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教师 钟文辉 地理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微生物学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微生物与微生物学一 什么是微生物 包括的类群 1 微生物的定义 一切肉眼看不见的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 两界系统 植物界和动物界 三界系统 植物界 动物界和原生生物界 四界系统 植物界 动物界 除原生动物外 原生生物界 原生动物 真菌 微藻 原核生物界 细菌 蓝细菌 2 微生物包括的类群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Whittaker五界系统1959 原生动物 三域 六界 真核生物域 真菌界 酵母菌 霉菌等原生生物界 原生动物 苔藓植物门 动物界 植物界 裸子植物 真 细菌域 真 细菌界 细菌 蓝细菌 放线菌等 低等植物 藻类 10门 地衣植物门 高等植物 蕨类植物门 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门 古生菌域 古生菌界 嗜热细菌 嗜盐细菌 产甲烷细菌等 细胞型 非细胞型 真核微生物 真菌原生动物微型藻类 病毒亚病毒 因子 微生物 二 微生物的特点 1 个体微小 结构简单 1 一般以微米 m 为计量单位 1 m 10 3mm 10 6米 2 多数为单细胞生物 少数是简单的多细胞 无组织 器官 系统 病毒 亚病毒 无细胞结构 病毒以纳米 nm 为计量单位 1nm 10 3 m 2 代谢能力强 代谢类型多样 1 代谢能力强 why 酶活性髙 大肠杆菌 乳糖 体重 1000 10000 小时 个体小 比表面积 表面积 体积 大 吸收 排泄速率快 产朊假丝酵母 合成蛋白质能力比大豆强100倍 能源 光能 化学能 利用O2 好氧 厌氧 兼性厌氧 代谢途径 产物 多样 3 繁殖迅速 容易变异 1 细菌 每20分钟可繁殖一代 生长旺盛时 不可无止境繁殖 2 变异率高 与结构简单有关如被紫外线 X 射线 射线 化学物质等诱变 4 抗逆性强 高压 个别265大气压 26 8MPa pH pH0 5 pH11 高盐 个别在 死海 含盐量23 25 仍能生活 极端环境 受污染严重环境中微生物生长的可能性比动 植物大 高温 个别300oC 一般121oC 30min可灭菌 5 种类繁多 数量巨大 1 种类包括的类群多 已知微生物超过10万种 细菌 约2000多种放线菌 约1500多种真菌 约10万多种 有记载12万种 病毒 约1000多种 植物 低等 高等 藻类 约3万种地衣 约2 5万种 苔藓 约2 3万种蕨类 约1 2万种裸子植物 约800种被子植物 约20多万种 动物 现存动物约150万种 2 数量 巨大 程度 肥沃土壤 数亿个 108个 克 6 分布广泛 上 8万多米高空 下 3000多米油井 深海 冷 南北极地 深海 热 火山口 温泉 高温堆肥 三 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与其他生物分类和命名相同 1 分类单位 域 domain 举例 酿酒酵母分类 域 真核域 Eukarya 界 真菌界 Fungi 门 子囊菌门 Ascomycota 纲 半子囊菌纲 Hemiascomycetes 目 酵母目 Saccharomycetales 科 酵母科 Saccharomycetaceae 属 酵母属 Saccharomyces 种 酿酒酵母 S cerevisiae 1 双名法 学名 属名 种名加词 首次定名人 现名定名人 现名定名年份 2 命名 例1大肠埃希氏菌 2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1 史前时期 2500年前 微生物酿酱 醋 中国 16世纪 古罗马医生G Fracastoro提出疾病由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引起 4000多年前 微生物酿酒 中国 特点 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2 微生物的发现17世纪 荷兰人A V Leeuwenhoek 1632 1723 吕文虎克 列文虎克 发现 描述了微生物 工具 放大50 300倍的显微镜 自制 观察对象 雨水 牙垢 井水 有机物浸出物等 3 微生物奠基微生物奠基人 巴斯德 LouisPasteur 1822 1895 法国柯赫 RobertKoch 1843 1910 德国 巴斯德的主要成就 证明乳酸发酵由微生物引起 用曲颈瓶实验证实微生物非自然发生 推翻了争论已久的 自生说 建立巴氏消毒法 制备了炭疽菌苗 1885研究狂犬疫苗成功 开创了免疫学 柯赫的主要成就 1867 1877证明炭疽病由炭疽杆菌引起 1881首创用明胶 固体培养基 分离 培养细菌 1882发现结核杆菌 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其它 建立微生物分离培养 接种 染色一套微生物学技术 第二节环境微生物学 一 什么是环境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与环境科学相互渗透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研究微生物学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规律 并将其应用于污染防治的科学 通俗 利用微生物学的理论 方法和技术来探讨环境现象 解决环境问题 二 环境微生物的研究内容1 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多样性2 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3 微生物对 污染环境 的净化与修复4 微生物学在污染控制工程中的应用5 微生物在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 微生物学 环境生物学 环境微生物学 四 环境微生物学与环境生物学 环境生物学 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扰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 环境生物学讲授内容 第一部分 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环境毒理学 第二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