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_第1页
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_第2页
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_第3页
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_第4页
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溪居即事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1、三、四两句表现了小童怎样的心理状态?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5分)2、本诗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意境?(6分)过分水岭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1、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溪水”?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感?(5分)2、有人认为,首句中的“似”改成“却”更好,你同意吗?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赏析。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1、诗题曰“倦夜”,“倦”在本诗里指的是什么?和诗歌主旨有什么关系?(5分)2、本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实例具体分析。(6分)塞上听吹笛高适从军北征李益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1、 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雪”和“月”,在诗中分别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 这两首诗是如何表现征人思乡之情的?请简要分析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注: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1、前六句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5分)2、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简要评价。(6分)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1、三四两句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江城子苏轼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谴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1、上片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弹筝女?请作具体分析。(6分)2、下片重在写音乐,最后三小句诗意味深长,试作简要评析。(5分)参考答案一、溪居即事崔道融1.“疑”“急”表现了“小童”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任意3点即可,3分)刻画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形象。(2分)2.运用了白描(描写)或动静结合的手法,(2分)描绘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1分)表现了水乡恬静、优美、淡雅、平和的意境。(任意3点即可,3分二、过分水岭温庭筠1、拟人。(2分)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在和自己这个同行三日的友伴殷勤话别。(1分)诗人由溪水的“有情”表现自己对溪水的依依惜别之情。(2分)2、可以有两种答案:不同意。(1分)溪水本无情,但眼前这条溪水,却又似乎有情。(1分)“似”字暗透出这只是诗人时或浮现的一种主观感觉,语意灵动轻妙;并设置悬念,引导读者去体悟作者的感情。(3分)换成“却”字便觉过于强调、坐实。(1分)同意。(1分)在“入山三日”的旅程中,溪水与旅人一路相伴,慰藉他的寂寞;而将别之际,又一夜潺湲,依依惜别。(2分)“却”字肯定并强调了溪水的有情,赋予溪水一种动人的人情美。而“似”字无此意味。(3分)三、杜甫倦夜1、表面上看,诗歌没有写“倦”,但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孤栖”“卧内”辗转不眠;拥被支肘,听窗竹萧萧,露珠滴答;对着溶溶月光,沉思默想;步出庭院,仰望星空,心事浩茫,诗人彻夜不眠,该有多么疲倦啊!(3分)联系主旨,所谓“倦”是指作者由于心忧国事,而彻夜难眠的状态。(2分)。2、融情于景。(2分)全诗的前六句,貌似写夜,但仔细看,在这幅“秋夜图”中,我们除了看到绿竹、庭院、朗月、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还看到了目击者诗人自己。诗中的自然景物,无一不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人为国事而寒心,所以才“竹凉”,悲叹人民的遭遇,才对“重露成涓滴”的声音那么敏感,对政局和现实的担心,才会星是“稀星”,月是“野月”。物我为一。(4分)四、塞上听吹笛高适从军北征李益1、高诗描写了冰雪消融,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渲染出和平宁静的气氛(3分);李诗描写了雪后的天山、荒漠的月夜,渲染行军道路的艰难,使人倍感环境的荒凉、气氛的悲怆(2、高诗中“借问梅花何处落”,是征人由听曲而想到了故乡的梅花,含有思乡之情;(3分)李诗中一句“一时回首月中看”,那一轮高挂在空中的明月,很自然地勾起了征人的思乡之情。(2分五、孤桐王安石1.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强,越是暴晒越是茁壮。(5分)2、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越顽强),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任意三点即可6分)六、鹧鸪天送人辛弃疾1、翘首远望,依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