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政治科试题分析报告.doc_第1页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政治科试题分析报告.doc_第2页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政治科试题分析报告.doc_第3页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政治科试题分析报告.doc_第4页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政治科试题分析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政治科试题分析报告中考政治试题以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初中政治毕业达标指导为依据,以中考政治考试说明大纲为指导,以初中三年思想品德学科教材内容、4月1日至4月30日国内外时事政治为内容,结合我省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实际进行命题。一、试卷总体分析1、试卷结构该试卷共分四大题:第一大题为单项选择题,共16题48分,占全卷分值的48%;第二大题为简答题,共1题10分,占全卷分值的10%;第三大题为辨析题,共1题12分,占全卷分值的12%;第四大题为材料分析题,共两题30分,占全卷分值的30%;试卷结构完全符合考纲要求。表1: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政治科试题内容分布类 别客观题主观题分值比例内容分 布时 事1、2、3910%成长中的我4、5、6171920%我与他人的关系7、8、9182120%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10、11、12、13、14、15、1619、205150% 分值4852100表2: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政治科试题内容结构细目表题号知识要点领域赋分得分难度一、选择题共48分1 博鳌亚洲论坛时政3 2.590.862东海防空识别区时政3 2.020.673乌克兰政治动乱时政3 1.780.594正确认识自我 (1.6)3 2.410.805合理宣泄不良情绪(1.3)3 2.850.956自立的表现(2.4)3 2.860.957 感受父母之爱(2.1)3 2.700.98 竞争与合作 的关系(1.6)3 2.590.869智力成果权(3.6)3 1.160.3810承担责任的回报(2.3)3 2.520.8311改革开放(4.1)3 1.410.4712 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4.2)3 2.560.8513保护环境(4.5)32.350.7814 非公有制经济(4.2)31.930.6415书香节(4.6)32.340.7816民生问题(4.3)32.280.76二、简答题 10分17违法犯罪(3.4)105.350.54三、辨析题 12分18诚信(2.2)125.980.50四、材料分析题30分19 感受身边变化(4.1) 维护国家安全(3.3)157.180.4820 民族精神(1.6)创新(4.4)155.310.35从表1、2的试题内容结构分布表可见,中考政治试题严格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省学业考试说明进行命题。今年试卷的考试内容分布、试题类型分布和考试要求分布与中考政治考试说明大纲基本保持一致。2、试卷特点:(1)紧扣时政,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家乡信息今年的思想品德试题在选材上与往年一样,紧密联系社会热点,特别是的发展信息,多方面地传递了时代的气息,把握时代脉搏,并将热点信息与教材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使试卷具有清新感、时代感,也体现了思想品德科的学科特点。如8、10、11、14、15、16、18、20等题,分别以“巴西世界杯、感动2013十大人物、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书香节、民生、海口市企业信用信息平台、焦裕禄精神”等为切入点,与教材知识紧密结合,从不同角度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家乡信息。(2)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体现育人功能德育,是思想品德学科的一大特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今年的试卷,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如4、5、6、7、8、17、18等题,分别从“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合理发泄不良情绪、自立的表现、孝敬父母、远离不良行为、社会信用问题”等方面,使学生在答卷过程中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价值,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使德育如“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将德育教育工作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3)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中考既是水平测试,也具有一定的选拔功能,要为高中选拔优秀人才,中考政治试卷有一定的区分度,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如19题注重考查考生从所提供的文字、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在第一问的设置“上图反映了我省互联网发展的什么趋势”,注重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第三问“如何维护国家安全”注重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20题注重考查考生结合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结合焦裕禄治理“三害”的事迹,谈谈什么是焦裕禄精神、第三问:联系焦裕禄治理“三害”的方法,谈谈你对求实与创新关系的理解“。这样的考题要求考生一定要结合材料作答,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考生只有读懂材料,认真审题,才能作答,避免开卷考试成为一种“抄书”考试。这些“灵活”的设问不能不说是对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应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知识储备能力以及对知识整合能力的全面考查。(4)问题设问指向清晰,答案开放多元化中考考试时间60分钟,要使考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发挥出最佳水平,命制试卷必须在问题的设问上做足功夫。中考政治试卷在主观题的设问上指向清晰,没有模棱两可让学生纠结的问题,如17题直指“远离不良行为”、18题直指“诚信”、19题直指“学习、生活中的变化”、“国家安全”、20题直指“为什么要学习焦裕禄精神?”、“创新与求实的关系”。在答案的设置上,在19、20两道材料分析题中,均多角度设置答案,允许学生开放与创新的答案。二、考试效果分析我省中考报考人数为104215人,全省原始分平均分60.17,最高分99,优秀率为16.9%,良好率为35.0%,合格率为63.9%,低分率为15.0%。考试情况基本数据分析如下:中考思想品德学科原始分分段:序号分段人数百分比10-10 24882.3874210-20 29022.7846320-30 56265.3985430-40 89498.5871540-50 1110010.6511650-60 1372513.1699760-70 1701316.3249870-80 2053619.7054980-90 1820317.46681090-100 36733.5244 思品科分数段人数分布图 思品科各等级分数线ABCDEF思品85.575.557.540.519.00客观题1-16题平均分、0分、满分人数:小题平均分零分人数满分人数12.5935141229009322.0235339217029431.7774424706174542.4119204288378752.850651899902662.857349569925972.7011103839383282.5854144048981191.15826398140234102.52231659587620111.4125516649049122.56031527588940132.34992258581630141.93013716867047152.33672304281173162.27982501979196主观题17-20题平均分、零分人数、满分人数:小题平均分零分人数满分人数175.34731022418391185.984316621372197.178415184132205.31292172866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今年中考试卷难易适中,成绩属于“两头少、中间多”的正态分布,有一定的区分度。三、考生答题情况分析:1、选择题:13题为4月1日4月30日国内外重要时事的了解及理解能力,考查内容分别为: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国政府公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乌克兰政治动乱,三道题的得分率分别为:0.86、0.67、0.59,考生失分原因主要有:平时不关注时事政治;今年学生手中没有像往年一样的时事小册子;有的学生考试态度不端正的,即使手中有相关资料查询,也懒得翻书,随便作答。416题考查79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与运用以及相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总体来说,难度不大。得分率较高的题是: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第10题、第12题、第13题、第14题、第15题、第16题,说明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思想品德的基础知识进行作答。第9题得分率为0.38,4.7%的考生选择A,7.6%的考生选择B,47.2%的考生选择C,38.6%的考生选择D。本题考查考生对智力成果权的掌握情况,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主要有:审题不认真,没有抓住商标这一关键词;对基础知识理解不够,导致判断失误,失分现象严重。第11题得分率0.47, 47.1%的考生选择A,10.3%的考生选择B,5.1%的考生选择C,35.2%的考生选择D. 本题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切入,考查考生对改革开放的重要性的认识。但是部分考生把经济建设、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混为一谈,不能正确区分,导致失分。2、主观题17题得分率为0.53,零分人数为10224人, 满分人数为18391人。本题从学生生活入手,考查考生对违法犯罪的了解及考生的自我防范意识。本题指向性明确,直接设置两个小问题:(1)列举在校园中易发生的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各一例。(2)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远离不良行为?考生只要能够正确举例区分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并完整表述怎样远离不良行为,即可得满分。但有部分考生不能区分不文明行为与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导致失分;有的考生审题不清,表述不规范,导致失分;18题得分率为0.60,全省零分人数为16621人,满分人数为372人。本题以海口市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将家企业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进行虚假广告宣传等行为列入黑名单为背景材料,设置问题:对此,有相关企业负责人认为:作为企业,营利比诚信更重要。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析。此题指向明确,考查考生对诚信的理解,难度中等。本题评分标准为:判断2分(错误、不正确、片面)+分析说明8分(诚信的重要性4分+评价材料中企业的行为4分)+总结提升2分学生作答存在问题:读不懂题目,乱抄一段与题目无关的文字;读懂题目,能围绕诚信作答,但口语化现象严重,不能用政治专业术语作答;思维比较单一,不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能够用政治专业术语围绕诚信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但完全照抄课本,脱离材料;辨析题答题步骤不完整,缺少判断、总结提升的同学较多。19题得分率0.48,零分人数15184人,满分人数132人。本题以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变化图、斯诺登的“棱镜”事件、湖北王某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信息被行政拘留三则材料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身边的变化及维护国家安全问题,本题不仅考查相关知识点,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归纳概括材料的能力,共设置三个小问题。第(1)问:上图反映了我省互联网发展的什么趋势?(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第(2)问:互联网的发展,给你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考查互联网时代生活、学习的变化)第(3)问: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你应该怎样维护国家安全?(考查考生结合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评分标准:(1)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逐年上升,每答到一点给2分。(2)结合自身的生活、学习实际,答出3点具体变化、表述完整、清楚、有条理即可得6分。(3)结合材料二、三,答出不泄露国家秘密、不发布虚假信息,每点2分,答出其他答案、言之有理、表述清楚可适当给分。学生作答时存在问题:第(1)问部分同学由于审题不认真、读图能力不够等原因,没有从网民规模、互联网普及率两个方面作答。第(2)问大部分同学能结合实际生活谈变化,但部分同学仅仅从学习或者生活一方面谈变化,导致失分。第(3)问部分考生没有抓住关键词“国家安全”来作答,而是从另一角度“文明上网”来作答,导致失分。 20题得分率0.35,零分人数21728人,满分人数 66人。本题以焦裕禄治理“三害”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焦裕禄精神(民族精神)及创新精神的理解及运用。本题开放性强,答案多元化,难度较大,有一定的区分度。本题不仅考查相关知识点,更多地考查考生阅读、分析、概括、归纳材料的能力。本题共设置三个小问题。第(1)问:结合焦裕禄治理“三害”的事迹,谈谈什么是焦裕禄精神?第(2)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时期,为什么我们还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3)联系焦裕禄治理“三害”的方法,谈谈你对求实与创新关系的理解。本题评分标准:第(1)问:只答出焦裕禄精神内涵“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给3分,结合材料具体阐述的给5分。第(2)问:可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学习焦裕禄精神的意义、我国现阶段国情等角度作答,答出三点及以上可给6分。第(3)问,结合材料总结出创新与求实关系:求实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求实的结果的给4分,只答创新重要性的给1分。考生作答时存在的问题:第(1)问:相当一部分考生缺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不能正确概括焦裕禄精神的内涵;部分考生虽然能够概括出焦裕禄精神的内涵,但缺乏结合材料的分析。第(2)问:部分考生不理解题意,答非所问;部分考生能够从民族精神来作答,但是不是从为什么角度,而是从怎么做的角度作答;部分考生仅抓住焦裕禄精神的某一方面作答,如艰苦奋斗、不怕挫折、无私奉献等,角度狭隘,不全面。第(3)问:部分优秀考生能够结合焦裕禄治理三害的材料概括出求实与创新的关系;部分考生仅答出创新的重要性;部分同学答案答非所问。总之,今年考生答题出现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不够。2、审题不认真、能力欠缺,不能准确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作答。3、答题不规范,思路不清晰,不能用政治术语作答。4、缺乏一定的阅读、分析、归纳材料的能力。5、态度不端正,字体潦草、模糊、在试卷上乱涂乱画。典型的问题试卷:四、对今后教学备考的思考:1、立足课标,研读教材,引导学生整理相关知识点课程标准是教学和中考命题的依据,因此,无论是在平时的日常教学工作还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教师都应立足课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