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节 大气压强.doc_第1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节 大气压强.doc_第2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节 大气压强.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2、通过实验事实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3、知道大气压强的测定方法,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研究,使学生理解用液体压强来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法,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3、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生产中的有关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 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定三、教学难点大气压的测定四、教学准备 试管、烧杯、水槽、矿泉水瓶、两个橡胶吸盘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复习问题1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特点?2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影响液体压强的条件有哪些?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总结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及液体 内部压强的计算。 教师:液体是流动的,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空气也流动,我们周围是否也受到大 气的压强呢?(二)、新授内容1、大气压的存在演示:在一只试管中倒满水,并且在试管口上盖上一张纸片,将水杯倒过来。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再用矿泉水瓶做覆杯实验,并使瓶口朝各个方向,观察现象,得到哪些结论?双试管实验:取两个直径相差很小的平底试管,将细管底部插入装满水的粗试管内,再将两试管迅速倒置(保持竖直),会看到细试管慢慢“爬进”粗试管里,如图所示,细试管能否在粗试管内竖直向上“爬升”? 教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原因。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大气压朝各个方向都有。观看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其他它实验的视频:瓶吞鸡蛋实验、冷水浇铁通实验。演示:先在矿泉水瓶中倒入部分热水充分摇晃后倒出,拧紧瓶盖,用冷水浇矿泉水瓶,观察瓶子变扁了。观看马德堡半球实验的视频。分析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原理抽气以前,球内外压强相等,不用费力气就可以把它拉开。当将球内的气体抽出以后,里面的气压几乎降低为0,而外界的大气压没有改变,所以对球面产生极大的压力,所以使得球难以拉开。总结以上几个实验,充分说明大气压的存在。思考题: 大气能产生如此大的压强,而生活在大气中的人却没有被压坏呢?2、大气压的测量根据奥托格里克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还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 引导学生讨论课本40页大气压的测量。 教师:这是历史首次测出大气压强的值是伽俐略的学生托里拆利。 (1)学生介绍托里拆利实验装置。 (2)用多媒体展示托里拆利实验的全过程。标准大气压 P0=1.0105Pa问题: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列几种情况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1)如果玻璃管倾斜,会影响结果吗?为什么?水银柱长度怎么变?(2)改用粗一些或细一些的玻璃管,会影响结果吗?为什么?(3)如果漏进去一些空气,会影响结果吗?为什么?(4)如果外界大气压强变小了,水银柱的高度是否 变化?为什么?(5)在槽内加水银,水银柱的高度是否变化?为什么?(6)如果换用水代替水银做该实验,那么水柱会有多高呢?请同学们讨论回答。根据公式变形计算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几米高的水柱?播放视频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柱?3、 大气压的变化拿着自制气压计从楼下到楼上,观察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自读课本P41了解大气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大气压的变化规律(1)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变化的规律:在海拔3 000 m以内,每上升10 m,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 (2)大气压强还跟天气的变化有关 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观看用冷水浇烧瓶重新使水沸腾的实验,得出液体的沸点岁大气压的减小二降低的规律。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有哪些收获?说出来给同学们分享一下。规律生成 检查反馈:1、测定大气压值的著名实验_实验,大气压值约为_Pa。2、假如用水来做托里拆利实验,管内上方为真空,大气压可支持约_m高的水柱。 3、用自来水钢笔吸墨水时,只要把弹簧片按几下松开,墨水就吸到橡皮管里去了,这是因为( ) A 橡皮管有吸力 B 弹簧片有吸力C 大气压的作用 D 橡皮管里真空有吸力 4.大气压的值随高度的变化:离地面越高,大气压 。5.如图甲所示,在“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的实验中,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乙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是_此实验说明 _。 实验表明,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在气压减小时_ ,气压增大时_。布置作业 指导预习:1、预习第四节,知道流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2、知道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3、了解因流体的流速不同而产生的现象。六、板书设计一、大气压强的存在:1、覆杯实验 2、双试管实验 3、 瓶吞鸡蛋实验 4、冷水浇铁通 5、马德堡半球实验二、大气压强的测量1、托里拆利实验 标准大气压 P0=1.0105Pa2、测量仪器 气压计三、大气压的变化1、变化规律2、液体沸点随大气压的变化规律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注重联系实际,处处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让学生所学大气压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分析日常生活中一些大气压强现象,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多媒体再现历史上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