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艺实习》课件.ppt_第1页
《电子工艺实习》课件.ppt_第2页
《电子工艺实习》课件.ppt_第3页
《电子工艺实习》课件.ppt_第4页
《电子工艺实习》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工艺实习 考试说明 实践考核 40分平时成绩 60分 目录 第1章电子技术安全知识第2章电子元器件简介第3章焊接工艺 第1章电子技术安全知识第一节触电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一 安全电压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为36V 在潮湿条件下可能降至24V或12V 二 人体电阻人体电阻包括体内电阻和皮肤电阻 体内电阻不受外界条件影响 约500 皮肤电阻随外界条件不同有较大范围变化 一般干燥的皮肤 大约100K 潮湿的皮肤可小到1K 以下 三 电击强度电击通过人体的电流与通电时间的乘积叫电击强度 人体承受到30mA s以上的电击强度时 就会产生永久性的伤害 第二节安全常识 一 接通电源前的检查四查而后插 一查电源线有无破损 二查插头有无外露金属或内部松动 三查电源线插头两极有无短路 同外壳有无通路四查设备所需电压值是否与供电电压相符 二 检修调试设备时注意事项1 检查前 一定要了解检修对象的电气原理 特别是电源系统 2 不要以为断开电源开关就没有触电危险了 3 不要随便改动设备的电源线 4 需要带电调试时 要先测试外壳与金属件是否带电 5 洗手后或出汗潮湿时 不要带电作业 三 装焊操作安全规则 1不要惊吓正在操作的人员 不要在实验室打闹2烙铁头在没有确信脱离电源时 不能用手摸3烙铁头上多余的锡不要乱甩4易燃品远离电烙铁5拆卸有弹性的元件时 不要离焊点太近 使可能弹出焊锡的方向向外6插拔电器的电源插头时 要手拿插头 不要抓电线7用螺丝刀拧紧螺丝时 另一只手不要握在螺丝刀刀口方向8用剪线钳剪断短小导线时 要让导线飞出方向朝着工作台或空地9实验室要讲究文明工作 各种工具 设备摆放合理 整齐 不要乱摆 乱放 以免发生事故 第二章元器件简介 第一节电阻器一 电阻器的主要技术指标1 额定功率2 标称阻值3 精度4 温度系数5 噪声6 极限电压 1 额定功率 电阻器在电路中长时间连续工作不损坏 或不显著改变其性能所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称电阻器的额定功率 2 标称阻值 E24系列 精度 5 1 01 11 21 31 51 61 82 02 22 42 73 03 33 63 94 34 75 15 66 26 87 58 29 1以上数值再乘以10的n次方 其中n为整数 3 精度 实际阻值与标称阻值的相对误差为电阻精度 也称允差 普通电阻的精度可为 5 10 20 精密电阻可为 2 1 0 5 0 001 4 温度系数 所有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电阻的阻值同样如此 在衡量电阻温度稳定性时 使用温度系数 5 噪声 噪声产生于电阻中的一种不规则电压起伏 它包括热噪声和电流噪声 任何电阻都有热噪声 降低电阻的工作温度 可以减小热噪声 电流噪声与电阻内的微观结构有关 6 极限电压 电阻两端电压增加到一定值时 会发生烧毁现象 使电阻损坏 所以电压升高到一定值不允许再增加时的电压称为极限电压 二 电阻器的标志内容及方法 1 直标法2 数码表示法3 色标法 电阻的色标法 参看Flash 三 电阻器的合理选用 1 选用电阻的额定功率值 应高于在电路工作中实际值的0 5 1倍2 应考虑温度系数对电路工作的影响 同时要根据电路特点来选择正 负温度系数的电阻3 电阻的噪声应符合电路要求4 考虑工作环境与可靠性等 三 电阻器的质量判别 1 看电阻器的引线有无折断及外壳烧焦现象2 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阻值 看是否在误差范围内3 测量电阻噪声 电阻噪声测量仪 第二节电位器 一 电位器的主要技术指标1 标称阻值2 额定功率3 滑动噪声4 分辨力 1 标称阻值 其系列与电阻的系列类似 2 额定功率 电位器的两个固定端上允许耗散的最大功率为电位器的额定功率 3 滑动噪声 当电刷在电阻体上滑动时 电位器中心端与固定端的电压出现无规则的起伏现象 称为电位器的滑动噪声 4 分辨力 电位器对输出量可实现的最精细的调节能力 称为分辨力 二 电位器的合理选用及质量判别 1 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电位器的两个固定端的阻值 并与标称值相比较 如在误差范围内则是好的2 测量滑动端与固定端的阻值变化情况 移动滑动端 如阻值从最小到最大连续变化 说明电位器质量较好 3 测量电位器滑动噪声 第三节电容器 一 电容器的主要技术参数1 标称容量及精度2 电容的额定工作电压 耐压 二 命名与分类 1 型号命名方法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主称材料分类序号 2 容量的标志方法 直标法文字符号法数码表示法色标法 文字符号法 大部分电解电容 用符号直接标注 如左图 标注了电解电容的容值为2200uF 耐压值为35V 数码表示法 一般用三位数字表示容量的大小 单位为pF 前两位为有效数字 后一位表示倍率 即乘以10的n次方 n为第三位数字 若第三位为数字9 则乘以10的负1次 如左图所示 224表示22 10的4次方 容值为220000pF 0 22uF 思考 若数码为479 代表容值为多少 三 电容器的质量判别 5100PF以上容量的电容器 用万用表的10K或1K电阻档判别 电源的正极 黑表笔 与电容器正极相接 电源的负极 红表笔 与电容器负极相接 正常情况下 表针先向R为零的方向摆去 然后向R 方向退回 如退不到 停在某数值上为漏电阻 一般在几十M 以上 电解电容在M 以上 漏电阻越小 电容漏电越严重 漏电阻为零 则电容已击穿短路 若表针不动 则电容内部开路 5100PF以下容量的电容器 由于充电时间很快 充电电流很小 需借助NPN型三极管 第四节电感器 一 定义凡能产生自感作用的元件称为电感器 电感是一种储能元件 在电路中具有耦合 滤波 阻流 补偿 调谐等作用 二 基本参数 标称电感量 亨利 H 品质因数 也称Q值 分布电容额定电流稳定性 三 主要用途 1 变压器是一种利用互感原理来传输能量的元件 它实质上是电感器的一种特殊形式 变压器具有变压 变流 变阻抗 耦合 匹配等主要作用 2 中频变压器 我国目前465KHz 也叫中周或微调电感器 是超外差式无线电接收设备中的主要元件之一 广泛用于调幅 调频收音机 电视接收机 通信接收机等电子设备 第五节半导体分立元件 常用的半导体分立元件有 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 一 半导体器件的命名元件型号由五个部分组成 前三个部分德符号意义见下表 第四部分是用数字表示器件序号 第五部分是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规格号 示例 1 3AD50CPNP型 锗材料低频大功率三极管 2 3DG201BNPN型 硅材料高频小功率三极管 3 2CW21DN型 硅材料稳压管二极管 4 单结晶体管 BT33E耗散功率 300mW 特种管半导体三个极 5 可控硅器件3CTx xK快速开关元件反向峰值电压 正向平均电流N型硅材料有三个极可控硅元件 6 场效应管 CS2B场效应器件 二 二极管 二极管的最大特点是 单向导电性 其主要作用包括 稳压 整流 检波 开关 光电转换等 二极管性能的检测 1 外观判别二极管的极性 阳极 阴极 电流方向 2 万用表检测二极管的极性与好坏测量时 选用万用表的R 100 或R 1K 档 并根据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来检测 想一想应该如何检测 3 特殊类型二极管的检测 稳压二极管的检测 用万用表的R 1K 档和R 10K 档两次测量二极管 若其反向电阻有较大变化 则该二极管为稳压二极管 否则是普通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 LED 的检测 用万用表的R 10K 档测量LED 其正向 反向电阻均比普通二极管大得多 光电二极管 光敏二极管 的检测 光电二极管在有光照和无光照两种情况下 反向电阻相差很大 若测量结果相差不大 说明该光电二极管已损坏或该二极管不是发光二极管 三 三极管 三极管具有放大 电子开关 控制等作用 是电子电路与电子设备中广泛使用的基本元件 1 三极管类型 NPN型 PNP型 e e b b c c b b NPN型 b e c b c e PNP型 2 三极管性能的检测 用指针式万用表测试三极管A 判别基极和管子的类型选用欧姆档的R 100 或R 1K 档 先用红表笔接一个管脚 黑表笔接另一个管脚 可测出两个电阻值 然后再用红表笔接另一个管脚 重复上述步骤 又测得一组电阻值 这样测3次 其中有一组两个阻值都很小的 对应测得这组值的红表笔接的为基极 且管子是PNP型的 反之 若用黑表笔接一个管脚 重复上述做法 若测得两个阻值都小 对应黑表笔为基极 且管子是NPN型的 B 判别集电极因为三极管发射极和集电极正确连接时 大 表针摆动幅度大 反接时 就小得多 因此 先假设一个集电极 用欧姆档连接 对NPN型管 发射极接黑表笔 集电极接红表笔 测量时 用手捏住基极和假设的集电极 两极不能接触 若指针摆动幅度大 而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