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妇女保健学,Maternal Health Care,妇女是人类的母亲,肩负着就业和孕育后代的双重责任,他们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子孙后代的健康和福祉。 保护和促进妇女的身心健康,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促进社会发展、民族昌盛的根本保证。发展妇女保健事业正是顺应时代潮流、造福千家万户、利国利民的大事。,关注女性一生的健康,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育龄期,更年期,老年期,第一章 妇女保健学绪论,发展妇女保健事业的目标是维护和提高妇女和儿童的身心健康。妇女保健学主要研究妇女整个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生殖生理变化规律、社会心理特点及保健要求; 研究危害妇女健康的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流行病学及预防措施。,一、妇女保健学的性质和任务二、妇女保健事业的发展史三、妇女保健工作的现状四、妇女保健的意义与组织机构五、妇女保健工作的内容六、妇女保健工作的任务七、发展妇女保健事业中存在的问题,一、妇女保健学的概念 妇女保健工作以生殖医学为理论基础,坚持预防保健为中心,针对妇女一生中不同时期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保护母亲安全、促进妇女的生殖健康。 妇女的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女童期、青春期、围婚期、围生期、节育期,以及围绝经期和老年期。,生殖健康,定义生殖健康是指凡属生殖系统、生殖功能和生殖过程方面的所有问题的个人的健康和安宁。生殖健康包括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失调,而是处于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人们能够进行负责、满意和安全的性生活,而不担心传染疾病和意外妊娠夫妇能够生育并有权决定是否生育,何时生育和生育间隔夫妇能够知情选择和获得安全、有效和可接受的节育避孕方法妇女能够安全地经历妊娠和分娩,妊娠结局是成功的,婴儿存活并健康成长人们有能力预防生殖道感染及性传播疾病不育症夫妇能获得有效治疗,生殖健康内涵,生殖健康,生殖健康的定义(WHO)与妇女保健的差别:1.以个人为中心2.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评价标准3.强调性健康4.强调社会参与和政府责任5.涉及学科广,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等。,二、妇女保健事业的发展史,衡量社会发达程度的主要指标包括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这些指标也是衡量卫生工作水平的标志之一。(一)世界各国妇女保健事业发展史(二)我国妇女保健事业发展史,(一)世界各国妇女保健事业发展史 18世纪前的漫长历史中,产科医务工作者凭着个人经验来摸索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据1750年史料记载,当时世界人口约8亿,而产妇死亡率高达2400/10万,新生儿死亡率为100,数据十分惊人。19世纪初叶至20世纪中期,产科发展迅速,由于麻醉学、放射学、细菌学及病理学的发展,使产科由纯粹的经验治疗步入科学防治疾病的境界。,60年代末,WHO将改进母婴保健工作列为重要项目之一,决定设立孕产妇服务机构,进行产前、产时及产后保健,并设立儿童出生后的连续监护机构。此期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大大降低。此外,由于妇女寿命的延长和更年期有推迟倾向,更年期和老年期的保健也日益受到重视。,(二)我国妇女保健事业发展史 我国古代医学就孕期养生、胎教等早有论及。19世纪后期,西方医学有关妇产科和妇女保健思想逐渐传入我国。新中国成立之后,宪法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家庭中,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地位和权利,于是妇幼卫生工作在新中国卫生工作发展指引下大力开展起来。,三、妇女保健工作的现状,(一)国际妇女保健趋势(二)我国妇女保健趋势,(一)国际妇女保健趋势 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妇女,据WHO(1995)估计全球约600万-650万人,其中85在发展中国家。90年代中将有290万15-49岁的女性死于艾滋病。亚洲估计约有100万名雏妓。这些事件使女童终身遭受心理、精神和生殖健康伤害。,少女妊娠在多数国家呈上升趋势。1994年全球每年人工流产数为5000万,其中1/10为1519岁少女。 近代各国人均期望寿命逐步增高,发达国家女性期望寿命达77.2岁,许多国家进入老年化社会,因此,更年期及老年期妇女保健更为重要。,(二)我国妇女保健趋势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妇保差距大。 “优生优育”的思想越来越普及。日益增长的健康知识需求尚得不到满足,重视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中的作用。妇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四、妇女保健的意义与组织机构,意义: 以维护和促进妇女健康为目的,以群体为服务对象,以预防为主,以保健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开展以生殖健康为核心的妇女保健。,组织机构:行政机构有国务院卫生部、省级、市级、县级卫生局下设的妇幼保健处专业机构包括各级妇产科医院、儿童医院建立三级服务网络,提高效率,(一)妇幼保健的工作对象工作对象:各年龄阶段妇女。 重点: 妇女:特殊生理时期青春期:肥胖、代谢综合症、心理疾病;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产褥期:产后抑郁症,乳腺炎等;更年期综合症;老年人慢性疾病发病率增高。,五、妇保工作的对象、特点和内容,(二)妇幼保健工作特点,目的:保护和促进妇女儿童身心健康。1. 是群众性和社会性工作2. 远期效果明显,需要长期、脚踏实地的工作3. 妇女儿童健康受到社会文化影响,需要社会、家庭共同参与和努力。单靠卫生部门收效甚微,需要家庭、各级部门和社会团体共同努力。,(三)妇幼保健的工作内容,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婚姻保健生殖健康服务生育调节期保健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妇女一生的各个时期保健内容都不一样,从妇女保健的角度,一共分为8期,女童期、青春期、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围绝经期、老年期。 重点是加强孕产妇保健,做好女职工“五期”劳动保护,围绝经期和老年期保健。,重视健康与行为方面的问题,以一级预防为重点:自我保健营养指导体育锻炼卫生指导性教育,青春期保健,婚前保健,婚前医学检查婚前卫生指导婚前卫生咨询暂缓结婚不宜结婚不宜生育,围生育期保健,孕前期保健:最佳的受孕时机:18-35岁健康的心理社会 环境积极治疗对妊娠有影响的疾病避免接触有毒物质和放射线受孕前的避孕措施有不良孕产史着,做好孕前准备,围生育期保健,早孕期保健:注意防病、防致畸尽早确诊妊娠进行高危妊娠初筛避免接触有害化学制剂和放射线避免病毒感染、精神刺激患病时遵照医嘱服药,围生育期保健,中孕期保健:检查早孕期各种影响因素对胎儿是否有损伤进行产前诊断和产前治疗预防妊娠晚期并发症加强营养、适当补充铁剂和钙剂,预防和及早发现胎儿发育异常预防和治疗生殖道感染,围生育期保健,晚孕期保健:补充营养要注意营养均衡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防止妊娠并发症,及早发现并矫正胎位异常注意胎盘功能和胎儿宫内安危的监护做好分娩前的心理准备,指导孕妇做好乳房准备,围生育期保健,产时保健:五防、一加强放出血防感染防滞产防产伤防窒息加强产时监护和产程处理,围生育期保健,产褥期保健:观察产妇有无乳房、生殖道感染、子宫复旧、手术伤口情况,产前有并发症着有无后遗疾病注意精神心理护理营养要丰富,围生育期保健,哺乳期保健: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好处促进母乳喂养的十项措施(WHO)母乳不足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哺乳期用药需慎重哺乳期的避孕方法,围绝经期保健,针对性激素减少引发的躯体和精神心理症状:合理安排生活,重视营养摄入,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锻炼身体预防萎缩的生殖器发生感染加强盆底组织的支持力每年定期体检,早发现和早治疗妇科肿瘤正确使用激素替代治疗,老年期保健,老年期的妇女较易患的身心疾病保健内容定期体格检查,加强身体锻炼合理运用激素类药物,以利于健康长寿,定期进行妇女并及恶性肿瘤的普查普治工作当普查发现异常时,应进一步进行阴道镜、宫颈活检、分段诊刮术、CT、MRI等特殊检查,六、妇女保健工作的任务 (一)普查,(二)计划生育指导,开展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普及节育科学知识推广以避孕为主的计划生育方法保证和提高节育手术质量,减少和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三)对妇女劳动保护,(四)心理保健,七、发展妇女保健事业中存在的问题,(一)对妇女保健事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妇女保健工作全球发展极不平衡(三)各个妇女保健体系和模式不一,第二章 女童期保健,第一节女童的生理发育 第二节 女童的心理发育,目前我国儿童健康状况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1),5岁以下儿童健康状况:1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不同地区之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出生缺陷问题日益显现,环境因素与出生缺陷关系的研究成为热点,3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有所改善,农村儿童营养状况不容乐观,西部贫困地区问题尤为突出。全国食物营养监测数据表明,2005年中国城市、农村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为3.1%、16.3%,农村是城市的5.3倍; 城市、农村5岁下儿童低体重发生率分别为1.4%、6.1%,农村是城市的4.4倍。 1992年至2005年中国城市和农村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在12-20之间,没有显著改善,西部农村地区是儿童贫血的高发地区。 城市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城市儿童的主要健康问题。据调查,2006年0-7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发生率达7.2%,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5岁以下儿童成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变化趋势资料来源:2012年政府报告,1990-2010年5岁以下儿童身高体重比较,height,weight,20年间身高、体重均明显增高。,Fig. 1. The height and body weight of boy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1990 and 2010,Fig. 2. The height and body weight of girl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1990 and 2010,1990-2010年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变化趋势,Average,Urban,Rural,Poor rural areas,The average rate of underweight was 13.8% in 1990 and decreased to 3.6% in 2010, the decreased rate was 74%.,Fig.3. The rate of low body weight in urban and rural children from 1990 to 2010,1992-2010年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变化趋势,Average,Rural,Urban,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average prevalence of anemia from 1992 to 2005, but it clearly decreased from 19.3% in 2005 to 12.6% in 2010, 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Fig.4. The rate of anemia in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ld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from 1992 to 2010,Average,Rural,Urban,2005年和2010年5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比较,Fig.5. The rat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ld in 2005 and 2010,The rat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2010 than in 2005, and was higher in urban children than in rural children. The increased rate was 60.4% for urban children and 66.7% for rural children in the past 5 years.,2010年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2010年沈阳市学生身高体重随年龄变化情况,The height and weight of school students increased with the age, the height and weight in urban stud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rural students. The height and weight were markedly increased in boys at age of 13 years compared with girls.,Fig.6. The height of students in Shenyang in 2010,Fig.7. The weight of students in Shenyang in 2010,2005-2010年间沈阳市7-18岁儿童身高体重增长率情况,Fig.8. The increased rate of height and weight in students during the past 5 years,The increments of height and body weight in rural boys and girl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urban boys and girls in the past 5 years, especially in the body weight of boys, which was greater than the height.,2005-2010年间沈阳市7-18岁儿童营养不良检出率情况,The rate of malnutri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irls than in boys, and was higher in 2005 than in 2010.,Fig. 9. The rate of malnutrition in Chinese students aged from 7 to 22 in 2005 and 2010,2005-2010年全国7-18岁学生肥胖率比较,Fig.10. The rate of obesity in Chinese students aged from 7 to 22 years in2005 and 2010,The rate of obesity in urban student was high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in rural students, and was higher in boys than in girls. The increased rate of obesity is higher in urban and rural boys than that in urban and rural girls during the past 5 years.,肥胖检出率,图11. 2010年沈阳市岁城乡男女生平均肥胖检出率, 红字为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沈阳市6-18岁学生平均肥胖检出率分别为:城市男生:22.5%, 13.33%城市女生:16.2%, 5.64%乡村男生:13.9%, 7.83%乡村女生:10.4%, 3.78%,2010年中国不同年龄学生近视检出率,Fig.11. The rate of myopia in Chinese students aged from 7 to 22 years in 2010,The rate of myopia increased with the age, and was higher in urban students than that in rural students. But it i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college students (aged from 19 to 22)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2005年与2010年城乡学生近视率比较,There was a significantly higher rate of myopia in 2010 than that in 2005, the increased rate of myopia was higher in rural students (boys: 80.5%, girls: 84.8%) than that in urban students (boys:43.2%, girls: 38.0%).,Fig.13. The rate of myopia in Shenyang students aged from 7 to 18 years in 2005 and 2010,成年期疾病在儿童期的预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1)北京9-10岁儿童肥胖检出率男21.2%,女12.1%;超重检出率男19.4%,女10.9% (杜松明,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 。2)高血压:15-17岁少年高血压患病率为7.0%;3)糖尿病:我国儿童少年空腹血糖受损率为2.7,糖尿病患病率为2.3;6-12岁儿童糖尿病患病率为1.0 ,13-17岁少年糖尿病患病率为3.6 ;4)血脂异常:我国儿童少年血脂异常率为2.2%。慢性病已成为我国目前最沉重的疾病负担。,生长发育是指从受精卵机体发育成熟的整个过程,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研究内容,1、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因素(1)身体发育:由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共同构成。胎儿和婴幼儿发育遵循“头尾发展律”;儿童期和青春期发育遵循“向心律”。心率、脉搏、呼吸频率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速度、速度耐力、腰腹肌力量先发育,其后下肢爆发力,静止性耐力发育较晚。(2)心理发育:包括认知、记忆、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智力因素,也涵盖气质、个性、性格、行为等非智力因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是反映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的重要内容,也是儿少卫生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1)生长: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及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成分的变化,为量的变化。(2)发育:是指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为质的改变。(3)生长与发育的关系 :在器官的生长过程中,伴随形态的逐渐增大,重量的逐渐增加,必然表现出功能的分化和增强,而器官的功能完善又必须在生长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实现。*生长发育关键窗口期:胚胎期、婴幼儿时期、青春期。,生长发育成熟的标志:,形态、功能全面达到成人水平。各器官、系统功能基本完善。骨骺钙化完成。性器官具有繁殖子代的能力。心理素质达到成人水平,并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第一节 儿童的体格生长,一、体格生长的规律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general principle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指大多数个体生长发育所具有的普遍方式。因受遗传、环境等多因素影响,个体的生长和发育有早有晚,速度有快有慢,差异很大。(一)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二)各器官系统发育与体格生长的规律有平行和不平行的差异(三)体格生长的头尾规律(四)生长轨迹现象(五)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一)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体格发育的连续性: 生长发育有一定程序,各阶段间顺序衔接,前一阶段的发育为后一阶段奠定必要的基础;任何阶段的发育受到障碍,都将对后一阶段产生不良影响。,体格发育的阶段性:,第一阶段:从胎儿4个月至出生后1年,是人类发育的第一个时期,身高、体重的生长都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称之为第一生长突增期;第二阶段:2岁至青春期前,生长速度减慢并保持稳定,直至青春期前期,称之为稳定生长期,在此期中,部分儿童可见生长加速现象,多出现在6-7岁;第三阶段:青春期发育开始后(女童约9-10岁,男童约10-12岁)生长速度再次加快,这是人类发育的第三时期,称之为第二生长突增期;第四阶段:青春期突增后3年,生长速度下降,女性17-18岁,男性19-20岁,身高基本停止,这是人类发育的第四个时期,称之为生长渐止期。,(二)各器官系统发育与体格生长的规律有平行 和不平行的差异,一般系统型:肌肉、骨骼、主要脏器和血流量。神经系统型:脑、脊髓、视觉器官,头围和头径。淋巴系统型:胸腺、淋巴结。生殖系统型:出生后十年内,几乎没有发展,青春期突增。,(三)体格生长的头尾规律,“头尾发展律”(cephalo-caudal pattern) 是指胎儿和婴幼儿期生长发育所遵循的规律。,1.躯体发育:在青春发育期之前,儿童头部生长快于躯干和四肢。2个月的胎儿头长为身长的1/2,出生时为身长的1/4,而成人头长为身长的1/8。从生长速度看,胎儿期头颅生长最快,婴儿期躯干增长最快,26岁期间下肢增长幅度超过头颅和躯干,因此儿童身体比例不断变化。,运动发育:人类大运动发育亦遵循头尾发展规律首先从头部活动开始,先会抬头、转头,继而从颈发展到躯干,能翻身、能坐,最后发展到腿和脚,能爬、能站立和能行走等。即发育顺序为头、颈、躯干、腿、足顺序。,(四)生长的轨迹现象 1. 轨迹现象(canalization):在外环境无特殊变化条件下,个体儿童的发育过程比较稳定,沿着某一方向进行。遗传因素起关键控制作用。,2. 赶上生长(catch-up growth)又称追赶性生长,出现在那些有过生长迟缓的患儿身上,在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克服后表现出的加速生长并恢复到正常轨迹的现象。,3. 许多重要器官和组织都有“关键生长期”(critical growth period),此时的正常发育受到干扰,常成为永久性缺陷或功能障碍。 如 脑细胞生长关键期:胎儿中后期到出生后6个月;青春早期是长骨组织生长的关键期。,哺乳动物发育及“关键期”,生长发育虽然遵循上述规律,但是由于其受多种因素影响,因而存在个体差异。因此,体格生长的正常值不是绝对的,而是在一定范围的,所以评价的时候要全面分析,避免判断错误。,(五)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因不同的遗传潜力,每个个体的生长“轨道”不会完全相同。,二、影响体格生长发育的因素 儿童生长主要受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影响。遗传因素决定了生长发育的可能性;环境因素决定了生长发育的现实性。,(一)遗传因素,通过各种方式的基因传递,子代可以显现亲代的形态、功能、形状和心理素质特点,形成每个儿童各自的生长发育潜力。但这种潜力能否充分发挥,即有关基因型的外显程度,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 儿童生长发育的家族聚集性及种族差异是遗传影的具体表现。如:儿童身高、对个体的体型、躯干和四肢长度比例等。,(二)环境因素营养疾病 体育锻炼理化因素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三、体格生长的长期变化 生长长期加速生长长期趋势生长长期变化。 世界各国不同人群的生长发育水平伴随社会经济发展所经历的一系列变化。,(一)生长长期变化的主要表现,各年龄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水平的提高性成熟提前成年身高稳步增长,生长长期变化与多种因素有关,单一因素不能完全解释这种变化。目前认为该变化是营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条件改善和远缘婚配的遗传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生长发育长期变化对人类影响具有双重性:身体形态和功能变化的正向发展 人群的体质水平提高身高、体重的高大化 社会资源消耗 加重环境污染生育期和寿命的延长 全球人口问题青春期的提前到来 未婚性行为、少女怀孕及单亲家庭会引发一系列社会、医学和法律问题。,(二)生长长期变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四、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及增长规律,(一)体重(二)身高/身长(三)坐高(四)头围(五)胸围(六)上臂围(七)皮褶厚度,(一)体重(weight) 体重是器官、系统、体液的综合重量,反映儿童生长与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体重增长的规律:生后第一年是增长最快的一年为生长的第一个高峰。体重增加的速度随年龄增长而减慢。前3月体重的增加约等于后9月的体重增加,是一个非匀速增长过程。,3/(0-3月),2,3/(3-12月),3,4,3/(1-2岁),2/年,体重增长的规律,生理性体重下降,84,体重增长异常原因,肥胖、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二)身高(height)/身长(length) 指头、脊柱、下肢长度的总和,即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身高,2岁至青春前期 5-7/y,6162,1112 / (0-3月),85,10 / (1-2岁),1213 / (3-12月),75,12月,身长(身高)增长的规律,身高增长异常原因,性早熟,马方综合征 生长激素缺乏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Turner综合征,体质性发育延迟,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三)坐高(sitting height),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反映脊柱和头部的发育。,坐高,3岁,坐位量,3岁 卧位量 顶臀长,坐高增长规律: 由于随年龄增大身高主要来自下肢的增长,所以坐高占身高的比例随年龄而降低。,坐高测量的意义:,评价身材匀称度:坐高/身高(顶臀长/身长)随年龄增大,身高主要来自下肢的增长,坐高占身高的比例随年龄而降低。结果表示:比值接近或小于参考值,一般称之为身材匀称。大于参考值则为不匀称。,(四)头围(head circumference H.C),指头的最大围径,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头围过大,或突然增长过快:脑积水、 脑肿瘤;头围过小,或者不能正常增长:脑发育不良,小头畸形,12月,46,6 / (3-12月),24月,48,2,3-4,53-54,15岁,5岁,50,2/ (1-2岁),40,34月,6 / (0-3月),头围增长的规律,A,B,A、B小儿2岁前的头围增长情况,(五)胸围(chest circumference C.C),平乳头经肩胛骨角下绕胸一周的长度。反映胸廓、肌肉、骨骼和肺的发育。,关健年龄 实际胸围(cm)与头围比较(cm),出生时 32 1岁 头围+年龄-1 年龄-1,头胸围的关系,(六)上臂围(upper arm circumference,UAC),指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一周的长度。代表上臂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七)皮褶厚度 是衡量人体成分中脂肪定量的客观指标之一。常用于推算全身的脂肪含量,判断营养状况。常用的检测部位有:肱三头肌部、肩胛下部、大腿部和腹部。,(一)骨骼发育(二)牙齿的发育(三)青春期发育,五、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一)骨骼发育(Bone Growth),头颅,脊柱,长骨,头 颅,囟门和骨缝大小及闭合时间,张力高:颅内压升高、颅内感染张力低:脱水,消瘦早闭:小头畸形晚闭或扩大:甲减、脑积水、严重佝偻病,前囟的临床意义:,提示疾病 婴幼儿,诊断、治疗的窗口,抬头,坐,颈曲,胸曲,腰曲,骶曲,脊柱发育,新生儿:脊柱仅呈轻微后凸;3个月左右:随着抬头动作的发育,出现颈椎前凸;6个月左右:能坐时,出现胸椎后凸;1岁左右:行走时,出现腰椎前凸;67岁:这3个自然弯曲才为韧带固定。,长骨的发育,102,软骨内成骨:长度(四肢长骨、躯干骨、颅底骨),膜内成骨:宽度(顶骨、额骨、锁骨等),通过X线检查长骨干骺端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数目、形态变化及其融合时间,可判断骨骼发育情况、测定骨龄。,骨 龄 即骨发育的年龄。从人群中调查得到每个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大小、形态、密度等绘制标准图谱。将儿童骨化中心与各年龄标准图谱比较,若其骨骼成熟度相当于某一年龄的标准图谱时,该年龄即为其骨龄。,骨化中心出现的顺序(计算骨龄用),测骨龄常用部位:,1岁 1岁,左手、,左手,左膝,105,2009-09,测定骨龄的意义: 骨龄与生长激素、甲状腺素、性激素有关,据骨龄发育水平可协助诊断某些疾病。,生长激素缺乏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肾小管酸中毒等。,骨龄超前:,中枢性性早熟、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骨龄落后:,106,(二)牙齿的发育(dent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乳牙(primary or deciduous teeth) 共20颗第一乳牙萌出的年龄:4-10月 13月未出牙称出牙延迟乳牙出齐的年龄: 2-3y,个体差异较大 。,乳牙的萌出顺序,出牙顺序一般是下颌先于上颌,自前向后萌出。儿童出牙时可表现出流涎、低热等现象。,恒牙(secondary or permanent teeth) 共32颗,6岁:萌出第1恒磨牙78岁:乳牙按萌出先后脱落代之以恒牙12岁:萌出第2 磨牙18岁以后:第3磨牙(智齿),萌牙延迟:严重佝偻病、甲低 排列紊乱:甲低、脑发育不全无牙、牙釉质发育异常:外胚层发育不良,牙发育异常,哺乳动物发育是一个和谐、一过性的精确程序化过程,要求胎儿和母亲的基因表达能协调变化,并且要求有一个全面而规律的来源于母体的营养供给。 大多数先天畸形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多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 大多数致畸物的临界值取决于母体和/或胎儿的遗传背景。 在胎儿发育阶段,营养缺乏能损伤形态发生进程,导致不同程度的发育损害。然而最佳的母体营养状态能补偿儿童遗传缺陷,避免引起先天畸形。,VA,已经证明VA过多或缺乏均可导致病理性和先天性畸形。在胎儿神经板形成和器官发生阶段(21-55d):(1)母体VA缺乏,导致先天性缺陷,包括心脏发生、视觉形态发生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异常。(2)母体VA过高,导致一系列出生缺陷,包括颅面异常、心脏和胸腺形成异常、骨骼发育不良、脊柱裂、脑膨出和无脑畸形等。,碘,人类甲状腺于妊娠后24天形成,是胚胎内产生的第一个内分泌腺。(1)中度到重度的母体缺碘影响数以百万计的胎儿,导致幼儿智力发育延迟。 胎儿碘缺乏引起克汀病:体格和智力发育停滞、骨骼发育不良、甲状腺肿、不可逆的神经系统缺陷和智力发育延迟, 妊娠早期母体补充碘可避免这些缺陷发生。(2)基因突变所致的永久性甲状腺机能减退比较常见(发病率1/4000),如果在出生后立即开始补充T4,则先天性甲状腺机能减退没有明显不良影响,但不能达到期望的成人高度。,叶酸,孕妇早期叶酸缺乏,导致胎儿脊柱裂,无脑畸形,神经管未闭发生率增高。 经管闭合的关键期通常在受孕后22-28天之间,通常在这一时期妇女尚未意识到怀孕,因此,育龄妇女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叶酸充足。1992年USA提出:育龄妇女每天补充叶酸400g。 中国营养学会2007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提出18岁以上成年人,每日每人需要摄入叶酸400g,孕妇每日需600g。 据报道,北京居民平均每人每日叶酸摄入量为250-280g。,孕期药物致畸形,四环素类药,尤其是四环素能抑制胎儿骨质合成,在妊娠早期使用四环素可致胎儿四肢畸形,先天性白内障,妊娠4个月以后使用可致胎儿骨骼和牙齿发育障碍; 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可使胎儿听神经受到损伤,造成先天性耳聋;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氨基比林等可造成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和肾脏畸形; 大剂量皮质激素(强的松)可制胎儿多发性畸形,如唇裂和腭裂。,成人疾病胎源说,一般认为,许多成人慢性病是多基因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所诱发。Barker等发现成年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源于胎儿期宫内发育不良,即“成人疾病胎源说”(fetal origins of adult disease hypothesis),也称“Barker学说”。 近十余年来,国际上开展了大量的孕期营养、出生体重等早期发育状况与成人后血压、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肥胖、骨质疏松、肿瘤等疾病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目前已经召开了三届成人疾病胎源说的国际会议。,发育早期编程:1. Developmental programming of obesity and metabolic dysfunction: role of prenatal stress and stress biology. Nestle Nutr Inst Workshop Ser. 2013;74:107-20. 2. The hypothalamusadipose axis is a key target of developmental programming by maternal nutritional manipulation.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2013, 216, 19-39.,3. Rebecca M. Reynolds. Glucocorticoid excess and the 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disease: Two decades of testing the hypothesis 2012 Curt Richter Award Winner,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2013) 38, 1-114.,第二节 女童的心理行为发育及心理保健,一般情况在睾丸内分泌影响下男孩成长有三种倾向:攻击性和控制欲、强烈的冒险欲及反复体验短期紧张的欲望。如果不能很好的引导教育,他会惹出许多麻烦,反之将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人物。女性在卵巢内分泌的影响下,并在良好教育下,她具有温柔、安静、细致、富有同情心等先天良好的心理特点;反之也易有苛刻、辛辣的一面。,男女童心理的不同1、男性更脆弱,更经不起事情。曾有人追踪了1000多例受挫儿童,结果他发现这些有害的经历使男孩作业成绩明显下降,而女童受影响较小。 2、男性有更多表现型特点。在一个群体中,男性在两端的比较多。有智商非常高的,智商极低的往往也是男性。,3、男性发育比女性慢。女童的坐、爬、走、及说话发育都较男童快。 4、女童触痛域限低些,嗅觉比较敏感,对声音定位辨别也好些。男童则是视觉及方位的辨别能力较高。科学家做男女童追忆和再认的比较研究,发现不论从听或看来测量,女童都比男童成绩好。 此外,男童更喜欢和物打交道,而女童则更喜欢与人来往,因此在人际关系和情绪方面更敏感。,1儿童时期的情感交流最纯真、直率、毫无保留,这种交流方式可以营造愉快性情。 2儿童期的人际关系最单纯、最融洽、最纯真。3儿童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包括: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语言智能、人际关系等。4儿童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阶段,不良习惯也容易在此阶段养成。5儿童期是培养兴趣、发掘潜能、建立自信的最好时机。6儿童期是很多心理、行为障碍的好发年龄,仔细观察有利于早期发现、及早干预。,一、心理年龄特征,(一)概念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1)稳定性:心理发展各阶段的顺序、心理特点与年龄的相应关系,以及各阶段的心理发展过程和发展速度保持相当稳定。(2)可变性:幼儿所处的环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或是社会环境与教育在幼儿身上起作用的情况不尽相同,因而在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间可以有一定的差距,这就是所谓的可变性。,(二)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1.婴儿期:0-1岁;2.幼儿前期:1-3岁;3.幼儿期:3-6岁;4.童年期:6-11、12岁;5.少年期:11、12-14、15岁;6.青年初期:14、15岁-11、18岁。,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一)婴儿期心理年龄特征1、动作和语言的发展(1)动作发展:婴儿动作发展主要是手和脚的动作发展。3个月以后开始用手进行无意的抚摸。45个月开始有意抓摸,但手眼不协调,抓不住。6个月时,拇指和其余四指可分开应用。坐(6月)、爬(8月)和站立(10月)、行走(12月)。 近1岁时开始模仿成人动作,如拍桌子,从简单动作的模仿中可以看到个体思维活动的萌芽;对理解自己,理解他人有较大的进展。,(2)语言的发生婴儿语言是在与成人的交往,教育下,通过模仿和训练发展起来的。0-3个月发出简单音节,a/e/o等。4-8个月连续音节阶段,ba-ba-ba, da-da-da。9月-1岁连续不同音节,a-jue-bi。对成人言语的理解和反应:3月只对声音由反应;7-8月能听懂,作出相应动作;10-11月开始懂得词的意义,如欢迎、再见等。,2、心理的发展(1)感觉的发展:感觉是婴儿发展最早的心理活动。出生后2-3周时,两眼运输不协调。1个月后出现视觉集中活动,以后出现移视、追视物体现象。2-4月对颜色做出反应,4月表现出对某种颜色的偏爱。 听觉一般出现在生后1个月左右,3月能感觉不同方位的声音;3-4月能听音乐;4月能分辨出母亲声音,听到非常高兴。8-10月对严厉和和蔼的声音可做出不同情感反应。,(2)知觉: 知觉是个体对客观事物属性的综合整体的反应。婴儿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空间知觉的发展上。 婴儿空间知觉的发展刚出生的婴儿就具有基本的听觉定向能力,并成为婴儿早期空间定向的主导形式。2-3月婴儿对逼近眼前物体具有保护性闭眼反应。3月能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4-5月出现成熟的够物行为,能手眼协调。8-9月就已获得形状恒常性。1岁开始认识物体的永久性。,(3)注意的发展: 生后1个月开始出现无意注意的萌芽、3月后,条件性的定向反射开始出现,能集中注意新鲜事物。5-6月参加出现较稳定的注意,1岁后才出现随意注意。(4)记忆的发展:大约2-3个月,婴儿会用眼睛寻找在眼前消失的物体,4月能区别熟人和陌生人,表现出认生。但记忆保持的时间很短。(5)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婴儿早期的情绪反应取决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及其健康状况,如吃饱、睡足及舒适的状态会表现出欣快的表情,相反,会哭闹。8-10个月对母亲或看护人产生依恋,当看护人离开时,会引起哭闹,表现出焦虑情绪。,(二)幼儿前期心理年龄特征,1、动作和言语的发展(1)动作发展:从2岁开始,不仅步态自如,还学会了跑、跳、攀登等动作,行动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增强。2-3岁时学会拿杯子喝水、自己穿衣服、洗手等,可用剪刀、用纸叠物品。 幼儿前期出现模仿性游戏活动,但游戏内容简单,缺乏现象,离不开实物和玩具的支持。,(2)言语的发展: 分2个阶段 1)理解言语的单词阶段(1-1.5岁):近1岁半时,儿童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故事。说话能力方面,常表现为重复的单音节,如“猫猫”,灯灯灯,常一词多义,如“娃娃”意思是“我要娃娃”。“笛笛”代替“汽车”。 2)积极言语的多词句阶段(1-3岁):儿童主动性言语迅速发展,可以说出简单句。有名称、形容词等。4岁时会使用形容词和副词,能简单叙述刚发生的事情,6岁说话流利,句法正确。,2、心理的发展(1)感知觉的发展1)感觉:幼儿初期儿童已经能够初步辨认红、黄、绿、蓝等基本色。但在辨认混合色与近似色,如橙色与紫色、橙与黄、蓝与天蓝等,往往出现困难。同时,也难以完全正确地说出颜色的名称。听觉方面能较好分辨简单词语以及音调,能分辨皮肤感觉到的热、冷等。2)知觉:3岁幼儿仅能辨别上下方位,4岁开始能辨别前后方位,5岁幼儿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6岁幼儿虽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2)注意的发展 主要表现为无意注意,但较长时间专心摆弄玩具,注意周围人的言语、行动。1.5岁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只能集中注意5-8分钟,2岁时增至10-12分钟。(3)记忆 幼儿前期儿童已经能够记住一些简短的儿歌,尤其对有韵律的、歌词重复的儿歌更加喜欢,更能记住。 幼儿前期儿童也能记住一些经常听到的简短的故事。他们对于那些有关儿童日常生活、为他们理解的故事,以及一种情节反复出现的故事更能记住。 但是幼儿前期儿童对于这些儿歌、故事完全是“自然而然”记住的。他们还不会有意识地、主动地去记住某些经历过的事物。对于记住的东西也不能保持很长时间。要反复教、不断复习,才能继续记住。,(4)思维 幼儿前期儿童摆弄各种物体时,有时拼合,有时分开,使分析综合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得到锻炼。此外,当儿童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或问题时,逐渐会在实际行动中尝试加以解决。例如,儿童拿不到桌子上的玩具时,会拉过一把小椅子而后爬上去取。这表明幼儿前期儿童逐渐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利用原有经验,解决面前的问题。幼儿前期的思维活动还很简单,还处于开始发展阶段。,(5)情绪和情感: 3岁的幼儿不再象岁前那么听话,有时甚至故意违反成人的话,国外有些心理学家称这一时期为第一反抗期。 此时的幼儿心理发展水平还很低,还不足以使他们做好他们争做的事。如果成人不了解幼儿心理特点,在幼儿故意违反大人意愿时,对他们大嚷大叫,甚至打骂;或者,成人担心幼儿做不好某些事,而过分地限制他们,使他们“自己做”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则会引起成人与幼儿的冲突。幼儿长期处在这种冲突的环境中,就容易形成怯懦、自卑、固执、依赖和神经质等不良心理状态,甚至产生心理障碍。,(6)意志 幼儿前期儿童能够用语词说出自己的愿望、要求或行为目的,如说“我要喝水”、“我要回家”。他们能够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一些困难,完成成人嘱咐的最简单的委托。例如,听从保育员的要求,把室外的积木一块一块捡回教室。 幼儿前期儿童还能遵照成人的指导或要求,加强对自己行为、愿望的控制。例如,一个两岁的儿童伸手想拿一本有图画的书,听到妈妈说“这是妈妈的书,不要拿,好孩子”,便不拿了。这样,他们的行为逐渐能符合行为准则。 这些表明幼儿前期开始出现了最初的意志行动,从而使儿童的行为更能符合集体生活的要求,和其他儿童更能友好相处。但是,幼儿前期儿童对行为准则的认识还很不足,控制自己的力量还很弱,需要成人不断提醒和指导。,(7)个性特征 在好奇心、主动性、合作性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越来越大。形成了自我意思。 自我意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城市公园设施租赁合同范例
- 2025年度影视制作担保保证合同模板下载
- 2025版融资对接与中介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文化创意产业设计师聘用合同范本
- 2025年带装修包租二手房按揭买卖合同
- 2025年度土地抵押贷款合同模板
- 首饰CNC基础知识培训
- 医院装修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 2025年急救设备维护保养考试题答案及解析
- 收深海医院定金合同范本
- 科技创新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 2024版中式烧烤加盟经营合作协议书3篇
- 1例胃癌术后并发肠梗阻患者的疑难病例讨论
- 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 美团配送站长述职报告
- 《刺络放血疗法》课件
- 气压治疗课件
- 沪教深圳版八年级英语下册单词表
- 《口腔材料学》教材笔记(12章全)
-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课件-项目二-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 四级完整词汇(打印专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