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区域自由贸易与经济合作PPT课件.ppt_第1页
第八章---区域自由贸易与经济合作PPT课件.ppt_第2页
第八章---区域自由贸易与经济合作PPT课件.ppt_第3页
第八章---区域自由贸易与经济合作PPT课件.ppt_第4页
第八章---区域自由贸易与经济合作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区域性自由贸易与经济合作 第一节欧洲经济一体化第二节北美自由贸易区第三节亚洲经贸合作 1 第一节欧洲经济一体化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过程 一 建立关税同盟 1958 1968年 法国 前联邦德国 意大利 比利时 卢森堡 荷兰 二 建立统一市场 1968 1992年 1973年 英国 爱尔兰和丹麦进入 1981年希腊进入 1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进入 1993年1月1日 拥有12个成员国的欧共体拆除了内部边界 形成了单一市场 2 三 建立政治经济共同体 1993年一至今 1993年1月欧共体由原来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更名为欧洲共同体 同年11月 欧洲联盟条约 即 马约 正式生效后由更名为欧洲联盟 简称欧盟 1995年 奥地利 瑞典和芬兰加入欧盟 1998年欧洲中央银行成立 1999年1月 欧元诞生 奥地利 比利时 芬兰 法国 德国 爱尔兰 意大利 卢森堡 挪威 葡萄牙和西班牙将欧元作为官方货币 2001年希腊成为欧元区的第12个成员国 2002年1月欧元正式流通 2002年10月 欧盟东扩计划经欧盟15个成员国同意正式开始实施 2004年5月1日 波兰 匈牙利 斯洛伐克 拉脱维亚 立陶宛 爱沙尼亚 塞浦路斯 捷克 斯洛文尼亚和马耳他等10国成为欧盟的新成员 扩大后的欧盟从15个成员国增加到25个 2007年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加入 成员国成为27个 3 专题 欧盟东扩开及其对中欧贸易的影响 一 中欧贸易关系现状二 欧盟扩大与开放的关系辨析三 中国对欧贸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 一 中欧贸易关系现状 1 总体上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 双边贸易额逐年增长 2 进出口贸易年增长率保持在15 以上 3 商品结构 我国向欧盟的出口主要集中于服装鞋帽等轻纺制品 机电产品及运输设备 金属和非金属制品 纺织原料等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进口则主要集中于高科技产品及一些工业原料 5 4 2004年5月欧盟第五次东扩后 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5 问题 影响最大的是反倾销和技术性贸易壁垒 6 二 欧盟扩大与开放的关系辨析 一 欧盟第五次东扩1 规模最大的扩张 2 扩大的对象是处于转型的中东欧国家 二 积极效应欧盟东扩后其成员将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双方相互开放市场 实现自由贸易 7 三 消极效应1 欧盟东扩不仅是商品 贸易 资金和劳务等经济空间的扩大 而且也是其现有制度的扩张 对新成员形成一定的压力 2 由于新成员国产品的竞争力还相对较弱 为了保护自身利益 新成员国在实施欧盟现有措施的基础上 还可能游说欧盟对更多产品的进口设置更高的门槛 这将不利于世界其他地区向欧盟出口商品 8 三 中国对欧贸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欧盟东扩对我国出口带来的机遇1 东扩使欧盟成员国扩大到27个 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集团 这将给我国的产品出口带来更统一 更广阔的市场 2 新成员国执行欧盟统一关税标准对我国的出口是有利的 3 有利于我国相关生产企业及出口商降低经营风险 节约产品设计成本 提高产品竞争力 9 二 欧盟东扩对我国出口的挑战 1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较单一 以低附加值的机电 轻纺产品为主 出口商品结构与欧盟新成员国比较接近 互补性差 竞争性强 2 欧盟扩大后 欧盟较为严厉的反倾销规则及措施会自动适用于原本反倾销措施较为宽松的新成员国 10 3 目前欧盟实施的某些产品标准方面的 壁垒 将推广至新入盟国家 将抬高我国产品进入新成员国的门槛 11 第二节北美自由贸易区 一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首先是美国和加拿大建立美加自由贸易区 随后将墨西哥纳入其中 扩大到北美自由贸易区 经过谈判美国 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于1992年12月签署了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NAFTA 并于1994年1月1日生效 目标是经过15年过渡期 于2008建成一个取消所有商品和贸易障碍的自由贸易区 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内的完全自由流动 12 二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成效 1 促进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增长2 优化了区内资本资源的配置 3 增加了就业机会 主要是促使墨西哥和加拿大就业的增加 13 三 北美自由贸易区运行过程中的问题 一 美国的失业问题 二 区域内贫富差距拉大 14 四 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各国的影响 一 墨西哥1 农业发展困难 2 生活贫困化加剧 3 环境污染恶化 15 二 美国1 与加 墨的贸易逆差扩大 2 影响了美国工人的就业 3 对美国工人工资的影响 16 三 加拿大1 收入差距扩大 2 NAFTA过分保护投资者的权利带来了消极影响 17 第三节亚洲经贸合作 一 亚太经合组织 一 APEC合作方式的特点1 承认多样性和开放性APEC极力倡导 开放的地区主义 原则 开放性而非防御性 承认区域内现存的差异性 务实的态度促进交流 参与成员不应具排他性 18 2 灵活性与渐进性相结合灵活性 1 确定了不同的时间表 2 实现 茂物目标 进程的灵活 3 单边行动计划和集体行动计划相结合 渐进性 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不搞一刀切 允许分步骤地向最终目标推进 3 自主自愿与评估机制相结合 19 二 APEC合作的目标1 在茂物和大皈会议上APEC将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作为其经济合作的两大目标 并确定了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时间表 即发达成员不晚于2010年 发展中成员不晚于2020年 20 2 所谓 自由化 是指无管制 无障碍 无壁垒 在国际贸易中参照世界贸易组织原则削减关税和其地贸易壁垒 实现无歧视的自由贸易 在国际投资中允许外国资本在各自的生产和服务部门自由流动 并给予外国投资以非歧视待遇 3 所谓 便利化 是指减少贸易和投资程序 经济贸易活动变得方便 以加快货物 资本的自由流动 21 三 APEC方式存在的问题1 APEC茂物目标缺乏量化指标2 APEC进程缺乏有效的评审机制3 APEC进程中非经济活动内容扩大4 APEC经济技术合作发展缓慢5 内部次区域经济组织的过度发展 22 四 APEC方式的改革内容1 施加压力推进APEC进程2 调整APEC方式中的内容3 精简APEC涉及内容4 加强经济技术合作 23 二 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 2000年 中国和东盟开始探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 2001年宣布用10年时间建成自由贸易区 2002年11月4日 双方正式了 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标志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 根据 框架协议 到2010年建成自由贸易区仅包含中国与东盟6国 文莱 印尼 马来西亚 菲律宾 新加坡和泰国 东盟的四个新成员越南 缅甸 老挝 柬埔寨有五年的宽限期 即到2015年 2004年11月底 我国和东盟10国签署了 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 按此协议 2005年7月全面启动了货物贸易降税进程 目前 在中国对外贸易的前20个国家和地区中 东盟国家就占了5席 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9 2 东盟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 而中国在2004年一跃成为继美国 欧盟之后东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24 一 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意义1 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地区稳定 1 可减少国家间的冲突 缓和东亚国家间的矛盾和冲突 2 有助于减轻东盟对中国入世的恐惧 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 3 有利于提高中国在东亚的领导地位 4 可向外界显示东盟的信心 提高东盟的国际地位 5 使台湾在地区经济合作中边缘化 25 2 经济上将促进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 1 可促进东亚地区的经济繁荣 2 有利于促进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3 有利于促进东亚经济合作进程 3 外交上可增强东亚国家的独立性 减少对西方市场的依赖 26 二 建立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然性1 经济全球化 区域化背景下 区域经济合作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2 东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3 中国经济崛起提供的机遇 4 中国与东盟政治与经济关系日益加强 27 三 建立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面临的问题1 主导权 控制权 的确定问题 2 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的相似问题 3 自由贸易机制的选择问题 4 日本 美国的干预与压力 28 四 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新变化1 中国与东盟及其国家间的友好关系正走向又一新的发展阶段 2 CAFTA的建立已由坐而论道进入起而行之 3 在中国 人们对FTA正由陌生走向逐步熟悉 4 建立中的CAFTA 正由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扩展 5 在国际经贸领域 中国与东南亚间的竞争性和合作性正发生着新的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