉在课文给我们描绘的场景中,看着孩子和妈妈在那里嬉戏,让人感觉异常温馨和幸福,我们在读的时候就应该用舒缓、深情的语气语调来朗读课文。 美美地读品析语言美 1.学生自由读 请大家用舒缓深情的语气自由朗读课文,注意面带微笑,读出温馨、幸福的感觉。读的同时,要解决字词,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强调字词:匿(n)笑 罗摩衍(yn)那 祷(do)告 林荫(yn)2.挑读:指名学生读,其他同学点评。 (预设)读得不到位的句子: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指导:加点的字要读好,读得轻松活泼,问句要读出孩子那种得意活泼的味道。3.学读:重要的句子,反复诵读,揣摩语言美。指名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引导,反复诵读。 重点句朗读指导:(1)“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句中妈妈的话语要读出焦急的心情。从“暗暗”、“匿笑”中体味孩子的调皮、可爱。(2)我便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句中“突然”表现孩子调皮、可爱的个性,同时表现出要给妈妈带来惊喜的心情。“求”表现出孩子撒娇的天性和恋母、爱母的情感。(3)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句中“坏”字读出母亲又惊喜又嗔怪的语气,贬词褒用,表现出母亲对孩子深深的关爱。(4) “我不告诉你,妈妈。”句中“不”字拉长读升调,读出孩子的撒娇、调皮、天真、得意的语气。)改句比较,上面(3) (4)句变换了语序和标点符号后,表达上与原句有什么区别? (揣摩异同、反复诵读)变换语序为:“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妈妈,我不告诉你。” 明确:原文的句式强调“你到哪里去了”,妈妈的急切之情跃然纸上;强调“我不告诉你”表现出孩子的顽皮,自以为得意。这些情味改后的句子无法体现。 变换标点为:“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明确:原文第一句重在问,而改后重在责怪;这里的坏孩子不是真的坏孩子,妈妈只是嗔怪。“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是不是真的不想让妈妈知道呢?他不想让妈妈知道自己曾做过的事,自以为得意;但又希望妈妈明白自己曾做过的事那是他的杰作。改为感叹句后,就变成绝对不想让妈妈知道了,不符合孩子的心理。 让三个同学分别读原句、改语序后的句子、改标点后的句子体会语言的妙处。那现在你一定感受到了文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有一个什么样的妈妈呢? 总结:孩子,活泼、调皮、淘气、撒娇;妈妈,虔诚、美丽、温柔、慈爱。4、齐读要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人物的特点。深深地悟感受亲情美深读课文(默读):思考:本文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提问,点拨,要表达的情感:孩子对妈妈的依恋、喜爱,愿意回报妈妈;妈妈对孩子疼爱、呵护的母子深情。1、改题目学习至此,同学们已经明白了,本文并不是在写金色花,而是想象中孩子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描绘了孩子和母亲嬉戏的画面,表达母子深情。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题目改一下更好呢?让学生大胆尝试,比较原题目和自己拟定的题目,看哪个好。教师点拨:明确:金色花是印度最美丽的圣树上开的一种金黄色碎花,诗人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这样的题目,意蕴深厚,充满美感。这是借物抒情的写法,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 2、抒真情借鉴本文借物抒情的手法,以“假如我变成了 ”的句式,写一句话表达对妈妈的爱。3、展文采范例: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劳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假如我变成了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地炙烤。课堂小结:同学们,在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