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doc_第1页
电刺激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doc_第2页
电刺激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doc_第3页
电刺激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班级:11卫生检验 组数:第六组(单周) 时间:2012年9月21日组员:王沁雪2011222873 唐娴 2011222868 孙明璇2011222865 王景阁2011222871 唐宇2011222869(执笔) 人体机能学实验报告实验三:电刺激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实验目的:观察不同刺激强度时骨骼肌的收缩反应,明确阈下刺激、阈刺激、阈上刺激及最适刺激的概念,并加深对刺激、反应和兴奋性等概念的理解;观察电刺激频率的变化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加深不同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影响的理解。实验原理:活的肌肉组织具有兴奋性,接受刺激发生反应,变现为骨骼肌收缩。刚能引起肌肉发生收缩的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上刺激。能使肌肉发生最大反应的最小刺激称为最大刺激。就单根骨骼肌纤维而言,它对刺激的反应具有“全”或“无”性质。但蟾蜍的腓肠肌由许多肌纤维组成,由于各条肌纤维兴奋性的高低不同,其收缩力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成正比。即兴奋性高的纤维首先发生兴奋,随刺激强度的增大,兴奋性较低的纤维也发生兴奋,肌肉的收缩逐渐增强,当整个肌肉的肌纤维均兴奋时,便出现最大收缩反应。 刺激的频率不同,肌肉说所的形式也不同。多个同等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于神经-肌肉标本,如果刺激间隔时间大于肌肉收缩的收缩期和舒张期之和,可引起肌肉产生分割的单收缩,逐渐增加刺激频率,使刺激间隔时间大于收缩期,而小于收缩期与舒张期之和时,则后一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落在前一收缩过程的舒张期内,变现出收缩曲线呈锯齿状融合,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如果刺激间隔时间小于收缩期长度,则后一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落在前一收缩过程的收缩期内,表现出收缩曲线平滑、看不出舒张的痕迹,称为完全强直收缩。实验步骤:1.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1) 破坏脑脊髓(2) 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3) 剥皮(4) 游离坐骨神经(5) 完成坐骨神经-小腿标本(6) 完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7) 检查标本的兴奋性2. 固定标本3. 仪器连接4. BL-410的操作实验结果: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组织的兴奋阈值是否会改变?为什么?答:会改变,(1)随着时间的流逝,离开肌体的标本生理活性降低,兴奋阈值变大;(2)细胞每发生一次兴奋会有一个绝对不应期,此时阈值被无限放大。2.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的幅度会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答:蟾蜍的腓肠肌由许多肌纤维组成,由于各条肌纤维兴奋性的高低不同,随着刺激强度增大,有越来越多的肌纤维开始收缩,肌肉收缩的幅度也会越来越来,当刺激强度达到某一强度时能使所有的肌纤维都收缩,此时即使增加刺激强度,肌肉收缩幅度也不会再增大了。3.肌肉收缩张力曲线融合时,神经干和骨骼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是否融合?为什么?答:不融合,肌肉收缩张力曲线融合时只能说明此时出现动作电位的频率很高,但是动作点位是不可能融合的,只能是在一个很小的区域一个动作电位结束后产生另一个动作点位,并且神经传导都有一个绝对不应期,这更能说明动作点位不能融合。实验结论:1.该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阈刺激为0.075V,最大刺激为0.155V。样本受到阈刺激以下的刺激时,未发生收缩反应;在阈刺激以上,最大刺激以下的范围内,刺激越强,收缩反应越剧烈;在受到阈上刺激时,样本收缩程度不变。 2.在1.00V的恒定阈上刺激下,当频率为1.0Hz时,该标本的发生分隔的单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