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蛋的构造及形成.doc_第1页
禽蛋的构造及形成.doc_第2页
禽蛋的构造及形成.doc_第3页
禽蛋的构造及形成.doc_第4页
禽蛋的构造及形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时 计 划 第 8 页课 序专业班级10级牧医1、2、3班授课类型讲授课 时2 8授课日期地 点教室授课题目: 第三章 孵化技术 第一节 禽蛋的构造及形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禽蛋的结构及形成过程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鉴别家鸡蛋培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努力钻研的态度重 点禽蛋的构造与形成过程难 点禽蛋的构造与形成过程教 学 过 程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考察出勤,组织纪律复 习: 提问现代禽种有何特点?导入新课:通过日常所吃鸡蛋导入新课新课知识点: 一、禽蛋的构造 二、禽蛋的形成过程 三、常见的畸形蛋及形成过程 额外常识补充: 简单介绍下家鸡蛋的辨别方法小 结:作 业: 讲授法组织教学:维持课堂秩序,考察学生出勤复习提问:谈谈现代家禽品种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导入新课:通过讨论导入新课,讨论内容“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讲授新课:第3章 孵化技术本章提要: 本章按照种蛋孵化的程序,介绍了蛋的构造与形成、种蛋的管理、家禽的胚胎发育、人工孵化的条件和控制、孵化机的构造与管理、孵化效果的检查与分析以及初生雏的处理等内容。对种蛋的选择与消毒、孵化条件的标准与控制、孵化不良原因分析等作了详尽的阐述;以电孵箱孵化为例,具体讲述了整个孵化过程的操作程序。第一节 禽蛋的构造及形成一、禽蛋的构造虽然各种禽蛋大小各不相同,但是其结构是大体一致的。禽蛋的结构可分为胚盘(胚珠)、蛋黄、蛋白、蛋壳膜和蛋壳五个部分。1胚盘(胚珠) 蛋黄上部中央有一小白圆斑,在未受精时,圆斑呈云雾状,称为胚珠,直径约1.63.0毫米。由于比重较小,一般浮于蛋黄的顶端。受精后的蛋,其胚胎发育已进行相当程度,有明暗区之分,外观上中央呈透明状,称为明区,周围颜色较暗不透明,称为暗区。肉眼可见中央透明的小白圆斑,直径约3.05.0毫米,称为胚盘。胚盘是胚胎发育的原基。受精蛋的胚胎在适宜的外界温度下,便会很快发育,这样就会降低蛋的耐储性和质量。 2蛋黄 位于蛋的中央,其外有蛋黄膜包围而呈球形。蛋黄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蛋黄似为一色,实由黄卵黄层 和白卵黄层 交替形成深浅不同的同心圆状排列。这是由于禽昼夜代谢率不同所致,其分明程度随日粮中所含叶黄素 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而异。浅黄色蛋黄一般仅占全蛋黄的5左右。3蛋白 蛋白亦称蛋清,是一种胶体物质,约占蛋重的4560,颜色为微黄色。是带黏性的半流动透明胶体,紧包围着蛋黄。按其成分和黏性,由外向内依次为:第一层为外稀蛋白层,贴附在蛋白膜上,占整个蛋白的23.3%;第二层为外浓蛋白层(亦称中层浓厚蛋白层),约57.2%;第三层为内稀蛋白层,约占16.8%;第四层为内浓蛋白层,亦称系带膜状层,为一薄层,加上与之连为一体的两端系带,约占2.7%。在蛋黄两端附有螺旋状系带,具有保护胚盘的作用。蛋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的大部分营养物质。系带膜状层分为膜状部和索状部。膜状部包在蛋黄膜上,一般很难与蛋黄膜分开。索状部是系带膜状层沿蛋中轴向两端的螺旋延伸,为白色不透明胶体。系带膜状层使蛋黄固定在蛋的中央。随存放时间的延长,系带弹性降低,浓厚蛋白稀薄化,这种作用就会失去。在加工蛋制品时,要将系带索状部除去。4蛋壳膜 蛋壳里面有两层蛋壳膜,紧贴蛋壳的一层叫外壳膜,紧贴蛋白的一层叫内壳膜,两层之间在钝端形成气室。在蛋的孵化过程中,气室随胚龄增加而日渐增大。蛋壳膜具有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和阻止微生物侵入的作用。未产出的蛋,其两层膜是紧贴在一起的。蛋离体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鸡的体温,蛋的内容物收缩,多在蛋的钝端两层膜分开,形成一个双凸透镜似的空间,称为气室。气室的大小可反映禽蛋的新鲜程度。5蛋壳 蛋壳位于蛋的最外层,蛋壳上有许多气孔与内外相通。厚度一般为0.3毫米左右,大多在0.270.37毫米范围之内。蛋壳上密布孔隙,称为气孔,总数约为100012000个,气孔外大内小,为禽胚发育时与外界气体交换之通道;在鲜蛋存放过程中,蛋内水分通过气孔蒸发造成失重;微生物在外蛋壳膜脱落时,通过气孔侵入蛋内,加速蛋的腐败;加工再制蛋时,料液通过气孔浸入。所以,要根据需要,科学合理地对待气孔的作用。蛋壳外有一层极薄的胶护膜,其主要化学组成为糖蛋白。可阻止蛋内水分蒸发,防止外界微生物的侵入。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或孵化,胶护膜逐渐消失。蛋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供给胚胎发育所需的矿物质。水洗、受潮或机械磨擦均易使其脱落。因此,该膜对蛋的质量仅能起短时间的保护作用。 补充内容:笨鸡蛋(家鸡蛋)的鉴别方法。笨鸡蛋黄中的卵磷脂、甘油三酯、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起到很大作用,每天吃两个鸡蛋可保持良好的记忆力;鸡蛋中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的作用;鸡蛋中含有维生素,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鸡蛋含有这么多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故被称为“理想的营养库”。 怎样区分真假笨鸡蛋? 散养鸡和笼养鸡其饲养方式和鸡所吃食物的不同,致使鸡蛋的外壳、蛋清、蛋黄、口感、蛋香、营养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别。由于购买者往往简单的认为蛋壳色泽深的即为笨鸡蛋,故部分养殖户为了在不降低笼养鸡的产蛋率的条件下又保证蛋壳色泽,往往在饲料中添加大量的人工合成的催长激素、维生素、抗菌素、微量元素、蛋红素、核黄素和加丽素红等,而这些人工合成的添加剂的危害,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过量的摄取着色剂对孩子影响尤为重大,会造成孩子的多动症,甚至影响他们智力的发育。通过认真比较,多方询问,将笨鸡蛋的一些常识性判断方法总结如下: 1、购买时: (1)、笨鸡蛋的大小、重量相对不均匀,蛋壳的色泽不一致,红、黄、白几种颜色都有,蛋壳的厚度也有所差别,且蛋壳表面细腻光滑。这是由于笨鸡蛋饲养方式以放牧为主,自由采食青草、蚂蚱、小虫等;补饲为辅,补饲以玉米、草粉、贝壳等。且在饲养过程中绝对不添加任何人工合成的抗生素、色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从而鸡所获得的营养也不尽相同,致使笨鸡蛋出现大小、重量相对不均匀的现象,蛋壳的色泽、厚度也有所差别。而笼养鸡所获营养基本相同,故鸡蛋的大小、重量相对较均匀,蛋壳的色泽、厚度几乎相同,且蛋壳表面较粗糙。 (2)、散养笨鸡蛋的产蛋率低,供应量随季节变化明显。由于散养的笨鸡活动量较大,身体中的一部分能量转化为运动能,所以其产蛋率根本不会高,冬季产蛋率为10%左右,其他三季最高不超过70,凡是超过这一比率的鸡蛋就不会出现蛋壳色泽深、蛋香浓郁、口感细嫩等。到了冬季,由于无青草、活虫等,只能以玉米、草粉等为食,故产蛋极少,且蛋壳色泽略有变浅,但营养成份无明显变化。而笼养鸡蛋由于人为控制蛋鸡的成长环境,所以产蛋率远远超过70,且供应量常年保持不变。 2、蒸煮时: (1)、品尝是鉴别笨鸡蛋的最好的办法。刚刚煮熟的笨鸡蛋在蛋壳外就能闻到浓郁的蛋香而笼养鸡蛋却几乎无蛋香。煮熟的笨鸡蛋蛋清亮白嫩滑,蛋黄色泽较深以至于呈现橙红色,且蛋黄大蛋香浓,而笼养鸡蛋蛋清暗淡,蛋黄色泽较浅呈淡黄色,且蛋黄小缺少蛋香。 (2)、吃时笼养鸡蛋蛋清粗糙,蛋黄松懈,而笨鸡蛋蛋清嫩滑,蛋黄细腻,口感好且非常的香。 3、煎炒时: (1)、在磕打鸡蛋时你可以注意到,笨鸡蛋靠近蛋壳的内膜韧性非常强,使得笨鸡蛋的蛋壳即使出现小的破碎蛋清也不会外溢。 (2)、将鸡蛋磕在碗里时可以看到:笨鸡蛋的蛋黄相对较大蛋清少,蛋黄形状饱满呈球状,蛋黄周围的蛋清粘稠度极高且较清澈。而笼养鸡蛋的蛋黄相对较小蛋清多,蛋黄形状多扁平呈饼状,蛋黄周围的蛋清较混浊,这往往是由于添加过量的人工色素造成的。 (3)、笨鸡蛋的蛋清粘稠度很高,会出现挂碗的现象,蛋清和蛋黄很难混合在一起,蛋黄的颜色也很深,会出现橙红色。这是由于散养鸡会自由采食到很多青草、活虫等天然食物。笼养鸡蛋一般蛋清非常稀,且蛋黄色较浅。虽然有些笼养鸡的蛋黄色也会很深,但这是由于在饲料中添加了人工色素,蛋黄加热后颜色会变浅。 (4)、放在锅内加热时,笨鸡蛋颜色还会保持橙红色或红色而笼养鸡蛋颜色会变浅,此时笨鸡蛋会飘出浓浓的蛋香味,而笼养鸡蛋只会散发出淡淡的香,这是由于笨鸡蛋中的蛋白质和谷氨酸的含量都要高于笼养鸡蛋,从而使得笨鸡蛋无论在营养和口感方面都要优于笼养鸡蛋。 二、禽蛋的形成程鸡蛋是在成熟的母鸡生殖器官内形成而排出体外的。母鸡的生殖器官主要构造有两部分,卵巢一对成结节状,输卵管一对,包括喇叭部(伞部)、蛋白分泌部(膨大部)、峡部、子宫部及阴道部。右侧卵巢和输管管在孵化的第79天即停止发育,只有左侧卵巢和输卵管正常发育,具有繁殖机能。一个卵巢有数百万枚卵泡,但其中仅有少数能成熟排卵。每个卵泡含有一个卵母细胞或生殖细胞。未受精的蛋,生殖细胞在蛋形成过程中,一般不再分裂,打开鸡蛋后蛋黄表面有一白点,叫胚珠。卵泡上有许多血管,自卵巢上送来营养供卵子成长发育。卵巢上每一个卵泡包含一个卵子。卵子在成长过程中,因卵黄累积而逐渐增大。生产较大的卵泡,迅速生长,在排卵前,经910天达到成熟。卵泡成熟后,自卵泡缝痕破裂排出卵子,排出的卵子在未形成蛋前叫卵黄,形成蛋后叫蛋黄。 卵泡成熟排出卵黄后,立即被输卵管喇叭部纳入,并在此处与进入输卵管的精子受精形成受精卵。约经30分钟,进入蛋白分泌部,这里有很多腺体,分泌蛋白,包围卵黄。由于输卵管蠕动作用,推动卵黄在卵输管内旋转前进。在蛋白分泌部(也叫膨大部),因机械旋转,引起这层浓蛋白扭转而形成系带。然后分泌稀蛋白,形成内稀蛋白层,再分泌浓蛋白形成浓蛋白层。最后再包上稀蛋白,形成外稀蛋白层。卵在蛋白分泌部停留约3小时,在这里形成浓厚粘稠状蛋白。 蛋白分泌部的蠕动,促使包有蛋白的卵进入峡部,在此处分泌形成内外蛋壳膜。 卵进入子宫部,约存留1820小时,由于渗入子宫液,使蛋白的重量增加一倍,同时使蛋壳膜鼓胀而形成蛋的形状。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硬质蛋壳和壳上胶护膜都是在离开子宫前形成。卵在子宫部已形成完整的鸡蛋。蛋到达阴道部,约存留2030分钟,在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下,子宫肌肉收缩,使鸡蛋自阴道产出。以上就是鸡蛋形成的简单过程。 三、常见的畸形蛋及其形成原因常见的畸形蛋有双黄蛋(或多黄蛋)、无黄蛋、软壳蛋(或无壳蛋)、异物蛋及变形蛋等,畸形蛋的形成原因如下:畸形蛋的种类和形成原因种 类表 现形 成 原 因双黄蛋蛋特别大,每个蛋有两个蛋黄两个卵黄同时排出,一个成熟,另一个尚未成熟;由于母禽受惊或物理压迫,使卵泡破裂,提前与成熟的卵一同排出无黄蛋蛋特小,无蛋黄蛋白分泌部机能旺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