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法线条之“五感” 书法线条之“五感”书法是抽象线条的王国。 书法线条之所以富有神奇的表现力,是因为线条具有极为复杂的属性,诸如质感、力感、动感、立体感、节奏感等等。 线条是书法艺术的语言,是书法艺术主要构成材料,今天【德风堂】为大家分析,如何在平时学习中,切实加强我们对于线条质感、力感、立体感、动性、节奏感的练习。 质感质感或质量感,是指人们在审美过程中,对造型物表面质地(如坚硬、细软、光滑、粗糙、细腻、柔润)和量度的感受和联想所达到的真实程度。 书法线条无不具有一定的质感,有的粗涩凝重,有的细润华滋,但都显示出一定的质感。 书谱中所谓“重如崩云”、“轻如蝉翼”;笔阵图中形容点画如“千里阵云”、“高山坠石”、“万岁枯藤”等,这是审美感受,其实要说明的是线条的质感。 那么,怎样去训练质感呢?由于书写工具性能不同,笔法不同,墨色不同,会造成不同质感的线条效果。 在学习时一般要求浓墨(但浓而不滞)正锋,重按涩行,则笔实墨沉,线条圆浑刚劲,骨肉相称,“藏骨抱筋,含义包质”(“文”指形,“质”指神)线条力度大,质感强,因而会给人以浑厚含蓄,丰盈充实的感觉,如金文、魏碑、颜楷线条即是,而墨乏、墨淡、笔飘墨浮,墨不入纸,其线条或抛筋露骨,或肉丰肥涨,会给人轻薄笨弱之感,线条力度小,质感弱,质量感与落笔力量及用墨浓淡直接有关。 有份量、有力度,即有质感,一般来说有质感的线条能唤起审美联想,所以选择一种特定形质的线条,去表现特定文字内容,加之巧妙的章法,就可能是一幅内容、形式相统一的佳作。 例如浓重粗涩的细线,宜于表现“钢铁长城”的意境,柔软细韧的线条,宜于表现“细雨春风”的意境,枯燥凝涩的线条,宜于表现“寒林渐肃,虎啸猿啼”的意境,否则,难以创造出书法作品特殊的神采和韵味来,更不会酿造出浑朴或高逸或妍丽或霸悍的风格。 总之,落笔着实用力,濡墨浓重充盈,行笔稳健劲涩,所造成的线条效果,无论粗壮或细柔,都会给人以明显的质量感觉。 力感我国书法艺术的显著特点,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非常重视点画的笔力,因此作书时需凝神静思,将一身之力达于笔端,倾注于点画之中,使之呈现出有力度的线条,字体显得筋骨遒健。 所以书法教学中力感训练是很重要的。 那么怎样创造有力度的线条呢?它与执笔、运笔、用墨、用线有关,概括起来有三大方面 一、取势。 得势则生力,无势则力弱。 势指的是形势、姿势、态势、气势等。 从线条分析有点势、撇势、横势、竖势、钩势、挑势、执势等,从用笔看有正势(中锋)、侧势(侧锋)等。 书法艺术之类,从根本上说是“势”的综合体现,没有线条的力度就没有书法的神采,然而求力必先识势。 二、因“字”制宜。 在实际学习中,从书写实际出发,视字型篇幅大小采取相应的姿势。 如坐势小书,指、腕力量即可满足,中字腕、肘力量即可,但大楷则以站势为宜。 三、灵活运笔。 “书重用笔,用之存乎其人,故善书者用笔,不善书者为笔所用”,古人极重执笔,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 我以为能将“指实掌虚”、“腕平掌竖”、“笔直心圆”、“虚悬直紧”、“腕活指死”等融会相通,灵活理解就算达到要求。 所谓用笔不外“执”、“运”二字,“指”主“执”,“腕”主“运”,二者结合得当,即可达到用笔之目的。 那么,什么样的线条才算有力感呢?一般来说锐线、刚线、粗厚浑圆线、细韧柔劲线,则易产生力感;而泡线、涨线、浮滑轻飘和粗墨瘫软的线则难以产生力感。 总之,具有力感的线条,都是具有生命律动感的线条。 立体感在中国书法的审美因素中,除布白结构外,最重要的是线条。 除力感外,线条的立体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历来评论书法都推重圆劲。 劲,指的是力感,而圆指的就是立体感,中国书法用纸虽然有生熟不同,但使用完全不渗化的纸是很少的,所谓力透纸背,实际就是以书写时的渗化深度来表现线条的厚度。 力透纸背的线条能够通过纸的半透明性在线条边缘显得立体的厚度感觉;而纸面一扫而过,墨色未及纸张深层的线条则完全没有这种厚度感。 单靠“力透纸背”还只是造成厚度上的立体感。 要达到圆的境界,则必须通过高度的用笔技巧才能表现出来,在学习中要做到 一、巧用中锋中锋用笔之所以容易形成圆劲的线条,是由于笔毫着纸时的压力分布。 沿笔锋中心线压力最大,向两边副毫压力逐渐减少,造成深化程度及燥润不同,出现中间厚边缘薄或中间润边丝燥的细微差异,表现出线条“圆”形的立体感。 二、善于换笔换笔也称换向,指行笔过程中,遇笔画转折处,须提笔换锋转向(即把笔毫轻提,重复顿下,换向运行)。 动性动性,是线条的本质属性之一。 “动”者,即指线条的流动韵律。 一幅书法作品如具有生命力的流动线条构成,则具有生机盎然的动态美。 一、从用墨、行笔和驭笔能力去训练墨浓笔滞,动感弱;墨润流畅,动感强。 笔缓则动感弱,笔捷动感强。 但墨过淡则线条肿涨,缺乏神采;运笔过速,则线条易浮滑轻薄。 所以要告诉学生执笔需灵活虚宽,圆转自由,用墨要浓淡相宜,渗化自然,行笔要流中有留,“快而不燥”,沉着果断,运笔不能一味缓慢,也不能一味快捷,只有交替运行,才易形成具有律动美的线条。 二、点画间的断连关系是按一定结构规律进行的即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内后外,这种线条间的衔接关系实际是气脉相连的线条流动过程。 节奏感世界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无不具有一定的节奏,书法艺术也如此,历代书法家都很重视这一点。 书法艺术节奏离不开发生的时间、空间和笔、墨、纸以及笔法、用墨、章法、间架结构等问题。 在学习中,八种基本笔画的起、行、收笔,都有一个简单的动作节奏。 要完成转折或改变用笔方向时,也有一定的节奏,主要靠手腕的灵活。 藏锋和露锋也有动作节奏;藏锋落笔,先要有逆着行笔方向的空中动作,而露锋则是落笔便行。 用笔时要努力找准这些动作的节奏规律。 在书法训练中,对节奏的认识是判断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 笔顺也是节奏,并有一定的规律。 行、草书的笔顺是楷书笔顺加以发展变化而来的,汉字的结构是通过书写时协调的动作完成的。 在学习中应力求 (1)把笔画写得成功; (2)进一步把笔画写到恰到好处的位置。 如果把结构理解为基本笔画的简单堆砌,是浮浅的,表现的,是“做字”,而不是学书,这种工匠式的制造工艺,正是书法教学之大忌。 章法(或称布局,分行布白)是节奏所涉及的重要内容。 在楷书章法中,首先要求字与字之间要贯气,这才成行,行与行之间要协调,才能成篇,其中还有疏密、落款、钤印等问题都要考虑。 行、楷书中,章法的节奏感更加强烈、复杂。 中国书法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艺术,是中国诸般传统艺术中最为普通,最为典雅而最富有内涵的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缝制机械装配调试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传媒摄像合同(标准版)
- 货运调度员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数控机加生产线操作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电梯基础合同(标准版)
- 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操作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室内保洁合同6篇
- 瓶装气客服员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员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物业保安部年度工作计划样本(2021版)
- 分包商安全管理规定(4篇)
- 超重与失重+说课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煤炭供应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公司收取管理费协议书范本
- JTS-165-6-2008滚装码头设计规范-PDF解密
- 设备维修与保养(课件)
- 《电力行业数字化审计平台功能构件与技术要求》
- 医院培训课件:《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与医疗纠纷的应对》
- 《肺癌基础知识课件》
- 会计继续教育《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专题题库及答案
- 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卡模板(常见事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