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骨与关节_第1页
正常骨与关节_第2页
正常骨与关节_第3页
正常骨与关节_第4页
正常骨与关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常骨与关节影像学Normal Bone and Joint Imaging,西安交大一附院影像学教研室王 斐,影像学学习方法建议: 课理论:理论为主,图像为辅; 实习课:图像为主,理论为辅; 理论课:打开影像图库的金钥匙; 实习课:寻找影像图库的宝藏。,抓住重点看图像,学习简单又顺畅; 天马行空看图像,学习艰难又困惑。,骨与关节系统疾病多而复杂,影像学检查可以解决以下疾病的诊断:外伤;炎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全身性疾病所致骨改变;先天遗传性骨病变等。用于骨与关节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X线;CT;MRI及ECT等,各种检查方法各有其优缺点。,第一部分 检查技术,X线检查 一 特点和意义1:骨与关节系统最适宜做X线检查;2:X线检查可以显示病变的范围和程度,也可 以定性;3:初次检查结果阴性不能排除早期病变存在;有时初次检查不能定性需要进一步检查或复查作出诊断;4:X线表现特点需结合临床表现才可以做出诊断;,二 检查方法1:X线平片:最常用首选检查方法。摄片要求:一般要拍正侧位;片内包括软组 织;四肢长骨带关节;脊椎要有 移行段;必要时加拍对侧。2:血管造影:主要用于血管疾病和良恶性骨 肿瘤的鉴别诊断。,CT 检查一 CT检查的优点和适应症:1:优点:横断解剖关系,密度分辨率高,图 像清晰;2:X线检查有疑难时可考虑CT进一步检查;3:对软组织病变和骨关节解剖结构比较复杂的部位如骨盆脊椎,也可首选CT检查;,二 检查方法:1 平扫:两侧同时扫描,层厚5-10mm,两窗观察:骨窗 (L400,W1500),软组织窗(L60,W300).2 增强扫描:确定病变的范围和性质。,MRI 检查一 MRI检查的优点和适应症1:提供三维良好的解剖背景,通过信号可以了解组织成分,提高病变定性诊断率,是X线和CT检查的补充。2:软组织病变;3:关节软骨病变;4:韧带病变;5:骨与关节病变。,二 检查方法:1:平扫:SE或TSE序列T1WI和T2WI是常规扫描序列,有时也加做脂肪抑制T1WI和T2WI序列,可以做任意方位的成像图。2:增强检查:了解病变的血液供应,确定病变的范围和性质。,第二部分 骨关节正常影像表现,一 骨结构与骨发育,1骨结构(1)软骨(cartilage) 1)构成:软骨细胞、基质和纤维。 2)线表现:不显影即呈透明状。,(2)骨1)构成:矿物盐、骨细胞、骨基质和纤维。 *人体骨骼按形状不同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 不规则骨;*按骨质结构不同分为密质骨(compact bone)和松质骨(spongy bone);*密质骨主要由骨单位组成,包括多个中央管和环形同心板层;*松质骨由多数骨小梁(trabecula)组成,相互连接形成海绵状。,2)线表现 密质骨:呈均质高密度,位于长骨皮质和颅骨内外板。 松质骨:骨小梁相互交叉排列呈网状,位于长骨骨端及不规则骨内。,2 骨发育:膜化骨与软骨内化骨。 膜化骨:间充质细胞-纤维母细胞-形成结缔组织膜-骨化中心-完成骨的发育.见于颅盖骨及面骨.,软骨内化骨:间充质细胞-软骨-软骨雏形(软骨原基)-原始骨化中心-继发骨化中心-完成骨的发育.见于躯干及四肢骨和颅底骨与筛骨. 锁骨及下颌骨兼有两种形式的骨化.,二 骨关节影像表现,(一)长骨(long bone)线表现 *成人长骨包括骨干(diaphysis)和骨端(capitulum);*骨干外围由密质骨构成,称为骨皮质 (cortex),线表现为均匀高密度,在骨干中部最厚,越近两端越薄;*骨干中央为骨髓腔,含脂肪和造血组织,线表现为低密度。 *骨膜(periosteum):正常的骨膜线和CT不显示。,骨干骨端骨皮质骨髓腔,(二)关节线表现关节( articulation)包括骨端、关节软骨(articular cartilage)和关节囊(joint capsule)。关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骨端,骨端的骨性关节面上覆盖有关节软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和滑膜组成。线上关节软骨和关节囊密度低于骨,称为关节间隙。X线上的关节间隙=关节软骨+关节腔+滑液.,(三)脊柱正常线表现脊柱由脊椎(vertebra)和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组成;除1,2颈椎和骶尾椎外,脊椎结构包括椎体、椎弓、椎管、椎弓包括左右椎板、椎弓根和7个突起;椎体间有椎间盘,由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构成,线表现表现为低密度,称椎间隙(intervertebral space)。,(三)脊柱正常线表现正位:序列/椎体/椎间隙/附件侧位:曲度/椎体/椎间隙/上下关节突斜位:椎间孔/椎板狭部功能位:观察椎体前后移位情况.,(四)小儿骨骼线特点:*小儿长骨的特点是有骺软骨(epiphyseal cartilage),且未完全骨化。*有3个以上的骨化中心(ossification center),一个在骨干,称原始骨化中心或一次骨化中心,其它的位于长骨两端,称继发骨化中心或二次骨化中心;*小儿长骨包括骨干(diaphysis)、干骺端(metaphysis)和骨骺(epiphysis)。,(四)小儿骨骼线特点:*干骺端主要由松质骨组成,为骨干两端向骨骺移行的较粗大部分,是骨骼生长最活跃部分。线表现为密度稍低的网状影。*干骺端的顶端是横行的致密带状影,线为高密度影,称临时钙化带(temporary ossification zone)。*此临时钙化带随着软骨内成骨不断向骨骺侧移动,骨既不断增长。,(四)小儿骨骼线特点:*骺板:当骺与干骺端不断骨化,二者间的软骨逐渐变薄而成板状时,称为骺板。*骺板是软骨,线片上呈横行半透明线,居骺与干骺端之间,称为骺线(epiphyseal line)。*骺板不断变薄,最后消失,即骺与骨干结合,完成骨的发育。线片上骺线消失。,(五)骨龄及骨龄测量: 二次骨化中心出现和骺线消失时的年龄为骨龄(bone age),骨龄判断可估计骨发育情况。 临床应用: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法医学的应用,应注意种族地区及性别的差异。,男性,女性,(六)常见解剖变异1四肢:副骨(accessory bone):由于骨骼的多个骨化中心在发育过程中没有融合形成多块骨骼。在腕骨和跗骨中多见并且两侧对称。籽骨(sesamoid bone):发生于肌腱及韧带内的小骨。髌骨是人体内最大的籽骨。2脊椎:骶椎腰化/腰椎骶化/椎体融合/脊柱裂,第三部分 骨关节系统影像学方法比较,X 线,是骨关节系统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优点:1)软组织与骨,骨松质与骨皮质间有良好的对比 度,可清楚显示骨结构和病变;2)X 线片包含范围大,空间分辨率高,观察病变整体性好;3)检查方法简便,费用低;4)临床使用时间长,诊断经验积累多;5)有的病变在X 线上有特征性表现,可定性诊断。,X 线,缺点:1) 密度分辨率低,重叠影像,对软组织病变、早期病变及复杂部位病变不易显示;2)弥漫性骨髓病变不易显示。 总结: 对骨关节外伤、各种骨关节病的检查,应首选X线检查。,CT,优点:1)密度分辨率高,没有影像重叠;2)对细小病变显示较X线好;3)显示钙化敏感;4)显示复杂部位病变更清楚;5)薄层扫描及重建技术使诊断更清楚准确;6)可测CT值,明确病变组织成分;7)增强扫描可显示病变血供,有助定性诊断;8)对软组织病变, CT比X线好,但不如MRI;9) CT不受外固定石膏影响,可清楚显示石膏遮盖的骨骼 和软组织。,CT,缺点:1) 早期病变不易显示;2) 弥漫性骨髓病变不易显示;3) 金属异物可造成伪影,影响病变观察;4) 费用相对较高。,MRI,优点:1)软组织分辨率高,对软组织病变较CT敏感;2)对早期病变比X线、CT更敏感;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