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分单元分课知识要点(填空).doc_第1页
四上分单元分课知识要点(填空).doc_第2页
四上分单元分课知识要点(填空).doc_第3页
四上分单元分课知识要点(填空).doc_第4页
四上分单元分课知识要点(填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上)科学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 班级: 姓名: 一、我们关心天气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二、天气日历4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5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风向和风速。6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周未和假期也不能间断。7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个季节的气候。8、在坚持每天观察、记录的同时,还要注意收听、收看当地的天气预报。三、温度与气温9使用温度计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到3分钟,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10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百叶箱内的温度是代表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11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12同一时间,室内和室外的温度不同,室外不同地方的温度也不同。阳光下的温度比背阴处的温度高。13一般情况下,一天中下午2时的温度最高,清晨和傍晚的温度较低。清晨到下午2时温度逐渐升高,下午2时后温度逐渐下降。四、风向和风速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15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16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17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把风速分为无风、微风和大风三个等级,分别用数字0、1、2来代替。18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树叶和旗被吹动是风力3级。扬起尘土和纸片,树枝摇动是风力4级,大树摇摆,难以打伞是风力6级。五、降水量的测量19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20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21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22一天中的降水量是指24小时的降水总量。23根据24小时的降水量,下雨的等级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小雨24小时的降水量小于10毫米,大雨24小时的降水量25到50毫米。六、云的观测24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25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课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26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1/4,就是晴天,如果云量不超过3/4,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3/4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27气象学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28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29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30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雷阵雨的天气。31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七、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32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33在干燥的日子里,松果的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下雨前,留意观察燕子、蚂蚁、蜻蜓的行为。34空气的质量预报共分5级。紫外线强度共分5级。舒适度指数共分7级。35.天气总是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地球上所有的生物。36.科学家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37关于降水的谚语:东边日出西边雨,阵雨过后又天晴 。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38.根据一天的气温记录,绘制气温变化柱状图。并写出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时间8时10时12时14时16时温度1825303522 8 10 12 14 16 时间/时温度30201003525155四(上)科学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 班级: 姓名: 一、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面粉不能溶解在水中,把它放置一会儿,面粉会沉淀下来。也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它分离出来。2、食盐能溶解在水中,它是均匀的分布在水中,形成了稳定的溶液,不会沉淀下来,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3、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稳定地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淀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4、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5、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二、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6、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7、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 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8、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三、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9、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它们在水中是下沉的,是缓慢地向水中扩散,最后形成稳定的溶液,均匀的分散在水中。而醋和酒精沉入水中而直接快速地向水中扩散。10、食用油放入水中是浮在水面上的,不能溶解在水中。11、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四、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2、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13、把汽水抽进注射器,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有气泡,这是因为汽水中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14、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15、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五、溶解的快慢16、切碎、加热、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17、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速度的影响”,应该在除了温度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条件下研究。18、“搅拌是否可以加快食盐溶解的速度”实验设计方案:研究的问题是:“搅拌是否可以加快食盐溶解的速度”。需要的材料是:烧杯、食盐、搅拌棒、水、药匙、记录单等。实验步骤是: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约10克。准备两个杯子,每个杯中都盛大约30毫升的水。把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同时放入两个杯中。用搅拌棒搅拌其中的一杯,另一杯不搅拌。观察它们溶解的快慢,并记录。六、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19、 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36克。20、研究“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实验设计方案研究的问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需要的材料:水、烧杯、搅拌棒、药匙、食盐、天平、量筒、记录单实验步骤是:用量筒量100毫升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把食盐分成两克1份。往烧杯里加入2克盐,等溶解完了再加入第二份,溶解完了第二份再放第三份直到加入的食盐不能再溶解。然后算出一共溶解了多少克食盐。研究的结果:100毫升水能溶解36克食盐21、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七、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22、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等。23、加热的时候石棉网的作用是让受热均匀。2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2-7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为另一个酒精灯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2-7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2-7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写出下图各部分的名称。( )( )( )( )( )( )( )( )( )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听听声音1、音叉是一种 发声仪器 ,用来 调试乐器 和 测试音高 。2、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3、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声音的高低不会发生变化。轻轻敲击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弱,重一点敲击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强。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4、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 振动 。5、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 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6、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 产生波纹 ,这说明音叉振动了。7、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钢尺没有振动。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翅膀振动产生的。三、声音的变化8、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音量 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音高 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9、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 幅度 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10、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 快慢(频率) 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11、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12、拨弹橡皮筋时, 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13、拨动琴弦时, 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14、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15、一般情况下,孩子的音高比大人高,这是因为孩子的声带小而狭窄,振动快。成年男子的声音一般比成年女子的声音低。四、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16、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 也会改变 ,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17、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18、尺子伸出桌面一样长,用力拨动钢尺时,发出的声音强,轻轻拨动钢尺时,发出的声音弱。五、声音的传播19、声音以 波 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 物体产生振动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 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的。20、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 不一样的 。铝箔、木尺的传播声音的效果比棉线和尼龙绳要好。21、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声音的传播方向是 四面八方的22、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23、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 ,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 ,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24、把玻璃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钟罩里的闹钟铃声会越来越轻。六、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25、我们的耳朵可分为 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的 耳廓 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 耳道 传到鼓膜,引起 鼓膜的振动 ,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26、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 产生振动 。27、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 鼓膜 的振动。耳中的 听小骨 再将振动传到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七、保护我们的听力28、耳朵是我们的 听觉器官 ,需要精心呵护。声音过高过强会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张开嘴巴或戴上保护装置 。29、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有: 远离噪声 、 控制物体发声 。30、在电影院、医院等场所中要控制我们的说话声音 。31、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甚至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 32、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声源和阻碍声音传播的办法来减小声音。在不同的场所应该注意控制自己的声音,以免对周围人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不良的影响。33、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可能出现听力问题。一旦出现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配戴助听器。34、钢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收音机里传来的钢琴声是由喇叭振动产生的。35、在一支试管中加一些水,敲击试管时,是由试管玻璃和水振动产生的,水越多,振动越慢,声音越低。对着试管口朝着水平方向吹气,这是由试管中的空气振动产生的,空气越少,振动越快,声音越高。观察耳的结构图,填上各部分的名称。( )( )( )( ) ( ) ( ) ( )四(上)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知识点 班级: 姓名: 一、身体结构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 头、颈、躯干、四肢 四部分组成。2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工作时总是由多个部位 同时参与、共同完成。3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 直接观察 ,内部特点可以 借助一些工具 ,也可以用看、听、闻、摸的方法感觉。4.人的身体是左右对称的。二、骨骼、关节和肌肉5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 骨骼 。骨骼 支撑着 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不能独立运动。6人体的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伸腿、屈腿等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三、运动起来会怎样(一)8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 肺等。9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10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时更多的气体。11经常锻炼身体,会提高我们的呼吸能力,增大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12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点燃的火柴放入呼吸多次空气的瓶子里很快就会熄灭。13.运动后,要恢复平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一名爱运动的同学比一名不爱运动的同学所需的时间要短一些。14.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比较:氮气不变,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其它气体(水蒸气)增加。四、运动起来会怎样(二)15.人体需要的氧气由 肺 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 心脏 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16.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离开心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