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133,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18.4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0kPa)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分为两类,少部分高血压是其它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肾上腺和垂体腺瘤等)的一种症状,称为症状性高血压(symptomatic hypertension)或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绝大部分高血压是原因尚未完全明了的一种独立性疾病,称为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或特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通称为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或高血压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病程漫长,常因不易坚持治疗而发展至晚期。,第三节 高血压病 Hypertension,高血压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慢性病,多见于中、老年。病变主要累及全身细小动脉,常引起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病变,并伴有相应的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因脑出血、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而死亡,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肾病、内分泌疾病,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遗传因素2膳食因素3社会心理因素4神经内分泌因素,二、类型和病理变化,1机能紊乱期 Functional disorder stage,临床上病人血压升高,但常有波动,可伴有头痛、头晕症状,(一)良性高血压,缓进型高血压95%,中老年,病程发展慢,全身细小动脉间歇性痉挛收缩,管腔缩小,外周阻力增加动脉血管本身无器质性病变,2动脉病变期 Arteriosis stage,(1)细动脉硬化,(2)小动脉硬化,3、 内脏病变期(1)高血压性心脏病代偿期向心性肥大(心室壁厚而心腔不扩张)失代偿期离心性肥大(心室扩张和室壁变薄) 心力衰竭,(2)高血压肾脏改变原发性固缩肾,高血压肾脏病变表现为:双侧肾脏对称性缩小,肾包膜不易剥离,表面呈现细颗粒状。称为原发性固缩肾,【名解】,【原发性固缩肾镜下】入球小动脉硬化,肾小球玻璃样变,所属肾小管萎缩,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又称细动脉性肾硬化,由于入球小动脉的玻璃样变及肌型小动脉硬化,病变严重区域的肾小球因缺血发生纤维化和玻璃样变,所属肾小管因缺血及功能废用而萎缩、消失。间质则有结缔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肾小球及增生的间质纤维结缔组织收缩,使表面凹陷。,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概念,又称细动脉性肾硬化,由于入球小动脉的玻璃样变及肌型小动脉硬化,病变严重区域的肾小球因缺血发生纤维化和玻璃样变,所属肾小管因缺血及功能废用而萎缩、消失。间质则有结缔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肾小球及增生的间质纤维结缔组织收缩,使表面凹陷。病变较轻区域健存的肾小球因功能代偿而肥大,所属肾小管相应地代偿性扩张,向肾表面突起。从而形成肉眼所见肾表面的小颗粒。肉眼观:双侧肾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单侧肾可小于100g(正常成人约150g),质地变硬,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颗粒状。切面,肾皮质变薄,(2mm,正常厚35mm),髓质变化较少,肾盂周围脂肪组织填充性增生。具有以上特点的肾被称为细动脉性肾硬化(arteriolar nephrosclerosis)或原发性颗粒固缩肾。,常见病因,常见病因高血压,颗粒性固缩肾和正常肾比较:镜下,肾小球和入球小动脉可发生玻璃样变,附近肾小管由于缺血而萎缩、消失,间质结缔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颗粒性固缩肾:镜下示小动脉内膜明显增厚,阻塞管腔。,(2)肾脏病变,(2)肾脏:良性高血压患者晚期,肾脏可以表现为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primary granular atrophy of the kidney)或细动脉性肾硬化(arteriolar nephrosclerosis):双侧肾对称性体积缩小,质地变硬,重量减轻,单侧肾重量一般小于100g(正常成年人单肾重约150g);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小颗粒状;切面肾皮质变薄(2mm,正常厚35 mm),皮髓质分界模糊;肾盂周围脂肪组织增多。光镜下,肾入球动脉的玻璃样变及肌型小动脉(弓形动脉、叶间动脉)硬化,病变严重区域的肾小球因缺血发生萎缩、纤维化和玻璃样变,所属肾小管因缺血及功能废用而萎缩、消失。间质结缔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该处由于肾实质萎缩和结缔组织收缩而形成凹陷的固缩病灶。周围相对健存的肾小球发生代偿性肥大,所属肾小管扩张,使局部肾组织向表面隆起,形成肉眼所见的无数细小颗粒状。,(2)肾脏病变,患者可有轻至中度蛋白尿、管型尿。病变严重时,肾功能逐渐下降,可有多尿、夜尿、低比重尿;血中非蛋白氮、肌酐、尿素氮升高,甚至出现尿毒症。由于高血压心、脑病变出现较肾早且严重,因此多数病人常在此前己死于心、脑并发症。,平滑肌细胞,中文名:平滑肌细胞外文名:smooth muscle,plain muscle被视为较横纹肌原始的一种肌肉平滑肌 (smooth muscle,plain muscle)即无纹肌(non-striated muscle)的通称。被视为较横纹肌原始的一种肌肉。平滑肌细胞是保护组织,平滑肌细胞,平滑肌纤维呈长梭形,无横纹。平滑肌受自主神经支配,为不随意肌。该肌收缩缓慢、持久。平滑肌主要分布于血管、气管、胃、肠等壁内。平滑肌纤维可单独存在,绝大部分是成束或成层分布的。相邻的平滑肌纤维之间在有缝隙连接,便于化学信息和神经冲动的沟通,有利于众多平滑肌纤维同时收缩而形成功能整体。,胶原纤维,胶原纤维主要含有胶原蛋白,氨基酸有甘氨酸、脯氨和羟脯氨酸等。胶原是唯一含羟脯氨酸较多的蛋白质,因此,测定羟脯氨酸的量能确定组织中胶原的含量。外文名:collagenous fiber儿童时期,骨骼的胶元纤维占的比重较大,成骨细胞制造骨质十分活跃。因此,儿童的骨骼弹性大,不易折断。,胶原纤维,胶原纤维(collagenous fiber) 在三种纤维中数量最多,新鲜时呈白色,有光泽,故又名白纤维。在HE染色切片中呈嗜酸性,粗细不等,直径0.510um,呈波浪形,有分支并交织呈网,胶原纤维的生化成分为I型胶原蛋白。胶原蛋白(collagen)由成纤维细胞分泌,于细胞外聚合成胶原原纤维,在再经少量黏合成胶原纤维。,内皮细胞,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缩写ECs ):用高倍镜观察肠系膜上的毛细血管,可见到内皮细胞,内皮细胞较间皮细胞小,排列紧密。,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或血管内皮是一薄层的专门上皮细胞,由一层扁平细胞所组成,呈多边形,细胞的边缘呈锯齿状,相互嵌合。它形成血管的内壁,是血管管腔内血液及其他血管壁(单层鳞状上皮)的接口。内皮细胞是沿着整个循环系统,由心脏直至最小的微血管。心室内表面的内皮细胞称为心内膜。微血管及淋巴微管是由单一层的内皮细胞所组成。内皮组织是一种特别的上皮组织。,2.内皮细胞的功能,血管内皮细胞(EC)位于血液与血管组织之间,它不仅能完成血液和组织液的代谢交换,并且能合成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以保证血管正常的收缩和舒张,起到维持血管张力,调节血压以及凝血与抗凝平衡等特殊功能,进而保持血液的正常流动和血管的长期通畅。抗凝血材料表面内皮细胞化,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和血小板激活。完整内皮细胞化是最好的抗凝血,表面血管内皮组织是天然的抗凝血组织。内皮细胞膜上有天然的抗凝血成分,比如肝素,前列腺素(PGI),一氧化氮等,内皮细胞能够合成和分泌多种内皮衍生舒张因子。内皮细胞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异丙醇装置操作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发电厂发电机检修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玻璃布增强塑料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顶名设立公司合同(标准版)
- 疫情杭州房产合同(标准版)
- 企业财务预算编制及分析方法
- 个人购房贷款合同(标准版)
- 真空设备装配调试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大型商超仓储管理流程手册
- 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知识点汇编笔记
- 6.2 人大代表为人民 第二课时 课件 2025-2026学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 统编版
- 2025年甘肃省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能操作人员社会招聘40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4.2 遵守规则 课件 2025-2026学年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T/CIE 189-2023硫化物全固态锂电池
- 2025年北京市单位劳动合同样本
- 借游戏账号合同5篇
- 广播稿的写法课件
- 2025年中职政治专业资格证面试技巧与答案解析大全
- 保密法课件教学课件
- 十八项核心医疗制度试题(附答案)
- 计生政策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