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游戏作文方法略谈 郭飞.doc_第1页
创设情境游戏作文方法略谈 郭飞.doc_第2页
创设情境游戏作文方法略谈 郭飞.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设情境游戏作文方法略谈作者 郭飞 情景,亦名“情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其构词方式为联合式:情+景。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吉林创立情境作文训练,其核心思想是观察情境教作文,即在观察情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作。而所谓情景游戏作文是在吸取借鉴“情境作文”的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尝试形式,可以理解为某种具体的情形、景象、境地等中加入游戏娱乐的成分,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在欢快的活动中,甚至在激烈的竞争中,激活学生联想和想象,达到“不玩不快,不吐不快”的写作目的。人本主义的学习观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学习的潜能,教师不能强迫学生去学习,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身求知欲的内动力的驱使下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样,他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苏霍姆林斯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家也认为“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会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作为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表象、直观阶段,有着天真浪漫、活泼好动的天性,对任何新颖有创意的活动都怀有“好玩”的思想倾向。在情境中融入游戏教学刚好迎合儿童的这种心理特征。那么,如何让游戏进入情境呢?笔者将近年来采用的方法总结如下:一、融游戏于情境创设交流场景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我们应该从幼儿感兴趣的人、事、物入手,组织活动,鼓励他们“畅所欲言”。游戏活动就是学生模拟社会实践。做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他们童年生活中最绚烂的部分,从学生的游戏生活入手,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在生字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句子”意识,老师们经常会让学生用词语造句,但大家忽略的是游戏本身的意义。为了让这一环节生动而有效,我以“石头、剪子、布游戏大赛”作为切入点并设计了游戏闯关活动:A“小试牛刀”,B“高手过招”C“巅峰对决”。学生在游戏中锻炼和提升了表达能力。在寓教于乐,寓教于玩中引导孩子用一双“亮眼睛”学会观察、认真思考,在游戏中学习认识生活。这样以“玩”“乐”为载体,创设活动的场景让孩子体验生活,在生活中训练孩子的观察力、创造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角色塑造能力。 二、利用自然环境还原本真语境儿童在游戏中,大都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的意念,一种大胆的超凡脱俗的创新精神。他们对游戏中的一切都会产生兴趣,产生想象,或者用画笔充分自由地表现出来,或者用自我认知事物的语言表达出来。国内外很多优秀儿童的作品都是在玩中创作出来的。我在教学二年级彩色的树叶时,将孩子带到了小树林中,让他们尽情尽兴地玩,在玩中学,在玩中悟,为儿童提供一个活动和休息的自由空间。在这个自由活动空间中,没有大人的指手划脚和空洞说教,让他们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当然,在这种有“意味”的玩耍中他们对于“树叶”的认知也就不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各种新想法、新点子蜂拥而出,从而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学生的表达自然带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易趣。三、转换游戏方式再现画面情境表达是一种内在的需要,是一种迫切的欲望。创设情境能形成一种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强烈的表达欲望,乐于表达,自由表达,创意表达。 多媒体为创意表达提供了技术支持,它能帮助学生回忆当时的情景,也能无限制地重放镜头,使事物或情节能在头脑里里反复强化,通过多次看和听,老师再稍加点拨,就能轻松解决“抓顺序、写具体”这一难题。以龟兔赛跑为例子,当我放过两遍动画片以后,多数同学都能说出比赛顺序是“赛前赛中赛后”。而且,在“比赛中”这一主要环节中,也知道要抓住“乌龟使出了吃奶得劲头”、“兔子得意忘形”、“比赛实力悬殊,充满悬念”、“拉拉队嗓子都喊哑了”这几部分来写,写出的文章具体了,清楚了。这就改变了过去只知道笼统地写“乌龟跑啊跑啊,终于赢了。”那种流水帐似的写法。四、想象不同剧情突破写作困境课标指出:“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儿童最宝贵的思维品质就是爱想象、爱幻想,而且孩子是乐于想象、善于幻想的。在孩子的心中,一切都是活的,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都是可以和自己对话的。在他们的心目中,想象仿佛就是真实的,美好的幻想是可以变成现实的。因此,在教学中就要突出想象,注重想象。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进入想象的世界,使学生的思维在想象中空前活跃和丰富起来,追溯过去,展望未来,重新组合相关信息,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意味的新形象。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可以借助一定的载体创设相应的情境,形成适合的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想象的通道,注重发展个性,展现学生作文的童心、童真、和童趣是突破写作教学困境的最好办法。还以以龟兔赛跑 为例,当学生对“龟兔赛跑”有了整体认知之后,这时候在以新龟兔赛跑为题,让同学们自己当导演,设想别样的比赛情景:这一次到底谁赢得了比赛呢?教室里顿时开了锅,孩子们情绪高涨,思绪如飞,各种好玩有趣的剧情层出不穷,学生在自我虚拟的游戏情景找到了写作的新动力。因为学生有了前期的“预知铺垫”,所以再下笔写的时候,自然文思如泉,他们也跟乐意在无拘无束场景中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五、变“文”为“画”拓展生成意境。“我们过去把玩与教育当作相反的事物。”简马佐罗和珍妮斯劳埃德在通过玩而学中写道:“现在我们比以前更明白了。教育专家与童年早期专家发现:玩就是学习,甚至更进一步,玩是最有影响力的学习方式之一。”“关键是:要把玩转化为学习经验并且要使绝大多数的学习充满乐趣。”“脑图法”是由托尼布赞发明的一种方法。其实,我们很容易在学文和绘画中找到交叉点和融合点,以往学生的作业抄抄写写,无需动脑,只要一抄了事,重复劳动,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也浪费了孩子的心智。将学文和绘画结合,变“文”为“画”引导学生将文本以及对文本的理解用“画脑图”(当然,要降低画脑图的要求,并对画脑图的方式进行再加工)的方式进行再创作。使作业变“写”为“画,学生在“玩”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情趣,使“画文”成为学生乐学、善学,启智、怡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有效工具。学生在课堂被动“输入”知识的过程中有了自主选择“输出”的方式,这一过程是对文本的再生成和再创造, 使“文”“意”相得益彰。这种以“玩乐”为思想的作业形式,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兼顾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它既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自我创新的积极性。把游戏引入情境作文课堂,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