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简答题.doc_第1页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doc_第2页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doc_第3页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doc_第4页
语言学概论简答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语言迁移27.双语现象28.亲属语言29.词形变化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判断正误,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30.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有道理可讲的。31.单纯词都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32.词的本义就是它的基本义。33.文字就是为了记录语言而产生的。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4.简述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35.简述词类划分的分布标准。36.简述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之间的关系。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 37.举例说明归纳音位的原则。38.举例说明词的非理性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03年语言学概论问答题32、 语法单位的形成关系 (1) 形成关系指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功能性差别。即语素和语素组获得选句功能就成为词,词和词组获得表达功能就成为句子。但各级语法单位所含成分的数量不一定增加。 (2)汉语“好”,即是语素,也是词,还可能直接成为句子,就反映了这种关系。33、 义素 (1)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 (2)义项可以进一步分析为一束更小的语义构成成分的集合,这种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语义特征叫做义素。 (3)例如,“哥哥”词义经过与同类的其他词(如“弟弟、组组、妹妹”等)对比,可以得出它的义素:同胞男性、年长。 34、音位文字 (1)全部字符都只跟语言单位中的单位相联系的文字是音位文字。音位文字可分为“辅音音位文字”和“全音位文字。”全音位文字常常也简称音位文字。 (2)例如,古腓尼基文字就是只表示辅音音位的辅音音位文字;古希腊文字既有表示辅音的字符,又有表示元音的字符,是全音位文字。 35、语言的亲属关系 (1)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这种关系称作语言的亲属关系。 (2)语言的亲属关系是语言谱系分类的基础。具有亲属关系(历史同源关系)的各个语言就是亲属语言归属为同一语系。 (3)例如,汉语和藏语都来自原始汉藏语,它们之间有亲属关系,是亲属语言,归属汉藏语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6、举例说明单纯词与单音节词、合成词与多音节词的区别和联系。 (1) 单纯词、合成词是根据词所包含语素的数量划分的;单音节词、多音节词是根据词所包含音节的数量划分的。 (2)合成词一定是多音节词,但单纯词不一定是单音节词。 (3)合成词是多单节词,如“飞机”。单纯词是单音节词的例子,如“书”。单纯词是多音节词的例子,如译音词“沙发”,拟声词“轰隆”,连绵词“逍遥”等。 37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 (1) 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是指:话语并不是浑然一体的,而是可以分解成大小不等的组成成分。例如:“我找他”这句话,可以分解为“我”、“找他”两个组成成分。“找他”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找”和“他”两个组成成分。 (2)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是指:人们说话时,语言符号只能依时间的先后成线性排列,正是在这种线性的排列中,语言符号之间才得以形成各种组合关系,产生各种不同的语法结构。例如,“我”和“找”这两个语言符号只可能线性排列为“我找”或“找我”,前者形成主谓关系,后者形成动宾关系。 (3)正是因为语言符号是离散的,才有可能依线性顺序对这些语言符号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使有限的语言符号通过这种反复的重新组合,可以表达无限的信息和思想。 38、举例说明语言的发展演变为什么只能是渐变的。 (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急剧变化会使社会的交际活动难以顺利进行,这一性质要求语言必须有一定的稳因性。例如汉语中“山、水、日、月、人、手、笑、哭”这些词汇古今意义基本没有变化,一直沿用于今。 (2)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社会交际活动的内容也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为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语言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的,为满足社会交际的 需要,语言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例如“网吧”、“网虫”就是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出现的新词汇。 (3)稳固和发展这两个对立的要求决定了语言一方面不能不变,一方面又不能突变,因此,语言的演变和发展只能以渐变的方式来进行。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9、 A1:坐着挺好,躺着不合适; A2:透着轻浮,显着不高兴; A3:看着伤心,走着累,闻着臭、吃着香,听着刺耳。 B1:透着轻浮,显着不高兴,坐着挺好,躺着不合适; B2:看着伤心,走着累; B3:听着刺耳,闻着臭,吃着香。 40 、说明“他说不好”有几种意义,并分析歧义产生的原因。 (1) 至少有三种意义, a他不能把某件事或某句话说得让人满意; b“不好”是他说出来的话;c由他来说不好。 (2)a和b是由句法结构关系不同造成的。 “说”和“不好”若按动补关系来理解,则为a;若按动宾关系理解,则为b。 (3)c和a(或b)是由层次构造不同造成的。若按“他/说不好”来理解,则a(或b);若按“他说/不好”来理解,则为c。 六、论述题 41、谈谈音节结构的元辅音分析法和声韵调分析法的区别和联系。 (1) 元辅音分析法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把音节结构分为V、CV、VC、CVC四种基本类型。其中的V代表元音,C代表辅音。 (2)声韵调分析法以声母、韵母、声调为基本分析单位,更关注音节内部的结构层次,按照这种分析法,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整个部分,韵母又分成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例如汉语普通话“挑”tiau55里的t是声母,iau是韵母,55是声调,在韵母iau里,是韵腹,u是韵尾。声韵调分析法能够比较好的揭示汉语音节内部的组合规律和整个语音系统的面貌,是汉语音节分析最基本的方法。 (3)声韵调分析法和元辅音分析法并不是对立的和互相排斥的,可以看作是音节结构分析的两个不同层面。如果从元音和辅音出发进行音节结构分析,仍要考虑它们处于音节结构的位置和层次,如果从声韵组合出发进行音节结构分析,也要考虑它们由哪些元音、辅音来具体实现。例如汉语普通话的声母都是由单个辅音构成的,韵母是由元音或元音和元音、元音和辅音的组合构成的。 42、 举例说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1)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一方面是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识永定了不同语言的某些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不同语言的某些表现形式又可以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识。 (2)从文化到语言这头看,通过考察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可以帮助了解不同语言的特点。这方面的研究就是文化语言学。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对语言的影响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上最明显。例如相同事物用不同的词语表示,相同词语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 (适当举例) (3)从语言到文化这头看,通过分析不同语言的特点,可以帮助了解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这方面的研究就是否语言文化学。这对于了解没有历史文献资料的民族文化和早期历史及史前史,都很有用处。 04年语言学概论32、 韵律特征 韵律特征又叫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的是语言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如从音位层次上看,音长的变化可以构成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长短音”从音节层次上看,音高的变化可以构成“声调”;从音节组合层次上,音强等因素的变化又可以构成轻重音;从语句层次上看,音高、音强、音长等因素的变化又可以构成语调。长短音、声调、轻重音、语调都是韵律特征的构成音素。 33、 语系 (1) 语系是按照“谱系分类”的方法,根据语言间亲属关系的有无,把世界上的语言所分成的不同的类,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语系,反之则属于不同的语系。 (2)比如汉语、藏语、壮语、傣语、苗语等是亲属语言。它们都属于汉藏语系。 (3)世界上的诸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大致可以分为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毘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九大语系。 34、 文化局限词语 文化局限词语:由于每个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往往都有一些比较独特的词语。例如汉语里的“窝头”、“馒头”、“筷子”、“京剧”都是中国所特有的,在很多民族中没有相应的事物对应词,只得把“馒头”译成“Steamed bread(气蒸的面包)”把京剧叫做“Peking Opera(北京歌剧)”。而很多外来语如“hot dog(热狗)” 、“沙拉(salad)”、“芭蕾(ballet)”等在汉语中也找不到对应的词,只好采用直译或音译。这样的词语就是所谓的“文化局限词语”。 35、 中介语 中介语: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会建立一种既不同于母语而又不同于外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这就是“中介语”,例如很多外语学习者在学到一定程度之后,虽然已经可以用外语与外国人交流,但外国人会明显地感觉到他的外语“不地道”,这是因为学习者所用的“外语”只不过是较为高级的中介语。 4、 简答题 36、说汉语的人可以用“苹果”这个词指称大小、形状、颜色、味道各不相同的苹果,而不必为每一个具体的苹果设立一个名称;另一方面,当人们听到“把盘子里的苹果给我”之类的话语时,又很容易确定话语中的“苹果”具体指的是哪个或哪些苹果。请根据语义的性质说明其中的道理 从其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道理: (1)词义具有概括性的重要属性。词义从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可以使一类事的区别于他类事物的特征,同时舍弃同类事物之间的各种差别。“苹果”这一词可以指称各不相同的苹果就印证了这个道理。 (2)同时,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都是概括的、一般的,而在平常的交际活动中人闪谈论的对象却往往是个别的、特殊的,表达概括意义的语言形式要同个别的对象联系在一起,就要依靠上下文和交际环境对语言形式所指的限定作用。当他听到“把盘子里的苹果给我”时,人们很容易确定“苹果”的具体所指,就反映了这个道理。 37、结合实例说明字符与一般图形符号的异同。 字符也就是文字符号,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如汉字的“字”和拼音文字的字母。 字符不同于一般图形的地方在于字符眼一定的语言单位建立了稳定的联系,不论是音位、音节,还是语素或词语。 字符与一般图形也有相同点,即字符本身是一种视觉图形,不论是由直线、折线,还是曲线组成的图形。 38、 结合实例说明社会的地域分化对语言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社会的地域分化会导致语言的地域分化,在同一种语言内部形成不同的地域分支或变体,即地域方言。地域方言在语音、语汇和语法上都有所差异,比如北京人把“叫”字读做t?iau51 ,广州人却读做Kiu33 ,北京人说“客人”,广州人说“人客”;北京人说的“自行车”,广州人却叫做“单车”;北京人说“你先吃”,广州人却说“你食先”。 另外,在同一个方言区内,由于社会的地域分化,仍存在着分岐,产生次方言和土语。比如在“北方方言”内部,又可分出“华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和“江淮方言”四个次方言。 五、分析题 39、 假设某一语言音位系统中的辅音音位只有/p, b, t, d, ts, t?/,请列出/t/的区别特征,并说明理由。 答:区别特征是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要知道 / t / 的音位特征,必先对这几个音位作一下比较分析: 音位 语音特征 / p / 双唇 闭塞 清 不送气 / b / 双唇 闭塞 浊 不送气 / t / 舌尖前 闭塞 清 不送气 / d / 舌尖前 闭塞 清 不送气 / ts / 舌尖前 塞擦 清 不送气 / t? / 舌面前 塞擦 清 不送气 从图中我们可知,这几个音位都是不送气音,帮“不送气音”不能成为区别特征,而 / t / 以“舌尖前” 与 / p /、/ b /、/ t? / 相区别,以“闭塞”与 / ts / 、/ t? / 相区别;以“清”与 / d /、/ b /相区别。故音位 / t / 的区别特征应该是“舌尖前、闭塞、浊”。 40、 A组:“奶奶”一词不同于其他诸词。因为其他三个词都是重叠词,属于合成词;而“奶奶”一词则是叠音词,属于单纯词,故不同。 B组:“纳米”一词不同。其他三词都是由两个词根语素构成的复合词;而“纳米”一词,则是音译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故不同。 C组:“地铁”一词不同。其他三词都是表示偏正关系的复合词,而“地铁”一词则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 6、 论述题 41、试各举一例说明语法与语音、语汇、修辞、语境、逻辑等现象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答:语言现象是一个整体。语法和语音、语汇、语境、修辞、逻辑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1)语法与语音。 语音形式有时可能影响语法。 比如说:“想起来了”有两个意思(回想起/打算起床),也是两种结构(动补/动宾),这种区别在语音上就表现为“起来”要分别轻读和重读。 (2)语法和语汇。 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也往往影响到语法,因为某些特定词语会造成语法上的差异。 如“过意不去”的两个意思也会造成语法差异:在表示“不安、抱歉”时,只需要联系一个名词。 (如“我很过意不去”);但在表示“刁难、苛待”时,就必须引出另一个对象(如“他跟我过意不去”) (3)语法和修辞。 修辞也可能影响语法,即为了修辞需要有时可以超出语法规则的限制。比如在“别这么近视眼”、“太阿Q”、“很女性”这样的句子里,名词就话用为动词或形容词而作了谓语。 (4)语法和语境 语境对语法的影响也很大,即在特定条件下常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 比如“一张动物园”,看起来是量词误用,其它是“我要买一张去动物园的票”这句话的特定场所(公共 汽车上)的成分省略现象。 (5)语法与逻辑。 逻辑是语言表达内容的规律,语法是语言表达形式的规律,因此二者的关系非常紧密。逻辑对语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语言成分之间搭配关系的制约。一般人们说话既要符合语法,也要合逻辑。如“门把风吹开了”,虽合语法,却不合逻辑,所以就不是正确的句子。 42、 举例说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答: 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环境的不同而产生的两种语言变体。二者的区别在于:带有口语色彩的词语经常用于日常交谈,也经常用于比较口语化的文学作品和一般文学作品的对话描写中;带有书面语中色彩的词语经常用于书面写作和比较庄重、正式的交际场合。 比如:“头”,在口语中,人们经常会用“脑袋”来表达,而在书面语中则常用“头颅”; 又如:“散步”一词,在口语中,人们会说“溜达”,而在书面语中,则常可能用“徜徉”。 口语和书面语也是紧密相联在一起的,它们都以我们所共用的语言为基础,在语言用法上没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往往会有不带任何语体色彩的通用词语与口语和书面语中的词语相对应。如口语中的“好看”,书面语中的“美丽”其实都表达“漂亮”的意思,二者的意思是等同的。05年语言学概论3、 名词解释 32、音素答: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例如,汉语普通话的电视,可以切分出d-i-a-n-sh-i五个单位,它们不能从音质角度继续进行切分,所以它们都是音素。 33、 基础方言答:(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做“基础方言”。 (2)所谓作为共同语的基础指共同语的语音、语汇和语法系统主要来自基础方言。 (3)例如,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多斯岗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 34、 语言迁移 答:(1)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产生影响,叫做“语言迁移”。 (2)语言迁移包括语言上的影响,如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的影响。 (3)语言迁移还包括语言之外因素的影响,如思维模式、文化传统、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影响。 35、 语言获得答:(1)儿童会说话虽然不是完全不需要学习,但更深一种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甚至是一种创造过程。儿童不可能先把词语和句子都模仿下来存在脑子里以后再说出来,也不可能在说出新的句子时先去学习规则,而完全可能说出许多从未听过和说过的句子。 (2)儿童说话能力的这种发展和创造过程叫做“语言获得”。 4、 简答题 36 现代汉语词典对“鸟”的释义是:“脊椎动物的一纲,体温恒定,卵生,嘴内无齿,全身有羽毛, 胸部有龙骨突起,前肢变成翼,后肢能行走。一般的鸟都会飞,”一般人对“鸟”的词义的理解并非如此科学、准确,但并不妨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和理解“鸟”这个词。请根据有关词的“通俗意义”和“科学意义”的观点,对这种现象进行说明。 答:(1)词的通俗意义是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词的科学意义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是“鸟”的科学意义,而一般人对“鸟”的理解是“鸟”的通俗意义。 (2)尽管通俗意义不太科学、准确,但一组非本质特征的总和也可以起到使不同的事物相互区别的作用,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专业活动除外),只要掌握了词语的通俗意义,就足以使人们正确地使用词语来指称不同的事物。 (3)词语的科学意义一般只用于特定的学科领域,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都是按照通俗意义来理解和使用词语的。 37、 文字改革有三种类型: 文字改革有哪些类型,请结合实例予以说明。 答:(1)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如我国在1956年推行的汉字简化方案;英文、法文在19世纪进行的正字法改革;俄文在十月革命以后取消了某些字母和对正字法的改革。 (2)整个文字类型不变,但是字符类型变了。如1928年土耳其进行的文字改革,废弃了阿拉伯字母,改用拉丁字母。改革前后两种文字类型没有变,都是表音文字,但字符类型变了。 (3)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都变了。如从一种意音文字改成一种表音文字。越南的文字改革就是将在汉字基础上创制的意音文字字喃改成拉丁字母拼写的表音文字。 38、 简要说明语言起源必须具备的三个方面的条件 答: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起源的学说,以及现代科学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人们认为,语言的起源必须具备三方面的条件: (1)心理条件。人类的思维能力要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应该能够对客观世界的事物进行分类和概括,并具有一定的记忆和想象、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心理条件,才有可能产生语言。 (2)生理条件。人类的喉头和口腔声道必须进化到能够发出清晰的声音,只有具备了这种生理条件,才可能产生有声语言。 (3)社会条件。人类社会必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产生了相互交往的迫切需要,即“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社会条件,才有必须产生语言。 五、分析题 汉语普通语中的元音 和e可以看作一个音位的两个变体。请根据下列语音材料,分析这两个元音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将它们归并在一个音位中的理由。 mei35煤 tuei55堆 m u35谋 tu n55蹲 m n35门 ti u55丢 39、 答(1)e只出现在韵尾i前。 (2) 不出现在韵尾i前,而可以出现在韵尾u和n前。 (3)e和 呈互补分布,发音又相近,因为可以归并在同一个音位。 40、 下列A、B、C三组单位的两个成分之间都能插入其他成分进行扩展,但情况不同,请说明三组单位各自的扩展特点,并各举一个同类的例子。 A大车 B铜壶 C 唱歌 答:(1)“大车”:两个成分中间虽能插入其他成分,例如“的”,但插入成分数量有限,插入后整个组合意义就会改变。举例(略)。 (2)“铜壶”:两个成分中间虽能插入其他成分,例如“的”,但插入成分数量有限,插入后整个组合的意义没有明显改变。举例(略)。 (3)“唱歌”:两个成分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例如“一首”等,插入成分数量较多,扩展比较自由。举例(略)。 6、 论述题 41:“语言”和“言语”具有怎样的区别?区别“语言”和“言语”对语言学和现代汉语研究有什么意义? 41、 答(1)“语言”和“言语”是从言语活动这种社会现象中区分出来的,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 (2)“语言”是社会的,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抽象的均质的系统。“言语”则是个人的,是言语活动中具有个人特色的部分,不是全社会共同使用的,因此是异质的。 (3)“语言”是主要的,而“言语”是次要的、从属的和偶然的。语言学应该以“语言”为研究对象,而“言语”问题可以另行研究。 (4)区分了“语言”和“言语”,就纯化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把研究对象限制在一个内部均质的系统范围内,这就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科学。区分“语言”和“言语”对现代汉语的研究也具有重大意义,要求研究者从相对均质的语料中去寻找具体语言的内部一致规律。 42、 语法意义的类叫作“语法范畴”,其中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类是“词法范畴”。请参考下面的答题示例,试定义和举例说明语言中其他几种词法范畴(答出5种即可) 示例:“性”范畴是一种体词属性范畴,指在某些语言中表示人或事物有关性属的一组特征。如俄语、德语名词都分阳性、中性和阴性;俄语用词尾表示,德语用冠词表示。动物词语的性往往跟动物本身的雌雄有关,但其他词语可能与事故的性属性不一致。如德语“Das Sofa(沙发)”是中性,法语“le fauteuil(沙发)”是阳性。“太阳”一词在德语、法语和俄语中分别是阴性、阳性、中性。 答:(1)“数”范畴:是表示事物数量的一组特征。与词汇上表示事物具体数量的数量词不同,一些语言的数范畴只是把可数的名词分成单数和复数,大多用词缀表示。如英语“house/houses(房子)”,前者是单数名词,后者是复数名词。 (2)“格”范畴:是表示名词与其他词的语法结构关系的一组特征。如英语“我”主格形式“I”,宾格形式“me”,属格形式“my”等。 (3)“有定和无定”范畴:是表示名词指称性质的一组特征。在印欧语的很多语言中都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来表示名词的有定和无定意义。如英语“the book”是有定的,“a book”是无定的。汉语中要用“这本书”或“一本书”等形式表示名词的有定和无定。 (4)“是”范畴:是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发射时间和说话时间的关系的一组特征。包括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等。如英语现在时“He works(他工作)”,过去时“He worked(他工作过)”。 (5)“体”范畴:是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行为进行状况的一组特征。如英语“I am reading the book(我正在读这本书)”是进行体,“I have written the book(我写完了这本书)”是完成体。汉语在动词后面加“了、着、过”等助词表示相应的意义。 (6)“态”范畴: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施受关系的一组特征。主要分主动态和被动态。如英语“The cup was broken by Mary(杯子被玛丽打碎了)是被动态。 (7)“人称”范畴: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一致关系的一组特征。如英语现在时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加“-s”,将来时主语是第一人称用助动词“shall”,其他人称用“will”。06年语言学概论32发音部位33向心词组34音节文字35第二语言教学 32. 发音部位指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位。例如发辅音p时,上下唇形成对气流的阻碍,因此,双唇就是p的发音部位。 33. 向心词组是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词组的中心语功能的词组的。例如偏正词组的功能与中心语相同,“木头房子”等于“房子”,“仔细看”等于“看”,就是向心词组。还有动宾词组,动补词组,联合词组等也是向心词组。 34. 音节文字指全部字符只跟只跟语言单位中的音节相联系的文字。例如日文中的假名每一个字符代表一个确定的日语中的音节,而且同一个音节只由只有一个假名字符来表示,是典型的音节文字。 35. 第二语言教学指母语教学之外的外语教学,包括第二外语,第三外语等的教学。例如我国学校教育中的英语教学,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普通话教学。07年语言学概论3、 名词解释题26音位变体 27语法手段 28语音对应关系 29中介语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及其对语言的作用。 31举例说明汉语词双音节化的作用。 32说明什么是儿童语言获得的“模仿说”和“强化说”。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3英语和汉语的音节结构类型都可以归纳为V、C-V、V-C、C-V-C四种类型,请根据读音将下列词语分别填入下列各项中。 (1)V型: _ (2)C-V型: _ (3)V-C型: _ (4)C-V-C型: _ 34下面都是汉语中跟颜色有关的词,请分别归入不同的词类: 彩色 色彩 红彤彤 黑不溜秋 绿化 雪白 黑白 红 金色 黄 蜡黄 碧绿 (1)形容词: _ (2)状态词: _ (3)区别词: _ (4)名词: _ (5)动词: _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5结合实例说明述谓结构的构成和类型。 36举例说明语言接触会造成哪些结果。三.名词解释题 26.音位是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叫做“音位变体”。例如,汉语普通话/a/ 音位的音位变体aAa等。 评分参考 答出定义2分,举例正确2分. 27. (1)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所归并的语法形式的基本类别叫做语法手段。语法手段可分为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 (2) 词法手段包括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和词的重叠;句法手段包括虚词,词类选择,语序和语调。 评分参考 (1)(2)各2分 28.(1)语言你对应关系是指方言之间或亲属语言之间所具有的,有规律而非个别的语音之间相互对应的关系。例如,上海话以P为声母的字,在北京话里也以P为声母;上海话以P为声母;上海话以b为声母的字,在北京话里仄声字P,平声字是P。 (2) 这种有规律的语音对应关系不可能是偶然的,而只能用历史同源来解释,因此语音对应关系是语言间亲属关系的重要标志。 评分参考 (1)答出定义2分,举例正确1分;(2) 答出要点1分. 29. (1)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建立的一种既不同于母语有不同于所学外语系统。 (2)中介语是不断的从母语向外语靠近的语言方式,在学习初期发展较快,越到后期发展越慢。 (3)中介语是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 评分标准 (1)2分 (2)(3)各1分 四 简答题 30. (1)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是指:话语并不是浑然一体的,而是可以分解成大小不同的组成部分。例如,“我写信”这句话,可以分解成“我”和“写信”两个组成部分。 (2)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是指:人们说话时,语言符号只能以时间的先后呈线性排列,正是在这种线性的排列中,语言符号才得以形成各种组合关系,产生各种不同的语法结构。例如,“我”和“找”这两个语言符号只能线性排列为“我找”和“找我”,前者行程主谓关系,后者形成动宾关系。 (3)正是因为语言符号是离散的,才可能依线性序列对这些语言符号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是数量有限的语言符号通过各种反复的重新组合,可以表达无限的意义内容。 评分参考 (1)(2)各2分,其中答出要点1分,举例正确1分;(3)答出要点2分 31. (1)双音节化后可以减少同音词,例如,“依”“衣”同音,变为双音节词“衣服”“依靠”后,就不是同音词了。 (2) 双音节化后可以减少多义词。例如,“道”有“道路,道理,道德,道学,道义”等不同意义,变为双音节后,不同意义就得到了有效区分。 (3)双音节化后可以调节韵律节奏。例如,“制电影片”没有“电影制片”顺口。 评分标准 (1)(2)和(3)各2分,其中答出要点1分,举例正确1分 32. (1)“模仿说”和“强化说”都是偏重于外部条件的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 (2)“模仿说”认为儿童只能通过对承认语言的模仿来掌握语言的。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中语言环境是不可缺少的,与语言环境隔绝的儿童,如聋哑儿童,就不可能学会语言。 (3)“强化说”认为儿童学会语言除了模仿,还需要外界的强化刺激来形成语言习惯,例如,父母对儿童说的话进行夸奖或纠正就是一种外界的刺激。 (评分参考)(1)(2)(3)各2分,其中答出要点1分,举例正确1分。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3. (1)V型: 衣 二 (2)C-V型: 比 怪 see stray (3)V-C型: 音 ask (4)C-V-C型:民 gate sprints large (评分参考)每答对两个词语1分。 34. (1)形容词:红 黄 (2)状态词:红彤彤黑不溜秋 雪白 蜡黄 碧绿 (3)区别词:彩色 黑白 (4)名词: 色彩 金色 (5)动词: 绿化 (评分参考)每答对两个词语1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5. (1)构成:1从语义结构上看,一个句子包括情态和命题两部分。情态部分包括时态、语态、语气等方面的意义,情态以外的部分是命题。一个命题在语义结构上可以分析为一个述谓结构。 2一个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组成。谓词一般就是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和形容词,变元是与谓词有直接语义关系并受谓词支配的语义成分,变元一般都是名词性的词语,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主语或宾语。 例如,“天气热”这个句子中,“天气”是谓词“热”的变元。 (2)类型:1简单述谓结构。例如,“他给我一张票”是由一个谓词和三个变元构成的简单述谓结构,其中的变元“他”“我”“一张票”都是名词性成分。 2复合述谓结构。例如,“我去买东西”中“他去”和“买东西”两个述谓结构组成的复合述谓结构,后一个述谓结构是前一个述谓结构的目的。 3从属述谓结构。例如,“我希望他去”中“他去”是一个从属述谓结构,充当谓词“希望”的变元。 4降级述谓结构。例如,“他在看我写的文章”中,“我写”是一个降级述谓结构,充当变元“文章”的限定成分,其作用相当于变元的一个语义特征,又被称作“特征化了的述谓结构”。 36.(1)语言接触会造成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的是词语借用。借词是音和义都借自外语的词,例如,汉语中的“吉普”“沙发”就是从英语借入的借词。语音方面的借用包括音位和音位组合形式的借用。语法方面的借用报括词缀、虚词、语法规则的借用。 (2)语言接触会造成双语现象。双语现象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现象。例如,我国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中都有一部分成员除了讲本民族的语言之外,还会讲汉语。 (3)语言接触会造成语言转用。语言转用指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改用另一民族的语言。例如,我国回族的先民放弃使用阿拉伯语、波斯语而改用汉语。 (4)语言接触会造成语言混合。语言混合指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混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与这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具。语言混合的形式有“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09年语言学概论3、 名词解释 32. 音节结构的元辅音分析法 33. 语义指向34. 意音文字 35. 语言规划 4、 简答题 36. 举例说明为什么说音位的辨义功能实际上是由区别特征负担的。 37. 请结合实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8. 以实例说明义素分析的方法和主要步骤。 5、 分析题 39. 试从词语构造方式(A)和词类(B)两个角度对下列重叠形式进行分类,分别填入各项中: 星星 猩猩 妈妈 刚刚 蝈蝈 个个 试试 大大方方 热闹热闹 A1叠音式单纯词 A2重叠式合成词 A3语法重叠形式 B1名词性成分 B2动词性成分 B3其他词类成分 40. 请指出下列两个语言片段各有哪些不同的结构和意义,并从语音影响语法的角度分析说明。 想起来了 我们三个人一组 6、 论述题 41. 举例说明为什么在描写句子的语义结构时,常常要从谓词入手,也就是把谓词看作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 42.结合实例说明语言接触的具体表现形式。 三、名词解释 32这种音节结构分析方法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把音节结构分为V、CV、VC、CV-C等四种基本类型(其中的V代表元音,C代表辅音)。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i(一)、ti(题)、an(安)、tan(谈)等四个音节分别属于上述四种基本类型。 33.语义指向是指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例如,补语位置上的成分,在语义上既可能指向主语,如“我吃饱了”中的“我”;也可能指向宾语,如“我吃光了碗里的饭”中的“碗里的饭”。 34意音文字指一部分字符是意符,一部分字符是音符的文字。如汉字就是意音文字,汉字中许多字符是直接表意的,而假借字则是假借意符直接表音、间接表意的音符。 35语言规划是指社会对语言文字问题所作出的有组织的、有意识的管理、调节和改进。例如,我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所作的推广普通话、文字改革、语言规范化、制定正确的民族语言政策等工作。 四、简答题 36(1)具体语言中的每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区别特征,不同音位之间的对立实际上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区别特征之间的对立,因此音位的辨义功能实际上是由区别特征来负担的。 (2)例如,汉语普通话里kk和p三个音位具有辨义功能,它们的语音特征分别是“舌根、闭塞、不送气”、 “舌根、闭塞、送气”和“双唇、闭塞、不送气,”k通过“不送气”和/k相区别,通过“舌根”和p相区别。因此,像“干”kan51八“看”/kan51和“办”pan51等三个词在语音形式上的区别可以归结为这三个音位在区别特征上的对立。 37(1)所谓“抽象”即对具体的东西进行类的概括。语法规则就是对人们说的话中的单位、结构和关系的某种类的概括。 (2)语法单位类别的抽象。如以从词的用法建立词类为例。 (3)语法关系类别的抽象。如以从结构形式建立语法结构为例。 (4)语法意义类别的抽象。如以从形态或格式建立时态意义、句式意义等为例。 38(1)确定对比的范围。一般来说,义素分析应该先从指称事物最小类别成员的一组词语开始,如有需要,再进一步扩大对比分析的范围。分析“男人”的义素,可以先从“男人”与“女人”、“男孩”的对比开始,因为它们同属于“人”这个最小类别。 (2)比较词义的异同。对比的范围确定之后:下一步就是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不同词义在语义成分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也就是提取它们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比如要分析“男人、女人、男孩”的义素,可以首先比较这三个词的意义,从中提取出共同义素人,然后将“男人”与“女人”比较,提取出区别义素男性,再将“男人”和“男孩”比较,提取出区别义素成年。利用这些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不仅可以使这三个词的意义互相区别开来,而且也可以使它们同其他的词语相区别。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不同词语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这是义素分析最关键的一步。 五、分析题 39 A1猩猩 蝈蝈 A2星星 妈妈刚刚 大大方方 A3个个 试试 热闹热闹 B1 星星 猩猩 妈妈 蝈蝈 B2试试 热闹热闹 B3刚刚 个个 大大方方 40(1)A片段有两种结构和意思: A1是动宾结构,意思是“打算起床”; A2是动补结构,意思是“回想起”。 语音对这个语言片段的结构和意义的影响在于: A1中“起来”要重读,A2中“起来”要轻读。 (2)B片段有两种结构和意思: Bl“我们”是主语,“三个人一组”是谓语,意思是 “我们有很多人,每三个人是一组”。 B2“我们三个人”是主语,“一组”是谓语,意思是“我们一共三个人,只有一个组”。 语音对这个语言片段的结构和意义的影响在于 B中在“我们”后停顿, B2中在“我们三个人”后停顿。 六、论述题 41(1)一个述谓结构可以有多少变元以及可以有何种性质的变元,都是由谓词的语义规定的。比如“咳嗽”指一种生理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只有行为发出者,而不会有另外的涉及对象,因而在由“咳嗽”充当谓词的述谓结构中就只能有一个必有变元,而且这个变元只能是施事。“吃”的意思是“经咀嚼把食物咽下去”,在这种行为中,不仅要有一个行为发出者,而且一定还要有被“咽下去” 的东西,因而在由“吃”充当谓词的述谓结构中就可以有两个必有变元,而且这两个变元一个是施事,一个是受事。 (2)一个述谓结构是由谓词和变元组成的,既然变元的数量和性质都是由谓词决定的,因而也可以说整个述谓结构的框架是由谓词语义规定的。人们只要按照一个谓词对变元数量和性质的要求,在述谓结构的框架中填入适当的变元,就可以产生一个句子的命题意义。这可以从人们理解省略句的事实中得到证明,比如问某人“你去不去北京”,某人回答“去”,任何人都会知道这个“去”虽然是一词一句,但在语义上却等于“我去北京”,人们之所以能够在理解过程中将“去”的动作发出者和目的地补充出来,从而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实际含义,就是因为“去”所规定的述谓结构框架起着引导的作用。 42(1)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收。不同语言之间相互影响一般总是从引进借词开始,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收是语言接触最常见的现象。 例如,公元11世纪起,说法语的日尔曼人曾长期占领和统治英格兰,在长期的接触和交往中,英语从法语中吸收了大量的语言成分。 (2)出现双语现象。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如果在同一个社会杂居,还可能产生双语现象。例如,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由于壮族人长期和汉族人生活在一起,大部分壮族人都是壮语和汉语使用者, (3)出现语言转用现象。在一定历史条件及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的接触和融合还会出现语言转用现象。例如,我国的回族、满族都基本上放弃了自己原有的语言而转用了汉语。 (4)出现语言的混合。在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会出现语言混合现象。不同语言混合会产生“洋泾浜语。例如,在旧上海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出现的混杂着汉语成份的“洋泾浜英语”。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洋泾浜语有可能转变为“克里奥耳语”,成为某一社会主要的交际工具,并被当作母语来学习和使用。例如,广泛使用于加勒比海地区的以法语为基础的克里奥耳语。2010年语言学概论3、 名词解释题26. 元辅音分析法27. 语法形式28. 义项29. 外语教学的听说法 4、 简答题30. 举例说明同音词和同形词的关系。 31. “船来了”这一表述中的“船”,在具体运用中可以指渡轮、帆船、游艇等各种类型的船,但“船”的词义却是“水上运输和交通的工具”。说明其中的道理。 32. 举例说明语言特点对文字特点的影响。 5、 分析题 33.考察下列词语的读音,根据语流音变的类型将其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 分f?n+配pei分配f?m pei 喇lA+叭pA喇叭1A b? 豆t?u+腐fu豆腐t?uf 慢man+慢儿mar慢慢儿mai mar lookluk(看)+edd(动词过去时)lookedlukt inin(在上)+bedbed(床)in bedim bed A.同化:_B.异化:_C.弱化:_D.脱落:_ 34. 试将下面给出的词组按照(A)体词词组、谓词词组,(B)向心词组、离心词组,(C)基本词组、特殊词组三个标准进行分类,分别将词组前面的序号填入各项中: 学习汉语 汉语学习 学习汉语的 汉语的学习 汉语学习过 学习的是汉语 对汉语学习(有兴趣) (A1)体词词组:_(A2)谓词词组:_ (B1)向心词组:_(B2)离心词组:_ (C1)基本词组:_(C2)特殊词组:_ 6、 论述题 35. 结合实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及其对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可变性的影响。 36.谈谈什么是“语言转用”以及语言转用的条件和过程。 3、 名词解释26、(1)元辅音分析法是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的一种音节结构分析方法。(2)音节结构可氛围V、C-V、V-C、C-V-C等四种不同结构类型。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i(一)、ti(题)、an(安)、tan(谈)等四个音节分别属于这四种基本类型。 27、(1)语法形式就是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 (2)表示某一类语法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如词类形式、组合形式、虚词形式,就是语法形式。 (3)语法形式不是个别的语音形式和词语形式,但能产生某一类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语音表现形式或词形变化形式也是语法形式。 28、 (1)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一个词有几个义项,是根据词所反映的对象的多少确定的。例如,“凉”既可以表示“温度低”,也可以表示“灰心或失望”,因而是两个义项。 (2)一个词的几个义项之间应该有可以感觉得到的联系,否则这些不同的义项就只能属于不同的词。例如,“花钱”的“花”与“鲜花”的“花”意思不同,且无关联,因此不是同一个词的两个义项。 29、 (1)听说法是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刺激反应” 学说影响二产生的外语教学法。(2)听说法基本上不使用本族语教学,不大进行语言对比,一般也不讲语法规则。(3)这种教学法在读写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的培养方面较弱。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