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xx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41.xx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41.xx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41.xx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41.xx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 设 项 目环 境 影 响 报 告 表项 目 名 称 : 年产 5 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XXXX 沥青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3 年 12 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年产 5 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项目建设单位 XXXX 沥青路桥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 联 系 人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建设地点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 其他建筑材料制造 C3039占地面积(m 2) 100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2000总 投 资(万 元) 2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 2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0预期投产日期 2013 年 12 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概况及任务来源以沥青混泥土代替单纯的混泥土铺设路面可以使行车平稳,减少车辆行驶的噪声,且具有易修补、恢复交通期短,综合成本低等有点,现已成为路面材料的主潮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出行道路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高等级的路面,特别是柔性路面沥青混泥土路面将越来越多地被应用。考虑到沥青混泥土搅拌站市场供应能力薄弱,而市场需求则一步步加大,建设沥青混泥土搅拌站相当有前景,故 XXXX 沥青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拟在永州市 XX 区上岭桥镇瓦子塘村建设年产 5 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项目(以下称项目) 。项目总投资200 万元人民币,项目占地面积为 10000m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项目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2013 年 7月,项目投资人委托 XX 振兴环境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即组织环评技术人员进行了实地勘察,收集了有关的资料,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22、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年产 5 万吨沥青混凝土搅拌项目(2)建设单位:XXXX 沥青路桥工程有限公司(3)建设地点:项目选址在 XX 区上岭桥镇瓦子塘村,其用地原二广高速公路拌合站用地,项目南面约 200 米以外为旱地及荒地,西面约 400 米为马路,北面主要为山地,东面为二广高速。(4)项目总投资:200 万元(5)工程性质:新建(6)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生产沥青砼,年产量为 5 万吨项目主要产品及年产量见表 1,工程内容和规模见表 2:表 1 主要产品及年产量序号 产品 单位 产量1 粗粒式 AC-25 沥青混凝土 吨/年 250002 中粒式 AC-25 沥青混凝土 吨/年 25000合计 吨/年 50000表 2 主要工程内容组成表序号 主要建设内容 占地面积(m 2)1 生产区 30002 原辅材料堆场区 10003 车辆停放及装载运输区 5004 办公生产区 5005 备用用地 50006 合计 100003(7)项目原辅材料及消耗表 3 主要原辅料消耗一览表 序号 原辅材料名称 单位 消耗量 产地1 石料 吨/年 47000 永州2 沥青 吨/年 1600 广东3 矿粉(主要成分石灰石) 吨/年 1460 永州4 柴油 吨/年 200 永州5 电 万 KWH/年 6 当地电网(8)项目主要设备配置清单表 4 生产设备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1 冷料配料系统 1 套2 平皮集料输送带 1 条3 斜皮烘筒进口输送带 1 条4 石料烘干机 1 套5 石料烘干燃烧系统 1 套6 热骨料提升机 1 套7 矿粉回收料储存系统 1 套8 矿粉提升输送系统 1 套9 振动式石料筛选系统 1 套10 热石料储存仓 1 个11 石料计量系统 1 套12 矿粉计量系统 1 套13 沥青输送系统 1 套14 沥青计量系统 1 套15 沥青搅拌系统 1 套16 机架主体系统 1 套17 气压气动系统 1 套18 电器微机控制、操作系统 1 套19 保温储存成品装置 1 套43、公用工程(1)给水项目生产、生活用水均取自井水全厂员工 20 人,其中住宿人员为 3 人,非住宿人员为 17 人。非住宿人员生活用水按 60 升/人日计,住宿人员按 120 升/ 人 日,员工生活用水量为 1.38t/d,386.4m 3 /a(按 280 天/年计) 。项目生产用水为道路喷洒降尘用水,从储水罐中提取。喷洒降尘用水量为 0.23 t/d, 69t/a。(2)排水生活污水:员工使用旱厕,委托当地农户定期清掏粪便,作为农肥使用。生活污水排污系数为 0.85,则项目建成后员工洗涤、清洗等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17t/d,328t/a,经沉淀处理后灌溉农作物。工业排水:项目喷洒降尘用水后挥发,无工业废水外排。场内雨水:本环评建议项目采用雨污分流体制。在厂界周边设置截水沟,场外雨水经截水沟截流后外排,场内雨水因含有泥浆,不可以直接外排,建设沉砂池对初期雨水进行沉淀处理后通过专用管道排入农灌渠,不得直接排入农田或旱地。(3)供电项目用电全部由永州电业局供给,用电量约 6 万度/年。(4)供热采用加热炉加热,燃料为轻柴油。4、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劳动定员:项目员工人数为 20 人,其中 3 人在厂区住宿,员工为当地居民。工作制度:项目投产后全年工作 280 天,拟实行一班制,每班 8 小时。5、项目进度安排目前项目已完成部分主体建设和主要生产设备安装调试,2013 年 12 月进行试生产。5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拟建地原为高速公路搅拌站用地。现搅拌站已退役,且生产设备已搬迁,区域用地范围内现除原搅拌站办公用房外,其余用地均为已平整硬化的空地,无其他建构筑物。根据现场调查,项目用地区域原搅拌站所遗留的环境问题和用地区域现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为:1、高速公路搅拌站退役后,用地区域内现遗留了部分建筑及生活垃圾未处理。2、项目用地区域内地面散落有部分原搅拌站的原辅材料,该部分原辅材料未经遮盖,在雨季经雨水冲刷,对区域地表水环境将产生一定影响。3、高速公路搅拌站退役后,未对用地区域进行生态绿化恢复,且用地范围内,现部分已硬化的地面出现破损,雨季会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影响。6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永州市位于北纬 2439至 2651,东经 11106至 11221之间,东连郴州,南界广东连州,西接广西桂林,北邻衡阳、邵阳。永州市辖零陵、XX 两区和祁阳、东安、双牌、道县、江永、宁远、蓝山、新田、江华等九县。南北相距最长 245公里,东西相间最宽 144 公里,全市面积 2.24 万平方公里。境内 XX 桂铁路横贯东西,322、207 国道及九条省道在境内纵横交错,永州至广东连州二级公路、XX 桂铁路、洛湛铁路、衡昆高速公路和 XX 江水道形成区域间的交通枢纽。拟建工程选址于永州市 XX 区仁湾镇里湾村,厂区紧邻乡村公路,交通方便,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 1。2、地形、地貌永州市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奇峰秀岭逶迤蜿蜒,河川溪涧纵横交错,山岗盆地相间分布。地貌主要以山地、丘陵、盆地和岗地为主,在全市 3366.55 万亩土地总面积中,平原面积 478.67 万亩,占 14.29%;岗地面积 596.87 万亩,占 17.81%;丘陵面积 486.3万亩,占 4.51%;山地面积 1656.68 万亩,占 49.45%。从总体上看,全市大体呈现“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格局。项目地是典型农区,四周无工矿企业,且远离居民点。3、地质特征根据永州市有关地质初勘资料表明:工程范围内的地质土壤成分以水稻土为主,全市水稻土面积 367.57 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10.96,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0.36,广泛分布于海拔 400 米以下,地势较为平坦,水源较为充足的山岗低平地和溪谷平原;次为红壤土是全市生产适应较广的自然土壤,面积 1500 多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 44.27,占土壤面积的 54.55。植物资源丰富,具备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木生长的良好自然条件,是良好的建设用地。4、气候、气象拟建工程所在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区,温暖多雨。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气候温暖湿润,一年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根据大庆坪、石岩头雨量站 1963 年至今的逐日雨量观测资料,7评价区域年降雨量在 1300-2050mm 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 1500mm,最大日降雨量为246.4mm(1981 年 7 月 21 日),年降水量集中在 3-8 月,占全年总降雨量的 69。评价区域主要气象指标如下:年平均气压 1003.0hp年平均气温 17.9一月份平均气温 5.8七月份平均气温 29.44极端最低气温 -7极端最高气温 43.7年平均日照数 1620h历年平均霜日 13.9d历年平均雪日 8.8d历年空气平均绝对湿度 18.2 度 mb历年空气相对湿度 80%全年主导风向 NE 风历年最大风速 26m/s(1979 年)平均风速 2.8m/s。5、水文永州是个河流密布、水系发达的地区,共有大小河流 700 余条,总长 1 万多公里,河床谷深流急,水能资源蕴藏丰裕,总量达 238 万千瓦,位居 XX 第三,其中可开发量达 101 万千瓦,待开发利用的达 60 余万千瓦。6、生态环境概况永州市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系本省植物资源富集地区。全境共有维管束植物 232 科、1003 属、2712 种,占全省的 68%,为全国的 10%;有乔木树种 127 科、429 属、1542 种。其中有栽培价值的 58 科、253 种,有实用推广价值的 180 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 6 种:银杉、水杉、珙桐、香杉、种萼木(伯乐树) 、苏铁;属国家二级保护的 13 种:楠木、银杏、冷杉、中华珈、长柄双花木、香树、红豆树、白豆松等;属国家三级保护的有杜仲、鹅掌楸、福建柏、华南栲、青钱柳、檫木、黄杉等 27 种;属省级保护的有斑竹、方竹、罗汉竹、绒毛皂荚、山羊角树、黄连、党参、天麻等 298种。全市已查明的野生动物有 1000 余种,其中有大量的珍稀动物。现列为国家保护的有 31 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华南虎、黄腹角雉;属国家二级濒危保护动物五步蛇、猕猴、穿山甲、金钱豹、麝、红腹角雉、毛冠鹿、水鹿、大鲵(娃娃鱼) 、红石猴、灰腹角雉等 10 种;三级保护的有獐、青羊、苏州羚、白鹇、金鸡等 19 种。全市已知水产动物有 186 种,其中鱼类有 153 种。主要经济鱼类有草、青、鲢、鳙、鲤等 20 余种;稀有珍贵鱼类有中华鲟、竹鱼等;水产两栖动物有大鲵(娃娃鱼)等 16 种;水产爬行动物主要有鳖、团鱼、乌龟等;珍贵水产兽类有华东水獭(俗名水貂) 。区 内 无 大 型 渔业 、 水 生 养 殖 业 、 自 然 保 护 区 , 未 见 珍 惜 野 生 动 物 。9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永州市位于 XX 省南部。东与郴州市的临武、嘉禾、桂阳和衡阳市的常宁接壤,西与广西的恭城、灌阳、全州相连,南与广东连州、连南和广西贺县、富川毗邻,北与邵阳市的新宁、邵阳县和衡阳市的祁东相连。永州原为零陵地区,1995 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区建市。全市面积 2.24 万平方公里,人口 583.22 万,民族 35 个。永州是舜文化之乡,华夏文明主要发祥地之一,文化底蕴丰厚,自然风光优美,境内河川溪涧纵横交错,山岗盆地相间分布,森林覆盖面大,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堪称物华天宝之地。永州是一个农业大市,60 年来,依托农业资源优势,以各类农业园区的建设为载体,引进推广农业良种上千个和一批先进的种养加工技术。构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体系、农业科技队伍网络体系,重点建设永州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平台;建立永州市科技网、农业信息网、科技信息“户”联网等技术、信息平台,向广大农民提供优质服务,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组织实施了一大批先进适用、带动性强的农业科技计划项目,取得了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永州市经济建设成就辉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永州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永州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永州的优势,大力发展基础工业,初步形成了食品、机械、建材、化工、轻工、煤炭、电子、医药、冶金等门类齐全的地方工业体系。食品工业、建材工业、机械工业、冶金工业,成为全市四大支柱产业,在全省占有一定的位置。永州工业正逐步实现汽车工业规模化、林纸一体化、中成药现代化、绿色食品工业化、能源工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经济逐步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特色农业、规模农业、效益农业发展迅速。全市已形成了粮食、林果、畜禽、水产、蔬菜、烤烟等六大支柱产业,以 100 万亩草场、100 万亩无公害蔬菜、100 万亩优质水果、100 万亩速生工业原料林四大基地建设为依托,各种农产品基地发展到近 3000 个,土特产品香米、香芋、香柚、灰鹅、红瓜子等弛名中外。集贸商业繁荣,城乡市场布局合理,星级宾馆、饭店、购物中心、娱乐场所服务周到。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财政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XX 区位于 XX 省西南部,XX 江中上游,永州市中心城区之一,为政治、经济中心。10南连永州市零陵区,西接东安县,北抵衡阳祁东县,东邻祁阳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128-11147,北纬 2615-2649。2012 年永州市 XX 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 年全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GDP)159.8 亿元,同比增长 10.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23.59 亿元,增长 4.4%;第二产业增加值 66.75 亿元,增长 10.1%;第三产业增加值 69.46 亿元,增长 12.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 GDP 为 32243 元,增长 9.4%。 三次产业结构比由去年的 15.9:42.2:41.9 调整到 14.8:41.8:43.4,一产业下降1.1 个百分点,三产业上升 1.5 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6.3%、40.3%、53.4%。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35.1%;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33.4%。 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2.1%,增长 2.1%,涨幅同比去年下降 3 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 102.3%,上涨 2.3%,比上年涨幅回落 2.5 个百分点。从居民消费八大类来看,呈现“七涨一降”态势,其中食品上涨 4.5%、烟酒及用品类上涨 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 0.2%、交通和通信上涨 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 0.2%、医疗保建和个人用品上涨 0.9%、居住上涨 2.7%,衣着下降 0.8%。 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 82113 万元,同口径增长 20.5%。一般预算收入 55038 万元,增长 25.4%。上划中央税收 18899 万元,增长 10.7%;上划省级税收 8176 万元,增长13.5%;一般预算支出 16.05 亿元,增长 11.1%。 全区为民办实事考核指标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新增农村公路建设 88.15 公里;农村危房改造 1000 户,新增廉租住房 1008 套,新增公共租赁住房 1000 套;新增城镇就业人员 6516 人;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 246.2 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 107 元;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标准 2000 元/年;扩改建乡镇敬老院 1 所;城乡养老保险全覆盖率100%;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数 2 万人;解决广播电视盲村用户收视问题 3792 户;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 11 所;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 2 所,建设农家书屋 103 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群众安全感提高,全区社会大局稳定。本项目位于永州市 XX 区上岭桥镇瓦子塘村,周围 1km 范围内没有自然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11环境质量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10 年,永州市环境监测站常规监测,共布设 2 个大气监测点位,分别是永州市环保局和 XX 区环保局,可基本反映本项目区域环境空气现状。具体监测数据见下表5:表 5 环境空气常规监测结果项目 永州市环保局 XX 区环保局日均值浓度范围(mg/Nm 3) 0.019-0.038 0.02-0.039检出率(%) 100% 100%超标率(%) 0 0SO2最大超标倍数 0 012日均值浓度范围(mg/Nm 3) 0.019-0.024 0.019-0.023检出率(%) 100% 100%超标率(%) 0 0NO2最大超标倍数 0 0日均值浓度范围(mg/Nm 3) 0.046-0.053 0.045-0.055检出率(%) 100% 100%超标率(%) 0 0PM10最大超标倍数 0 0由上表可知,项目评价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良好,PM 10、SO 2、NO 2,监测值超标率均为 0,达到 GB3095-96 中二级标准,项目拟建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二、水环境质量状况评价引用永州市环境监测站对 XX 江位于 XX 城区段两个常规监测断面曲河、港子口 2010 年的监测数据,对下河线污水处理厂排污口所在的 XX 江干流区域进行水质现状评价,其中港子口断面位于下河线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 300m 处。监测项目为pH 值、COD、BOD5、NH3-N。曲河、港子口两个断面的评价标准分别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类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中类标准。2010 年监测统计结果见表 6。表 6 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 单位:mg/L监测因子监测断面 项 目 pH 值 COD BOD5 NH3-N平均值 7.64 2.03 0.3 0.077类水质标准值 69 20 4 1.0标准指数 0.32 0.102 0.075 0.077曲河断面 超标倍数 0 0 0 0平均值 7.7 2.76 0.87 0.099类水质标准值 69 30 6 1.5标准指数 0.35 0.092 0.145 0.066港子口断面 超标倍数 0 0 0 0监测结果表明: 13由表 5 可见,曲河断面水质各项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港子口断面水质各项指标均符合 类标准。地表水常规监测结果表明,XX 江 XX 河段水质良好,达到相应水域功能要求。三、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东、南、西、北各布设一个噪声监测点,监测频率为昼夜各一次,经对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监测,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如下:表 7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 dB(A)监测点位 监测因子 监测时间 Leq L10 L50 L90 主要声源昼 53.2 55.1 51.8 49.6厂界东夜 43.4 47.6 42.7 40.8环境噪声昼 56.2 51.5 52.7 50.4厂界南夜 45.7 47.5 43.1 42.2环境噪声昼 52.4 55.3 51.6 54.2厂界西夜 44.0 46.5 42.1 41.2环境噪声昼 57.1 59.7 56.1 55.9厂界北等效连续 A声级夜 46.5 48.2 44.1 42.3环境噪声生产噪声昼间 60GB 3096-20082 类标准 夜间 50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项目所在区域噪声监测值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要求,说明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3、地表水境质量现状本项目附近无大的河流,只有小溪,干旱季节无水,雨季丰水季期有水,主要来自周边山体汇集的山泉水,未受污染,水质较好。4、地下水水境质量现状根据 XX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2013 年 10 月对本项目厂区内水井水质进行监测,监测分析报告统计项目地下水监测结果如下:监测点 样品状态 检测项目单位:mg/L (pH:无量纲)pH 高锰酸盐指数 氨氮 悬浮物厂区内水井 清澈8.68 3.9 0.295 1014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 0.3 0.4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 8.5 3.0 0.2 /由上表可知,项目所在地地下水水质较差,未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的要求。环境敏感点及环境保护目标1、水环境项目污水不外排,附近水环境质量不因项目的建成而受到明显影响。2、大气环境保护该区空气环境质量,使其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及“ 关于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修改单的通知 ”(环发20001 号)中的二级标准。3、声环境保护该区域声环境质量,使其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标准。表 8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 环境敏感点(保护目标) 方位、距离 保护级别瓦子塘村居民住户 3 户 西侧约 400m大气环境二广高速 东侧约 100m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及其 2000 年修改单)二级标准声环境 瓦子塘村居民住 户 3 户 西侧约 400m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标准土壤环境 旱地及农田(种植 水稻) 南侧约 200m 外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标准15评价适用标准16环境质量标准1、水环境质量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地下水环境: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类标准。2、空气环境质量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及其 2000 修改单的二级标准。3、声环境质量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标准。表 9 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环境要素 标准 类别 评价标准限值COD BOD5 TP NH3-N20 0.2 1.0Zn Pb As pH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单位:mg/L, pH 无量纲)1.0 0.05 0.05 69pH CODMn SS 氨氮水环境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 (单位:mg/L, pH无量纲) 6-8.5 3.0 / 0.2时段 SO2 NO2 PM10 TSP年平均 0.06 0.08 0.10 0.20日平均 0.15 0.12 0.15 0.30大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 2000 修改单二级(单位:mg/m3) 1 小时平均 0.50 0.24 单位 dB(A) 昼间 夜间声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 类 60 5017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项目生活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一级标准。2、废气项目食堂油烟废气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试行) (GB18483-2001)中的标准,其他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二级标准。3、噪声项目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2 类标准。施工期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 。4、固体废弃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 )表 10 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一览表污物 标准 排放标准限值CODCr BOD5 NH3-N SS 单位废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一级标准100 20 15 70 mg/L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排气筒高度 m二级 监控点浓度mg/m3颗粒物 120 15 3.5 1.0苯并a芘0.310-3 150.0510-3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0.00810-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沥青烟 75 15 0.18生产设备不得有明显的无组织排放存在废气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试行) 基准灶头数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 3)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1812 60 1235 75 35(GB18483-2001)62.085 6昼 间 夜 间 单位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 类标准60 50 dB(A)噪声施工期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总量控制指标19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 工业流程简述:1、项目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如下:沥青混凝土由石油沥青和骨料(砂、碎石)混合拌制而成。其一般流程可分为沥青预处理和骨料预处理,而后进入拌缸拌合后即成为成品。(1) 、沥青预处理流程:沥青是石油气工厂热解石油气原料时得到的副产品,进厂时为散装沥青,由专用沥青运输车将沥青通过密闭沥青管道送至沥青储罐,使用导热油将其加热至 150-180,由沥青泵输送到沥青计量器,按一定的配合比分重量后通过专门管道送入拌和站的拌缸内与骨料混合。(2) 、骨料预处理流程:满足产品需要规格的骨料从料场以斗车送入拌和站进料池,然后通过皮带机自动进料。为使沥青砼产品不至于因过快冷却而带来运输上的不便,骨料在上沥青前也要经过热处理。骨料(主要是砂料和碎石)自动进入烘干筒,在其中不断加热,烘干筒不停转动,以使骨料受热均匀,随后,加热的骨料通过骨料提升机送到粒度检控系统内经过振动筛分,让符合产品要求的骨料通过,经计量后送入拌合缸;少数不合规格的骨料被分离后由专门出口排出,由斗车送回料场;烘干转筒、粒度控制筛都在密闭的设备内工作,其振动筛分产生的粉尘由系统内的布袋捕集回收后送入拌缸,同时进入拌缸的还有矿粉(主要成分是石灰石) 。矿粉通过配料斗、分料提升机、计量器进入拌缸;进入拌缸的骨料、粉料等经与油罐送来的热沥青拌合后才成为成品,整个过程都在密闭系统中进行。成品出料由趟开小斗车经滑道提升到成品仓后装入运输车斗送出,生产出料过程为间断式。202、项目沥青混泥土的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如下图骨料图 1 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二、工艺流程简述:砂和碎石子:砂子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等,质纯粒粗。石子来源于各采石加工场,是不同粒度规格产品,主要成分为花岗石质是沥青砼的主要骨料。以上产品经采购后直接运进堆场。矿粉:为石灰石粉末,质白细,采购自石粉厂家,贮放于矿粉储罐。沥青:有天然沥青和人造沥青两种,密度一般在1.15-1.25 左右,主要成分是沥青质和树脂;沥青质不溶于低沸点烷烃,棕至黑色;树脂溶于低沸点烷烃,为深色半固体或固体物质。沥青有光泽,粘结性抗水性和防腐蚀性良好。软化点低的称为软计量骨料池 烘干筒 热骨料提升机振 动 筛分 料称料系统搅拌锅成 品矿 粉密闭提升机计量 沥青储罐沥青泵外 运粉 尘 粉尘回收收降雨淋水噪声粉尘回收 粉 尘噪声沥青烟噪声粉尘燃油烟气加热沥青加热炉加热炉21沥青,软化点中等的称为中沥青,软化点高的称为硬沥青。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柴油:用于柴油机的液体燃料,由石油蒸馏或裂化而成。主要成分按石腊基、环烷基、环烷芳烃基含量不同分为重柴油和轻柴油,本项目使用的为轻柴油,闪点45属可燃液体。沥青砼:用沥青作胶凝材料,砂、石子作骨料,和矿粉作填充料,加热拌和而成的混凝土。能耐水、耐磨和防震。主要用于道路的路面、机器的基础和需要防潮防水的地面等。主要污染源分析:项目建设分为建设施工期和营运期两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环境影响行为各不相同。1、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分析项目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对水环境、空气环境、噪声环境的影响及水土流失问题。(1)废水:主要为建筑废水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2)扬尘:主要来自平整场地及车辆运输产生的扬尘,施工扬尘会对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3)噪声:主要是建筑施工材料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4)固废:主要为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2、营运期主要污染分析(1)大气污染源该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粉尘、沥青烟等,其中主要产生粉尘的场所有冷料仓、原料堆场、烘干筒、提升机等,主要产生的设备为烘干筒;产生沥青烟的主要有拌合机开仓门过程的烟气、成品仓排放的烟气、卸料口排放的烟气。 粉尘本项目营运期粉尘主要来自物料(如砂子、碎石、矿粉等)运输、进料、储存、装卸过程中散发出来的粉尘以及烘干筒设备产生的粉尘。粉尘有组织排放源为烘干筒及矿粉储库库顶等,无组织排放源为物料运输、储存、输送等过程。22a、烘干筒粉尘沥青骨料(石料)在干燥筒内烘干加热,干燥筒在不停的转动过程中使骨料受热均匀,干燥筒一端鼓风,另一端用引风机将粉尘引入配套的除尘系统,分别经过一级多管旋风除尘器、二级袋式除尘器(布袋选用诺美克斯针刺毡,防水拒油)过滤。从烘干滚筒烟道口排除的废气,先通过多管旋风除尘进行一级除尘,所留下的大颗粒粉尘经回粉螺旋输送机关到热骨料提升机进口;然后进入袋式除尘器内作最后处理,其除尘下来的粉尘,经回粉螺旋输送机输送到回收粉料储仓的粉料提升机进口后,再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到搅拌楼粉料计量秤内作矿粉使用。被过滤的废气最后被引风机抽出,经烟囱排入大气,除尘率为 99.7%。搅拌站选用中联重科 QE160 型间隙强式沥青混泥土搅拌设备,根据该设备参数测试结果,在该套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排尘浓度50mg/m 3,烟气流量为 50000m3/h,即每小时排放粉尘约 2.5kg。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均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 2 中二级排放标准。b、物料运输、储存和装卸扬尘砂、碎石、矿粉在运输、储存和装卸国产不可避免地有粉尘排出,并以无组织形式扩散,特别是在堆棚卸料和铲料的过程中,本项目堆棚为钢架棚堆场,四面均是敞开的,扬尘较大,堆场细分为多个堆场,每个堆场堆料堆高约 3-4 米,扬尘浓度受石料的干燥程度、粒径大小影响,变化较大,采取洒水抑尘的方式可减少粉尘排放,其属间歇性排放,类比同类同规模项目,该项目在输送、装卸过程产生的粉尘量约为0.3t/a,产生的该部分粉尘以无组织形式排放。物料堆场的另一可能产生的污染源是因刮风而产生的起尘,根据煤炭堆场的风洞实验结果,煤堆的起尘风速为 4.4m/s,和煤堆场相比,石料场中堆场的粒径比煤粉大,湿度比煤粉湿度略低,起尘几率应小于煤堆场,同时,该区冬、夏平均风速为1.6m/s,远低于煤堆场的起尘风速,所以砂石场的起尘影响仅作定性分析。矿粉储罐筒库放空口在抽料时有粉尘产生。根据对同类企业的类比调查,每次粉尘的产生量约为 0.30.8kg,本项目矿粉(粉石灰)为筒库储藏,其年消耗总量1460t,按 20t/车记,全年运输车辆次为 73 辆次,放空口产生粉尘按 0.4kg/辆.次记,合计发生量 0.029t/a。 沥青油烟23沥青油烟是指石油沥青及沥青制品生产中排放的液态烃类有机颗粒物质和少量在常温下的气态烃类物质,它含多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烟气,以烃类混合物为主要成分,其中含多环芳烃类物质尤多,以苯并(a)芘为代表的多环芳烃类物质是强致癌物。大气中多环芳烃类物质的存在,是引起呼吸道癌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纯苯并(a)芘为黄色针状晶体,熔点 179,沸点 310左右,能溶于苯,稍溶于醇,不溶于水,是石油沥青中的强致癌物,可引起皮肤癌症,在沥青油烟中,其通常附在直径在 8.0um 以下的颗粒上。本报告书重点评价沥青油烟中苯并(a)芘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参考前苏联拉扎列夫主编的工业生产中有害物物质手册第一卷(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7 年 12 月出版)及金相灿主编的有机化合物污染化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0 年 8 月出版),每吨石油沥青在加热过程中可产生苯并芘气体0.10g0.15g,我们取其平均值为 0.125g,本项目满负荷生产能力苯并芘产生量见下表:表 11 沥青搅拌设施苯并芘产生量预测设备 生产能力(t/h) 沥青用量(t/h) 苯并芘产生量(kg/h)沥青搅拌站 21 0.67 0.08410-3目前,该项目仅对烘干筒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处理,而对于苯并芘气体未采取措施,属无组织排放。根据 GB16297-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第 7 条规定,新建污染源的无组织排放应从严控制,一般情况下不应有无组织排放存在。据此原则,报告表建议该项目应对提升机和成品仓两处的沥青烟排放口进行局部密封,将沥青烟经集气净化装置统一收集、处理达标后经 15 米排气筒外排,GB16297-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 2 中的二级标准排放速率限值为:0.05010 -3kg/h。对比上表中的沥青油烟苯并芘排放速率,该项目需配套 1 套苯并芘净化装置,设施净化处理率达 45%以上。 恶臭气体项目所用原料之一为石油沥青,它是石油气工厂热裂解石油气原料时得到的副产品,平时储存在密闭的储罐中,生产时使用导热油将其加热至 150-180,然后用沥青泵送至搅拌站与砂石骨料进行拌和,拌和好的成品温度约为 150。根据沥青特性,当温度达到 80左右时,便会挥发出异味,沥青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虽然温度始终保持在24150左右,但由于沥青从输送到拌和全部在密闭管道和设施中进行;因此,生产过程主要是在出料趟开口处才会散发出沥青烟恶臭污染物。 燃油烟气污染物排放量项目沥青加热系统采用燃优质轻柴油加热导热油,优质轻柴油含硫量低于 0.2%,属于国家鼓励使用的清洁燃料。由于燃用优质轻柴油 200t/a,据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该项目年燃烧柴油生产的烟气量为 240104m3/a,SO 20.8t/a,烟尘 0.2t/a,污染物浓度为 SO2118mg/m3,烟尘 29mg/m3。燃柴油烟气通过 8 米高的烟囱达标排放。食堂油烟项目设有员工食堂,厨房设有一个炉头,属于小型规模。职工食堂在食物烹饪、加工过程中挥发的油脂、有机质热分解或裂解,就产生油烟废气。按炉灶使用产生油烟量为 1000 m3/h灶头,每个灶头每天使用 4 小时,则产生的油烟量为 112 万 m3/a,油烟产生浓度一般为 1015 mg/Nm3,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通过排烟管道高于食堂屋顶排放,净化处理后的油烟排放浓度一般为 1.82.0 mg/Nm3。其排放浓度小于 2.0mg/m3。(2)、废水该项目的废水主要有员工生活污水、厨房废水、初期雨水和地表汇水。 生活污水全厂职工定员为 20 人,其中 3 人在厂区住宿。非住宿人员生活用水按 60 升/人日计,住宿人员按 120 升/人日,项目日生活用水 1.38t/d,排放系数取 0.85,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 1.17t/d 。该生活污水的污染因子主要是 CODCr、BOD 5、氨氮等有机污染物,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城镇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可知,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的产生浓度分别为: COD 435mg/L、NH 3-N 48mg/L、BOD 5 188mg/L,则该项目生活污水的污染物日产生量为 CODCr 0.5kg/d、氨氮 0.06kg/d、BOD 0.22kg/d。 初期雨水和地表汇水在下雨时有渗透雨水汇出,此类排水的产生量与生产区的面积和当地的降雨强度有关,其计算方法为:式中:Q f 径流量,m 325F径流面积(m 2),取5000m 2;径流系数,取0.20;H r降雨量(mm),取 1500;由此计算, 原料堆场的地表排水年产生量约为 1500t/a。 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根据类比,渗漏废水中 SS 浓度为 200mg/L ,则地表汇水排水 SS 年产生量为 0.30t/a。(3)噪声本项目的噪声主要来自搅拌锅、引风机、提升机、振动筛、铲车等机械设备,其噪声值在 95.6 -86.4dB 之间。(4)固体废物该项目固体废物包含生活垃圾、沉淀泥沙和滴漏沥青、混凝土残碴、失效活性炭等。 生活垃圾全厂员工 20 人,其中住宿人员为 3 人,非住宿人员为 17 人。非住宿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按每人 0.4kg/ d 计,住宿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按没人0.8kg/ d 计。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为 2.6t/a。 沉淀泥沙沉淀泥沙来自生产区内初期雨水汇集的沉淀池,年产生沉渣 0.065t/a。 滴漏沥青和沥青混凝土残碴滴漏沥青和混凝土残碴年产生量参照同类企业类比, 约为 0.01t/a。 失效活性炭沥青油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失效活性炭属危险固体废物,年产生量类比同类企业约为 1t/a。2627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水量 1.17t/d 1.17t/dCODcr 435mg/L 0.5kg/d 100mg/L 0.12kg/dBOD5 188mg/L 0.22kg/d 20mg/L 0.02 kg/d水污染物生活污水氨氮 48mg/L 0.06kg/d 15mg/L 0.02 kg/dSO2 307mg/L 6.18t/a 30.7mg/L 0.618t/aNOx 121mg/L 2.448t/a 121mg/L 2.448t/a燃煤烟气烟尘 114mg/L 2.292t/a 5.7mg/L 0.1146t/a原材料运输、装卸和储存无组织排放扬尘 烘干筒 粉尘 50mg/m 3、 2.5kg/h 50mg/m 3、 2.5kg/h苯并芘 0.125g /h 0.125g /h沥青烟气 恶臭气体 / 20(无量纲)烟尘 29mg/m3 0.2t/a 29mg/m3 0.2t/a加热炉燃烧柴油烟气 SO2 118mg/m3 0.8t/a 118mg/m3 0.8t/a大气污染物食堂 油烟 1.875mg/m3 13.5kg/a 1.875mg/m3 13.5kg/a职工生活 生活垃圾 2.6t/a 集中收集,定期清运至 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沉淀池 沉淀泥沙 0.065t/a 全部回收用于生产生产过程 滴漏沥青拌 和残渣 0.01t/a 全部回收用于生产固体废物沥青油烟净化装置 失效活性炭 1t/a按危险固废处置办法要求进行妥善处理噪声本项目营运期的噪声主要来自搅拌锅、引风机、提升机、振动筛、铲车等机械设备,其噪声值在 95.6 -86.4dB 之间,其中烘干筒(96.2dB) 、搅拌锅(95.0dB) 、引风机(90.5dB) 、铲车(86.4dB)等。项目应采用隔振、消声和设隔声档板等措施,从声源和传播途径加以控制噪声,使之符合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生态项目附近主要为灌木茅草,无大型乔木、古树名木、珍稀植物,且所在地植被品种单一,因此,项目的建成不会造成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只是改变了所在区域的景观。工程所在区域未见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其它常见一般动物少量出现,因此对动物的影响甚微。28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废水污染废水主要包括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1)施工废水:主要来自施工设备的冷却和洗涤用水,施工现场清洗及混凝土养护产生的废水等,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机械雨水冲刷将会造成水体污染,这类废水均含有一定的泥沙和油污。(2)生活污水: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活动造成的诸如食堂用水、洗刷用水等,施工期间进场施工人数约为 20 人左右。根据工期安排,施工人员分批入驻工地,高峰时施工人员及工地管理人数约 16 人。施工期间,施工工人就近租房吃住,工地设简易住宿、食堂、厕所,工地生活用水按 0.05m3/人d 计,用水量为 0.8m3/d;排放系数以0.85 计,排放量约为 0.68m3/d。施 工 期 间 , 建 设 单 位 必 须 加 强 环 保 意 识 , 采 取 积 极 措 施 , 以 减 轻 对 周 围 环 境 的 影 响 。建 设 单 位 应 采 取 以 下 水 环 境 保 护 措 施 :( 1) 施 工 人 员 临 时 居 住 点 设 化 粪 池 、 垃 圾 坑 , 并 及 时 清 运 ; 建 材 堆 放 时 加 以 覆 盖 ,防 止 雨 水 冲 刷 。 对 桩 基 处 理 、 基 建 施 工 过 程 中 产 生 的 废 水 , 应 设 有 集 水 池 、 沉 砂 池 等 临时 性 污 水 简 易 处 理 设 施 , 污 水 达 标 排 放 , 污 泥 填 埋 或 做 农 肥 。( 2) 含 有 害 物 质 的 建 筑 材 料 ( 如 施 工 水 泥 等 ) 应 远 离 饮 水 井 , 各 类 筑 路 材 料 应 有防 雨 遮 雨 设 施 , 水 泥 材 料 不 得 倾 倒 于 地 上 , 工 程 废 料 要 及 时 运 走 。( 3) 严 格 管 理 施 工 机 械 和 运 输 车 辆 , 严 禁 油 料 泄 漏 和 随 意 倾 倒 废 油 料 。 施 工 机 械 、运 输 车 辆 的 清 洗 水 和 施 工 机 械 的 机 修 油 污 集 中 处 理 , 达 标 后 排 放 。 有 油 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