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命题、话题、材料三种不同命题形式的审题与立意.doc_第1页
话说命题、话题、材料三种不同命题形式的审题与立意.doc_第2页
话说命题、话题、材料三种不同命题形式的审题与立意.doc_第3页
话说命题、话题、材料三种不同命题形式的审题与立意.doc_第4页
话说命题、话题、材料三种不同命题形式的审题与立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话说命题、话题、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回顾天津2002-2011十年高考作文,经历了由话题-命题-材料三种不同命题形式的循环演变,这就决定了审题方法略有差异。审题准确是保证作文成功的关键,考生有必要掌握审题的技巧。针对近年来命题的三种不同形式,向大家推荐各自的审题与立意之方法如下:一、 命题作文 此类作文限制性强,容易跑题。任何题目都有关键词,它规定了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关键词犹如一个鸟笼,让你只能在鸟笼里施展才能,随心所欲,天马行空,乃写作之大忌。2005命题是“留给明天”,个别考生侈谈明天应该如何,偏偏忽略了“留”字;1994年命题“尝试”,有位考生写尝试上台讲演的经历,准备过程写了六百多字,真正上台讲演,轻描淡写只用了一百多字。诸如此类因审题粗枝大叶而失分的例子举不胜举。 1紧扣关键词:让立意,选材,布局谋篇始终咬住关键词不放松。2006作文命题是“愿景”,很多人对这个词很陌生,是连战先生访问大陆带来的,没想到成了作文题。其实,稍加推敲,不难理解,“愿”是关键词,表示一种强烈的孕育很久的愿望,如果能突出表达这个意思,就基本扣住了题意。如,盼望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盼望人类的生态环境更加美丽清新,盼望人与人之间杜绝尔虞我诈,充满温馨宽容,任选一个角度,生发开来,不愁无话可说,又切中了题意。 再如,命题“坚守”的关键词是“坚”,即坚定,毫不动摇。自然想到在极端恶劣条件下,驻守在边防线上解放军官兵;想到当人们欢度佳节之时,有些人(水、电、气、交通行业的职工),却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屹然不动地守在自己所肩负的岗位上;想到高尚精神品质(勤俭朴素、尊老爱幼、清正廉洁)的坚守,是人民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作为地委书记的杨善洲到了退休年龄,放弃在家过清闲的日子,到孤山去植树造林,临终前将自己创造的财富全部奉献给国家,为官三十年,亲属未沾上一点光,仍住在农村过着清贫的日子,这是一种两袖清风的坚守。无臂钢琴家刘伟用超人的毅力,努力去做连正常人都难以做到的事,他勉励自己:只要你想做,就一定让他成功。敢于向厄运挑战,战胜厄运,获得成功,这是一种理想信念的坚守。耄耋老人白芳礼没有豪言壮语,二十多年将蹬三轮挣来的全部收入,资助了三百个贫困生。当他拿着盛有五百元钱的饭盒交到耀华中学师生手中时,说:“我不能再挣了,把仅有的这点钱送给你们吧!”在场的无不潸然泪下。白芳礼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经济并不富裕,倾注全部心血关爱着下一代的成长,这是一种善良慈爱的坚守。抓住了关键词,由此及彼,联系熟悉的的素材,思路就会像汩汩潮水在你的笔下流淌延伸。2、化具体为抽象 有些文题,是具体的事物,绝不可以就事论事。善于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由物质到精神,才能做到立意深远。 台阶首先想到建筑物的台阶,攀登高山的台阶。我们审题时可以从有形的联想到无形的,想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到人的成长需要台阶,由稚嫩-青春期-成熟-独当一面,除了抚养教育的因素外,更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也要像登台阶一样,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可以一步登天。还想到有些人把别人当做台阶向上攀爬,手段卑鄙龌龊,让人厌恶!天空浩瀚无边,茫无涯际,写什么,写星星、月亮,还是写蓝天白云,围着字面转,无言可发。不如换个角度,由天空经常被雾霾笼罩,想到天空为啥不如过去蓝了,从而想到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更要注意保护好生态环境;由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想到“退一步海阔天空”,人的胸怀像天空一样宽阔。诸如传递镜子窗户门之类的文题,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从有形到无形,由此及彼进行思考,自然会拓宽思路,增强理性的厚度。3设置问题文题不会给一句完整的话,一般为一个词语或者一个短语。我们可以通过一连串的发问,将题意补充完整,也为安排结构做好了铺垫。比如,1988年的高考题习惯,可以发问,什么叫习惯?可以理解为长时间养成的已是不易改变的行为,还可以理解为对经常接触的新情况已经逐渐适应了。“习惯”和“习俗”“习气”一样吗?习惯指一种行为,习俗指一个民族长时间形成的风俗。总不能把过年家家贴春联看成习惯吧。习气一般指坏的,如酗酒,说粗话等。当然习惯有好的也有坏的,即使坏习惯也不如习气严重。习惯怎样形成的?应该得到怎样的社会评价?如何继续保持良好的习惯,与坏习惯绝缘?2008的文题是人之常情,先问自己常情都包括哪些?亲情、友情、同窗情、邻里情“常”的意思什么?合乎常理,能得到社会公众认可的,礼尚往来、善待他人,助人为乐,完璧归赵、知恩图报,都应该属于常理之范畴。我们该如何对待呢、是视如珍宝,还是弃如敝履?真该好好反思了。换个角度提问,有没有违背常理的现象存在呢?过河拆桥,恩将仇报,怕强欺弱,作虚弄假,走后门等等,都是悖于常理的,带着批判厌恶的感情去写就是了。 一连串的发问,既扣准了题意,又拓展理清了思路。4、理清关系有些题目,属于两种事物或情况,彼此关联存在一定的关系,必须把二者的关系弄清楚再动笔写。比如舍与得,这二者是条件关系,要想有所得,必有所失。舍弃鱼才能得到熊掌,舍弃生命才能得到正义,这是老庄给我们后人留下的道理。成千上万的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才打出来一个新中国。舍弃了安逸享乐,才得到成功。反过来说,什么都不想舍弃的人结果一事无成。再如羡鱼与结网“羡”比喻一种美好的愿望,结网比喻一种实际行动,审题是必须弄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前者是果,后者是因。我们可以把“结”想象成勤奋、恒心、毅力、勇气。结网越努力,捕“鱼”会越多。我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光有美好的愿望不行,还得付诸于实践,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再如直线与曲线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直”就无所谓“曲”,生活因而丰富多彩,“直”隐喻了前进的道路一帆风顺,“曲”隐喻了挫折坎坷,实际上曲折的经历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确实如此。2004的高考命题材与非材讲的是对同一对象因看的角度不同,而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要全面看问题,世上找不到绝对的完美关系题,理清了关系,扣准了题意,不可只侧重一个方面。二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是命题人给考生提供的说话范围,一般由材料、提示语、要求三部分组成。它的限制不像命题作文那样严格,范围比较宽泛,我把它比作在圈里跳舞,只要不超越界限,就算符合题意。1、 读懂材料,确定范围 材料也许是讲一段故事,也许是列举一种社会现象。不管采用甚麽形式,目的是揭示写作范围。我们大不可必将材料引入到作文中去,因为它是说话的源头。如果没有源头,文章岂不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2009年高考作文所给的材料是社会对“90”后出生的青少年的评价,有人担忧,有人寄予厚望不管怎样“90”后始终要担当起社会和历史赋予的重任。这就告诉了我们写作的范围必须写“90”后,文章如果不交代“90”后,说起“80”后或者“00”后来了,显然偏离了题意。 2010年的作文所给的材料是对我们生活的世界的描述,它丰富而多彩,因创新而进步,缘和谐而温馨这就告诉了写作的范围,写世界,不能避开世界去写什么宇宙,天空,海洋,青松,岩石,雪花等等。即使和世界有一定的关联,也让人感觉牵强。不如直接入题,一目了然。从自己熟悉的范围选材,顺手拈来,得心应手。像家庭、学校、街道、社区,自己经历的,听别人讲的,报上看到的,能反映创新进步,温馨和谐,并且真实感人的事用真挚的感情去描述,再加上自己的理性认识,就一定能写出切合题意,理情并茂的好文章来。2、 抓住关键,提炼中心 应该说每每材料都有关键句,问题在于抓得准确。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读懂材料的意思,细心揣摩玩味,既是材料的中心,又是自己熟悉的,能敞开思路的,能发掘深度的,不妨就择此作为关键句吧! 04年作文材料叙述了一个故事,一堆奇形怪状的树根,木匠看了摇摇头走了,而到了根雕艺术家手中成了根雕艺术品。此句话埋藏玄机,引发我们探究其原因。恰恰是关键句。沿着启开的门扉思索,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类似的现象呢?对待同一事物,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处理方法不同,因而得到截然相反的结果。“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尽管社会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实际却上有大量的人才被淹没。这就要求我们用全面、发展的观点,去衡量人,要求人,培养人。一个小偷在众人眼中简直不可救药。而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换个角度去看他,称赞他偷的技法高超,说明他很聪明,并非无可取之处。这是小偷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的赞扬他的话,由此痛下决心,改恶从善,重新做人。以后他竟成为一个著名的企业家。我这里讲的道理和举的例子都是紧紧围绕关键句引发的观点展开的。找不到关键,没有明确的中心,直接会影响作文的成绩,恐怕连三等也够不上。 上面列举过的我说90后我生活的世界,有对90后的描述,有对世界的解说,或者遇到其他话题作文的材料,我们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处理,抓住关键句,切中要害,不及其余,努力做到文章观点鲜明。 3, 留心提示,缩小范围请看诸多话题作文的提示语吧:这则材料使人产生很多联想,请你结合实际以“材与非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04年高考题我们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知深浅有没有关系呢?请以“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03年高考题 请你联系个人或社会实际,以“我说90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09年高考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生活在世界中,请你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以“我生活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0年高考题 以上提示语是否有共同点?都在提醒考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本来话题的的范围比较宽泛,经过这麽一提示,就将范围缩小了,从距离自己最近的,最熟悉的,而且感受最深的角度切入,把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即的变成耳熟能详触手可及的,还能感到无从下笔吗? 最后讲一下拟题,话题作文不可以用话题代替题目,有的考生以为,题目不就2分吗?放弃算了,其实不然,“好题一半文”题目力争做到准确、精炼,新奇,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话说90后”的“说”,暗示了文章体裁是议论文,拟题也要突出体裁特征。例如,“90”后的心里话张扬个性 展现自我自我尝试 自我探索别小看了“90”后互联网下的“90”后,以上题目是不是紧扣话题又激发了你的第一读者的兴趣呢?三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是在提供材料的的基础上,按要求进行写作的作文。它限定考生必须在材料的基础上作文章,与命题作文相比,为考生提供了较多的空间和灵活性,具有命题作文所不具备的优点,比话题作文的限制相对要严格一些,所提供的材料,有叙述性文字、议论性文字、寓言故事,名家名句、诗歌、图画、表格等。与命题作文比,材料作文的立意隐蔽在材料之中,不像命题作文那样简明直露。话题作文的立意一般在材料中点明了。因此,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更需多下一番功夫。去年天津卷和北京卷都是材料作文,反映了命题的近期趋向。新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很接近,又比命题作文要灵活,可以有效地检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题能力,因此对材料作文不可小觑。1、 概括材料中心 2011天津卷作文,给了一段叙述性文字,分别描述了望远镜、显微镜、三棱镜、反光镜,哈哈镜各自的特征及用途。怎样概括中心呢?魏征的一句话“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其实就暗示了中心,为我所用就是了。镜子反映事物是最客观的,优点和缺点暴露无遗。受某种局限,人们往往觉察不出自身的缺点,“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欢迎批评犹如喜欢照镜子一样,一旦发现缺点,就及时改正,才能不断进步。“忠言逆耳利于行”。齐威王虚心听取邹忌的讽谏,广开言路,出现了门庭若市的局面,从而使齐国强大起来。唐太宗把魏征的谏言当成一面镜子,经常省察自己的言行,完善治国良策,使唐朝成为当时世界最强盛的国家。毛泽东接受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精兵简政的建议,增强了党政军的实力,从而为打败国民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反过来,厌恶镜子,拒绝批评的人,会有怎样的下场呢?你看,古代有个周厉王,暴虐残忍用肆意杀戮的方式压制国人的批评。尽管召公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规劝厉王,可是厉王就是不听,终于遭到国人的流放。这一正一反恰恰是在概括材料中心的前提下论述的。材料要求至少选择两种镜,我看反光镜和哈哈镜最容易贴近中心,哈哈镜启发我们不要过于乐观,反光镜启发我们经常省察自己的言行。这就是说不仅要紧贴中心,还要符合要求。2、 体会内含哲理 无独有偶,北京卷去年也考的是材料作文。叙述了甲乙丙三人就中国乒乓球队包揽了全部比赛项目的冠军一事,发表看法。貌似有理,带有片面性。我们可以由他们认识中正确的方面,加以综合,联系实际,找出哲理。近来媒体披露出的足联赛“黑哨”丑闻,原足协领导人,收受贿赂,竟然在赛场搞营私舞弊,偏袒一方,变输为赢。违反了竞技体育公平公正的原则,大大亵渎了奥林匹克精神。早年那敢为天下先,敢打硬拼的风格不见了,“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恐怕也是中国足球走不出国门的原因之一吧。赛场上的较量实际上是实力的比拼。优胜劣汰,毋庸置疑。即使输了,精神不能输。尽了最大的努力,即使输了,同样光彩。人才竞争同样如此,你有良好的素质和相当的实力,何愁“皇帝的女儿嫁不出去”。 记得有一个材料讲的是强盗与绞刑架的故事。两个强盗对绞刑架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一个说有了绞刑架,我们的事不好干了;另一个说没有绞刑架,会有更多的人干我们的事,绞刑架是我们的大恩人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