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十五周历史周练.doc_第1页
高二第十五周历史周练.doc_第2页
高二第十五周历史周练.doc_第3页
高二第十五周历史周练.doc_第4页
高二第十五周历史周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饶中学高二第十五周历史周练(零班、实验班)命题人:李燕青一选择题1.许慎说文解字中记载“夏者,中国之人也。”陈寿三国志中记载“刘备与(孙)权并力,共拒中国”。两则记载中关于“中国”的含义解读正确的是A二者的含义同指当时的华夏民族B二者的含义同指天下的地理中心C前者指天下的地理中心,后者指天朝的政治中心D前者指天朝的政治中心,后者指天下的地理中心2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 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3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 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4钱穆认为:“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还好,宋代就太差了。”他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 A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 B中央集权程度的大小C能否抵御外族的入侵 D能否镇压地方的叛乱5.法国无神论者让梅叶认为:“为了建立良好的信条,人们必须仅只遵循人类的理智和智慧的法则,即正直、诚实和自然地正义的法则,而不要空谈骗子的神话,不要空谈信徒的偶像崇拜经验。”下列对此观点的解释最为恰当的是A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B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C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 D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6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他能够举出的最佳论据是A.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的物种起源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7.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A.20世纪30年代初 B.20世纪40年代中期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80年代末8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计划经济是一门不仅为更早时期苏联的经验展现出来,而且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独有 B计划经济体制是各国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 C计划经济体制曾在苏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D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曾经并正在发挥作用9据统计,“1965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中,家族控制的占36,经理控制的占64”。材料表明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A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政府干预下私人垄断受到打击B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和生产过程复杂,出现“经营者革命”C生产力的发展,股票不再为少数资本家拥有D经营管理人员的不断增加,“新中间阶层”出现10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同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B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C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11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 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12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13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14 某中学老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以下符合全球史观的说法是:A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标记B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它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D它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15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俄国16“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康德17.作为实物史料,司母戊大方鼎直接反映的商朝情况包括:A青铜铸造和农业生产B祭祀礼典和农业生产C青铜铸造和文化艺术D天文历法和祭祀礼典18、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指出, “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联邦政府权力不受制约 B中央政府与地方分权而治C中央政府权威得到保障 D各州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19、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A魏源、洪仁玕 B洪仁玕、康有为 C康有为、孙中山 D孙中山、陈独秀20、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21、与文艺复兴不同,启蒙运动所崇尚的理性主义是由一种欲构筑富有创造性的理论的信念所驱使,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同于古典的、全新的思想,崇尚科学知识是其核心,坚信人的理性能够借助于“科学方法”去探究把握自然法则(包括人的本质的法则)。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中,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是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分野的重要标志B启蒙运动推崇通过理论创造而不是模仿传统来推广理性思想C启蒙运动基于科学革命的重大突破而强调科学与理性的结合D关于社会自我运行的基本法则的可认识性是启蒙运动的信条22、“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转,三通两制保和平。”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A、50年代末60年代初 B、60年代末70年代初 C、70年代末80年代初 D、80年代末90年代初2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城市兴起。据管子载:“(临淄)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材料表明。临淄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是( )A按人与自然亲近的理念设立居住区 B严格区分官营和私营手工业作坊区C按居住地接近工作地设立居住区 D严格区分贵族与平民的居住区24、据史料记载,罗马一高利贷者对一个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集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从这则材料可以看出:促进罗马法律的进步与完善的主要动力来自于( )A统治者让步B平民的斗争 C商人的推进D奴隶的反抗25、史载,上海轮船招商局每年结账后,均在申报和北华捷报等媒体上公布信息;开平煤矿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上述材料折射出洋务派民用企业与军事工业的主要不同点A产品投放面向社会市场 B建立起股份制企业管理制度C注重降低成本以追求利润 D吸纳了部分民间资本题 号12345678910111213答 案题 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 案26(16分)宁波帮形成于明朝,崛起于鸦片战争后的上海,至辛亥革命后达到鼎盛。近代中国工商业的风风雨雨,留下了宁波帮浓墨重彩的一笔。1916年孙中山先生曾对宁波帮企业家作过高度评价: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影响与能力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诸多商帮中,不仅有“山西帮”的晋商,也有“安徽帮”的徽商,他们经商的共同特点是注重与官府的关系,依仗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成就发财之梦想,而后起之秀的“宁波帮”则摒弃了前两者结托官府、单靠商业的缺陷,引进西方工商理念走上了开拓创新的实业之路,从而迅速崛起并闻名于世。材料二 浙东学派,从南宋到明清,经过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从叶适,到王阳明,到黄宗羲,一脉相承,形成了一整套的经济思想和经济伦理。比如“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提出的“义利兼顾”的思想余姚人王阳明进一步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的经济伦理,到了黄宗羲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思想。一一王耀成宁波帮的经营理念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宁波崇商敬贾的社会风气愈益浓烈。清末民初人士张原炜指出:“海禁弛而互市起,商业更为世重。大商豪贾,俨然与操国柄者相息消,势位骒隆,才者益以起。”宁波以商起家者衡宇相望,甚至出现了“满路皆商贾,穷愁独缙绅”的世情。材料四 为了阻止外国商船北上,乾隆曾经试图提高宁波等港口的关税,但是令他惊讶的是,英国商船宁愿多交关税也要去浙江贸易。愤怒之下,1757年乾隆断然决定:以后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地贸易。(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宁波帮与“晋商”、“徽商”在经营理念上的差异。(4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浙东学派代表人物黄宗羲的君主政治观和经济发展观,并分析其思想产生的根源。(6分)(3)联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宁波帮“崛起于五口通商后的上海,至辛亥革命后达到鼎盛”的具体原因。并概括指出以宁波帮为代表的浙江商人的特点。(6分)27(20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阅读下列中国历史上法制建设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材料二 朱元璋对其孙子朱允炆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 明史材料三 “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材料四 “民国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全集材料五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回答:(1)材料一、二法治思想的核心各是什么? (4分)(2)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相比,反映出来的法治观念有何不同? (4分)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2分)(3)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从1949年到1954年间,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两项主要成就? (4分)(4)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从古代到近代、现代中国法制建设的进步。(6分)28中国和欧洲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都曾创造过辉煌的文明,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在中国、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文化传统,他称之为“轴心时代”。其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材料二 l9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初期传入的中国文化的研究很热心,伏尔泰(1694-1778年)赞扬中国的历史记载说:“绝无埃及人和希腊人那种自称受到神的启示的上帝的代言人,中国人的历史从一开始便写得合乎理性”。狄德罗(17131784年)称赞儒学政治,“只须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材料三 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在研究方向上有何异同。(4分)(2)材料二中启蒙思想家从什么角度评价中国文化?这些评价有何特点?(4分)(3)材料三中的领导者们是怎样运用西方文化的?(2分)(4)你如何对待东西方文明?(4分)高二第十五周历史周练(零班、实验班)答案题 号12345678910111213答 案CABACABDBBCAA题 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 案BAACBDCACCBD26、(20分)(1)晋商和徽商依仗特许权,进行垄断性经营。(2分)宁波帮利用西方经商理念,投资实业,开拓创新。(2分)(2)君主政治观: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平等。经济发展观: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4分)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2分)(3)原因:经世致用和工商皆本思想影响;对外开放早,受西方工商思想影响;民族危机的刺激和实业救国思潮影响;一战和辛亥革命的影响;宁波帮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宁波崇商敬贾的社会风气等。(答出两点得4分,其余酌情给分)特点:讲信用,敢创新;团结;具有现代商业意识;(2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 27、(20分)28、(14分) 1、C 考查历史常识,夏时,人们认是天圆地方,夏是文明礼仪之邦,居住在世界的中心地带,因此,前者是指天下的地理中心,而陈寿三国志记载的是三国时期,三足鼎立之势,各霸一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