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1页
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2页
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3页
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4页
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第一篇:乡镇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 XXX镇2009年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 XXX镇2009年度小城镇建设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完善城乡规划,强化产业资源,提升城市功能,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发展机制,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指导思想。按照“以镇带村、城乡互动、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大集镇建设力度,加快城镇发展步伐,完善功能,强化管理,努力提高城镇品位,在小城镇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就此做如下汇报。 一、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我们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来抓。一是完善了建设领导机制。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协调、研究和解决小城镇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跟踪督查小城镇建设项目的实施,多次召开小城镇建设会议,使广大干部解放了思想,学习到了有价值的经验,增强了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实行目标责任制。将小城镇建设目标责任分解至各相关部门, 落实责任人,严格考核,并把相关任务列入村干部百分考核中,从而使各项任务都落到了实处,形成了从上到下的小城镇建设管理网络以及齐抓共管的良好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 (二)着力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近年来,投资900万元征地26亩,建成独家小院40栋9750平方米,对清和堂杨树洼、嘴上、疙瘩、银河村四个组,刘竹村北岭组共302户1180口人进行搬迁;投资68万元完善镇区内钼源大道路旁及小区绿化;投资18万元完成太阳能路灯升级改造;投资232万元完成河道美化,村组巷道硬化,排水管网建设。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小城镇赖以发展的硬环境。 (三)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小城镇功能。突出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这个主题,全面推进“现代工业重镇、特色农业强镇、和谐平安乡镇建设。以县城区向北推进为重要契机,通过科学调整功能布局,不断完善总体规划和集镇新区规划,强化一、二、三产业功能,实施大开发,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提升镇区品位。同时,全面完成各行政村农村建设规划布局,花园、公主坪等新农村建设已初具规模。 (四)规范服务和管理,为城镇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今年,镇政府投资70万元配备环卫扫帚、铁锹,购置洒水车两台,新建垃圾填埋场1处,中转站1处,配备41名专职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 环卫工人,对镇区卫生进行清理,始终保持镇区清洁美观;组建管理机构,制定管理制度,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对移民新区管理。 二、小城镇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效 (一)城镇经济实力稳步提高。小城镇的建设在为农业、乡镇企业发展创造基础条件的同时,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拉动了城镇经济的增长,今年预计全镇共实现财政总收入 1.1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1.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6.4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24.5亿元,农业产值0.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31元。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 (二)小城镇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城镇综合功能明显增强。全镇主要道路硬化率达到了100,改善了交通,方便了群众出行;自来水的普及率达98,使全镇区实现了饮水安全和自来水化。以上措施的实施,使我镇镇容镇貌焕然一新,实现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大力提升”。 三、存在问题 (一)上级的扶持资金有限,吸纳民间投资还处在探索和起步阶段,对进一步开发建设小城镇,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压力和问题。 (二)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工程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三)小城镇管理力度还需加大。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 (一)深化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努力突破小城镇建设资金“瓶颈”。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业、外商、个人投资参与小城镇建设,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 (二)严格执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明确城镇性能与职能,建立良好的城市形态。 (三)强化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合理安排各项设施的规划与布局,提高生产与生活水平。 (四)进一步改善城镇生活居住环境。加强管理,全面推行落实环境卫生治理目标责任制,提高居民卫生意识。 (五)按现代化小城镇建设标准,正确处理好城镇规模扩大所带来的镇区结构功能布局、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等诸多矛盾,保持小城镇建设的连续性和实施的可能性。 (六)结合近年的经济发展和建设需要,进一步做好新农村规划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XXX镇人民政府 2009年12月15日第二篇: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 古都镇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 近年来,古都镇镇立足区位优势,紧紧抓住小城镇建设的政策机遇,按照打造经济强镇的工作思路,把实施小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化发展作为镇党委政府统揽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地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不懈的创建文明和谐的小城镇,形成了产业支撑有力、特色优势明显、人居环境优美、中心地位突出的特色小城镇,实现了镇域经济快速持续协调发展。现将我镇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年任务圆满完成 1、完善城乡规划 镇上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副职领导任副组长的村庄规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村庄总体规划工作,目前全镇21个村的村庄总体规划正在委托陕西省中晟建筑规划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之中。 2、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街道路硬化。街道路硬化工程由镇政府配合环境保障,县交通局负责组织施工,共完成道路硬化850米,铺设街道两侧人行砖5300余平方米,新修排水渠1460米、排污管道1570米,141立方米化粪池一个;投入资金160万元改造金家庄村电网3.74公里,涉及3个组150户群众,目前工程已基本结束。力量移民小区项目目前已完成52户扶贫移民搬迁户的房屋主体建设、道路路基建设、350米长的河堤建设、自来水主管线建设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任务,电力线路正在建设之中,总体工程基本完成。 3、镇区环境卫生管理 建立健全镇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新建垃圾集中处理厂1个, 安装垃圾箱25个,成立6人组成的保洁队,对镇区单位、农家乐、宾馆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做到有专人管理、无乱倒垃圾、乱堆杂物、乱排污水现象,镇区环境卫生状况良好。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 4、市政设施管理 加大市政设施建设管理力度,投入600余万元对力量街道北侧75户民居按照统一风格进行了整体改造;镇区路面、人行道地面砖和排水无损坏;栽植绿化树木5530余株,安排专人管护,树木无死亡,绿化效果良好;安装仿古式路灯43盏,路灯亮灯率100%;新修集镇防洪河堤53米。在街道两侧房屋门头悬挂大红灯笼250对,在15家大型宾馆酒店及单位门头安装霓虹灯,在集镇山上安装太阳能星星灯500余盏,规划小车、摩托车泊位93个。集镇自来水厂、大型停车场、休闲娱乐场所、北侧绿化等工程项目正在规划筹备中。 二、我们的主要做法 1、立足镇情,高标准规划 按照打造旅游型集镇的发展思路,我们聘请中省大学对镇政府所在地1.5平方公里的集镇建设进行了详细规划设计,从绿化到亮化,从建筑风格到建筑立面,从市政设施布局到外粉,做到一条街一道风景,一条街一个风格,为城镇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2、突出特色,高标准建设 围绕一年一个样、三年变新样的目标,坚持一张蓝图画到底,着力实施城镇道路、供排水设施、城镇建筑为标志的城镇基础性工程建设。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 3、加强组织领导 镇上领导充分认识到小城镇在整个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把小城镇建设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为确保小城镇建 设工作顺利进展,镇上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及分管副镇长、村支书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镇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密码村具体解决小城镇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抽调专人担任现场监督员及报账员,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进度安排上,按照2009年4月1日启动工程建设项目,2009年6月31日前完成所有工程项目,2009年8月底前申报组织验收。同时严格实行目标管理,镇党委、政府负全责,交警中队、工商所、公安派出所、镇属各单位,对口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把工作的内容标准时限纳入目标管理,上下共同努力,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4、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在资金筹措上,我们采取了四条措施:一是通过政府引导,建立聚集社会和民间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融资机制;二是继续采取政府拿一点,单位捐一点,个人集一点的办法,全面完成基础设施配套任务;三是采取转让基础设施经营权的方式吸引资金;四是走经营城镇的路子,促进小城镇快速发展。 5、严把质量关口 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行业规范、技术标准办事,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建设进度。按照招投标程序确定资质等级较高、建筑信誉良好、建筑业绩优良的施工企业负责承建该项目。强化监督管理,保证把各项质量、保障措施落实到位。把好材料选购关,坚决做到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得进入建筑工地;坚决做到一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项目未经竣工验收不得投入使用;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如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安全措施,确保项目建设中不出现安全事故。 6、强化资金管理 强化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严格把“专户专帐、专人管理、一支笔审批”的要求落到实处,同时要采取得力措施强化资金使用监督和审计监督,坚决做到不该花的钱一笔也不能花,谁审批错谁承担一切责任和后果,坚决杜绝依法挪用和胡支乱花,确保把项目建设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把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好。 7、以人为本,高水平管理 成立街道环境卫生管理协会,配备15名环卫工人和一辆垃圾清运车每天清扫街道,与街道各住户、单位等签订“门前卫生四包责任书”,建立集镇文明卫生公约,组织工商、公安、交警、卫生等部门联合执法,重点整治街道乱停乱放、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问题,对重点部位实行重点管理,严管重罚乱堆物品、乱倒垃圾、乱贴乱画等不文明、不卫生行为,始终保持集镇的卫生整洁。同时以“十星级文明户”创建为载体,坚持深入持久的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公民”创建活动,以“远离脏乱差,倡导新风尚,告别不文明”为主题,大力开展全民爱国卫生活动,增强集镇居民卫生意识。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镇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城建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的,同时与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创建旅游强镇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还存在集镇规模较小、日常管理不够到位、集镇供水、休闲娱乐及购物场所不到位、群众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小城镇开发建设集聚了人气和商机,提升了对外形象和知名 度,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促进了商贸流通。去年以来,全镇新增个体工商户84户,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推动了和谐稳定局面的形成,使“创建文明乡镇,倡树和谐新风”成为全镇部群众的共同心声,形成了“一心一意抓经济、齐心协力谋发展”的可喜局面。经过2至3年的努力,一个富裕、生态、文明、和谐将展现在人们面前。第三篇: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 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县推进城区建设的关键之年。城镇规划办公室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规划局的悉心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管理,科学规划。一年来,经科室全体成员精诚团结、认真履职、扎实工作,各个方面取得较好成效。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 我们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来抓。一是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配备有专业知识与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协调和解决小城镇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多次召开小城镇建设会议,跟踪督查小城镇建设项目的实施。二是实行目标责任制。将小城镇建设目标责任分解至各村,落实责任到人,严格考核,并把相关任务列入村干部年终考核,从而使各项任务都落到实处,形成了从上到下的小城镇建设管理网络以及齐抓共管的良好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 二、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小城镇功能。 为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激情滦南、实力滦南、文化滦南、生态滦南、和谐滦南”总体战略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我镇经济建设,着力打造经济强镇,合理安排小城镇建设的工作进度,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不小成绩。 一是全力搞好新民居建设,造福辖区百姓。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城乡等值化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打造“激情滦南、实力滦南、文化滦南、生态滦南、和谐滦南”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必然选择。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我办认真规划了16个城中村逐年实施旧城改造,新规划区内的26个村全部一步进城,并因地制宜规划了以东上坡子、张泡村为中心的2个中心村和1个传统产业保留村皂户。我们聘请了有资质的 专业测量队伍进行实地测量规划,完成了两个中心村和一个传统产业保留村的总体规划(20102020),并根据规划情况稳步实施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让百姓早日住上新民居。王庄子、东张士坎、谷家营三村联建工程顺利通过验收,村民及时入住;凯旋大道、八合居等新民居进展迅速。 二是加强监管,防患于未然。为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根据我县有关部门下达的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和农村建房管理的紧急通知,我办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监督管理体系,科学指导全镇城乡一体化工作,对我镇下属50个村的建房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同时加大暂停建房的宣传力度,减少群众不必要的投入和损失。我办今年到目前为止接到违法建筑举报70余起,均下达处罚整改通知,并把城区部分违法建设行为及时向城管局反映并协助处理,极大地维护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是重点整治,增强于法制。为加固规划建设工作坚实的壁垒,使建设能够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健康有序审批规划,同时也为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办加大了拆违工作力度,对违法违章建筑进行强制拆除:一年内,在镇辖区内发现20户村民非法占地或私搭乱建,除14户自行拆除外,其他6处在制止无效、多次通知自拆未果的情况下,联合土地、规划、城管等部门对其进行了强制性拆除。共拆除违章建筑房屋36余间,共计440多平方米,有力地强化了规划决策权的法制化和民主化,进一步提升了全镇文明形象。 四是推进改造,规划于大局。为了加强乡镇统筹一体化规划,全面推进规划战略工作,我办积极配合镇国土资源所、县规划局对我镇下属各村土地的征用工作并献计献策,在上级部门与基层之间的工作中切实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对东北街、王庄子、东坎、西坎、牛东庄等村建设新 民居的征地工作中,我办本着客观、实事求是的原则,全员参与,配合丈量、清点地上附着物等工作。在各项拆违拆迁工作中,积极协调,全面监管调度,按时间节点全部工作。规划于大局,为改变县城面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探索推动城中村改造的新思路、总结新经验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尽职尽责,服务全局,为打造最优团队不懈努力。 参照滦南县倴城镇人民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年初既定目标,对比工作完成情况,我办认真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好村内工作,为全镇实现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尽到了应有的责任。 一年的时间很快,很充实,在科室全体的共同努力下,较好的完成了各项阶段性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领导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努力,打造更优秀的团队,以更加出色的工作业绩回报社会。 城镇规划办公室 2011年12月6日第四篇:小城镇建设汇报材料5篇汇集篇一:小城镇建设汇报材料瑞塔铺镇位于桑植县城东部,距县城10公里,是张桑、桑慈、桑官等公路主干线交汇之地。全镇总面积108平方公里,辖25个村(居),222个村民小组,5986户,28805人。是红六军团司令部驻地和长征出发地,是桑植县重要的白族聚居地之一,是文化部授牌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是国务院授牌“中国花灯之乡”。近年来,我镇按照打造“工业重镇、经济强镇、文化名镇”的工作目标,积极配合桑植县城东扩战略,提出了城镇建设“西进”思路,不断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镇区面貌不断转变,城镇功能逐渐提升,城镇建设稳步推进,2012年,被确定为湖南省城乡统筹小城镇建设示范乡镇。一、坚持“三高”,摆好城镇建设的“八阵图”(一)领导重视,高规格推动。省委常委许又声部长亲临我镇视察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市委胡伯俊书记曾多次过问和关心,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鼎力支持;赵晓明市长亲自到我镇检查指导,提出了把我镇建设成为张家界市模范镇的要求;胡建国主任、刘越高、向佐谊、李常光副市长和政协副主席刘德湘等领导深入我镇调研,在充分肯定建设成绩的基础上,积极出谋划策,扩大宣传影响。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将我镇的小城镇建设工作纳入了党代会和人代会的工作报告,召开了现场办公会和小城镇建设推进会,制定了资金扶持和土地收益分配等方面的系列优惠政策。各级领导的重视,为我镇小城镇建设构建了灵活的政策平台,提供了强大的后盾保障。(二)科学谋变,高标准规划。一是把好脉。为了实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的目标,我们投入100多万元,聘请市规划设计院规划“把脉”。在桑植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的基础上,根据地域特色和历史文脉,确定了以白族特色作为我镇城镇建设风格的思路,提出了打造“桑植门户和湘西北民族重镇”的目标及“抓城、强工、带农”的发展战略。二是开好方。在规划布局上,打破了“一字长蛇阵”的传统理念,按照“一心、两翼、三区、三带、四路”进行组团式布局。一心就是以小城镇建设为中心,实施桑植东城项目,实现城乡统筹战略;两翼就是以鸟儿岭、杨家洛为两翼,实现镇区西进和北扩,实施杨家洛物流园和鸟儿岭降坡工程;三区就是以“工业区、商业区、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