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境保护-走向生态文明PPT课件.ppt_第1页
加强环境保护-走向生态文明PPT课件.ppt_第2页
加强环境保护-走向生态文明PPT课件.ppt_第3页
加强环境保护-走向生态文明PPT课件.ppt_第4页
加强环境保护-走向生态文明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强环境保护走向生态文明 聚焦一2015年8月24日 云南省环保厅环境监测处及省环境监测中心监测站在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后 共同组织召开了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意见编制工作启动会 方案 提出 到2020年 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要基本实现环境质量 重点污染源 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 初步建成陆海统筹 天地一体 上下协同 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使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 的主要目标 聚焦二云南省省长陈豪8月到大理白族自治州 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及洱海保护治理工作进行调研 陈豪强调 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洱海保护治理作出的重要指示 把源头治理与末端治理更好地结合起来 把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更好地统一起来 综合施策 以洱海保护治理的实际成效落实 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的要求 聚焦三2015年8月23日 云南省委副书记 省长陈豪与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重点围绕林业生态保护 野生动植物保护 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等方面在昆明进行座谈 陈豪指出 云南将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向开放型 创新型和绿色化 信息化 高端化转型发展 加快推进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工作 努力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聚焦四2015年7月29日至31日 中央财政2015年水污染防治专项启动会暨技术指导会议在昆明召开 会议介绍国家整合水污染防治专项有关情况 通报2015年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安排情况 分析解读水污染防治形势及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等文件 对水污染防治专项工作进行指导及技术培训 相关链接 2015贵阳国际论坛以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新议程 新常态 新行动 为主题 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 环境日 主题为 践行绿色生活 重拳治污 环保部通报7起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案例 并严惩相关责任人 重金治污 中央财政下达专项资金约28亿元 重点支持30个地市重金属污染防治 1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1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面临着严重的人口 资源 环境形势 2 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 协调 可持续 3 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5 公民要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一 列举 哪些 说明 表现类命题 6 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依法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 7 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地球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会的召开 说明了什么 1 世界角度 面对资源短缺 环境恶化 生态危机等一系列世界性问题 谋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 求和平 谋合作 促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 国家角度 我国坚持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加强国际合作 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 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表明了什么 1 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健全生态监测法律法规 严格落实责任制 依法明确各方生态环境监测事权 2 我国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依靠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 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的智能化水平 3 党和政府坚持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4 国家 重拳治污 重金治污 说明了什么 1 党和政府关注环保问题 关心公民的身体健康 2 我国坚持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 党和政府坚持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4 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加强对环境污染犯罪的打击力度 表明了党和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 5 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这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哪些观念 1 环境方面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及科学发展观 树立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的观念 2 经济建设方面 加快经济建设 决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决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 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6 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与 生态文明新时代 不相符的行为 乱排污水废气 随意焚烧秸秆 乱丢垃圾 乱砍滥伐 剩饭剩菜 虐杀野生动物 浪费水电等 1 从我国国情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1 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 目前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很少 利用率低 资源破坏与浪费严重 这些资源问题的出现 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 3 在我国 人与环境的关系日趋紧张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 影响社会安定 危害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 因此要节能减排 建设生态文明 二 原因 意义 启示类命题 2 国家为什么要 重拳治污 重金治污 1 环境问题已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环境问题危及国计民生 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危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2 治理环境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刻不容缓 3 我国必须坚持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 为什么我省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改革与发展 始终坚持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1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 是提高人们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意识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要求 3 有利于实现人口 资源 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4 有利于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把我省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4 国家重视加强水污染防治的原因是什么 1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 开发难度大 2 长期以来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 不够科学 由此造成的浪费 损失十分严重 3 目前我国水污染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4 水资源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 5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会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 1 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2 有利于将环保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以行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 3 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认识深入人心 6 大力实施 森林云南 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1 有利于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 有利于提升我省环境质量 不断改善居民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 3 有利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4 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5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经济 1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各方面应该怎么做 1 政府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 坚持计划生育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加快科技创新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加强宣传教育 增强节能环保意识 倡导绿色消费 严格执法 强化节能减排监督管理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 推广高效清洁能源和节能电器 三 建议 打算 做法 活动类命题 2 企业 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 依法规范企业的行为 加快科技创新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坚持可持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准 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3 公民个人 树立生态文明观 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 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 自觉履行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义务 2 我省怎样才能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1 坚持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建设生态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提高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为建设生态经济提供技术 人才等智力支持 3 加强保护环境的宣传和教育 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 资源节约型社会等 4 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逐步健全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 为建设生态经济提供法律保障 3 为把我省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请你从衣 食 住 行四个方面给青少年提出一些建议 1 衣 少买不需要的衣服 少机洗多手洗等 2 食 少吃烧烤食品 不用或少用一次性塑料袋 木筷子 快餐盒等 3 住 使用节能家电 夏季空调温度设置在26摄氏度以上 养成随手关水龙头 关灯的良好习惯等 4 行 外出时尽量步行 骑自行车或选乘公共交通工具等 4 有人认为 经济发展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 而要保护环境 又会限制经济的发展 试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1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互依存的 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 2 云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 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 树立生态文明的发展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