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新大纲考研建筑批评学9.ppt_第1页
同济新大纲考研建筑批评学9.ppt_第2页
同济新大纲考研建筑批评学9.ppt_第3页
同济新大纲考研建筑批评学9.ppt_第4页
同济新大纲考研建筑批评学9.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建筑批评的价值论 价值一词 相当于英语中的value 法语的valeur 德语的Wert 它们都源于拉丁文的vallum 堤 和vallo 意思是用堤保护 加固等 它的含义是可宝贵 可珍惜 令人喜爱 值得重视等 其本意要比经济学的价值概念广泛得多 价值概念首先是在经济学中使用的 价值论 Axiology 又称价值学 是一种哲学理论 是关于价值的哲学理论 是关于价值及其意识的本质 规律的学说 是关于最广义的善或价值的哲学研究 该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拉皮埃 PaulLapie 1869 1927 在 意志的逻辑 中提出 德国哲学家冯 哈特曼 KarlRobertEduardvonHartmann 1842 1906 在他的 哲学体系纲要 1911 一书中 作了系统的说明 使价值论成为一门独立的理论学科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80 前550价值的本质是数 如 健康 是 7 正义是平方数 帕拉图认为 价值是理性的本质 即理念 人们通过直观所察知 而且它具有一个等级的体系 亚里士多德认为 价值在于人的兴趣 世界上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目的 而目的都趋向于至善 因而 至善是一切事物的最高价值 价值论是对于最为广义的善或价值的哲学研究 它的重要性在于 1 扩充了价值一词的意义 2 对于经济 道德 美学以至逻辑方面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提供了统一的研究 这些问题以往常常是被孤立开来考虑的 人的审美关系历来是价值关系 没有价值论的态度 要认识它原则上是不可能的 审美关系的客体本身具有价值性 斯托洛维奇 斯托洛维奇 1929 苏联美学家 苏联新审美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著有 艺术中和现实中的审美 1959 审美价值的本质 1972 等 他首次提出 审美价值 的概念 哲学可以大体上划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元哲学 即辩证唯物论 第二个层次是元哲学的直接分支 如认识论 历史观 自然辩证法 价值哲学 逻辑学 第三个层次是第二层次的分支 如伦理学 美学 思维科学等 第四个层次是应用哲学 如教育哲学 管理哲学 文化哲学等 我们所说的价值论 价值哲学 价值学等 都属于同一个范畴 第一节价值论的基本范畴第二节价值的历史性第三节建筑中的价值问题第四节批评与价值判断 第一节价值论的基本范畴一 价值二 真理与价值三 价值体系四 价值的范畴 价值一词最初的意义是某物的价值 又称效用 主要是指经济上的交换价值 19世纪时 价值的意义被延伸至哲学方面更为广泛的领域 价值是人类存在的方式 是客体在社会实践中所处的地位 价值属于一种关系范畴 价值不是实体概念 而是关系概念 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的关系 也就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能力 当客体满足了主体的需要时 客体对主体而言是有价值的 简言之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价值 马克思认为价值是事物在社会中异化的存在 并将事物的社会存在描述为事物的 价值对象性 将价值的对象性 亦即客观性和价值加以区别 将价值看做是价值对象性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不仅把价值概念看作是经济问题 而且还把它看做是哲学问题 由于商品的价值对象性只是这些物的 社会存在 所以这种对象性也就只能通过他们全面的社会关系来表现 因而它们的价值形式必须是社会公认的形式 马克思 美是一种积极的 固有的 客观化的价值 乔治 桑塔亚那 GeorgeG Santayana 1863 1952 美感 乔治 桑塔亚那认为要从主客体的关系来考察美 因此 美是一种价值 审美价值是积极的 是对善的感觉 是一种快乐的情感 而这种情感是一种内在的积极价值 委拉斯凯兹玛格丽特公主c 1660 价值就是存在 就是完善的存在 真正地存在也就是根据真实性而存在 价值就是对象之所以成为有价值的对象的东西 它不是任何外在于对象的东西 而是符合自己的概念 完成自己的使命时的对象本身 杜夫海纳 MikelDufrenne 1910 第一种观点认为 价值是一种主观的东西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价值是感情的表达 把主体的愿望 意志 兴趣等心理状态的东西作为价值的根源 否认价值的客观性 第二种观点认为 价值就是客体属性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价值就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 仅仅把价值与客体联系在一起 而忽视主体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 价值是 第三领域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价值既不属于物质 也不属于意识 第四种观点把价值看作是符合自控系统目的的东西 持这种观点的人从客体是否符合主体目的 从客体对主体的生存和发展是否有效应的角度来理解价值 当我们谈论价值 我们是在生命的鼓舞之下 在生命的光辉之下谈论的 生命迫使我们建立价值 当我们建立价值 生命本身通过我们评价 尼采 1844 1900 价值的五种性质 1 价值不是想象中的纯粹观念的关系 它作为主客体的实践关系的特定方面 是一种根源于实践的基本矛盾而形成的社会客观的必然关系 价值关系是由实践创造的 并构成实践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规定或制约实践方向的要素 价值观念是人们在追求和实现生命价值的过程中 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方式所形成和制约的 主导自身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基本准则 它是实践地形成的 价值观念是构成价值体系的基本要素 2 价值关系是 属人的现实 属人的关系 即现实世界对当作目的本身的人的发展的关系 人的需要归根到底体现了人的本质和人的本质力量 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客体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这样 人与物之间就发生了 属人的关系 价值其实就是体现并凝聚在对象中的社会关系 也就是马克思之所谓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俄国学者索洛杜依 哥白尼塑像 3 价值作为现实世界对于人的发展的客观关系 具有时间的矢量性和方向性 这种关系不是某种既定的静态关系 而总是趋向于未来的一种动态关系 实践中的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关系 本质上包括着未来决定现在的客观趋向 在人类的活动中 最有价值的是那些不仅属于过去和现在 而且也属于未来的 具有无限发展潜能的东西 4 价值是以否定性为媒介的辩证关系 人类世世代代的创造活动之间 活动的直接后果和间接后果之间 贯穿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相互联结 相互转化 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 是不断扬弃其被否定的因素 达到否定之否定 即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价值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辨证统一 价值的范畴是历史地发展变化的 5 价值是以自我意识为媒介的客观关系 实践本身同时也就是价值实现或创造价值的活动 二 真理与价值 价值决不是现实 既不是物理的现实 也不是心理的现实 价值的实质在于它的有效性 Geltung 而不在于它的实际的事实性 Tats chlichkeit 但是 价值是与现实联系着的 而我们在此以前已知道其中的两种联系 首先 价值能够附着于对象之上 并由此使对象变为财富 其次 价值能够与主体的活动相联系 并由此使主体的活动变成评价 李凯尔特 价值 是李凯尔特的历史哲学 也就是文化哲学的基本范畴 他认为价值是区分自然和文化的决定性标准 自然没有价值 不需要从价值的观点加以考察 而文化产物必定是有价值的 必需从价值的观点加以考察 他认为价值能够附着于对象之上 并由此使对象变为财富 其次 价值能够与主体的活动相联系 并由此使主体的活动变成评价 鲁本斯四个哲学家1612 价值的实质在于它的有意义性 而不在于它的实际的事实性 哲学价值 物质价值 社会价值 经济价值 德国哲学家舍勒尔将价值从低级到高级划分为 感知价值 生命价值 精神价值和宗教价值 亚历山大造访第欧根尼 亚历山大到第欧根尼的脏窟去造访 这位世界的统治者站在洞口问 自己可以为他做点什么 第欧根尼回答 对了 请不要挡住我的光线 这是有史以来哲学家对世俗价值观最意味深长的蔑视 一种终极价值是那种最终目标或目的 所有较小的目标都是为达到它而采取的手段 它也是对一切较小目标进行衡量的标准 一个机体的生存就是它的价值标准 凡是增进它的生存的就是善 威胁它的生存的就是恶 美国哲学家爱因 兰德 格列柯阿西西的圣方济和圣约翰约1600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将价值论纳入哲学的范畴 马克思不仅把价值概念看作是经济问题 而且还把它看作是哲学问题 马克思以剩余劳动理论为基础 揭示了价值的劳动本质 从而将价值概念从单纯的经济学范畴提升为历史的范畴 因此 历史过程就是价值的生成过程 追求价值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价值是衡量一切人类行为 特别是社会行为的判断依据 价值的哲学意义就体现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之中 第二节价值的历史性一 历史上的价值取向二 知识价值社会 SandroBotticelli LaPrimavera c 1478 Uffizi Firenze JohnMcHaleCoverofMachineMadeAmerica ASpecialNumberoftheArchitecturalReviewMay1957 机器创造美国 EduardoPaolozziDrinkDr Pepper1948 日本经济学家堺屋太一认为 未来社会是与新的价值观念同时到来的 新的价值就是 知识与智慧的价值 未来社会应当称为 知识价值社会 也就是知识与智慧的价值大大提高的社会 知识价值社会是比起物质财富的生产 更为重视创造 知识与智慧的价值 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 对物质财富的数量上的需求会逐渐减少 而会增加对 知识与智慧的价值 的多样化和国际化需求 堺屋太一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人类社会已经开始了 知识价值革命 的命题 其实 这种知识价值观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 培根 FrancisBacon 1561 1626 著名的口号 知识就是力量 Knowledgeispower 提出来的 在知识价值社会中 知识与智慧的价值 将成为社会产品价值构成中的主要成分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准则 影响 知识与智慧的价值 的主要因素是社会成员的主观意识 知识与智慧的价值 是可变的 同时又具有时间性 对创造 知识与智慧的价值 的人来说 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个人的知识 经验和价值观念 设计的创造性将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 人们的审美价值观念和建筑师的审美价值观念将起决定性的作用 而社会也会越来越尊重建筑师的创造性 建筑的价值不再是以消耗的物质财富来衡量 而是以 知识与智慧的价值 以建筑师的智力和他们在建筑上所倾注的创造性来进行判断 第三节建筑中的价值问题 建筑本身始终在表明 建筑之所以存在的基础正是永恒的价值和内涵以及这些价值和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经受的变化之间的不稳定平衡 曼夫雷多 塔夫里 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 在某种意义上说 批评就是评价 就是判断 是一种在观念中建构世界的活动 判断可以区分为价值判断和规范判断这两种类型 规范判断基本上是一种逻辑判断 而价值判断则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判断 批评是要揭示主体与客体的价值关系 因此 批评与价值判断不可分割 正是在批评中 客体的价值对象性才表现为价值 安康圣母教堂SantaMariadellaSalute Venezia1630 1687BaldassareLonghena 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 EbenezerHoward 针对当时工业化大都市的弊端 提出了田园城市 1898 的设想 创导社会改革 霍华德花园城市 1898 在今天 历史对我们已经失去了一部分魅力 在这充满矛盾的世界上 历史已被迫卷入现代生活的潮流 我梦想见到协和宫空空荡荡 阒无人迹 寂静无声 香榭丽舍大街就像一座安静的游廊 伏尚规划对古老的城市 从圣雪伏到星形广场都不加触动 恢复古代的安宁 人们在这里受教育 生活并憧憬未来 历史不再是一种对生活的威胁 历史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勒 柯布西耶 都市规划 1925 未来主义是一个在20世纪初具有世界性影响的 激进的思想文化运动 试图抛弃一切艺术遗产和现存的传统文化 号召捣毁一切图书馆 博物馆和美术学院 摧毁陈旧的城市 未来主义把一切传统都看作是坟墓 鼓吹革命 歌颂技术的美 战争的美 现代技术和速度的美 试图表现一个 人变成了机器 机器变成了人 的新时代 未来主义自称是一次 复原 更新和促进自然的 艺术 政治 的运动 它有着反学院派 反文化和反逻辑的世界观 否定过去的文化 它的明确目标是 创造和传播唯有未来才能得到验证的价值 赶紧用倾颓坍败的宫殿的废料来填没威尼斯的那条恶臭的小运河 烧掉那些威尼斯的狭长的平底船和傻瓜们爱玩的秋千 让严格的几何图形的金属大桥耸向青天 建造烟云缭绕的大工厂 废除一切古老建筑物毫无生气的曲线 1985年在美国的夏洛特市的弗吉尼亚建筑学院召开了一次由许多国际建筑界的明星参加的讨论会 参加的有美国建筑师菲利浦 约翰逊 弗兰克 盖瑞 彼得 艾森曼 凯文 洛奇 西萨 佩利 保罗 鲁道夫 斯坦利 泰格曼 迈克尔 格雷夫斯 亨利 柯伯 荷兰建筑师莱姆 库尔哈斯 奥地利建筑师罗伯 克里尔 西班牙建筑师拉菲尔 莫奈欧和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等 在会上 大家讨论了关于高层建筑引发的价值观问题 罗伯 克里尔表示不理解在美国为什么要建造那么多的高层建筑 认为他自己绝对不会建造一个高度超过自己用双脚爬得到的建筑 我读过你的书 而且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 但是我就像一个妓女一样 他们付高价让我替他们盖高层建筑 搭电梯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令人厌恶的事 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必要 这个世界的空间已经够了 如果你飞越这个国家 会怀疑人都到哪去了 罗伯 克里尔指出 未来几年后在座各位建筑师的建筑作品将是一种模仿他人作品的建筑物 建筑群和城堡 不再有创新 不再有真正的建筑作品 而凯文 洛奇则反过来指责罗伯 克里尔以建筑师的身份扮演独裁者的角色 试图控制生活环境里的每一件事 这种傲慢的态度才应当下地狱 其他人也纷纷抗议并指责罗伯 克里尔 西萨 佩利说罗伯 克里尔的罪恶更为深重 认为罗伯 克里尔不是在谈建筑 而是在讨论神学 并且犯下了更严重的僭越上帝的罪孽 格雷夫斯认为罗伯 克里尔是在以教师爷的身份对别人训话 彼得 埃森曼批评罗伯 克里尔的无礼 因为罗伯 克里尔说出了事情的实质 建筑的根本问题在于价值观 第四节批评与价值判断一 批评的价值等级序列二 批评的类型三 建筑批评的价值分类四 价值判断 创造价值或是从事批评实践 都是主体的能动性产生的结果 创造价值是实践的过程 而批评则是确定未来的实践的创造取向 批评在本质上是富于理想与情感的 这也是批评的价值所在 而批评的标准取决于价值取向 卡拉瓦乔Baccoadolescente1590 1593 德国哲学家马克斯 舍勒尔 MaxScheler 1874 1928 曾经提出他的关于个别人格观念的价值原理 一切存在者 它越是个别的 越是不可重复的 越是个人的 就越是具有较高的价值 拉图尔烛光前的抹大拉约1640 1645 伦勃朗 夜巡 1642 1 价值越高越能持久 这里所指的并不是某种财富 即有价值的东西 在时间上的持久性 而是表明 已有的一定价值在现象方面也是持久的 这样的价值高低有很多社会的和历史的因素 也取决于这种价值能否为人们所认识 价值的持久性 2 一样东西被许多人所共享时 越不需要将这样东西分开 价值就越高 譬如一件艺术品可以为人们所共享 同时 并不需要将这件艺术品分割开 以便让人们分享 价值的不可分性 3 越少以别的价值为根据 价值就越高 价值的相对独立性 4 一样东西使人们的满足越大 价值就越高 满足的程度 5 越少与依赖于特殊自然机体的感情类型发生关系 价值就越高 仅仅有用的东西比起宗教 其价值就低 价值的精神意义 少女可以歌唱失去的爱情 守财奴却不会歌唱失去的黄金 金碧辉煌的佛寺和凋零的教堂 纽约世博会展示的明日道路1939 快速的城市现代化迅速改变了城市的空间结构 在社会逐渐资本化的过程中 急遽的城市化缺乏理想的城市模式 追逐利润和城市建设的短期行为将传统的城市改变为高密度 高容积的空间 城市成为与郊区的对立面 汽车化冲击着传统的城市空间 正在摧毁历史城市的结构 而另一方面 汽车并没有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 反而造成了城市的无序蔓延和扩张 城市建设不得不迁就汽车交通的要求 二 批评的类型 借助于批评对象的等价物 可以比较的价值对象性而进行的批评 借助于在批评过程中表现为价值等价物的规范和范式进行的批评 借助于批评的价值象征物而进行的批评 借助于批评对象的等价物 可以比较的价值对象性而进行的批评 借助于批评对象的等价物 可以比较的价值对象性而进行的批评 例如 某项设计或某个建筑比其他设计或建筑更好地满足了功能要求 环境要求或其他要求 因而具有较高的价值 应当说 在这种情况下 价值有着明显的相对性 这种批评方式在方案评选和评审时 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些先驱艺术家在一开始往往会遭到拒绝 不为社会所承认 就是因为原有的参照等价物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 凡是 异端 一概被排斥 艺术的变革往往发生在两个方向上 一种是理想的方式 就是在原有艺术基础上的完善 追求理想的比例与和谐 追求理想的美 另一种则是幻想的方式 即否定已有的现实 与一切法则或现存的原理 规则 手法等完全矛盾的方式 借助于在批评过程中表现为价值等价物的规范和范式进行的批评 在进行批评时 人们往往以社会形成的价值取向确定的标准或准则为参照物 譬如批评的标准根据社会认可的范例 规范 条例 规定 原理等 或者根据历史上形成的惯例 范式 标准等 例如比例 构图等 规范和范式等既具有约束作用 又具有激励作用 既可以起积极的调节作用 也可以起消极的制约作用 例如传统的构图原理可以帮助建筑师 使建筑设计更符合章法 更完美 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容易管理 但是 也可能使建筑师落入俗套 缺乏创造性 借助于批评的价值象征物而进行的批评 价值的象征是对某种价值的普遍性的客观认识 例如在对设计的构思进行评价时 尤其是对纪念性建筑的评价 必然会涉及建筑设计的象征表现 如崇高 宏伟 永恒 气势等 这就是一种以意象为尺度的批评 在意象中融合着现实与虚拟 情感与理智 观念与欲望等种种因素 意象是上述种种因素的抽象化 而同时也是形象化 其中必然有着将抽象思维转换为形象的过程 这样一种批评所蕴涵的文化和社会背景要比前两种批评更为深刻 表现出一种抽象化的由积淀而形成的直观理性 也就更能批评主体深层的感受和理解 三 建筑批评的价值分类建筑的实用价值社会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生态价值 审美价值是客观的 这既因为它含有现实现象的 不取决于人而存在的自然性质 也因为客观地 不取决于人的意识和意志而存在着这些现象同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 存在着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列 斯托洛维奇 哈姆扎 杨经文 Hitechniaga大厦吉隆坡 1994 五 价值判断1 价值判断的表现形式价值判断是批评主体经过一系列的批评环节之后得到的 关于价值客体与价值主体的价值关系的结论 价值判断是关系判断 不同于性质判断 价值判断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以理论化形式表现的批评结果 也就是逻辑学中所说的 判断 这种思维形式所表达的批评结论 这是价值判断的狭义 二是指相当于名词的评价 也就是泛指批评活动的结果 这是广义的价值判断 2 价值判断的制度化形式或准制度化形式评奖 颁奖就是一种价值判断的制度化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