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理论流行病学 TheoreticalEpidemiology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 数理法 实验流行病学 理论流行病学 描述流行病学 分析流行病学 实验法 第一节概述 一 理论流行病学的概念 理论流行病学 theoreticalepidemiology 又称数学流行病学 是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疾病流行的规律 人群的健康状况以及卫生事件的分布 从理论上探讨防治措施及其效果的方法 信息简化 数学提炼和理论概括 必须扎根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土壤 数学模型是理论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工具 二 理论流行病学的发展简史 理论流行病学的发展第一阶段 1940年以前 理论流行病学发展的最初阶段 其特点是以确定性模型 deterministicmodel 研究为主流 采用的数学模型较简单 第二阶段 1940年 1957年 理论流行病学发展的中期 其特点是确定性模型与随机性模型同时发展 第三阶段 1957年以后 理论流行病学的近期发展阶段 其特点是多种新理论和新模型的产生 实用性增强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新的数理方法的不断引入 近年来相继出现了多等级 多状态 模型 时间序列模型 时空聚集性模型等等 非线性理论发展推动了混沌论 协同论 奇异点理论 灰色模型等方法的研究 数学模型模拟和计算机使用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手段和工具 理论流行病学在阐释疾病分布 评价防制措施效果 制定疾病控制策略等方面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的建立 一 模型的构建过程 数学建模 mathematicalmodeling 明确目的 收集准确的数据和资料提出假设 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结构估计参数 建造流行病学数学模型反复修正 直至获得满意的模型 二 模型的假设条件 以Reed Frost模型为例 1 感染通过有效接触 直接由感染者传播给易感者2 在疾病流行期间 人群中任何两个个体都以相同的概率进行有效接触3 人群中的易感者与感染者充分接触后 按一定的概率被感染 并在其后一定时间内传染给他人 然后获得完全免疫4 所研究的人群与外界完全隔离5 以上条件在流行期间保持不变 三 模型的结构与参数 Reed Frost模型中最主要的参数 有效接触率 指的是因接触而受传染的概率 假设单位时间内一个病例平均同K个人发生有效接触为P0 则 P0 K N 1 N 该人群人口总数N 1 总人口数减去同其他人接触的病例本人 有效接触率是易感者数和病例数的函数 可表示为 C t 1 P0 C t S t 当S t 个易感者与C t 个病例接触时 第 t 1 代的新病例数应为 C t 1 S t 1 qC t 即下一代的病例数取决于上一代的病例数 易感者人数和有效接触率 流程图中各参数与变量的关系可转换成数学表达式 C t 1 S t 1 qC t S t 1 S t C t 1 I t 1 I t C t 实例 上海市某全托儿所发生水痘流行 流行期间儿童人数196人过去患过水痘而此次未感染者40人查不出水痘感染史 而在此次流行期间感染水痘96人过去既无明确的水痘史 而此次又显然没有感染史60人全部流行期间79天 表11 11950年某托儿所水痘流行过程的观察值 表11 2Reed Frost模型拟合 有效接触率 P 0 03 表11 3各代预期病例数与观察值的比较 以 代表St到0之间的某一整数值 0 1 2 St 则在 t 1 时发生 个病例的概率可用下述公式计算 随机性Reed Frost模型 例 在5个易感者的群体中发生了1个病例 假定P 0 2 那么 下一代发生病例的人数是0 1 2的概率分别是 四 模型的拟合与修正 假设每增加1个免疫者可保护1个易感者 即易感者的阈值为50 低于此阈值 流行就停息 则 水痘实例中共有156例易感者 在流行结束时尚有60人未患水痘 即剩余的易感者为38 46 虽低于易感者的阈值50 但以P 0 0232拟合 算得的各代理论病例数与观察值十分逼近 假设每增加2个免疫者可保护1个易感者 即易感者的阈值为33 低于此阈值 流行就终止 则 式中 I 2是上一代累积的免疫者在易感者中起的免疫屏障作用 St I 2 表示易感者中除去受免疫者保护的易感者外 还剩下的可能发生有效接触的易感人数 该实例在流行结束时易感者为38 略高于理论值33 以有效接触率P 0 0279代入模型 拟合度颇佳 P 0 65 引入隐性感染的概念 设定 为流行过程中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的比例常数 Ci为第t代时已累积的隐性感染者数 则 由于隐性感染者的传染力一般低于或远低于显性感染的病例 故在此修正公式中将其忽略不计 用此模型对水痘流行实例进行模拟 P 0 0245 隐性感染比例 0 54 经统计检验 效果甚佳 表11 4修正模型的拟合比较 第三节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的抽象研究 一 变动有效接触率对流行过程的影响 假设易感者总数为500 当发生1名病例后 各代新病例数C t 1 计算如下 表11 5各代新病例数的计算 有效接触率P 0 05 表11 6不同的有效接触率对流行过程的影响 二 隔离对流行过程的影响 表11 7各代新病例数的计算 P 0 05 每代隔离1 5新病例 表11 8不同的隔离率对流行过程的影响 表11 8不同的隔离率对流行过程的影响 三 预防接种对流行过程的影响 表11 9不同的预防接种率对流行过程的影响 第四节流行病学数学模型实例简介 一 催化模型催化模型的假设条件催化模型的主要类型1 简单催化模型2 可逆催化模型3 两极催化模型二 流行病学阈模型 催化模型假设条件 所研究的人群为一封闭人群所有个体在初始阶段都是易感者感染力恒定 以单位时间内有效接触率表示有明确的测定受到感染的指征 简单催化模型 适用于描述能产生持久免疫力的疾病流行过程Y K I e rt 式中e为自然对数底 r为有效接触率 t为时间 K为显性感染率 取值为0 1 可逆催化模型 免疫持续时间较短的疾病式中C为一常数 两极催化模型 假设人群中易感者在任何时间t 以有效接触率a转变为 感染者 X 其感染指征为阳性 同时 原来的被感染者又以b频率失去感染指征 这部分人以Z表示 他们虽失去感染指征 但因已获得免疫力而不再受感染 故 经常保持显性感染者 Y X Z 通式 催化模型是一种确定性模型 所描述的是患病率同年龄的函数关系 用于对沙眼 麻疹 腮腺炎等疾病年龄分布的研究 近来Schenzle等发展了一种传染力依赖于时间的催化模型 用于解释在不同地区观察到的甲型肝炎抗体阳性率年龄分布的差异 关于模型的类型 确定性和随机性确定性模型 初级阶段 直观 丰富 复杂 简捷随机性模型 在确定性模型对重要流行因素参数准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力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 变电运维人员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泌尿外科主治医师考试《专业知识》试题(附答案)
- 2026届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重庆巴蜀常春藤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高档商务区空地租赁协议范本
- 瑜伽馆股东合作协议书(含课程研发与教学创新)
- 夫妻离婚时财产清算与债权债务转移协议范本
- 瑶海区二手房买卖合同解除及房产交易合同
- 卡乐控制器PCO控制器说明
- GB/T 44620-2024苹果及苹果制品中根皮苷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7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一章 有理数 学习、上课课件)
- 2024年海南省中考物理试题卷(含答案)
-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同步教学反思汇编(全册)
- MT-T 1199-2023 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运输车辆安全技术条件
-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客体永久性
- 医院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中药冷敷技术护理
- 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设计 课件 主题3、4 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 视频监控系统升级项目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