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铝板腐蚀的热无损检测及数据处理方法.pdf_第1页
飞机铝板腐蚀的热无损检测及数据处理方法.pdf_第2页
飞机铝板腐蚀的热无损检测及数据处理方法.pdf_第3页
飞机铝板腐蚀的热无损检测及数据处理方法.pdf_第4页
飞机铝板腐蚀的热无损检测及数据处理方法.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4 5卷第 3 期 2 0 0 9 年 3 月 机械工程学报 J OURNAL OF MECHANI CAL ENGI NEERI NG Vo 1 4 5 N O 3 Ma r 2 00 9 DoI 1 0 3 9 01 JM E 2 0 0 9 O 3 2 0 8 飞机铝板腐蚀的热无损检测及数据处理方法木 郭兴旺 V A V I L 0 v V 2 S H I R Y A E V v 2 f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 自动化学院北京1 0 0 0 8 3 2 托木斯克理工大学托木斯克俄罗斯 摘要 用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技术对飞机铝合金板背面的腐蚀进行无损评估 分析试验系统的腐蚀探测能力 检验理论分析和 一 些数据处理方法的有效性 检测对象包括参考试件和存在自然腐蚀的真实飞机结构件 在检测参考试件上的以机制平底孔 加化学腐蚀处理而制作的替代腐蚀缺陷时 时间域傅里叶变换法可获得最高的信噪比 S NR 在1 8 rai n 铝板上直径大于1 0 1T I IT I 的各个缺陷区 腐蚀探测极限的估计值约为 1 0 对带有自然腐蚀的飞机铝合金件的检测表明 原始热像或简单处理算法 如时间平均 就能提供很高的 S N R 值 而一些先进处理算法 如脉冲相位法 P P T 主分量分析 P C A 多项式拟合和相关 分析 在检测飞机铝板的自然腐蚀时其有效性值得怀疑 用三维传热数值计算对飞机铝试件的热无损检测进行了理论分析 所得到的理论温度分布及其变化过程与实测值相近 对一维腐蚀表征方法在航空铝板检测中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 证明该方 法是有效的 关键词 铝合金腐蚀热无损检测红外热像估计 中图分类号 T G1 1 5 2 8 Th e r ma l No n de s t r uc t iv e Te s t in g o f Co r r o s io n in Av ia t io n Al umin u m Pa n e l s a nd Da t a Pr o c e s s in g Al g o r it hms GUO Xin g wa n g VAVI LOV V S HI RYAEV V 1 S c h o o l o f Me c h a n ic a l E n g i n e e r in g a n d Au t o ma t io n B e ih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n g 1 0 0 0 8 3 2 T o ms k P o l y t e c h n ic U n i v e r s ity T o ms k R u s s i a Ab s t r a c t R e a r s ur c e c o r r o s i o n o n a v ia t i o n a l u min u m p a n e l s is e v a l u a t e d b y i n f r are d t h e r ma l n o n d e s t r u c t i v e t e s t in g T ND T T h e c o r r o s io n d e t e c t i o n c a p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e x p e ri me n t s e t u p is a n a l y z e d T h e v a l id ity o f t h e o r e t ic a l a n a l y s is and s o me a v a il a b l e d a t a p r o c e s s in g a l g o r it h m s are v e ri fi e d I n t h e in s p e c t io n o f a r e f e r e n c e s a mp l e wit h f l a t b o t t o me d h o l e s u r r o g a t e s o f c o rro s io n the h ig h e s t s i g n a l t o n o is e r a t i o S NR is e n s u r e d b y F o u r ie r t r ans f o r ma t io n in t ime d o ma i n the c o r r o s io n d e t e c t io n l i m it h a s b e e n e s t i ma t e d a s a b o u t 1 0 in d e f e c t are a s wit h d ia me t e r l arg e r t h an 1 0 in in o n 1 8 n 3 nl thic k a l u min u m p a n e l s T h e in s p e c t io n o f a n a t u r a l l y c o rro d e d a ir c r a f t p a n e l s h o ws tha t h ig h S NR v a l u e s c a n b e p r o v id e d b y o r ig in a l t h e rm a l ima g e s o r s imp l e p r o c e s s in g a l g o r it h ms s u c h a s a v e r a g i n g h o we v e r t h e v a l id i ty o f s o me a d v a n c e d a l g o rit h ms s u c h a s p u l s e d p h a s e t h e r mo g r a p h y P P T p rin c ip l e c o mp o n e n t ana l y s i s P C A p o l y n o mi a l fit t i n g a n d c o rr e l a t i o n ana l y s i s i s d o u b t f u l i n d e t e c t in g n a t u r a l l y c o r r o d e d a i r c r a f t p a n e l s T h e t h e rma l NDT o f the a ir c r a f t a l u min u m s a mp l e is an a l y z e d b y n u me ri c a l s o l u t io n t o the c o r r e s p o n d in g 3 D h e a t c o n d u c t io n p r o b l e m the the o r e t i c a l t e mp e r a t u r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n d e v o l u t io n a r e s imi l ar t o the me a s ure d v a l u e s A we l l k n o wn 1 D c o r r o s i o n c h a r a c t e ri z a t io n a p p r o a c h i s v e ri fi e d o n a v ia t io n a l u mi n u m p l a t e s and is p r o v e n t o b e v a l id Ke y wo r d s Al um i n um Co rro s io n Th e r ma l n o n d e s t r u c t i v e t e s t in g I n frare d the rm o g r a p h y E v a l u a t i o n 0 前言 现代红外技术和计算机信号处理技术的持续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 0 6 7 2 1 0 1 航空科学基金 2 0 0 6 Z D5 1 0 3 0 和北京市 教育委员会共建资助项目 2 0 0 8 0 3 0 4收到初稿 2 0 0 8 1 0 1 2收到修改稿 展 为利用 红外热无损检测 T h e r ma l n o n d e s t r u c t i v e t e s t in g T NDT 技术探测金属材料的腐蚀提供 了有 力的支持 事实上 在最近 1 0年来可 以看到 原来 认为T NDT不能检测高导热性材料的旧有观念在逐 渐转变 T NDT用于金属材料的检测 已变为现实 至少在检测航空飞行器上广泛使用的较薄的铝合金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0 0 9年 3月 郭兴旺等 飞机铝板腐蚀的热无损检测及数据处理方法 2 0 9 板时是可 以应用的 目前 在金属材料腐蚀 的 T NDT方面有三个基 本的发展趋势 第一 为了模拟温差信号 和动 态对 比度 C A T T的变化过程 提 出了若干解析 和数值分析模型 材料缺损量 A 8与信号 之间的 简单关系式 1 可用于腐蚀程度的表征 1 A6 T 1 C 1 一 一 一 l l l 式中 是试件厚度 最近 一维方法延伸到了三维 缺陷的场合 提出了一些用于识别任意形状区域材 料缺损的公式 第二 采用灵敏更高 采集速度更 快的红外热像仪 提 高热激励功率 减少闪光灯的 余热和反射 噪声 在可获得的商业设备中 为了快 速提供现场检测结果 将硬件和软件组合集成了便 携式装置 2 第三 人们对噪声分析和先进处理算 法 的关注也在不断增加 3 本文将研究飞机铝合金板腐蚀 的红外热无损检 测及评估方法 对一个参考试件和一个实际飞机 结 构件进行检测试验及数据处理 考察若干种数据处 理算法的有效性 1 腐蚀的热无损检测的基本理论 如果腐蚀区域较大 则横 向热传导可以忽略 此时无缺陷区和有缺陷区在闪光加热 脉冲 下 的 表面温度变化都可 以从有限厚度无限大平板在绝热 条件下导热问题 的经典解析解导出 1 1 2 e x p n 2 2 F o 2 式 中 F o a t 是前表面 的过余温 度 即表面温度与初始温度的差 是材料的热扩 散系数 是吸收的能量 是材料的热导率 t 是 时间 在稳 定状态 t o o 无缺 陷区和有缺 陷区的 过余温度分别为 3 8 A 8 4 通过引进 乃 一 一 就可以得到腐蚀 程度的估计公式 1 在实际场合 腐蚀区域在空间是有 限的 由于 横向热传 导的存在 和 都随时间变化 因此 推荐在 0 5 5 O 7 5时测量 在腐蚀缺陷尺寸较小的情况下 相应的热传导 问题变成了三维问题 或至少是二维问题 此时 缺 陷横 向尺寸D 缺 陷直径 的变化对 值 的影响 较大 对二维轴对称缺陷和 Di r a c 脉冲加热方式 可采用如下考虑缺 陷尺寸因素的修正公式 A8 1 T 5 一 6 T u Dl 6 1 2 D 8 0 8 8 7 1 4 5 7 3 e x p O 4 D 8 1 3 5 1 4 9 e x p 一 0 5 D 1 9 6 9 0 e x p O 6 D 对于 圆形缺陷且 F o O 6 8时 腐蚀的识别精度优于 百分之几 J 这种方法可扩展到三维缺陷及任意观测时间 最佳观测时间 可 以由式 6 估计 F o 0 4 8 9 7 8 5 F 0 h A 8 8 D 8 6 式中 O f t m 6 气 t h 为加热时间 由于式 6 是对 Di r a c 和矩形脉冲加热方式共同提出 的 其精度很低 约 3 0 所以在获得温差信号后 作腐蚀程度识别时 公式 6 只是最佳观测时间的一 个大约的估计 腐蚀程度的估计由式 7 给出 l r l D 8 rl D 8 0 1 1 4 7 9 2 F o m 啦 8 8 粥舛 盯 式 中上标 a p a p p a r e n t 表示相应参数 的试验观测值 础 和赡分别是试验观测到的缺陷在长轴和短 轴方向的尺寸 2 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由红外热像仪 闪光灯 2只 计算机 及应用软件等组成 热像仪的温度分辨力为 0 1 热像采集频率为 6 0 Hz 每次连续采集的热像帧数 通常为 5 0 6 0帧 即信号记录时间大约为 1 S 热 像序列数据处理用俄罗斯创新有限公司的 T h e r mo F it P r o软件进行 加热前采集环境温度 以便从加热后 的温度值中减去 从而获得试件的过余温度 采用单面检测法 加热灯与试件之间的距离约 为 2 0 cm 加热面积约为 2 0 cmx 2 0 cm 试件的有效 吸收能量可通过测量标准试件在稳态时的平均温升 A T 进行估算 这里 以表面涂了黑漆 的 2 mil l 厚的 铝合金板作标准试件 典型 的平均温升为 2 5 K 根据式 3 W A d a 1 2 k J m 铝合金的 热特性参数为 1 7 7 W m K 7 3 x l 0 6 m 2 s 1 如果典型闪光持续时间为 5 ms 则试件吸收的热功 率密度约为 2 4 MW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10 机械 工程学报第4 5卷第3期 3参考试件的检测 在 ND T中 通常使用参考试件来检验检测方 法的有效性和检测设备的技术性能 在T N D T中 经常仿照超声波检测法 用典型的圆形平底孔试件 做标准参考试件 本文采用的铝合金f牌号2024 参 考试件如 图1所示 图中所标注的是机加工设计尺 寸 与标准试件不同的是 对钻削出的平底孔又进 行了化学腐蚀并保 留生成物 使孔底 的设计深度最 后变的不确定 然而 由式 1 5 7 确定的腐蚀 估计值的精度对形状尺寸受到良好控制的缺陷是足 够高的 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是用红外热无损检测 法估计背面经受 自然腐蚀 的试件上的真实腐蚀 而 不是检验方法 的识别精度 厂 A D 1 D 3 D 一 5 一 M j 坫 厂 夯f M j i m 一 I 加 Jd I 2 j d 0 8 d 0 4 D2 D4 D 6 图1参考试件 图 利用 Ther moFitPro得到数据处理结果如图 2 4所示 出现在50ms处的 最佳 原始热像有 最大 的信噪比S m 10 8 如图2所示 计算信噪比 时的缺陷区取全部6个缺陷所在的区域 信噪比定 义是 S 死 一 O nd 8 式中元 死分别是用户所选的缺 陷区和无缺陷区 的平均温度 计算 时考虑全部6个腐蚀区 瓯 是 无缺陷区的温度标准差 值得注意的是 对缺陷D 6 有氐 3 15 因此可以认为 如果只用原始热像进 行分析 缺陷D 6已接近检测 的极限 利用Ther m oFit Pro的相应功能确定的材料损失率估计值在 图3中 标出 注意 图3是由相位 图 这种技术通常叫脉冲 相位 P P T 7 1经过二值化处理重建的二值图 所 得到的材料缺损率估计值接近 于设计值 对缺 陷 D 1 D 2为67 对缺陷D3 D4为4 4 对缺陷 D5 D6为22 所以可以认为 化学腐蚀对平底 孔的机加工深度d没有大的改变 目视观测可看出 的确如此 图2试件的最佳原始热像 t 50ms 图3由相位 图得到的试件缺陷二值 图 图4试件热层析图 值得注意的是 缺陷D6在相位图中比在 最 佳 原始热像中看得更明显 事实上 在相位图中 氐 7 6 因此检测极限可以粗略地估计为10 该 值与早些时候发表的关于铝板的数据相吻合 L2 最后 作试件的热层析图 如图4所示 它显 示了动态热层析 Dyn am icther malto mogr aphy D T T 技术的特征 8 D T T技术是基于构建 一 对数字图像 的基础上的 最大值图 由序列中的最大温差信号 瓦 f J 构成 和时间图 由与 瓦 f J 对应 的最佳 观测时间t m i J 构成 在蠼 一 髻 的间隔内重新构 造时间图就可对试件进行按深度 切片 式的表示 从而得到热层析图 4 真实飞机铝板的检测 对 一 个厚度为2 0r f l r f l 背面存在 自然腐蚀的铝 合金飞机结构件进行 了检测 试件前面和背面的局 部照片如图5所示 背面有 一 个较大的不均匀腐蚀 区 用手动测量工具测得的材料损失率从腐蚀区边 缘处的7 递增到某 一 铆钉孔附近的75 如 图5 b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009年3月 郭兴旺等 飞机铝板腐蚀的热无损检测及数据处理方法 2Il 所示 a 前面 材料损失率75 7 b 背面 图5飞机铝板试件照片 利用试验热像序列作相位 图以突出显现腐蚀 的分布图案 相位 图与最佳原始热像的比较如 图6 7所示 后者的特点是信噪比最高 5 11 3 令人 奇怪的是 相位图的信噪比低于最佳原始热像图 这种情况在T N D T中是非典型的 可以解释为腐蚀 检测中 丁信号的特殊行为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 对于腐蚀缺陷的识别 相位图f图7 或许看起来比原 始热像图更好 事实上信噪比的概念是基于仅仅 对像素值的大小的统计分析 但试验人员在对缺陷 迹象做判断时是把形状 大小和分布式样均考虑在 内的 图6飞机铝板 最佳 原始热像 t 133ms S 11 3 对 同时考虑了3种腐蚀程度的试件进行TNDT 三维建模和理论分析 旨在比较理论和实测温度分 布及变化过程 并检验最佳观测时间 利用俄罗斯创新有限公司的Therm oCal c 6L 软 件进行数值计算 这里腐蚀用3个材料缺损率分别 为25 50 和75 的区域A B和C进行模拟 如图8a所示 在t 60ms t 100ms两个典型时 刻 计算所得的理论温度分布模式与试验结果的比 较分别如图8 9所示 可见在温度的阶梯状分布特 图7飞机铝板热像信号相位图 晶 7 7 材料损失率75 50 25 a 理论温度分布 b 试验温度分布 图8飞机铝板理论与试验温度分布的比较 t 60r ns a 理论温度分布 b 试验温度分布 图9飞机铝板理论与试验温度分布的比较 t 100i ns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12 机械 工程学报 第4 5卷第3期 征和量值上 理论温度分布和试验 结果 非常相 似 同样 如果接 受W 12ld 加热时 间t h 5m s 则温差AO t 的变化 过 程 曲线也非 常相似 如图10所示 最大温差信号理论上是 0 8 7 3 K 试验值是1 2 619K 在理论上缺陷的最佳 观测时间发生在 40 8 0m s 试验中缺陷的最佳观 测时间发生在58 92ms 因此可以认为 所观测 到的温度分布模式真实地反映了试件背面的实际腐 蚀形貌 7 8 焉 6 鬻 B lC II II I 时间 t ms a 理论上 及f 的变化过程 时间 t m s b 试验ae A T t 的变化过程 图10飞机铝板 致力的变化过程的比较 利用几种先进数据处理方法对飞机铝板腐蚀 TNDT试验 的红外热像序列进行处理 其结果如图 11所示 这些 处理是由Therm oFi tPro的相应功能 完成的 多项式系数图如图 11a所示 从图像上部 的带状高亮区可以看出 多项式系数图受到了非均 匀加热或表面光学特性不均的强烈干扰 腐蚀区本 身看起来和无缺陷区 一 样 但腐蚀区的边界比较突 出 这种效果有点意外 一 阶主分量 图 图 11b 清 楚地显示 了至少3个子区 它们对应于不同的材料 缺损率 同样的缺陷模式在相关图 图 l lc 中也能 观测到 需要说明的是 多项式拟合是 一 种平滑 操作 产生多项式系数图 多项式系数可以用来恢 复无高频噪声的原热像序列 引 主分量分析 PCA 是 一 种统计方法 在 TNDT中的使用日趋增多 用 于选择有统计意义的图像特 征 m J 相关图表示 的是当前点像素值与参考点像素值之 间的相关系数 的图例 引 a 多项式系数图 Co PCA图 一 阶主分量 c 相关图 图 11 飞机铝板腐蚀T N D T的几种先进数据处理 方法处理的结果 5数据 的统计处理 这 里所采用 的数据 统计处理方法已超出了本 文的研究范 围 详细情况可参阅文献 9 12 简而 言之 这种方法是比较当缺陷和非缺陷构形相 同而 处理算法 或者有可能是检测方法 不 同时所得的信 噪比s 对 一 定的区域构形 计算出乃 和 值 并把s值赋予每个所分析的图像 所分析的图像可 以是原热像或任何数据处理结果图像 飞机铝板腐蚀TND T中数据统计处理的结果如 下表所示 需强调 的是作比较时统 一 选择除铆钉孔 以外全部可见的缺陷和无缺陷区 表 中的结果有点 出乎意料 原始热像竟然有很高的信噪比值 从而 最高的S 12 2出现在简单的热像多帧平均后 如 前所述 在我们 的案例中 通常被认为是最好的处 理方法之 一 的相位 图产生了较低的信噪比 尽管图 像外观有相当好的规律性 图7 然而 傅里叶变换 方法 的 一 个很大的优点是 在没有任何关于试件或 检测过程等的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可用于任何热像序 列 许多其他方法 比如多项式拟合和 PCA也是这 类技术的代表 在使用的方便性上胜过了那些需要 严格定义的刚性处理方法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009年3月 郭兴旺等 飞机铝板腐蚀 的热无损检测及数据处理方法 213 表飞机铝板检测中处理算法的统计比较 按S值排序 热像数据处理算法信噪比S 在最佳观测时间附近取原始热像的平均 三维滤波和平均 取 最佳 原始热像 t 133m s 取原始热像 t 8 50m S PCA P PT 作热惯性图 12 2 11 6 111 3 9 0 7 9 7 7 6 2 注 三维滤波是最近提出的 一 种特殊方法 用该方法能够克服表面噪 声 13 首先 借用 试 验中的热 像图作 为 加热 强度 模 板图像 用 Ther moCalc 一6L 求无缺陷试件 的数值解 得到理论热像序列 模板图像 应包含非均匀加热形貌但不能有缺陷迹象 然后 把试验序列除以相应 的理论序列 从而降低噪声和增强缺陷的可视度 热惯性 图是利用对 试件热惯性系数的估计结果而作的图像 6腐蚀的表征 腐蚀表征就是估计被检测铝板的材料缺损量 这里是应用Ther m oF itPr o的相应功能 根据式 1 估计材料的缺损率 飞机铝板试件 自然腐蚀率的估 计结果如 图12所示 该图是腐蚀率的数字图像 称 为腐蚀图 在显现清楚的缺陷区里 一 些典型点的缺 损率估计值约为40 8 0 与直接用工具尺测量 得到的结果有良好的 一 致性 a 二维腐蚀 图像 b 三维腐蚀 图像 图12飞机铝板试件 自然腐蚀率的估计结果 7结论 1 所建立的红外 T ND T系统有较高的缺陷探 测能力 可用于真实飞机铝板隐藏腐蚀的无损检测 和评估 f 2 在检测参考铝合金试件上的以机制平底孔 加化学腐蚀处理而得到替代腐蚀缺陷时 最高的信 噪比是由时间域傅里叶变换得到的 在直径大于10 lql lTl的各个缺 陷区 腐蚀探测极限的估计值约为 10 3 对带有 自然腐蚀的飞机铝合金结构件的检 测表明 原始热像或简单处理算法 如时间平均 就能提供很高的信噪Lt 对4 0 8 0 的材料缺损 信噪比约为12 脉冲相位法PP T在这 一 应用场合 被证明是不错的 但只能产生较低的信噪 比 约为 81 一 些 公认 的其他先进处理算法 如PC A 多项 式拟合和相关分析 也被实施并作了统计比较 但 是这些先进处理算法用于真实飞机铝合金结构件 自 然腐蚀 的检测时其有效性值得怀疑 这里各种算法 的有效性与以前检测复合材料时 的情况有很大的 不同 4 对带有 自然腐蚀 的飞机铝合金板 的 T N DT 进行了数值模拟 所得到的理论温度分布及其变化 过程与实测值有较好 的 一 致性 5 一 维腐蚀识别方法在航空铝板检测中得到 了检验 实践证明是有效的 至少说明当铝板厚度 为1 8 2 0mn l 腐蚀区直径大于10ml n 材料缺 损率大于20 时 所得到的材料缺损估计值符合实 际 可以认为该方法能满足工程实际中航空铝板腐 蚀无损评估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V A VILOVVGR IN Z A T OE BIS ON P G eta1 In ver sion fo rhid dencorr o sioncharacterization Th eo ryand ap pl ications J Intem J Heat Mas sTr ansfer 1996 39 355 371 2 SH E PA R DS Advancesin pul s edther m ography c ROZL O S NIKAE D IN WIDD IERB Pr oc SP IE V01 4360 T her m o s en s eX X III Bel l ingham WA S P IE 2001 5 11 5 15 3 CR A ME RKE HOW E L LPA S Y E D HI Quantitative ther m alimagingofakcr affstructures c Int Soc for Opt En gi neerin g Pro c SP IE V01 2 4 73 Therm o s ens e X V II A pr 19 21 1995 O rla ndo F L Bel l ingham W A S P IE 1995 226 232 4 G R INZA T OE VAV ILOVV B ISON P eta1 Hidden cor rosio ndetectio nin th ickmetal l iccompon entsby t r a nsientIRther mogr aphy J Infrar edPhysics Technology 2007 49 234 238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1 4 机械工程学报 第 4 5卷第 3 期 5 MAR I NE T T I S B I S 0 N P G GR I NZ A T O E 3 D h e a t f l u x e ffe ct s in t h e e x p e r ime n t a l e v a l u a t io n o f co r r o s io n b y I R t h e r mo g r a p h y C l l P r o c I n t e r n C o n e Qu a n t I n f r a r e d T h e r mo g r a p h y QI R T 0 2 D u b r o v n ik C r o a t i a 2 0 0 2 9 2 9 8 6 郭兴旺 邵威 郭广平 等 红外无损检测加热不均时 的图像处理方法 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 0 0 5 3 1 1 1 1 2 0 4 1 2 0 7 1 2 1 6 GUO Xin g wa n g S HAO W e i GUO Gu a n g p in g e t a 1 I ma g e p r o ce s s in g a l g o r it h ms f o r u n e v e n h e a t in g in in fr are d t h e r mo g r a p h i c N DT J J o u r n a l o f B e i j i n g Un iv e r s it y o f Ae r o n a u t ics a n d As t r o n a u t ics 2 0 0 5 3 1 1 1 1 2 0 4 1 2 0 7 I 2 1 6 7 郭兴旺 刘颖韬 郭广平 等 脉冲相位法及其在复合 材料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 0 0 5 3 1 1 O 1 0 4 9 1 0 5 3 GUO Xin g wa n g LI U Yin g t a o GUO Gu a n g p in g e t a 1 P u l s e d p h a s e t h e r mo g r a p h y a n d it s a p p l ica t io n in the NDT o f co mp o s i t e ma t e ri a l s J J o u r n a l o f B e i j i n g Un i v e r s i ty o f Ae r o n a u t i cs a n d As tro n a u t i cs 2 0 0 5 3 1 1 0 1 0 4 9 1 0 5 3 8 V A VI L O V MA L D AG U E X Dy n a mi c t h e r ma l t o mo g r a p h y Ne w p r o mis e in t h e I R the r mo g r a p h y o f s o l i d s c E K L UN D J K P r o c S P I E V o 1 1 6 8 2 Th e rm o s e n s e XI V Be l l in g h a m W A S P I E 1 9 9 2 1 9 4 2 0 6 9 GR I NZ A T O E V A VI L O V B I S 0 N P G e t a 1 M e t h o d o l o g y o f p r o ce s s in g e x p e ri me n t a l d a t a in tr a n s ie n t the rm a l ND T c I n t S o c for O p t E n g i n e e r i n g P r o c S P I E V o 1 2 4 7 3 T h e rm o s e n s e XVI I Ap r 1 9 2 1 1 9 9 5 Or l a n d o F L Be l l i n g h a m WA S P I E 1 9 9 5 6 2 6 3 1 0 HE R MO S I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