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明文的定义范文 说明文的定义 说明文是以说明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介绍事物的性质、特点(特征)或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 阅读一篇说明文首先要把握住说明的对象和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对象往往是一个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短语),说明对象的特征往往用形容词来概括(或相当于形容词的短语)。 说明文的中心句由说明的对象加上说明对象的特征来构成。说明文的中心句有全文的中心句和自然段的中心句之分。 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全文或整个自然段的开头或结尾。 中心句又叫总说。除了中心句之外的句子叫支撑句。支撑句又叫分说。 支撑句是以举例子、列数字、作诠释的方式对中心句进行说明的。 说明文三要素:内容的科学性、说明的条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1.内容的科学性: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给读者以正确无误的认识。 2.说明的条理性:按时间顺序写和记叙文相似;按空间顺序写需注意观察点,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按逻辑顺序写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3.语言的准确性: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语言简明,说明严密。 二、 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有三种形式: 1、总说分说 2、分说总说 3、总分分说总说 三、说明文的分类 按说明的对象来分,说明文分为实体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种。 以事物作为说明的对象,重点在于说明事物是“怎样”的,介绍事物的性质、特征,把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区分开来的说明文就是实体说明文。 以事理作为说明的对象,重点说明事理是“怎么样”和“为什么这样”的,把抽象的、难于理解的事理说得清楚明白的就是事理说明文。 按说明文的语言风格,说明文可以分为平实语言的说明文和生动语言的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两种。 四、说明方法 1、下定义:就是用准确的、简明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揭示事物的本质,使这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区分开来的一种说明方法。 1)笑是反映内心活动的一种面部表情。 2)石拱桥就是用石头做拱圈的一种桥梁。 3)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的格式:是 2、作诠释:就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1)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这大概是四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这段文字解释了“死海”的“死”的含义:没有生命 2)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弋,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 这段文字解释了死海不死的第二个“死”的含义:淹死。 3、分类别: 就是对复杂的事物进行分门别类的介绍的说明方法。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要注意分类的标准要统一。 1)文学作品按体裁来分可以分为四种: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文学。 2)风沙的进攻方式有两种:一种可以称之为阵地战;另一种称之为游击战。 4、举例子:就是用实际的事例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具体形象、生动的一种说明方法。 1)中国石拱桥通过举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5、作比较:就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说明的一种说法。 1)建设兵团在天山南北建立国营农场,开沟挖渠,种麦种棉,那里原是不毛之地,现在一片葱茏,俨然一片绿洲。 分析:以前是“不毛之地”同现在的“俨然一片绿洲”,进行 比较,表明:沙漠是可以征服的。 6、打比方:就是以比喻的方式将进行说明的一种方法。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时还可以认为是描写的表达方式,一般是采用明喻,能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的简明生动,通俗易懂。 1)石拱桥的桥洞呈弧形,就像虹。 2)大礼堂呈椭圆形,有两成挑台象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 3)燕子一会儿象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的直冲云霄。 7、引用:用有关的资料、名言、俗语、谚语来进行说明的一种说明方法。 1)出现朝霞,表明阴雨天气就要到来;出现晚霞,表示最近几天 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说法。 分析:引用谚语说明霞和天气的关系。 8、列数字:就是运用数字来进行说明的方法,可以采用确数、约数、倍数、百分比等。运用数字进行说明,必须准确无误,符合客观实际。注意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时,表示约数的“大约”“上下”“左右”“多”等词不能去掉,去掉的话,就使约数变成了确数,不符合实际。表示推测语气的“可能”也不能去掉,去掉的话,就成了肯定语气。 1)一只青蛙一昼夜能捕食70多只害虫,一个月约吃2000只,一年吃掉害虫15000左右。 分析:“多”“约”“左右”等词不能去掉,去掉的话,就使约数变成了确数,不符合实际。 9、列图表:就是用绘图和表格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10、摹状貌:就是把说明的事物进行描写的说明方法。采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可能同时还会带有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是描写的表达方式。 1)雾像轻纱,扑朔迷离,充满浓厚的艺术氛围。轻轻的薄雾,使山城显得格外亲切。 11、拟人法:把说明的对象当作人来写,使说明的对象具有人的特点。 1)(赵州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五、说明文的顺序: 1.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顺序安排文章。说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成长过程,说明物品的生产程序和使用程序,介绍人物传略常常采用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等静物一般按空间方位的顺序安排文章。首先要确定观察点,或俯视、或仰视,或远眺、或近观,按一定方位,从前后左右,上下四方,内外中心来说明事物。 3.逻辑顺序:按事物内部的联系安排文章。一般事理说明文多用这种顺序。如因果关系、由现象到本质的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相关关系。 说明文的相关常识 1.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主要是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用等特征和事理作客观、科学的解释,从而给人知识。 2.与记叙文的区别:说明文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和说明性三大特点;记叙文以生动的记叙和描写为主。 3.分类:(1)从说明对象角度,可分为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 (2)从语言角度,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4.说明特征:所谓特征,就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 5.说明顺序:说明文为了体现条理性,必须有条理清楚的说明顺序。说明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多用于建筑的构造,说明实体事物的形状。多用表空间方位的词语。 时间顺序:多用于说明实体事物的建造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多用表时间的词语。 逻辑顺序:用于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用和解释事理本质。一般为:由因到果或由果到因;由现象到本质;由主到次;由概括到具体等。逻辑顺序是指按照事物内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来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常用的逻辑顺序包括以下六种: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或由一般到个别);从主要到次要。 6.说明方法:说明方法帮助人们把事物特征说清楚。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主要有: (1)下定义:是用科学的语言对被定义的概念的本质特征作周全严密的规定。 (2)分类别: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事物分成若干类加以说明。 (3)作诠释: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4)列数字:是用数字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说明方法。 (5)举例子:是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进行说明。 (6)打比方:是借助大家熟知的事物,取其相似之处来打比方。 (7)作比较:将同种与不同种事物加以对比与类比,以突出其特征。 (8)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9)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分析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7.说明语言:说明文中语言的最基本特征是准确性。主要是指在说明事物及事理时能准确地反映被说明对象的真实情况,便于人们认可和接受。 在准确的前提下,可呈现两种风格:一个是平实,另一为生动。所谓平实,即语言具有准确、简洁、通俗的特点。 8.说明文的基本结构特点:说明文的总体结构,大体可分为下列几种形式: (1)并列式:各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2)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时间为线索)前后互相承接。 (3)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各层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 (4)总分式:这种结构大致有三种情形:总分;分总;总分总。 说明文的基本知识 有关说明文 一、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1、依据说明对象,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依据语言特点,说明文可分为一般说明文(简洁平实)和文艺性说明文(如科学小品文等)。 三、说明方法: 说明事物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 1、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有?一、二、三?或?其一,其二,首先、其次?等形式。 作用: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避免重复交叉现象。 2、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 作用:使说明语言科学准确,让读者具体了解被说明对象,能对被说明对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候先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有?例如、譬如、如?形式。举有代表性的例子更具体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明力。 作用:使说明语言通俗易懂,更具有说服力。 4、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更具体深刻的突出强调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作用:能更好地突出被说明的对象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 5、列数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运用准确的科学数据具体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作用:把事物说得更精确、直观。 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作用:比任何单纯文字更一目了然。 8、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作诠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定理、定律等,也可以用来解释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用和原因等。作诠释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作用:使说明语言更全面,更充分,更具体。 9、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 作用:语言富有形象性,直观性。 10、引资料:借用别人已说过的话进行说明 作用:更容易让人信服。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等等。 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五、说明文的语言: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六、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七、怎样写说明文 : 1、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一篇说明文写得好不好,主要看它有没有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来是不是使读者得到具体而明确的认识。比如,你参观了动物园,要向小读者介绍长颈鹿。什么是长颈鹿的主要特征呢?跑得快,斑纹美丽,这些都不是长颈鹿独具的特点。长颈鹿最主要的特征是脖子长,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母鹿身高四米多,公鹿五米左右,最高的记录是五米七八。它有四条又细又长的腿,还长着一个特别长的脖子。令人惊奇的是,它的颈椎骨只有七块,数目和人的颈椎骨一样。长颈鹿的七块颈椎骨排起来,就是它的长脖子,每块颈椎骨的长度就可想而知了。只有把这些写清楚,才算抓住了长颈鹿的主要特征,称得上是一篇较好的说明文。否则,你就说不明白。 那么,怎样去抓特征呢? 首先,要细致观察。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只有深入细致观察,才能对事物了解得清楚。法布尔写绿色蝈蝈时,首先仔细观察了,他才能把蝈蝈的声音描摹得那么逼真:?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作响。? 个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统一。我国明朝初年,为了修建这座宫城,曾经役使十万工匠和百万夫役。故宫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上面说的这些具体数字、建筑特点,不查阅必要的资料,自然很难掌握。 最后,还要学会比较。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一类事物,也各具特征。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孪生兄弟,长得再相似,也能区别出来。抓住事物的特征,就是抓住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特点,从共性中发现个性,从一般中找到特殊。事物的特征往往在同别的事物相比较中显示出来。比如,要说明中国是一个大国,这个?大?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转让写达成合同还协议
- 自备吊车买卖合同范本
- 签了劳动合同补充协议
- 瓷砖工程采购合同范本
- 活动物料租赁合同范本
- 服装测评合作合同范本
- 软件租用商务合同范本
- 矿山工程劳务合同范本
- 采摘松塔保险合同范本
- 酒水加工生产合同范本
- Unit 2 单元测试卷-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5股权技术入股合同
- 钢桁架桥制作施工方案
- 2025-2026学年北京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一年级全一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第一学期)
- 新《斜视弱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幼儿园数学活动《6和7的认识》课件
- 肠菌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2025年山西省建设工程专业高级职称评审考试(建筑工程管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自查表
- 骨折固定与康复技术新进展
- 2025-2030中国医院经营管理模式与创新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