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本科2016年中国法制思想史网络考试答案 考试3.doc_第1页
电大本科2016年中国法制思想史网络考试答案 考试3.doc_第2页
电大本科2016年中国法制思想史网络考试答案 考试3.doc_第3页
电大本科2016年中国法制思想史网络考试答案 考试3.doc_第4页
电大本科2016年中国法制思想史网络考试答案 考试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总分20.00)1.下列属于王安石作品的是(C)。(2.00分)A. 太岳集B. 日知录C. 临川集D. 西游录2.(C)把礼法比作坏絮。(2.00分)A. 王弼B. 何晏C. 阮籍D. 郭象3.存留养亲的制度首创于(D)。(2.00分)A. 金世宗B. 李世民C. 孔子D. 北魏孝文帝4.曾经注解汉律,其律注成为曹魏时期司法标准的思想家是(A)。(2.00分)A. 杜预B. 王弼C. 郑玄D. 张斐5.标志着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已经成熟,礼法结合基本定局的法典是(A)。(2.00分)A. 唐律疏议B. 法经C. 大清律例D. 晋律6.宣扬“天刑”说的唐代思想家是(D)。(2.00分)A. 柳宗元B. 王夫之C. 朱熹D. 韩愈7.宋明时期,提出“审刑名”司法原则的思想家是(C)。(2.00分)A. 王安石B. 丘濬C. 范仲淹D. 张居正8.大明法度,众建贤才的法律思想是(D)提出的。(2.00分)A. 张居正B. 朱熹C. 范仲淹D. 王安石9.设明法科培养执法官吏是(D)提出的主张。(2.00分)A. 张居正B. 魏源C. 范仲淹D. 王安石10.主持制订开皇律的皇帝是(C)。(2.00分)A. 隋炀帝B. 唐太宗C. 隋文帝D. 唐高祖每题有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每题3分,共10题,共30分。(总分30.00)1.以下哪些法律思潮出现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AD)。(3.00分)A. 宣扬自然无为的玄学思想B. 反神权的法学思潮C.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D. 法律注释学的律学思潮2.王弼无为而治的主张包括:(BD)。(3.00分)A. 建立无君无臣的理想社会B. 反对繁多苛刻的法律C. 法令要统一,执法要严厉,凡事以律断罪D. 推行愚民政策3.王安石所修的三经新义包括(ABC)。(3.00分)A. 周礼B. 诗C. 书D. 易经4.白居易的法律主张包括(ABCD)。(3.00分)A. 理大罪,赦小过B. 刑、礼、道迭相为用C. 慎选司法官吏D. 反对恢复肉刑5.下列哪些法律思想是唐律疏议中的(ABC)。(3.00分)A. 封建纲常的法律化B. 维护等级特权C. 德礼为本,政教为用D. 刑无等级,一断于律6.唐律中体现“父为子纲”的代表性条款有(BD)。(3.00分)A. 七出B. 子孙别籍、异财C. 谋大逆D. 子孙违犯教令7.朱熹认为统治者应根据人的气质之格不同,有针对性在运用(ABCD)措施来改善人们的道德面貌。(3.00分)A. 政B. 刑C. 德D. 礼8.能表现柳宗元法律思想的实践有(AC)。(3.00分)A. 礼刑用途各异B. 秋冬行刑C. 赏罚及时D. 一断于律9.宋明时期的改革家主要有(ABD)。(3.00分)A. 王安石B. 范仲淹C. 魏源D. 张居正10.朱熹认为天理流行、值得效法的朝代是(AD)。(3.00分)A. 周B. 商C. 夏D. 汉在下划线处填写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总分20.00)1.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家法律思想的核心。(2.00分)朱熹2.稽康的法律观以为根本。(2.00分)答:任自然3.汉魏以来,法律的儒家化突出的体现在以礼率律和上。(2.00分)答:纳礼入律4.在国家和法律起源的问题上,鲍敬言批判并否定了,提出了暴力征服说。(2.00分)答:君权神授”的“天命” 论5.和丘濬的法律思想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正统法律思想发展的概况。(2.00分)答:朱熹6.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前代刑罚的野蛮性,较集中地体现了杨坚的以轻代重立法思想。(2.00分)答:开皇律7.朱熹认为在政刑与德礼关系上,两者都是的产物。(2.00分)答:天理8.刑、礼、道迭自为用的学说是唐朝时提出的。(2.00分)答:白居易9.与强调简直的立法观相应,杜预提出了的主张。(2.00分)答:法出一门10.在方针的指导下,李世民统治集团在法律思想方面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2.00分)答 安人宁国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6分,共3题,共18分。(总分18.00)1.张斐律表中的法律观。(6.00分)答:张斐对法律理论,特别是刑法原理有精到的研究,在立法和审判方面也有很精湛的理论。(1) 以礼率律的法律基本精神。(2) 分析了刑名的性质和作用。(3) 理直刑正的主张。为求理直刑正,张斐提出了以下操作法律的技术:明确区分和规定各种犯罪概念。提出了随事取法、临时观衅的司法原则。提出了刑、理、心、情、事综合的审讯原则2.简述范仲淹的改革官制,革故鼎新的主张。(6.00分)答:范仲淹指出,朝政昏暗的主要原因是“官制之弊”。其主要表现是:第一、赏罚不明,“贤愚同等,清浊一致”。第二,官风不正,庸碌苟且,排斥良吏。他坚决主张改革官制,作为变法图强的中心内容。其具体措施是(一)严明赏罚,有功则进,无功则黜。(二)“开学校,设科学”,大力培养人才。总之,范仲淹改革官制的思想可以归结为“慎选举之方则政无虚授,敦教育之道则代不乏人。3.简述张居正信赏罚、一号令的法律思想。(6.00分)答:主张高度集中,以法律政令规范天下。立法“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即立法应随社会变化而相应更新并且应以宜时便民为原则。整饬吏治、慎用刑罚。“法在必行、奸无所赦”。他认为宽容犯罪是毫无政治眼光的“姑息之爱”,严明法制才能造成天下安宁。解释下列词汇。每题4分,共3题,共12分。(总分12.00)1.文约(3.00分)答:文字契约,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论:“若乃文约之所沾渐,风声之所周流,几将日所出入处也。2.名教出于自然(3.00分)答:是王弼的法哲学观,自然就是无,无也就是道,道是贯通一切事物的统一原则,是支配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生的基本规律和最高法则。所以,他认为自然为本,名教为末,名教出于自然而本于自然,并提倡两者互为表里,维护封建等级的名教之治,正是出于无为的自然之道。王弼的名教出于自然说,为名教统治提供了新的哲学论证。3.君臣共理天下(3.00分)答:由范仲淹提出。他认为君主应该克服“独断”、“偏听”,重宰相谏官御史之职,“舍一心之私”,执法公正。这一学说不仅是针对当时皇权太重的现实而发,更重要的是为推行改革服务的。但是,由于这一理论只是建立在劝谏君主和君主自觉的基础上,不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