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特色词语英译.doc_第1页
中国文化特色词语英译.doc_第2页
中国文化特色词语英译.doc_第3页
中国文化特色词语英译.doc_第4页
中国文化特色词语英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叶落便知秋意浓,即使江南的绿色褪色之期晚了几许,南飞的大雁也会在天空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秋天真的来了,中秋真的来了,国庆真的来了。秋天,是一个丰硕的季节,它孕育着收获。节日,是一个相聚的守候,它意味着团圆。在这个萧瑟的天空下,节日只会提醒游子该回家了,看看久别的故土,看看年迈的父母,看看自己的过往;但是现实的境遇却让我们无法脱身,我们只能思念、感叹,每逢佳节倍思亲。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转眼,我们已经长大,离开了父母亲人,离开了学校师生,离开了书生意气的轻狂,开始学会一个人的生活,向大人的方向一步步的跟进。岁月在流逝,阅历随之增长,思乡之情越发疯狂的蔓延,就连睡梦呓语都是方言的味道。看的故事多了,心中对母爱、对父爱、对乡情有了更为独特的情愫,每逢佳节便撩动我多愁善感的心,思亲之情犹如海浪澎湃着我难以平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多少年过去了,我一直穿着母亲手工制作的鞋垫,从春花到秋实,从寒来至暑往,走完四季的轮回;从儿时母亲手工做的棉鞋到现在自己买的运动鞋,鞋垫陪我走完了懵懂的青春。去年的一天,母亲打电话问我穿多大的鞋,她说再给我做十双。我疑惑的问母亲为什么要做那么多,我穿不完。母亲说她眼睛看不清楚了,这是最后一次给我做鞋垫了,多做几双,多穿几年。听到这里我不禁留下了眼泪,瞬间感觉母亲已经老了,而我却远在千里之外不能尽孝。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家乡发生了很多的事,电话成了我与亲人的寄托,虽然电话中父母的声音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我脑中总会浮现他们日益憔悴的容颜。夜深难眠的时候,我就会走上阳台,看看这个霓虹映衬的不夜城。看着高耸的楼房,看着明亮的月,看着静静夜。夜风带来阵阵桂花的余香,我似乎在花香里闻到了家乡桂花酒的味道,听见了家乡河水流淌的声音,各种野鸟的怪叫,还有父亲夜里的咳嗽。家、家乡、亲人都在记忆中,都在心中,平日里他们平静的像湖水,每当在团圆的时候便激起千层浪,不停地叩打着游子的心门。又是一年月圆时,又是一年团聚日,常回家看看,父母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的老去,他们要求并不高,全家团圆便是福。不要让自己暂时的借口成为不回家的理由,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终身遗憾。中文摘要特色词汇是中国研究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中国特色词汇是表达中国文化中的特有事物,其中蕴藏着中国千百年文化的内涵,当中国的文化传出中国走向世界的时候,这些中国特色词汇又是怎样不失原味的被翻译成外语从而被外国人所接受的呢?本文将以中国特色词汇翻译成为例,介绍了一些中国特色词汇的被译成英语的方法,它们分别是音译、直译、意译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使大家基本了解中国特色词汇在英语交际是怎样被转换并被使用的,逐渐融合进传统英语中的,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用英语交流的需要。除此之外,还将浅谈中国特色词汇所对应的特别的英文词汇出现的原因之一: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词汇空缺。并对文化差异进行细分详细阐述。还将提出一些关于中国特色词汇在英语国家传播的前景的看法。关键词:中国特色词汇;文化差异;翻译Abstract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study of China English.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refer to the uniqueness of Chinese items, and of course, contain th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With the wide spread of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 how can they be understood and accepted by foreigners accurately in translation? The paper, by giving a good number of examples, introduces some method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including transliter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and so on. These methods help to understand how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are transformed into and used in English, and how they gradually integrate into the traditional English and satisfy the demand of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In addition, the paper is to expose in detail lexical gap caused by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Furthermore, it also offers some views on the prospect of the spread of Chinese culture-loaded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Key words: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culture differences; translation一、 前言英语从它传入中国的第一天开始就发挥着强大的交流作用,同时也开始了在中国的过程。而当中国改革开放,技术,社会生活等诸方面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一批又一批新词新语也应运而生,其数量的成长速度之快令人应接不暇。于是在国际英语交流过程中,表现了中华文化中最有个性的内容的,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的词汇,在西方语言中是没有现成可以对应的词语,这就产生了对应空缺的现象,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障碍。此时,研究应如何解决这个障碍,为中国文化更好的传播铺平道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上述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二、中国词汇的特点世界上的文字体系大致可以归属三类:表形文字(图画文字),表音文字(音意结合文字),表意文字(拼音文字)1(25)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它与世界大多数民族使用的拼音文字是有显著的差别。它的字形结构与表意作用有着紧密的关系。汉字的这一特点当然是由汉语的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同音词多,又缺乏形态变化,加上方言分歧严重,而表意性质的汉字正可适应这些特点而满足交际的需要。于是这种文字本身就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2(362)。那么汉语的词又是怎样造出来的呢?“汉语的字和词是分开的。汉语的字是有限的,虽然人们还在造新字,但是这是极为有限的。而汉语新词构造却是无限的。”“汉字的词形较为固定,不像英语那样可以变化多端。汉语与英语相似,采用合成法来扩充词汇,汉语的字、词拼组新词的时能力及强。”相比之下“英语的字与词是不分的,或者说没有字,只有词。英语虽然有自由词根(free-bound),但数量有限”就是因为汉字多体现其(形)意,所以“汉语词义比较窄,较为精确、固定、比较严谨,因而词义的伸缩性和上下文的依赖性就比较小,独立性就较大。”1(26)就因为中国词汇具有以上的特点,在双语转换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词汇空缺的现象,而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其所在的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三、 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的难点及成因即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词汇空缺语言是在长河的发展中形成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文化的真正意义对于本文化群体来说那是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但是对于不同文化的群体,则是非常陌生的。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语言群体,于是,当不同语言群体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词汇空缺,即无法在非本族语言的范围内寻找到能够表达其意思的相对应的词汇,而这些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信仰,道德,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上(一)、传统积淀历史文化因素造成词汇空缺现象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其传统的文化思想反应到语言上。传统的固然在人们的脑中是根深蒂固的,就像这个“龙”字,在华夏文化中,“龙”字是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之一,与凤凰、麒麟、龟合称“四灵”。除这个字义外,它还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形成一种中华文化图腾,现在称炎黄子孙为“龙的传人”,可见其影响之大。后世的很多皇帝就“龙”这个事物作为权威的象征,如坐龙椅,褂龙袍,睡龙床等等。然而在西方国家,“龙”(dragon)是凶险的,“因为在英语的历史上从贝尔沃夫时代起,龙就是凶险邪恶的象征,是吐火伤人的怪物。”1(277)这是传统积淀造成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其进一步的发展就造成了词汇空缺。再如“中秋节”Mid-Autumn Day;“泼水节”Water-Splashing Day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佳节,是中国优良文化的积淀,悠久历史传承至今的瑰宝,这些传统文化佳节现在已经不仅仅是被中国人所专有,它们也在一些喜欢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中流行起来。而欧美信仰的是基督教,所以有不少词汇包括他们的节日都与圣经和基督教有关,如a covenant of salt(不可背弃的盟约),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家徒四壁);较之,汉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佛教和道教是分不开的,如: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法无边。再有一些如“武术” wu shu ,“功夫” kung fu,“扭秧歌”yang ko,这些民间的特色文化,在中国还未对外开放,这些对西方人来说都是闻所未闻的,这些都反映了这两种不同的历史文化所造成的词汇空缺。(二)、地域文化的差异造成的词汇空缺地域文化差异指的是一个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等不同所形成的文化差异。语言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有很大的关系,中国英语中大量的成语、典故、俚语、俗语、格言、谚语等都带有浓烈的汉名族特色和地域色彩。汉民族是生活在亚洲大陆上,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而英国是一个岛国,航海业一直很发达。两者的不同就出现了汉语文化中很多词汇与土地有关,而在英语词汇中很多都与海有关;例如,汉语用“土崩瓦解”形容彻底崩溃,无法收拾,而英文用“get into hot water”表示陷于困境。“烂醉如泥”英文用drunk as a sailor,这里不用泥,而用的是水手3。此外,地域的差异影响到的气象变化进而还会影响到农牧业,这方面的不同是造成中英无对应词汇的另一个因素。不列颠岛西北山区潮湿多雨,其后属湿润型,在树林里适合生长蘑菇,而中国地处东南亚,幅员辽阔,各地的其后差别也是相当大的,于是汉语中用来比喻新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的成语“雨后春笋”被译成英文时就为spring up like mushrooms or to mushroom up。(三)、习俗文化的差异造成的词汇空缺英汉风俗习惯的差异体现在许多方面,如饮食,婚嫁,节气,对色彩的偏爱,亲属关系等等。这些差异也常常使语言间出现相对的词汇空缺现象。比如,在中国,人们喜欢在喜庆的节日里用红色来装扮,认为红色代表着吉祥好运,新人在结婚的时候都喜欢穿着红色的衣服;而在西方国家里它们则认为红色代表着暴力与血腥,新人们在婚礼时则以白色来代表它们纯洁无瑕的爱情,但在中国,白色却时常表示不幸4。所以英语中的吉日不是中国人所想象的a red day正确的应该是a white day。而汉语中所说的红人则不可以翻译成a red-haired girl,其正确的译法应该是a white headed boy. 再来看看在对待动物的态度上,英民族喜爱宠物,狗是他们最喜爱的宠物之一,他们认为狗很忠诚。而狗在汉文化中却是一种卑微的动物,它被人看作是“低贱”的代名词。所以与狗有关的词语大多含有贬义,如:“狗胆包天”“狗仗人势”“狗腿子”“狗头军师” “狗急跳墙”;但英文中,有关狗的词语大多没有贬义,如:“居于高位” be top dog; “幸运儿” a lucky dog。再如,中国古时候女子要以三寸金莲为美,于是就有女子“裹足”bound feet: a vile feudal practice which crippled women both physically and spiritually, 以及“童养媳”child wife: girl raised from childhood to be wife of son of family.还有一些反映中国居住习惯的词如“炕” kang: a heatable brick bed等等。以上都可以被看成是习俗文化的差异造成的词汇空缺。四、特色词汇的几种英译方法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行为,它不仅仅是两种语言间的相互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融5,其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中国特色词汇是凝聚着中国悠久文化的精髓,在翻译时要如何在保留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的同时,又可以让西方的人们可以弄懂和接受,那就不仅需要译者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而且也应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一)、音译音译,在中国,其定义为“把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名、地名、或其它名词的读音译成另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读音”。而外国学者则把音译解释为“把一种语言中的词、字母的读音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读音”6。从音译法的定义来看,音译法较之其它方法,在翻译引进专业技术术语、人名、地名和商品名等专有名词时较常用。而且,音译在双语转化的过程中能够叫完整明显的保留原有读音,听起来显得特别有亲切感。比如:“茶,由中国流传至世界各国,也是人们所熟悉的,中的tea起源于闽南方言茶的读音”2369英语中的won ton(馄饨),yamen(衙门),mafoo(马夫),xiucai(秀才)等等。这样,既保持了语义的中国文化特色,又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又不失顺应了语言交际的环境。但是,音译并非是尽善尽美的,比如市面上卖的一种名为LUX的日常洗漱用品,它的中文名字为“力士”,单看此中文名字,让人们首先联想到的一定是大力士,他们具有发达的肌肉,超强的运动能力,很难让人们想到使用此产品后达到的那种舒爽,滋润的感觉。这就造成了读者们的困扰。(二)、直译那么什么是直译?目前尚无定论。但是可以采用一种说法,即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前提下,在译文中既保留原文内容又保留原文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的译文为直译7。 目标是作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即“形”,“神”兼备。如“铁饭碗”直译成iron rice bowl;“红包”直译成red packet;“开放政策”open-door policy;“乡镇”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 “黑市”black market “时间就是金钱” Time is money等等,这些翻译既表达了原词汇的内容,又保存了原词汇的比喻。 但是直译常常会造成译者往“死译”的空子里钻,翻译出的词汇,文章就会显得刻板,当采用直译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三)、意译意译,简单地说,是放弃原文的修辞格,也不用其他修辞格,只是把意思平铺直叙地翻译出来8。他是通过对原词汇深层蕴意的理解将原词汇的表层结构有机地转化为译语的表层结构,重在再现原词汇的蕴意,真实的传达词汇所含的信息9如“专有技术”technical know-how “三句话不离本行” talk shop all the time “鱼米之乡” a land of honey and milk “小处节约,大处浪费/小事聪明,大事糊涂” Penny wise, pound foolish;“大排挡”sidewalk snack booth等等,这些意译是通过对词汇深层蕴义的理解后将通过找到对方文化中所相似的事物情景,采用,其真实的传达原词汇所含的信息。它是一种不拘泥于原词汇形式的翻译方法。它重在传“神”不是“形”似。当然,意译也同样存在着一些缺点。许多外来的词汇,一个词并非只有一个对应的解释,翻译时在相对缺少上下文的时候,译者们就难以准确的选择其意译,造成误译;另外,在对缩略词意译的时候,会出现信息的缺失现象:如人们常说的CD中文解释为激光唱盘,而CD的全称应该是 “Compact disk”,其中“compact”一词有紧密的,简洁的,轻巧的意思,单从英语词汇层面上看,是很难联想到这个词组与激光有何联系的。(四)、音译与意译的结合如ice-cream,中文解释为冰激凌,其中“冰”是ice的意译,“激凌”是cream的音译;之外还有romanticism即浪漫主义,“浪漫”是romantic浪漫蒂克音译的节略,“主义”则是ism的意译。(五)、直译或音译分别与释译的结合1、音译与释译的结合此方法多用于翻译一些复合词,如“唐人街”或“中国城”China town,其中China是中国封建王朝“秦”字的音译Chin,而town在英语中表示“城市”;也有一些是表示中国特有的民族民俗的词语也运用了此种翻译的方法,如“风水”feng shui: the location of a persons house and ancestral grave, supposed to have an influence on the fortune of a family and his off springs;“阴”yin :the passive, female cosmic principle in Chinese dualistic philosophy.它们既保持了中国特有事物的原味,又不会让那些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初学者在开始阅读的时候感到一头的雾水。2、直译与释译的结合在一些具有中国古代习俗文化的特色词上,有时也用直译和释译结合的方法。比如说“裹足”bound feet: a vile feudal practice which crippled women both physically and spiritually.“三多一少”:Three mores and one less: the commodity circulation systems of more economic forms, more circulation channels, more management ways and fewer stages for authorization of dispatch以上两种翻译方法,在翻译形象化语言的时表现出明显的中国民族文化特色,这不但使外国人深感耳目一新,回味无穷,犹如饱餐了一顿异国的佳肴。这些中国特色词汇的出现,也大大丰富了英语的表达方式。综上,翻译中采用什么方法,主要不是决定个人的爱好和主观愿望,而是决定于翻译活动的客观条件和客观要求10。因此,当译者们在翻译的时候,做到尊重原文的主旨的前提下,应该对所采用哪一种翻译的方法进行深思熟虑,以便使译文在被读者阅读的时候较好的吸收其中的知识,在之后的运用中准确的发挥。五、中国特色词汇的前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它是人类所特有的,用任意创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表达感情和愿望,交流思想的方法11。但是,没有一种语言能够完全承载世界的所有文化。如今,英语不可否认地成为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国际通用语言,它是国与国之间相互交往的一种工具,可以说它不再为一国或一个民族所专有,而成为一种中性的信息媒介。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国的进一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新词汇,包括旧词新义、流行语、外来新词语等;甚至不少己湮没多年的旧词语也频频亮相,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带有强烈中国特色的词汇在世界大家庭中的地位也会随之进一步提高,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研究也将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英语教学和研究界的一项重要的探讨课题。中国的语言工作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要走在世界的前列,其研究就不能仅仅停在“中国特色词汇”这一小的层面上,对于其它层面也应对其深入的,联系的,广泛的研究。应力求使中国英语贴近中国的社会现实,努力以全世界的读者为对象,来大力传播中华文明。六、结束语 中国人是在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中成长,生活的,使用带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特色词汇翻译得当,在表达中国特有事物中会起到独特的作用:可以使汉文化渗透到英语中去,进而使英语在中国“本土化”中得以再生。从汉语意义译成英语后生成新的英语意思,并成为英语文化的一部分。使得英语读者对中国特色英语也并不十分陌生,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要达到这一效果就要对中国特色英语坚持不懈的研究。1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2 顾嘉祖,陆昇.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2。3 张新媛.中国英语、文化和翻译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45。4 袁良平.跨文化交际与中国特色英语J.浙江树人人大学学报,2005,5(1):69。5 赵明.语际翻译与文化交融.江苏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3。6 袁斌业.英语本族人音译汉语词汇的语用功能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37(2):60。7 蒋磊.谈商业广告的翻译J.中国翻译.1998,(5):40。8 郑雅丽.英汉修辞互译导引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6。9 程同春.中国英语中的经济词汇J.中国科技翻译,2004,17(3):6。10 唐本仙.直译与意译的辨证观J.零陵学院学报,2004,25(1):121。11 彭家玉,杨贤玉. 英汉思维差异在语言上的反射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9(1):16。 1一 月二 月三 月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合 计合 计合 计四 月五 月六 月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合 计合 计合 计下午13:0017:00B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在保证完成甲方工作任务情况下,经公司同意,可自行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312打卡制度3.1.2.1公司实行上、下班指纹录入打卡制度。全体员工都必须自觉遵守工作时间,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不必打卡。3.1.2.2打卡次数:一日两次,即早上上班打卡一次,下午下班打卡一次。3.1.2.3打卡时间:打卡时间为上班到岗时间和下班离岗时间; 3.1.2.4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应填写外勤登记表,注明外出日期、事由、外勤起止时间。因公外出需事先申请,如因特殊情况不能事先申请,应在事毕到岗当日完成申请、审批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因停电、卡钟(工卡)故障未打卡的员工,上班前、下班后要及时到部门考勤员处填写未打卡补签申请表,由直接主管签字证明当日的出勤状况,报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批准后,月底由部门考勤员据此上报考勤。上述情况考勤由各部门或分公司和项目文员协助人力资源部进行管理。3.1.2.5手工考勤制度3.1.2.6手工考勤制申请:由于工作性质,员工无法正常打卡(如外围人员、出差),可由各部门提出人员名单,经主管副总批准后,报人力资源部审批备案。3.1.2.7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需由其主管部门的部门考勤员(文员)或部门指定人员进行考勤管理,并于每月26日前向人力资源部递交考勤报表。3.1.2.8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如有请假情况发生,应遵守相关请、休假制度,如实填报相关表单。3.1.2.9 外派员工在外派工作期间的考勤,需在外派公司打卡记录;如遇中途出差,持出差证明,出差期间的考勤在出差地所在公司打卡记录;3.2加班管理3.2.1定义加班是指员工在节假日或公司规定的休息日仍照常工作的情况。A现场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的加班应严格控制,各部门应按月工时标准,合理安排工作班次。部门经理要严格审批员工排班表,保证员工有效工时达到要求。凡是达到月工时标准的,应扣减员工本人的存休或工资;对超出月工时标准的,应说明理由,报主管副总和人力资源部审批。 B因员工月薪工资中的补贴已包括延时工作补贴,所以延时工作在4小时(不含)以下的,不再另计加班工资。因工作需要,一般员工延时工作4小时至8小时可申报加班半天,超过8小时可申报加班1天。对主管(含)以上管理人员,一般情况下延时工作不计加班,因特殊情况经总经理以上领导批准的延时工作,可按以上标准计加班。3.2.2.2员工加班应提前申请,事先填写加班申请表,因无法确定加班工时的,应在本次加班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补填加班申请表。加班申请表经部门经理同意,主管副总经理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有效。加班申请表必须事前当月内上报有效,如遇特殊情况,也必须在一周内上报至总经理批准。如未履行上述程序,视为乙方自愿加班。3.2.2.3员工加班,也应按规定打卡,没有打卡记录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有打卡记录但无公司总经理批准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加班。3.2.2.4原则上,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集体活动不计加班。3.2.2.5加班工资的补偿:员工在排班休息日的加班,可以以倒休形式安排补休。原则上,员工加班以倒休形式补休的,公司将根据工作需要统一安排在春节前后补休。加班可按1:1的比例冲抵病、事假。3.2.3加班的申请、审批、确认流程3.2.3.1加班申请表在各部门文员处领取,加班统计周期为上月26日至本月25日。3.2.3.2员工加班也要按规定打卡,没有打卡记录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各部门的考勤员(文员)负责加班申请表的保管及加班申报。员工加班应提前申请,事先填写加班申请表加班前到部门考勤员(文员)处领取加班申请表,加班申请表经项目管理中心或部门经理同意,主管副总审核,总经理签字批准后有效。填写并履行完审批手续后交由部门考勤员(文员)保管。3.2.3.3部门考勤员(文员)负责检查、复核确认考勤记录的真实有效性并在每月27日汇总交人力资源部,逾期未交的加班记录公司不予承认。下午13:0017:00度。全体员工都必须自觉遵守工作时间,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不必打卡。3.1.2.2打卡次数:一日两次,即早上上班打卡一次,下午下班打卡一次。3.1.2.3打卡时间:打卡时间为上班到岗时间和下班离岗时间; 3.1.2.4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应填写外勤登记表,注明外出日期、事由、外勤起止时间。因公外出需事先申请,如因特殊情况不能事先申请,应在事毕到岗当日完成申请、审批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因停电、卡钟(工卡)故障未打卡的员工,上班前、下班后要及时到部门考勤员处填写未打卡补签申请表,由直接主管签字证明当日的出勤状况,报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批准后,月底由部门考勤员据此上报考勤。上述情况考勤由各部门或分公司和项目文员协助人力资源部进行管理。3.1.2.5手工考勤制度3.1.2.6手工考勤制申请:由于工作性质,员工无法正常打卡(如外围人员、出差),可由各部门提出人员名单,经主管副总批准后,报人力资源部审批备案。3.1.2.7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需由其主管部门的部门考勤员(文员)或部门指定人员进行考勤管理,并于每月26日前向人力资源部递交考勤报表。3.1.2.8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如有请假情况发生,应遵守相关请、休假制度,如实填报相关表单。3.1.2.9 外派员工在外派工作期间的考勤,需在外派公司打卡记录;如遇中途出差,持出差证明,出差期间的考勤在出差地所在公司打卡记录;3.2加班管理3.2.1定义加班是指员工在节假日或公司规定的休息日仍照常工作的情况。A现场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的加班应严格控制,各部门应按月工时标准,合理安排工作班次。部门经理要严格审批员工排班表,保证员工有效工时达到要求。凡是达到月工时标准的,应扣减员工本人的存休或工资;对超出月工时标准的,应说明理由,报主管副总和人力资源部审批。 B因员工月薪工资中的补贴已包括延时工作补贴,所以延时工作在4小时(不含)以下的,不再另计加班工资。因工作需要,一般员工延时工作4小时至8小时可申报加班半天,超过8小时可申报加班1天。对主管(含)以上管理人员,一般情况下延时工作不计加班,因特殊情况经总经理以上领导批准的延时工作,可按以上标准计加班。3.2.2.2员工加班应提前申请,事先填写加班申请表,因无法确定加班工时的,应在本次加班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补填加班申请表。加班申请表经部门经理同意,主管副总经理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有效。加班申请表必须事前当月内上报有效,如遇特殊情况,也必须在一周内上报至总经理批准。如未履行上述程序,视为乙方自愿加班。3.2.2.3员工加班,也应按规定打卡,没有打卡记录的加班,公司不予承认;有打卡记录但无公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