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新闻传播学考试简章.doc_第1页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考试简章.doc_第2页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考试简章.doc_第3页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考试简章.doc_第4页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考试简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15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初试考试大纲:246朝鲜语一、考试性质朝鲜语考试科目是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传媒文化、历史地理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招生初试考试的外国语考试。二、考试目的考核考生的朝鲜语的语汇、语法、阅读、笔译、写作等的能力。三、考试内容语汇、语法、阅读、笔译、写作。四、适用专业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传媒文化、历史地理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文化产业管理。五、考试形式及总分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626 语言学理论一、考试性质语言学理论是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术硕士入学初试的专业理论课程。二、考试要求全面掌握语言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主要分析方法,能够运用所学语言学知识和理论方法分析语言事实和现象。三、考试内容内容主要包括对语言本质和语言功能的认知,对语言本体各种构成要素的分析和描写,对文字的性质类型以及跟语言关系的正确认识,对语言发展变化的原因、内容、特点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对语言间相互影响的表现和结果的把握,对实际语言现象的理论解释等。四、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五、考试形式及总分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627 中国古代文学一、考试性质古代文学是全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二、考试目标1 熟悉历代文学发展的主要脉络及文学现象。2 熟悉著名作家及经典作品。3 对文学作品有敏锐的感受力并具有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三、适用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四、考试形式及总分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628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考试性质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的专业基础课程。二、考试目标其目的是为了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综合能力和专业潜能,以利用考试的机会选拔高素质的优秀专业人才,为国家的文化建设,为本学科的专业建设提供优质的后备军。三、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考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演变流脉、基础知识和概念、重要作家作品、主要思潮运动、前沿文学现象和基本研究方法,并要求考生具备在专业领域中的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1. 准确地理解和恰当地运用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2. 准确掌握本学科的历史演变,在文学史视域中,深入把握重要代表作家作品,了解一般作家作品的审美风格和文学史意义。3. 准确掌握本学科的重要思潮和文学运动,并对它们的生成原因和历史意义作出自己的判断。4. 密切关注本学科前沿现象,并从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的角度作出分析。熟悉和掌握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方法,并能够准确地应用。四、适用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五、考试形式及总分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653 语言学概论一、考试性质语言学概论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学术硕士入学初试的专业理论课程。二、考试要求对语言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主要分析方法熟练掌握并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三、考试内容内容主要包括对语言本质和语言不同功能的认知,对语言系统各种构成要素(语音和音系、语法、语义和语用)的分析和描写,对语言和文字关系的正确理解,对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语言接触、语言系统的演变的表现和规律的认识,对实际语言现象的理论解释等。四、适用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五、考试形式及总分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656 美学一、考试性质美学是文艺学专业硕士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课程,主要考察考生运用美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审美价值,注重从审美活动论、审美形态论、审美经验论、艺术审美论和审美教育论几个维度理解美学。二、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美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审美机制的原理,了解审美的历史和审美经验的形成,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标准,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基本能力。1.掌握、理解、了解丰富多彩的审美现象、美学的诞生与学科性质、美学学科的定位与研究方法。2.掌握、理解、了解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线索、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线索、中国现当代美学发展简况。3.掌握、理解、了解美学的哲学基础、美学的内在问题、审美与人生。4.掌握、理解、了解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 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5. 掌握、理解、了解审美主体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审美对象的生成与显现。6. 掌握、理解、了解审美发生理论概述、审美发生的条件与标志、原始审美活动的基本类型。7. 掌握、理解、了解审美形态的基本内涵、审美形态的历史形成与发展、如何界定最基本的审美形态。8.掌握、了解悲剧与喜剧、崇高与优美、丑与荒诞;重点和难点是崇高、丑。9.掌握、了解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特别是中和、神妙、气韵、意境等概念。10.掌握、了解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审美经验的性质、审美经验的基本特征。11.掌握、了解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审美经验的结构功能、审美经验的心理建构。12.掌握、了解审美经验的呈现阶段、审美经验的构成阶段、审美经验的评价阶段。13.掌握、了解艺术的本质与艺术品定位、艺术的存在及存在方式。14.掌握、了解艺术创造与艺术家、艺术家的基本素质、艺术创造的过程。15.掌握、了解艺术作品的层次结构、艺术作品的形态。16.掌握、理解、了解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的基本方法。17.掌握、理解、了解西方美育观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美育观的形成与发展。18.掌握、理解、了解审美教育的内涵、审美教育的目的、审美教育的特点、审美教育的功能、地位及其实施。 三、适用专业文艺学四、考试形式及总分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657 外国文学(欧美文学)一、考试性质外国文学(欧美文学)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二、考试的基本要求考查考生对外国文学基本知识(包括欧美各国文学的发展历史、重要作家作品、外国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特征、中西文学与文化的异同等)的掌握,以及运用外国文学评论和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自主探索和分析文学问题的能力。三、考试内容(一)古希腊罗马文学1.古希腊罗马文学与文化特征2.古希腊神话体系及其的特点3.古希腊戏剧;三大悲剧作家及其作品4.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5.古希腊喜剧(二)中世纪文学1.中世纪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2.骑士文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3.英雄史诗的基本特征4.旧约与希伯来文化;新约与东西方文学的合流5.但丁神曲的主题、结构、象征体系(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人文主义的具体内容2.堂吉诃德的创作动机、作品主题、人物、讽刺艺术3.莎士比亚的喜剧艺术和悲剧代表作;哈姆莱特人物形象和悲剧艺术成就(四)十七世纪文学1.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三一律2.巴罗克风格3.莫里哀的喜剧艺术;伪君子的人物形象和喜剧艺术(五)十八世纪文学1.启蒙运动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理论主张;启蒙文学的概念及特点2.“百科全书派”;卢梭启蒙思想及艺术成就3.“狂飙突进运动”4.英国十八世纪长篇小说发展;5.浮士德思想内涵、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六)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一般特征、在各国的发展2.雨果的艺术主张、小说艺术成就和人道主义思想3.拜伦及其艺术成就4.麦尔维尔及其艺术成就5.普希金及其艺术成就(七)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一般特征及其在各国的发展2.司汤达思想艺术成就;红与黑的小说艺术特征;于连形象3.巴尔扎克思想艺术成就;高老头人物与主题4.福楼拜的思想艺术成就5.狄更斯的思想艺术成就;双城记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小说艺术特征6.哈代的思想艺术成就7.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艺术成就;“复调小说”;8.托尔斯泰的思想艺术成就;“托尔斯泰主义”、“心灵辨证法”;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物形象和小说艺术9.果戈理、契诃夫的思想艺术成就10.惠特曼、亨利詹姆斯、马克吐温的思想艺术成就11.易卜生的戏剧及其成就;娜拉形象(八)十九世纪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文学1.自然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点2.唯美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点3.象征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点4.左拉、莫泊桑的思想艺术成就5.波德莱尔及其艺术成就(九)二十世纪非现代主义文学1.二十世纪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概貌2.萧伯纳戏剧艺术;D.H.劳伦斯的小说艺术3.罗曼罗兰小说艺术;克里斯朵夫形象的意义4.布莱希特戏剧观及戏剧艺术5.海明威小说艺术;“冰山”理论6.德莱塞的小说艺术7.肖洛霍夫小说艺术;格利高里形象8.高尔基、帕斯捷尔纳克小说艺术9.托马斯曼的小说艺术(十)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1.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及基本特征;“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关系和异同2.象征主义艾略特荒原3.表现主义卡夫卡4.未来主义5.超现实主义6.意识流小说普鲁斯特、乔伊斯、福克纳、弗吉尼亚沃尔夫7.存在主义萨特8.荒诞派戏剧贝克特9.新小说10.“垮掉的一代”11黑色幽默12.魔幻现实主义加西亚马尔克斯13.米兰昆德拉、纳博科夫的小说艺术四、适用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五、考试形式及总分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658 新闻学基础一、考试性质新闻学基础是传媒文化专业硕士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二、考试目标其目的是为了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传媒文化专业硕士学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综合能力和专业潜能,以利用考试的机会选拔高素质的优秀专业人才,为国家的文化建设,为本学科的专业建设提供优质的后备军。 三、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考生掌握新闻学理论和新闻史的基本知识、基本研究方法,要求考生具备在专业领域中的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具体说来,要求考生: 1、 准确地理解和恰当地运用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 准确掌握本学科的历史演变。3、 密切关注本学科前沿现象,并从新闻学的角度做出分析。 4、 熟悉和掌握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方法,并能够准确地应用。四、适用专业传媒文化五、考试形式及总分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887 汉语言基础一、考试性质 汉语基础是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术硕士入学初试的专业基础课程。二、考试要求全面掌握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基础理论知识和主要分析方法,具备分析汉语事实和现象的实际能力。三、考试内容内容主要包括对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义、语法基本概念的把握和主要现象的具体描写分析以及对分析方法的科学运用,对古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现象的准确解释,对古代汉语文献的熟练阅读,对音韵、训诂、文字、句读等传统语言学知识的了解等,重点是对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语言事实和现象的分析和解释。四、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五、考试形式及总分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890 古代汉语一、考试性质古代汉语是全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二、考试目标1 掌握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言句式、词义等方面的主要差异。2 能够准确的标点、翻译。3 熟练掌握常用通假字、同源字等。4 对古代文化常识有一定的了解。三、适用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四、考试形式及总分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891 文学概论一、考试性质文学概论是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专业入学考试的初试课程。二、考查目标该课程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理论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奠定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三、考试内容本考试科目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命题,考生可按照要求进行复习和准备,不指定具体参考书目,可选用本专业通行的书目。1、文学理论的学科属性(含:什么是文学理论、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文学史的关系等等)2、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3、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4、文学创造活动的特点和过程5、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6、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7、文学文本的构成形态8、文学典型与意境9、叙事性作品10、抒情性作品11、文学风格12、文学消费与接受13、文学批评14、中外经典文论选读四、适用专业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五、考试形式及总分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892 儿童文学理论一、考试性质儿童文学理论考试科目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招生初试考试的专业课考试。二、考试目的通过儿童文学理论考试,考核考生的儿童文学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三、考试内容儿童文学理论考试包括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和儿童文学文体论两大部分。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儿童文学本质论、儿童文学的发生原理、儿童文学读者论、儿童文学作家论等方面的内容;儿童文学文体论主要包括韵语儿童文学、幻想儿童文学、写实儿童文学、纪实儿童文学、科学文艺、动物文学、图画书等儿童文学大类中的各类文学体裁的研究。四、适用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五、考试形式及总分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919现代汉语一、考试性质现代汉语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学术硕士入学初试的专业基础课程。二、考试要求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主要分析方法,具备分析现代汉语语言事实和现象的实际能力。三、考试内容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现象的具体描写分析以及对分析方法的科学运用,对现代汉字的性质、整理与应用情况的了解,对现代汉语修辞学基本知识的一般把握,重点是对现代汉语实际语言事实和现象的科学分析和理论阐释。四、适用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五、考试形式及总分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926传播学原理一、考试性质传播学原理是传媒文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二、考试目标 其目的是为了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传媒文化专业硕士学位所必备的基本理论素质、综合分析能力和专业研究潜能,以利用考试的机会选拔高素质的优秀专业人才,为国家的文化建设,为本学科的专业建设提供优质的后备军。 三、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考生掌握传播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及传播学基本研究方法,要求考生具备在专业领域中运用传播学原理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具体说来,要求考生: 1、 准确地理解和恰当地运用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 准确掌握传播学的历史发展。3、 密切关注传播学领域前沿现象,并从传播学的角度做出分析。 5、 熟悉和掌握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并能够准确地应用。四、适用专业传媒文化五、考试形式及总分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927文化产业概论一、考试性质文化产业概论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二、考查目标该课程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产业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奠定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三、考试内容本考试科目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命题,考生可按照要求进行复习和准备,不指定具体参考书目,可选用本专业通行的书目。1、文化产业的由来(包括:什么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文化产业的范围和门类等)2、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3、文化产业、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4、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5、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6、文化产业投融资7、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8、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9、文化资本与文化产业10、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11、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区)建设四、适用专业 文化产业管理五、考试形式及总分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复试考试大纲文艺学综合知识一、适用专业文艺学二、考试内容第一部分:中国文论1先秦经典的启示及其诗乐观。2毛诗大序、礼记乐记、汉人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典论论文。3文赋、文心雕龙、诗品序的主要观点及意义。4陈子昂、王昌龄、皎然、韩愈、白居易、刘禹锡、司空图诗文论的主要观点及意义。5欧阳修、苏轼、黄庭坚、严羽、元好问诗文论的主要观点及意义。6元明清诗文小说戏曲理论和批评。7近现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第二部分:西方文论1柏拉图的文艺思想。2亚里士多德诗学。3贺拉斯诗艺。4朗吉弩斯论崇高。5布瓦洛诗艺。6. 狄德罗的文艺思想。7康德的文艺思想。8黑格尔的文艺思想。9. 接受美学。10.二十世纪西方主要的文艺思潮。第三部分:影视艺术要求考生掌握电影电视艺术的基础知识和概念、重要电影电视艺术家及作品、主要思潮运动、前沿电影电视艺术现象和基本研究方法,并要求考生具备在专业领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考生:1准确地理解和恰当地运用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2准确掌握本学科的历史演变,如中外电影史上代表性的人物、作品及重要的流派。3密切关注电影电视现象,并从文化研究和影视研究的角度作出分析。4熟悉和掌握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方法,并能够准确地应用。现代汉语一、适用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考试大纲 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术硕士入学复试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综合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熟悉程度,对现代汉语研究文献的了解情况,重在考查考生分析现代汉语语言事实的能力。考查内容包括对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特点和现象的具体描写分析,对重要的现代汉语研究文献的一般了解,对不同的分析方法和重要的理论观点的评析,重点是对现代汉语实际语言事实和现象的科学分析和理论阐释。汉语基础及理论一、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二、考试大纲 汉语基础及理论是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术硕士入学复试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综合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语言学理论基本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熟悉程度,对古今中外语言学重要文献的了解情况,重在考查考生用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分析汉语事实的能力。考查内容包括对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现象的具体分析,对基本的语言学理论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对重要的古今中外语言学研究文献的一般了解,重点是对汉语事实和现象的分析和解释。中国古代文学(含文学理论、中国文学史)一、适用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二、考试目标1 熟悉历代文学发展的主要脉络及文学现象。2 熟悉著名作家及经典作品。3 对文学作品有敏锐的感受力并具有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4 掌握文学的基本原理。5 掌握中西方文学的主要文学理论流派及概念术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一、适用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二、考试目标其目的是为了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所必备的应用能力和专业潜能,以利用复试的机会考察考生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三、考试内容考试除了进一步考察考生是否具有扎实的学科功底外,重在测试考生是否能够独立地、准确地、灵活地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儿童文学理论一、适用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方向二、考试目的通过儿童文学理论考试,考核考生的儿童文学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三、考试大纲儿童文学理论考试包括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和儿童文学文体论两大部分。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儿童文学本质论、儿童文学的发生原理、儿童文学读者论、儿童文学作家论等方面的内容;儿童文学文体论主要包括韵语儿童文学、幻想儿童文学、写实儿童文学、纪实儿童文学、科学文艺、动物文学、图画书等儿童文学大类中的各类文学体裁的研究。比较文学一、适用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二、考查目标考查考生对比较文学学科性质、特点、发展历史、各流派观点、研究方法等的掌握,考察学生运用比较文学的具体方法,在比较视野中把握、分析中外作家、作品,把握文学在世界范围发展的共同规律的能力。三、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四、考试内容(一)比较文学的定义与目标 1、比较文学的定义之争2、比较文学的特征和研究范围3、比较文学的意义(二)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现状1、比较文学学科的形成2、比较文学危机与两大学派: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3、苏联比较文学的复苏、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勃兴和发展4、比较文学发展趋势(三)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体系与方法论1、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征2、何谓可比性3、比较文学的内部体系4、方法论 (四)影响研究1、法国学派与影响的界定2、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