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 土地开发整理相关行业标准应用研究 农村居民点整理工程专项报告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 课题组 2006 年 10 月 审查 李红举 校核 张志新 编写 马俊伟 目目 录录 1 1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1 1 2 2 引用标准名称及标准主要内容引用标准名称及标准主要内容 1 1 3 3 标准内容规定及研究分析标准内容规定及研究分析 1 1 3 1 确定村庄规模及人口预测 3 3 2 确定迁村并点在人口方面的因素 6 3 3 村庄用地分类 6 3 4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11 3 5 居住建筑用地 14 3 6 公共建筑用地 16 3 7 生产建筑和仓储用地 19 3 8 村庄道路及竖向规划 20 3 9 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22 4 4 应用成果应用成果 3131 4 1 确定村庄规模及人口预测 32 4 2 确定迁村并点在人口方面的因素 33 4 3 村镇用地分类 34 4 4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36 4 5 居住建筑用地 38 4 6 公共建筑用地 39 4 7 生产建筑和仓储用地 41 4 8 道路 对外交通和竖向规划 42 4 9 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43 1 研究目的 通过对现有涉及农村居民点建设标准以及相关研究的探讨 研究农村居民点 建设相关内容 并对农村居民点建设内容的相关工程标准进行初步研究 2 引用标准名称及标准主要内容 村镇规划标准 GB 50188 93 属于国家标准 主要内容 村镇规划标准 GB 50188 93 主要从村镇规模 村镇用地分类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村镇道路分级和区域设置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规定 而对给排 水 供电 邮电等相关基础设施的规定 只是进行了描述性的阐述 总的来说这 个标准强调了村镇建设用地规模和用地布局方面 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 2002 年 6 月 属于相关课题研究 主要内容 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 中也对村镇规模 村镇用地分类 规划 建设用地标准 村镇道路分级和区域设置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同时对给排水 供 电 邮电 通讯等也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这个研究不但强调了村镇建设的用地规 模和用地布局方面 同时也对相应的建设要求和建设标准进行了规定 农村给水设计规范 CECS82 96 协会标准 主要内容 农村给水设计规范 CECS82 96 对永久性室外给水工程设计 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对用水量 水质 水压 水源 取水建筑物 设 计的规模 水泵和水泵房 输配水 调节构筑物 净化方法等做了一般性的规定 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 2005 年 10 月 属于部委文件 主要内容 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 在政策方面给予了一定的说明 在宏观上介绍了村庄整治工作可采取的形式和应包含的内容 在整治形式上以新 社区建设 空心村整理 城中村改造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性整治等 在整理内容 上包括废旧坑塘 露天粪池 闲置宅基地 道路 配套供水 排水 垃圾处理等 但是没有指出更加明确的建设任务和整治标准 3 标准内容规定及研究分析 土地整理工程是对田 水 路 林 村的综合整治 但是从现阶段土地整理 的实际工作情况看 更多的是侧重于前面四项的建设 而由于村庄的整理工作内 容广泛 所需资金量大 因此很少在土地整理工程中对村庄的整理进行较大的工 程施工和投入 所以在土地整理工作中对于村庄或者说是农村居民点整理中没有 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 对于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内容 形式和方法 都需要进一步 探索 相关的行业标准和研究虽然也是对农村居民点的建设进行了相应的规定 但是现有相关标准和研究与土地整理中农村居民点建设工程标准既有联系 又有 区别 不能同一而定 其联系主要体现在 已有的标准和研究中 比如 村镇规划标准 GB 50188 93 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联合编制的 小 城镇规划标准研究 都对村镇居民点规模进行了分级 提出了村镇人口的预测 方法 对村镇用地的土地类型进行了划分 提出了村镇建设用地标准 村镇公共 建筑项目的配置方式 村镇道路规划技术指标 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包括 给水 工程规划 排水工程规划 供电工程规划 邮电工程规划 村镇防洪规划 等 但是其中 村镇规划标准 GB 50188 93 主要强调了村镇建设的用地规模和用 地布局方面 而 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 中不但强调了村镇建设的用地规模和用 地布局方面 同时规定了建设要求和建设标准 比之 村镇规划标准 更加细化 在研究同一内容时 有些采用了同一方法 因而最终的指标值基本相同 而在采 用不同方法时 得到的指标值则不同 对于相同指标值的情况 如若需要可以直 接进行采用 而对于不同的指标值 则需要进一步的判断和修正 使之附合土地 整理的标准和特性 总之 这些相关标准是制定土地整理建设工程标准的基准材 料 要加以重视和消化 其区别主要体现在 从理论上看 村镇规划标准 GB 50188 93 和 小 城镇规划标准研究 以及其它相关规定都是从规划的角度 对村镇建设提出的相 关要求 而土地整理工程建设标准需要从工程建设的角度出发 对农村居民点建 设提出相关的要求 二者所处的理论体系不完全相同 因此要区别对待 从实践 中看 在已经进行的土地整理工作中 涉及到农村居民点建设的项目 对于农村 居民点整理的程度 没有涵盖 村镇规划标准 GB 50188 93 和 小城镇规划 标准研究 这两个标准所要求的所有建设工程 因此需要对相关标准进行调整和 删改 从适用范围看 由于我国的最小行政单位是乡 镇 级人民政府 因此几 乎所有涉及到村镇建设和规划的相关规程与标准都侧重于在乡 镇 级上的应用 而对于村庄层面上的规定则寥寥数语 并没有说清楚 说明白 因此现在的相关 规定对于土地整理工程当中的农村居民点建设 在范围上具有不完全适用性 综上所述 在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建设标准研究中 有些可以直接从现在有 标准中引用 有些将现有标准通过修改和补充后也可以引用 而有些在现有标准 中没有相关的规定 则需要重新进行规定 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特点和现阶 段国家对农村居民点建设的相关要求 拟确定土地整理中的农村居民点建设工程 中包括九个方面的内容 一 确定村庄规模及人口预测 二 确定迁村并点 在人口方面的因素 三 村庄用地分类 四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五 居住 建筑用地 六 公共建筑用地 七 生产建筑和仓储用地 八 村庄道路及 竖向规划 九 公用工程设施规划等九个方面 这九项内容主要是从用地指标 控制角度进行相关规定和要求 下面对具体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3 1 确定村庄规模及人口预测 村镇规划标准 GB 50188 93 标准规定 2 村镇规模分级和人口预测 2 1 村镇规模分级 2 1 1 村庄集镇按其在村镇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能宜分为基层村 中心村 一般镇 中心镇四个层次 2 1 2 村镇规划规模分级应按其不同层次及规划常住人口数量 分别划分为大 中 小型三级 并应符合表 2 1 2 的规定 表 2 1 2 村镇规划规模分级 2 2 村镇人口预测 村镇层次 常驻人口数量 村庄集镇 规模分级基层村中心村一般镇中心镇 大型 300 1000 3000 10000 中型100 300300 10001000 30003000 10000 小型 100 300 1000300 1000 中型100 300300 1000 小型 100 300 村镇人口预测 村镇总人口应为村镇所辖地域范围内常住人口的总和 其发展预测应按下式 计算 Q Q0 1 K n P 式中 Q 总人口预测数 人 Q0 总人口现状数 人 K 规划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P 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 人 n 规划期限 年 分析 确定村庄规模是确定土地整理中居民点建设的基本前提 因此在居民 点建设中首先要了解村庄规模的大小 因此对村庄规模的界定是农村居民点建设 所必须的内容 在这两个标准的规定中 其中 村镇规划标准 不但对村庄进行 了分级而且对集镇业进行了相应的分级 而 小城镇镇域村镇体系层次与规模的 研究 明确的且仅对村庄进行了规模分级 但是二者对共通部分规定 其指标和 含义都是相同的 因此直接引用这里的村庄规模分级 属于强制性条文 在人口 预测上二者采用了相同的预测公式 但 村镇规划标准 更加详细的说明了不同 情况下的预测方法 鉴于其过多的进行了集镇情况下的分析 因此建议采用 村 镇规划标准 中对人口的预测方法 加以修正后进行应用 此条文属于强制性条 文 3 2 确定迁村并点在人口方面的因素 小城镇镇域村镇体系层次与规模的研究 专题结论 迁村并点在人口方面的考虑因素 1 经济发达区 平原地区应迁并不足 300 人的自然村或居民点 丘陵地区平原区应迁并不足 200 人的自然村或居民点 山地地区应迁并不足 150 人的自然村或居民点 2 经济中等发达区 平原地区应迁并不足 250 人的自然村或居民点 丘陵地区平原区应迁并不足 150 人的自然村或居民点 山地地区应迁并不足 100 人的自然村或居民点 3 经济欠发达区 平原地区应迁并不足 200 人的自然村或居民点 丘陵地区平原区应迁并不足 100 人的自然村或居民点 山地地区应迁并不足 50 人的自然村或居民点 分析 一般来说较大规模的村庄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 便于集中设置较为完 善的生活设施和公用工程设施 比如 村委会 小学 幼儿园 食品店 理发店 洗浴等生活设施 邮电 通讯 给排水等公用工程 这些只有在村庄的规模较大 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才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根据各地形区的经济条件和发展 水平 可以按照迁村并点的因素进行考虑 一是可以确定土地整理的模式 二是 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 同时也附合当前我国农村实际和发展趋势的 属于推荐性 条文 3 3 村庄用地分类 村镇规划标准 GB 50188 93 标准规定 3 村镇用地分类 3 1 用地分类 3 1 1 村镇用地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为 居住建筑用地 公共建筑用地 生产建筑用地 仓储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公用工程设施用地 绿化用地 水域和其它用地 9 大类 28 小类 3 1 2 村镇用地的类别就在采用字母与数字结合的代号 适用于规划文件的编制 和村镇用地的统计工作 3 1 3 村镇用地的分类和代号应符合表 3 1 3 的规定 表 3 1 3 村镇用地的分类和代号 类别代号 大类 小类 类别名称范围 居住建筑用地 各类居住建筑及其间距和内部小路 场地 绿化等用地 不包括 路面宽度等于和大于 3 5m 的道路用地 R1村民住宅用地 村民户独家使用的住房和附属设施及其户间间距用地 进户小路 用地 不包括自留地及其它生产性用地 R2居民住宅用地居民户的住宅 庭院及其间距用地 R R3其它居住用地属于 R1 R2 以外的居住用地 如单身宿舍 敬老院等用地 公共建筑用地各类公共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内部道路 场地 绿化等用地 C1行政管理用地政府 团体 经济贸易管理机构等用地 C2教育机构用地 幼儿园 托儿所 小学 中学及各类高中级专业学校 成人学校 等用地 C3文体科技用地文化图书 科技 展览 娱乐 体育 文物 宗教等用地 C4医疗保健用地医疗 防疫 保健 休养和疗养等机构用地 C5商业金融用地 各类商业服务业的店铺 银行 信用 保险等机构 及其附属设 施用地 C C6集贸设施用地 集市贸易的专用建筑和场地 不包括临时占用街道 广场等设摊 用地 生产建筑用地 独立设置的各种所有制的生产性建筑及其设施和内部道路 场地 绿化等用地 M1一类工业用地 对居住和公共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如缝纫 电子 工艺 品等工业用地 M2二类工业用地 对居住和公共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 如纺织 食品小 型机械等工业用地 M3三类工业用地 对居住和公共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 如采矿 冶金 化 学 造纸 制革 建材 大中型机械制造等工业用地 M M4 农业生产设施 用地 各类农业建筑 如打谷场 饲养场 农机站 育秧房 兽医站等 用其附属设施用地 不包括农林种植地 牧草地 养殖水域 仓储用地 物资的中转仓库 专业收购和储存建筑及其附属道路 场地 绿 化等用地W W1普通仓储用地存放一般物品的仓储用地 类别代号 类别名称范围 大类 小类 W2 危险品仓储用 地 存放易燃 易爆 剧毒等危险品的仓储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村镇对外交通的各种设施用地 T1公路交通用地公路站场及规划范围内的路段 附属设施等用地T T2其它交通用地铁路 水运及其它对外交通的路段和设施等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规划范围内的道路 广场 停车场等设施用地规划范围内宽度等 于和大于 3 5m 以上的各种道路及交叉口等用地 S1道路用地 规划范围内宽度等于和大于 3 5m 以上的各种道路及交叉口等用 地 S S2广场用地公共活动广场 停车场用地 不包括各类用地内部的场地 公用工程设施 用地 各类公用工程和环卫设施用地 包括其建筑物 构筑物及管理 维修设施等用地 U1公用工程用地 给水 排水 供电 邮电 供气 供热 殡葬 防灾和能源等工 程设施用地 U U2环卫设施用地公厕 垃圾站 粪便和垃圾处理设施等用地 绿化用地各类公共绿地 生产防护绿地 不包括各类用地内部的绿地 G1公共绿地 面向公众 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 如公园 街巷中的绿地 路 旁或临水宽度等于和大于 5m 的绿地G G2生产防护绿地 提供苗木 草皮 花卉的圃地 以及用于安全 卫生 防风等的 防护林带和绿地 水域和其它用 地 规划范围内的水域 农林种植地 牧草地 闲置地和特殊用地 E1水 域 江河 湖泊 水库 沟渠 池塘 滩涂等水域 不包括公园绿地 中的水面 E2农林种植地以生产为目的的农林种植地 如农田 菜地 园地 林地等 E3牧草地生长各种牧草的土地 E4闲置地尚未使用的土地 E E5特殊用地 军事 外事 保安等设施用地 不包括部队家属生活区 公安消 防机构等用地 3 2 用地计算 3 2 1 村镇的现状和规划用地 应统一按规划范围进行计算 3 2 2 分片布局的村镇 应分片计算用地 再进行汇总 3 2 3 村镇用地应按平面投影面积计算 村镇用地的计算单位为公顷 ha 3 2 4 用地面积计算的精确度 应按图纸比例尺确定 1 10000 1 25000 的图纸 应取值到个位数 1 5000 的图纸应取值到小数点后一位 1 1000 1 2000 的图纸 应取值到小数点后两位 3 2 5 村庄用地计算表的格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A 0 1 的规定 集镇用地计算表 的格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A 0 2 的规定 小城镇建设用地标准制定及节约用地途径研究 专题结论 小城镇用地分类和代号 类别代号 大类 小类 类别名称范围 居住建筑用地 各类居住建筑及其间距和内部小路 场地 绿化等用地 不包 括路面宽度等于和大于 3 5m 的道路用地 R1村民住宅用地 村民户独家使用的住房和附属设施及其户间间距用地 进户小 路用地 不包括自留地及其它生产性用地 R2居民住宅用地 居民户的住宅 庭院及其间距用地 R R3其它居住用地 属于 R1 R2 以外的居住用地 如单身宿舍 敬老院等用地 公共建筑用地 各类公共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内部道路 场地 绿化等用地 C1行政管理用地 政府 团体 经济贸易管理机构等用地 C2教育机构用地 幼儿园 托儿所 小学 中学及各类高中级专业学校 成人学 校等用地 C3文体科技用地 文化图书 科技 展览 娱乐 体育 文物 宗教等用地 C4医疗保健用地 医疗 防疫 保健 休养和疗养等机构用地 C5商业金融用地 各类商业服务业的店铺 银行 信用 保险等机构 及其附属 设施用地 C C6集贸设施用地 集市贸易的专用建筑和场地 不包括临时占用街道 广场等设 摊用地 生产建筑用地 独立设置的各种所有制的生产性建筑及其设施和内部道路 场 地 绿化等用地 M1一类工业用地 对居住和公共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如缝纫 电子 工 艺品等工业用地 M2二类工业用地 对居住和公共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 如纺织 食品小 型机械等工业用地 M3三类工业用地 对居住和公共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 如采矿 冶金 化学 造纸 制革 建材 大中型机械制造等工业用地 M M4 农业生产设施 用地 各类农业建筑 如打谷场 饲养场 农机站 育秧房 兽医站 等用其附属设施用地 不包括农林种植地 牧草地 养殖水域 仓储用地 物资的中转仓库 专业收购和储存建筑及其附属道路 场地 绿化等用地 W1普通仓储用地 存放一般物品的仓储用地W W2 危险品仓储用 地 存放易燃 易爆 剧毒等危险品的仓储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村镇对外交通的各种设施用地 T1公路交通用地 公路站场及规划范围内的路段 附属设施等用地T T2其它交通用地 铁路 水运及其它对外交通的路段和设施等用地 类别代号 类别名称范围 大类 小类 道路广场用地 规划范围内的道路 广场 停车场等设施用地规划范围内宽度 等于和大于 3 5m 以上的各种道路及交叉口等用地 S1道路用地 规划范围内宽度等于和大于 3 5m 以上的各种道路及交叉口等用 地 S S2广场用地公共活动广场 停车场用地 不包括各类用地内部的场地 公用工程设施 用地 各类公用工程和环卫设施用地 包括其建筑物 构筑物及管理 维修设施等用地 U1公用工程用地 给水 排水 供电 邮电 供气 供热 殡葬 防灾和能源等 工程设施用地 U U2环卫设施用地 公厕 垃圾站 粪便和垃圾处理设施等用地 绿化用地各类公共绿地 生产防护绿地 不包括各类用地内部的绿地 G1公共绿地 面向公众 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 如公园 街巷中的绿地 路旁或临水宽度等于和大于 5m 的绿地G G2生产防护绿地 提供苗木 草皮 花卉的圃地 以及用于安全 卫生 防风等 的防护林带和绿地 水域和其它用 地 规划范围内的水域 农林种植地 牧草地 闲置地和特殊用地 E1水 域 江河 湖泊 水库 沟渠 池塘 滩涂等水域 不包括公园绿 地中的水面 E2农林种植地以生产为目的的农林种植地 如农田 菜地 园地 林地等 E3牧草地生长各种牧草的土地 E4闲置地尚未使用的土地 E E5特殊用地 军事 外事 保安等设施用地 不包括部队家属生活区 公安 消防机构等用地 分析 以上两个标准对村庄建设用地进行了完全相同的分类 均分为居住建 筑用地 公共建筑用地 生产建筑用地 仓储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广场用 地 公用工程设施用地 绿化用地 水域和其它用地等 9 大类 28 小类 在这个 分类系统中 对于土地整理而言 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分类详细 范围广泛 在农村居民点的调研中具有可操作性 二是概念都比较明确 系统性较强 容易 掌握 三是有利于对各类用地进行定量的分析和制定定额指标 因此对于土地整 理中的农村居民点建设是比较适用的 推荐采用村镇规划标准中的分类系统 其 中 3 1 3 为强制性条文 其余属于推荐性条文 但是在现阶段土地整理的资料统 计中都是以国土系统分类标准未基础 即按照 关于印发试行 土地分类 的通 知 国土资发 2001 255 号 规定 按照土地使用性质 分成 3 个一级类 15 个 二级类和 71 个三级类 这个分类体系比村镇分类系统更加细致 而且土地统计 台帐也是以此为基础的 怎样有效的融合二者之间的有缺点 将是进一步研究的 问题 3 4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村镇规划标准 GB 50188 93 标准规定 4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4 1 一般规定 4 1 1 村镇建设用地应包括本标准表 3 1 3 村镇用地分类中的居住建筑用地 公 共建筑用地 生产建筑用地 仓储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公用工 程设施用地和绿化用地 8 大类之和 4 1 2 村镇规划的建设用地标准应包括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建设用地构成比例和 建设用地选择三部分 4 1 3 村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为规划范围内的建设用地面积除以常住人口数量 的平均数值 人口统计应与用地统计的范围相一致 4 2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4 2 1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按表 4 2 1 的规定分为五级 表 4 2 1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级 级别一二三四五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平方米 人 50 60 60 80 80 100 100 120 120 150 4 2 2 新建村镇的规划 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宜按表 4 2 1 中第三级确定 当发 展用地偏紧时 可按第二级确定 4 2 3 对已有的村镇进行规划时 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以现状建设用地的人均 水平为基础 根据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级别和允许调整幅度确定 并应符合表 4 2 3 及本条各款的规定 4 2 3 1 第一级用地指标可用于用地紧张地区的村庄 集镇不得选用 4 2 3 2 地多人少的边远地区的村镇 应根据所在省 自治区政府规定的建设用地 指标确定 表 4 2 3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现状人均建设用的水平 平方米 人 人均建设用的指标级别允许高速幅度 平方米 人 50一 二应 增 5 20 50 1 60一 二可 增 0 15 60 1 80二 三可 增 0 10 80 1 100二 三 四可 增 减 0 10 100 1 120三 四可 减 0 15 120 1 150四 五可 减 0 10 150五应减至 150 以内 注 允许调整幅度是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对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的增减数值 4 3 建设用地构成比例 4 3 1 村镇规划中的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道路广场及绿化用地中公共绿地四类 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宜符合表 4 3 1 的规定 表 4 3 1 建设用地构成比例 占建设用地比例 类别代号用地类别 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 R居住建筑用地30 5035 5555 70 C公共建筑用地12 2010 186 12 S道路广场用地11 1910 179 16 G1公共绿地2 62 62 4 四类用地之和65 8567 8772 92 4 3 2 通勤人口和流动人口较多的中心镇 其公共建筑用地所占比例宜选取规定 幅度内的较大值 4 3 3 邻近旅游区及现状绿地较多的村镇 其公共绿地所占比例可大于 6 4 4 建设用地选择 4 4 1 村镇建设用地的选择应根据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占地的数量和质量 现 有建筑和工程设施的拆迁和利用 交通运输条件 建设投资和经营费用 环境质 量和社会效益等因素 经过技术经济比较 择优确定 4 4 2 村镇建设用地宜选在生产作业区附近 并应充分利用原有用地调整挖潜 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相协调 当需要扩大用地规模时 宜选择荒地 薄地 不 占或少占耕地 林地和人工牧场 4 4 3 村镇建设用地宜选在水源充足 水质良好 便于排水通风向阳和地质条件 适宜的地段 4 4 4 村镇建设用地应避开山洪 风口 滑坡 泥石流 洪水淹没 发震断裂带 等片段灾害影响的地段 并应避开片段保护区 有开采价值的地下资源的地下采 空区 4 4 5 村镇建设用地宜避免被铁路 重要公路和高压输电线路所穿越 小城镇建设用地标准制定及节约用地途径研究 专题结论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级 级别一二三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平方米 人 80 100 100 120 120 130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现状人均建设用的水平 平方米 人 人均建设用的指标级别允许高速幅度 平方米 人 80一可 增 0 10 80 1 100一 二可 增 减 0 10 100 1 120一 二可 减 0 10 120 1 150二 三可 减 0 20 150三应减至 130 以内 建设用地构成比例 占建设用地比例 类别代号用地类别 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 R居住建筑用地30 4535 5055 70 C公共建筑用地12 2010 186 12 S道路广场用地11 1910 179 16 G1公共绿地5 84 62 4 四类用地之和65 8567 8772 92 分析 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主要包括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级 人均建设用地指 标和建设用地比例构成三个部分内容 二者均对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规定 但是二者的分级体系和标准不一样 其中 村镇规划标准 将人均建设指标等级 分为 5 级 并将人均最大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 150 平方米以内 而 小城镇建设 用地标准制定及节约用地途径研究 则分为 3 级 人均最大建设用地面积控制 在 130 平方米以内 二者之间的分级区别直接导致了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和建设用 地构成比例的不同 根据实际情况来看 目前的各种村镇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中涉及到村镇居民最大建设用地面积时 都是以 村镇规划标准 中的 150 平方米为最大界限的 因此建议采用 村镇规划标准 中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 级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和建设用地构成比例 其中建设用地指标分级为国家强制 性规定 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和建设用地构成比例是分级标准之后的辅助指标 属于推荐性条文 3 5 居住建筑用地 村镇规划标准 GB 50188 93 标准规定 5 居住建筑用地 5 0 1 村民宅基地和居民住宅用地的规模 应根据所在省 自治区 直辖市政府 规定的用地面积指标进行确定 5 0 2 居住建筑用地的选址 应有利生产 方便生活 具有适宜的卫生条件和建 设条件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5 0 2 1 居住建筑用地应布置在大气污染源的常年最小风向频率的下风侧以及水污 染源的上游 5 0 2 2 居住建筑用地应与生产劳动地点联系方便 又不相互干扰 5 0 2 3 居住建筑用地位于丘陵和山区时 应优先选用向阳坡 并避开风口和窝风 地段 5 0 2 4 居住建筑用地应具有适合建设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5 0 3 居住建筑用地的规划 应符合下列规定 5 0 3 1 居住建筑用地规划应符合村镇用地布局的要求 并应综合考虑相邻用地的 功能 道路交通等因素进行规划 5 0 3 2 居住建筑用地规划应根据不同住户的需求 选定不同的住宅类型 相对集 中地进行布置 5 0 4 居住建筑的布置 应根据气候 用地条件和使用要求 确定居住建筑的类 型 朝向 层数 间距和组合方式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5 0 4 1 居住建筑的布置应符合所在省 自治区 直辖市政府规定的居住建筑的朝 向和日照间距系数 5 0 4 2 居住建筑的平面类型应满足通风要求 在现行的国家标准 建筑气候区划 标准 的 气候区 居住建筑的朝向应使夏季最大频率风向入射角大于 15 在其他气候区 应使夏季最大频率风向入射角大于 0 5 0 4 3 建筑的间距和通道的设置应符合村镇防灾的要求 5 0 4 4 宅院宜缩小沿巷路一侧的边长 宅院组合宜采用一条巷路服务两侧住户的 组合型式 小城镇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标准及优化研究 专题结论 小城镇居住体系构架表 居住规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居住单 位名称人口数住户数公建户外休闲娱乐设施 对应行政管理机构 级 8000 12000 2000 3000 级住宅 小区 级 5000 7000 1250 1750 在 1 7 类中选取 部分项目 小区级 配置 级 街道办事处 级 1500 2000375 500 级住宅 组群 级 1000 1400250 350 在 1 2 3 4 7 类中选取部分项目 组群级 配置 级 居 村 委会 级250 34063 85 级住宅 庭院 级180 24045 60 庭院级 配置 级 居 村 民小组 小城镇居住小区道路控制线间距及路面宽度表 建设控制线之间的距离道路 名称采暖区非采暖区 路面 宽度 备注 居住小区级道路16 1814 166 7 米 住宅组群级道路12 1310 113 4 米 宅前路及其 它人行道 2 2 5 米 应满足各类工程管线埋没要求 严寒积雪地区的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 并适当加宽 地震区道路宜做柔性路面 小城镇居住小区公共绿地面积及休闲设施配置 居住单 位名称 中心绿 地名称 设施项目 最小面积 规模 备注 0 6 0 7ha居住 小区 小区 游园 草坪 花木 花坛 水面 儿童游乐设施 座 椅 台桌 铺装地面 雕塑或其他建筑小品0 4 0 5ha 园内布局应有 明确的功能区划 0 09 0 1ha 住宅 组群 组群中 心绿地 草坪 花木 座椅 台桌 简易儿童游乐实施 铺装地面0 07 0 08ha 儿童游乐设施应 布置在中心绿地 的非阴影区地段 0 04 0 06ha住宅 庭院 庭院 绿地 草坪 花木 座椅 台桌 铺装地面 0 02 0 03ha 座椅台桌应布置 在非阴影区地段 小城镇居住小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居住小区住宅组群住宅庭院 居住单位 人均用地指标 层数 级 级 级 级 级 级 低 少 层48 5540 4735 3831 3429 3126 28 低 少 层 多层36 4030 3528 3025 2723 2522 24 多层27 3023 2621 2218 2019 2017 18 小城镇居住小区用地构成指标控制 居住小区住宅组群住宅庭院 居住单位 用地指标 用地类别 级 级 级 级 级 级 住宅建筑用地54 6258 6672 8275 8576 8678 88 公共建筑用地16 2212 184 83 62 51 5 4 道路用地10 1610 132 62 51 31 2 公共绿地8 137 123 42 32 31 5 2 5 总计用地100100100100100100 小城镇住宅户均建筑面积指标 户结构户均建筑面积户均使用面积 两代85 9565 82 三代100 14082 120 四代150 200125 170 分析 对于居住建设用地的相关规定 村镇规划标准 主要对居住地的选 址要求 居住建筑的类型 朝向 层数 间距和组合方式进行了定性的规定 但 是对于具体的格局 用地面积指标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 而 小城镇居住小区规 划设计标准及优化研究 中则对居住区内的居住体系 道路 居住区内的公建类 别机用的指标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但是 小城镇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标准及优化 研究 所指的居住区域的形式属于城镇化方式下的居住组团模式 不适合土地开 发整理中的农村居民点建设方式 另外对于各个类别的用地指标控制过细 不适 于调节 因此这里对居住建设用地的规定应该引用 村镇规划标准 中的相关规 定 但是要结合 小城镇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标准及优化研究 进行细化 将二者 结合进行应用 其中 村镇规划标准 中 5 0 1 5 0 4 1 为强制性条文 其余拟 定为推荐性条文 3 6 公共建筑用地 村镇规划标准 GB 50188 93 标准规定 6 公共建筑用地 6 0 1 公共建筑项目的配置应符合表 6 0 1 的规定 表 6 0 1 村镇公共建筑项目配置 类别项目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一般村 1 人民政府 派出所 2 法庭 3 建设 土地管理机构 4 农 林 水 电管理机构 5 工商 税务所 6 粮管所 7 交通监理站 行政管理 8 居委会 村委会 9 专科院校 10 高级中学 11 初级中学 12 小学 教育机构 13 幼儿园 托儿所 14 文化站 室 青少年之家 15 影剧院 16 灯光球场 17 体育场 文体科技 18 科技站 19 中心卫生院 20 卫生院 所 室 21 防疫 保健站 医疗保健 22 计划生育指导站 23 百货店 24 食品店 25 生产资料 建材 日杂店 26 粮店 27 煤店 28 药店 29 书店 30 银行 信用社 保险机构 31 饭店 饮食店 小吃 32 旅馆 招待所 33 理发 浴室 洗染店 34 照相馆 商业金融 35 综合修理 加工 收购店 集贸设施 36 粮油 土特产市场 类别项目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一般村 37 蔬菜 副食市场 38 百货市场 39 燃料 建材 生产资料市场 40 畜禽 水产市场 注 表中 为应设的项目 为可设的项目 为不设置 6 0 2 各类公共建筑的用地面积指标应符合表 6 0 2 的规定 表 6 0 2 各类公共建筑人均用地面积指标 各类公共建筑人均用的面积指标 平方米 人 村镇层次 规划规模分级 行政管理教育机构文体科技医疗保健商业金融 中心镇大型0 3 1 52 5 10 00 8 6 50 3 1 31 6 4 6 中型0 4 2 03 1 12 00 9 5 30 3 1 61 8 5 5 小型0 5 2 24 3 14 01 3 4 20 3 1 92 0 6 4 一般镇大型0 2 1 90 3 9 00 7 4 10 3 1 20 8 4 4 中型0 3 2 23 2 10 00 9 3 70 3 1 50 9 4 6 小型0 4 2 53 4 11 01 1 3 30 3 1 81 0 4 8 中心村大型0 1 0 41 5 5 00 3 1 60 1 0 30 2 0 6 中型0 12 0 52 6 6 00 3 2 00 1 0 30 2 0 6 注 集设施用地面积应按赶集人数 经营品类计算 6 0 3 村庄和中小型的集镇的公共建筑用地 除学校和卫生院以外 宜集中布置 在位置适中 内外联系方便的地段 商业金融机构和集贸设施宜设在村镇入口附 近或交通方便的地段 6 0 4 学校用地应设在阳光充足 环境安静的地段 距离铁路干线应大于 300m 主要入口不应开向公路 6 0 5 集贸设施用地应纸盒考虑交通 环境与节约用地等因素进行布置 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 6 0 5 1 集贸设施用地的选址应有利于人流和商品的集散 并不得占用公路 主要 干路 车站 码头 桥头等交通量大的地段 影响镇容环境和易燃易爆的商品市 场 应设在集镇的边缘 并应符合卫生 安全防护的要求 6 0 5 2 集贸设施用地的面积应按平集规模确定 非集时应考虑设施和用地的综合 利用 并应安排好大集时临时占用的场地 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用了 村镇规划标准 中的公共建设用地的配置 方案 在相关的标准和研究中 只有 村镇规划标准 中的公建用地配置范围是 与土地整理中的农村居民点建设有关联 其余的范围过大 不适于在土地整理标 准中使用 在这个配置方案中将公建类型分为六类 即行政管理 教育机构 文 体科技 医疗机构 商业金融和集贸设施 并对六类公建用地的范围做了比较详 细的规定 与土地整理的实际情况比较对应 容易在实际过程中操作 可以直接 的予与应用 但是也不能将 村镇规划标准 中的配置方案完全直接的引用 主 要是因为它也包含了一些建制镇的配置方案 同时结合前面已经提到的村庄规模 分级中 它也只是对中心村的公建进行了配置 而对于基层村而言 没有进行相 关的配置要求 这主要是由于在早期的基层村建设中 一般不设或只设简单的公 共建筑 结合目前国家对农村居民点建设的要求和相关的村庄整治要求 针对土 地整理而言 涉及到村庄整理的多为基层村 因此这里应该进行比较详细的规定 进行修改后 应用于成果当中 属于推荐性条文 3 7 生产建筑和仓储用地 村镇规划标准 GB 50188 93 标准规定 7 生产建筑和仓储用地 7 0 1 生产建筑用地应根据其对生活环境和影响状况进行选址和布置 并应符合 下列规定 7 0 1 1 本标准用地分类中的一类工业用地可选择在居住建筑或公共建筑用地附近 7 0 1 2 本标准用地分类中的二类工业用地应选择在常年最小风向频率的止风侧及 河流的下游 并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的有关规定 7 0 1 3 本标准用地分类中的三类工业用地应按环境保护的要求进行选址 并严禁 在该地段内布置居住建筑 7 0 1 4 对已造成污染的二类 三类工业 必须治理或调整 7 0 2 工业生产用地应选择在靠近电源 水源 对外交通方便的地段 协作密切 的生产项目应邻近布置 相互干扰的生产项目应予以分隔 7 0 3 农业生产设施用地的选择 应符合下列规定 7 0 3 1 农机站 场 打谷场等的选址 应方便田间运输和管理 7 0 3 2 大中型饲养场的选址 应满足卫生和防疫要求 宜布置在村镇常年盛行风 向的侧风位 以及通风 排水条件的良好的地段 关应与村镇保持防护距离 7 0 3 3 兽医站宜布置在村镇边缘 7 0 4 仓库及堆场用地的选址 应按存储物品的性质确定 关应设在村镇边缘 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段 粮 棉 木材 油类 农药等易燃易爆和危险品仓库与厂 房 打谷场 居住建筑的距离应符合防火和安全的的关规定 7 0 5 生产建筑用地 仓储用地的规划 应保证建筑和各项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 并应设置消防通路 分析 生产建设和仓储用地是农村建设用地的一大特色 因此在进行农村居 民点建设和村庄整治中必须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布局 因此在这里单列为一项内容 在相关的标准和研究中 只有 村镇规划标准 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规定 主要对 四个方面进行了规定 一是对生产建筑用地的选址和布置的技术要求 并按照 生产对生活环境的影响状况分别对无污染 轻度污染和严重污染三类情况 规定 了选址要求 对已造成污染的工厂 场 规定了必须限期治理或调整的要求 二 是对生产建筑用地选址同能源 交通等布置方面的要求 三是对农业生产设施用 地布置的技术要求 强调了对农机站 场 打谷场等用地的选址和布置 对大 中型饲养场地的选址 不仅要防止对生活环境的污染 还要满足饲养的卫生防疫 要求 对兽医站要布置在村镇边缘 四是生产建筑用地和仓储用地的规划布置中 要符合防火与安全的规定 这方面的内容完全满足了土地整理中农村居民点的要 求 可以进行生产建设及仓储用地的布局要求 予与完全引用 村镇规划标准 中 7 0 1 3 7 0 1 4 属于强制性条文 其余属于推荐性条文 3 8 村庄道路及竖向规划 村镇规划标准 GB 50188 93 标准规定 8 道路 对外交通和竖向规划 8 1 道路和对外交通规划 8 1 1 道路交通规划应根据村镇之间的联系和村镇各项用地的功能 交通流量 结合自然条件与现状特点 确定道路交通系统 并有利于建筑布置和管线敷设 8 1 2 村镇所辖地域范围内的道路 按主要功能和使用特点应划分为公路和村镇 道路两类 其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8 1 2 1 公路规划应符合国家现行的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的有关规定 8 1 2 2 村镇道路可分为四级 其规划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8 1 2 的规定 表 8 1 2 村镇道路规划技术指标 村镇道路级别 规划技术指标 一二三四 计算行车速度千米 小时403020 道路红线宽度 米 24 3216 2410 14 车行道宽度 米 14 2010 146 73 5 每侧人行道宽度 米 4 63 50 20 道路间距 米 500250 500120 30060 150 注 表中一 二 三级道路用地按红线宽度计算 四级道路按车行道宽度计算 8 1 3 村镇道路系统的组成 应符合表 8 1 3 的规定 表 8 1 3 村镇道路系统组成 道路分级 村镇层次规划规模分级 一二三四 中心镇大型 中型 小型 一般镇大型 中型 小型 中心村大型 中型 小型 一般村大型 中型 小型 注 表中 应设的级别 可设的级别 为不设置 当大型中心镇规划人口大于 30000 人时 其主要道路红线宽度可大于 32m 8 1 4 集镇道路应根据其道路现状和规划布局的要求 按道路的功能性质进行合 理布置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8 1 4 1 连接工厂 仓库 车站 码头 货场等和道路 不应穿越集镇的中心地段 8 1 4 2 位于文化娱乐 商业服务等大型公共建筑前的路段 应设置必要的人流集 散场地 绿地和停车场地 8 1 4 3 商业 文化 服务设施集中的路段 可布置为商业步行街 禁止机动车穿 越 路口处应设置停车场地 8 1 5 汽车专用公路 一般公路中的二 三级公路 不应从村镇内部穿过 对于 已在公路两侧形成的村镇 应进行调整 8 2 竖向规划 8 2 1 村镇建设用地的竖向规划 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确定建筑物 构筑物 场地 道路 排水沟等的规划标高 2 确定地面排水方式及排水构筑物 3 进行土方平衡及挖方 填方的合理调配 确定取土和弃土的地点 8 2 2 村镇建设用地的竖向规划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 保留原有绿地和水面 2 有利于地面水排除 3 符合道路 广场的设计坡度要求 4 减少土方工程量 8 2 3 建筑用地的标高应与道路标高相协调 高于或等于邻近道路的中心标高 8 2 4 村镇建设用地的地面排水 应根据地形特点 降水量和汇水面积等因素 划分排水区域 确定坡向 坡度和管沟系统 分析 对于农村区域的道路和竖向规划要求 也只存在于 村镇规划标准 中 首先指出了道路建设的基本选址要求 即应根据村镇之间的联系和村镇各项 用地的功能 交通流量 结合自然条件与现状特点 确定道路交通系统 并有利 于建筑布置和管线敷设 其次对村镇道路规划技术指标进行了相应的规定 采用 计算行车速度 道路红线宽度 车行道及人行道宽度 道路建议间距等五项设计 指标 将道路按使用功能和通行能力划分为四级 用中文一 二 三 四表示 未采用主干道 次干道 支路 巷路等名称 还规定了道路用地的计算方法 并 且结合村庄的规模进行了四级道路的配置方式 但是 8 1 4 8 1 5 对集镇和县城 以外建制镇的道路与对外交通进行了规定 这部分内容舍去 直接引用对村庄部 分的规定 考虑到各个区域差异 建议为推荐性条文 3 9 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3 9 1 给水工程规划 村镇规划标准 GB 50188 93 标准规定 9 1 给水工程规划 9 1 1 给水工程规划中 集中式给水应包括确定用水量 水质标准 水源及卫生 防护 水质净化 给水设施 管网布置 分散式给水应包括确定用水量 水质标 准 水源及卫生防护 取水设施 9 1 2 集中式给水的用水量应包括生活 生产 消防 浇洒道路和绿化 管网漏 水量和未预见水量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9 1 2 1 生活用水量的计算 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居住建筑的生活用水量应按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进行计算 2 公共建筑的生活用水量 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 范 的有关规定 也可按居住建筑生活用水量的 8 25 进和估算 9 1 2 2 生产用水量应包括乡镇工业用水量 畜禽饲养用水量和农业机械用水量 可按所在省 自治区 直辖市政府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9 1 2 3 消防用水量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 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的有关规定 9 1 2 4 浇洒道路和绿地的用水量 可根据当地条件确定 9 1 2 5 管网漏失水量及未预见水量 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 15 25 计算 9 1 3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9 1 4 水源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水量充足 水源卫生条件好 便于卫生防护 2 原水水质符合要求 优先选用地下水 3 取水 净水 输配水设施安全经济 具备施工条件 4 选择地下水作为给水水源时 不得超量开采 选择地表水作为给水水源 时 其枯水期的保证率不得低于 90 9 1 5 给水管网系统的布置 干管的方向应与给水的主要流向一致 并应以最短 距离向用水大户供水 给水干管最不利点的最小服务水头 单层建筑物可按 5 10m 计算 建筑物每增加一层应增压 3m 分散式给水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 标准的规定 农村给水设计规范 CECS82 96 标准 该规范中对用水量 水质 水压 水源 取水建筑物 设计的规模 水泵和 水泵房 输配水 调节构筑物 净化方法等做了一般性的规定 讲的是具体的方 法 在居民点建设中 我们强调对各个工程的用地进行布局而非设计方法 因此 不予引用 小城镇基础设施规划标准研究 专题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哈尔滨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30问及答案
- 中国移动宝鸡市2025秋招技术岗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国家能源烟台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能源与动力工程岗位
- 昌都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财务资产岗
- 中国移动宜昌市2025秋招计算机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宁德市中储粮2025秋招写作案例分析万能模板直接套用
- 银川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质检化验岗
- 中国广电济宁市2025秋招计算机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乌海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法律与合规岗
- 朔州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综合知识专练题库及答案
- 福利彩票数字化转型总结
- 护理心理学自我意识
- 餐饮企业税务管理制度
- 《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 个人贷款管理办法(2024年第3号)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第二章:小学语文课程教材
-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素材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 废铅酸电池中回收高纯度金属铅和α-PbO新工艺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露天停车场施工方案
- 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 (月考)
- GB/T 43063-2023集成电路CMOS图像传感器测试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