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足的常见问题上》PPT课件.ppt_第1页
《踝足的常见问题上》PPT课件.ppt_第2页
《踝足的常见问题上》PPT课件.ppt_第3页
《踝足的常见问题上》PPT课件.ppt_第4页
《踝足的常见问题上》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文茂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踝足部常见问题 主要内容 第一节简介第二节解剖学与生物力学一 踝部二 足部三 人类基本的足型四 足部的避震系统第三节物理治疗评估第四节常见问题第五节物理治疗 第一节简介 蹠骨 metatarsalbone 发音 直 跗骨 tarsalbone 发音 夫 背屈 蹠屈内收 外展内翻 外翻内旋 外旋MLRoot WPOrien JHWeed 1977 getcited org 运动损伤 踝部的急性损伤在运动损伤中居于首位 是骨科临床常见病 尤其多见于急诊部 占医院骨科急诊量的6 12 扁平足 是临床常见的姿势性足部畸形 以足弓降低或消失为特征 多发于青少年 非常常见 发病率高约占5 Ferciot FootAnkleInt 1997 人体运动链 第二节解剖学与生物力学 一 踝部二 足部三 人类基本的足型四 足部的避震系统 一 踝部 相关肌肉前群 胫骨前肌 趾长伸肌 拇长伸肌 第三伸肌外侧群 腓骨长短肌后群 腓肠肌 比目鱼肌 胫骨后肌 拇长屈肌 趾长屈肌 跖肌 踝关节 有胫骨 腓骨与距骨组成 铰链关节 运动轴心过内外踝下缘 与横切面夹角为8 10 与额切面夹角为13 18 外后下方斜指前内上方 环绕这个轴可作所有三个面的运动 从踝关节的自然位可产生30 的跖屈 包括矢状面上 跖屈 为28 以上 水平面 内收 上为1 以及额状面上 内翻 为4 背屈与蹠屈 开链运动的背屈活动0 30 蹠屈活动0 50 功能性活动范围 上楼完全背屈20 步行完全背屈10 踝关节 距骨滑车的形状呈前宽后窄 2 4mm 运动学 凹凸法则的表现 内外侧韧带三角韧带 前距腓韧带 ATF 跟腓韧带 CF 后距腓韧带 前韧带 后韧带 肌肉背屈肌为胫前肌 所有趾伸肌 蹠屈肌为腓肠肌与比目鱼肌 腓骨长肌 以及胫骨后肌 腓骨短肌 趾长屈肌 拇长屈肌的协助 踝关节 踝关节的负荷与其关节面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静止情况下以全足放平站立负重时 踝关节承受的压缩应力相当于体重的2倍 以前足站立时相当于体重的3倍 负重期的推进期 关节面受到的应力相当于体重的5倍左右 在站立时重量以1 1的方式分布到跟骨和跖骨头 而五个跖骨头之间的比例2 1 1 1 1 距骨在踝穴内有无倾斜 会通过影响关节面接触面积 而影响关节所受应力的大小 在站立时 姿势的摆动 鞋子后跟的高度都可预测到分布在前足和足跟的重量变化 胫腓联合关节 假关节韧带及纤维组织连接的联合关节关节面朝前偏外稳定性维持前下胫腓韧带 AITF 骨间韧带骨间韧带后下胫腓韧带 PITF 其他屈肌运动包括张开和闭合 胫腓联合关节 运动学张开被动运动腓骨外旋30 上移1 2mm 伴有腓骨向前滑动 前韧带紧张 后韧带松弛 闭合主动运动伴有腓骨向后滑动 外踝内翻扭伤时往往伴有此关节的错位 长期卧床患者踝关节蹠屈畸形 关节挛缩 高位踝关节扭伤 highanklesprain 全蹲受限 张开与闭合 二 足部 后足距下关节 枢纽关节中足跗横关节 中跗关节 楔舟关节 楔间关节 楔骰关节 骰舟关节属于微动关节 前足跗蹠关节 蹠趾关节 趾间关节 距下关节 两个关节面 铰链关节 三面轴 三面动作 凹面为跟骨前关节面和距骨后关节面 凸面为跟骨后关节面和距骨前关节面 内旋 10 与外旋 20 例如 内旋脚掌朝外 上方的动作OKC跟骨相对距骨自由活动 背屈 外展 外翻的组合动作 CKC跟骨的背屈 外展动作受限 距骨相对跟骨做蹠屈 内收的动作 内下方滑动 此时 舟状骨被动下降 足弓下降 内旋足 胫骨随着距骨内转 横切面 距下关节 长短腿CKC时 完全内旋到完全外旋 足弓高度由低到高 相差可以是1 2cm 一方面 内旋足与外旋足同时存在时 会出现功能性长短腿 另一方面 当长短腿存在时 也可能在短腿出现代偿性外旋 在长腿出现代偿性内旋或者二者兼具 增加了踝足问题的复杂性 距下关节的作用 吸收地面反作用力 以减轻其他关节的伤害 提供关节活动角度 以适应崎岖不平的地面 转移下肢旋转力矩 以降低身体重心的摆动 锁住其他足部关节 以利于支撑期末期前脚掌负重 附横关节 内侧距舟关节 TNJ 外侧跟骰关节 CCJ 轴心矢状面 纵向轴向前上15 倾斜轴向前上56 横切面 纵向轴斜向前内9 倾斜轴斜向前内56 内旋与外旋 与距下关节一样 CKC时受到距下关节的控制 距下关节外旋时 距骨位置偏上 两关节相互牵制 没有动作产生 旋紧位置 支撑期末期为躯干提供动力 距下关节内旋时 两关节运动轴心平行 有动作产生 支撑期前期调控重心旋转 内旋足者由于整个足出现不稳定现象 又称为松弛足 hypermobilefoot 外旋足者整个足僵硬 是僵硬足 rigidfoot 第一趾节 firstray 第一蹠骨与第一楔状骨所组成的功能单位 内纵足弓的一部分 第一蹠楔关节为微动关节 只在不平地面时微调足部位置 其他时候可以忽略 OKC时蹠屈与背屈 第一楔舟关节协助前足掌的外旋和内旋动作 协助中足掌的稳定 CKC时蹠屈与背屈 第一蹠趾关节步行中扮演重要角色 第一趾节 firstray 支撑期中期适度背侧滑动 调节内纵足弓 吸收地面反作用力 支撑期末期65 82 的背屈角度收紧内纵足弓 稳定足掌 使身体不产生晃动 提供适当背屈动作 利于重心转移 如果蹠向滑动不足 就会因关节挤压产生关节炎 鞋具的选择 三 人类基本的足型 常见足型 以距下关节的位置为基准 正中足内旋足外旋足正中足 人体自然站立时 距下关节处于正中的位置 称为距下关节正中位置 neutralposition 胫骨的中分线与地面垂直 跟骨的中分线与地面垂直 蹠骨头部与地面呈平行 其中一项不满足条件时 距下关节代偿机制启动 承重与不承重的影响 正中足者足弓高度变化小于1cm 结构性扁平足 stucturalflatfoot 无论承重还是不承重都有足弓的下降 功能性扁平足 functionalflatfoot 在承重或自然站立时足弓下降 不承重或正中站立时足弓基本正常 同理 高弓足 high archfoot 也有两种情况 蹠骨头的问题 前足掌内翻为例 不承重时距下关节处于正中位置 但是 蹠骨头平面与横切面向内开口成角 承重时距下关节内旋 内下滑动 代偿 维持脚掌平衡 前足内翻时 后足外翻代偿 治疗策略 前足掌内侧垫 四 足部的避震系统 一般而言 足部的避震系统是利用高度的变化 产生缓冲的效果 关节动作的变化 软组织的变化 脂肪垫的保护 足底筋膜炎与足跟垫疼痛 足部应力 减震系统 关节 如前所述距下关节内旋时 附横关节产生动作 适应崎岖不平的地面 所以在支撑期中期距下关节处于内旋位置 外旋时足部稳定 不产生晃动 故在支撑期末期距下关节处于外旋位置 距下关节在闭链运动内外旋时 会产生距骨的上下滑动 可以产生势能变化 达到减震效果 距骨远端的舟状骨也会产生高度的变化 进而影响内纵足弓高度 与减震效果有很大关系 但是在内旋足或外旋足时 减震效果会大大削减 减震系统 关节 减震系统 关节 减震系统 软组织 韧带或筋膜是黏弹物质 viscoelasticmaterial 但延展性较差 当体重从足弓下压时 把韧带或筋膜拉开的张力形成一个很好的回弹力 促使内纵足弓回到原位 韧带或筋膜的延展性和回弹性形成一个很好的避震系统 轱辘效应 适应不同地面 减震系统 软组织 肌肉对内纵足弓的影响 胫骨后肌 拇长屈肌 拇外展肌 减震系统 脂肪垫 位于根骨底部的U形结构 能减少并吸收足部与地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