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第一节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第二节增长核算第三节新古典增长模型第四节内生增长理论第五节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第六节经济发展指标及要素第七节经济发展的战略 本章框架 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一些事实经济增长的基本问题 增长核算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增长核算方程增长的经验估算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新古典增长模型 基本假定和思路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内生增长理论 基本模型两部门模型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鼓励技术进步鼓励资本形成增加劳动供给 第一节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一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定义 1 经济增长概念 经济增长就是产量的增加 产量既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 GDP总量 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量 人均GDP 经济增长的程度可以用增长率来描述 2 经济增长率公式 第一 总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 gY Yt Yt 1 Yt 1Yt表示t时期的总产量 Yt 1表示 t 1 时期的总产量 第二节对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第二 人均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 gy yt yt 1 yt 1yt表示t时期的人均产量 yt 1表示 t 1 时期的人均产量 3 经济发展的概念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 而且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 以及整个社会各个不同方面的总体进步 总之 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 第二节对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生活水平的国际差异 2010年 二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些事实 IMF2010年世界人口 1中国1341412印度1215943美国310284印度尼西亚234565巴西193256巴基斯坦166587孟加拉国164478尼日利亚156059俄罗斯1403710日本1273711墨西哥10863 12菲律宾940113越南882614埃塞俄比亚848015德国816016埃及782417伊朗753518土耳其714319泰国676520刚果 金 667221法国629622英国6222 美国人口咨询委局与预测 NO 1中国1 319 000 000占世界人口19 77 NO 2印度1 169 016 00017 52 NO 3美国301 950 0004 53 NO 4印度尼西亚231 627 0003 47 NO 5巴西186 500 0002 8 NO 6巴基斯坦163 630 0002 45 NO 7孟加拉158 665 0002 38 NO 8尼日利亚148 093 000NO 9俄罗斯142 499 0002 14 NO 10日本127 720 0001 91 NO 11墨西哥103 263 388NO 12菲律宾88 706 300NO 13越南87 375 000NO 14德国82 310 000 1 在国家间人均收入方面 进而在生活水平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 2 增长是重要的 因为增长加快的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收入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 说明 1960 2000年均增长速度 三 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一些方法 为什么一些国家如此富裕 而另一些国家那么贫穷 什么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如何理解个别国家或地区的增长奇迹 1 涉及经济增长的三个基本问题 三 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一些方法 一种是增长核算 它试图把产量增长的不同决定因素的贡献程度数量化 另一种是增长理论 它把增长过程中生产要素供给 技术进步 储蓄和投资互动关系模型化 大致说来 这两种方法构成了分析增长问题的框架 2 两种分析方法 第二节增长核算 一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1 直接原因 经济中的投入要素 如资本和劳动的积累 还有影响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变量 如规模经济与技术变化等 2 生产方程 Yt F Kt Rt Nt At St 式中Yt为一个经济的总产出 Kt Rt和Nt分别表示资本存量 自然资源和劳动投入 At表示该经济应用知识的储量 而变量St则代表上面所说的基本因素 或称其为 社会文化环境 或 社会能力 这是经济运行所不可缺失的 上式包括了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和基本原因 特别是变量St反映了经济增长的基本原因 生产函数 总产出 全要素生产率 F 劳动 资本 Y AF N K 若劳动变动 N 资本变动 K 技术变动 A 产出变动 Y MPN N MPK K F N K A 两边同除以Y AF N K 边际收益产品MRP 厂商增加一单位的要素所能增加的收益 劳动收益在产出中的份额 资本收益在产出中的份额 二 增长核算方程 增长核算方程不仅被用来说明经济增长的源泉 而且还被用来衡量经济的技术进步 当知道了劳动和资本在产出中份额的数据 若有产出 劳动和资本增长的数据 则技术进步可以作为一个余量被计算出来 A A Y Y N N K K A A就是索洛余量 产出增长 劳动份额 劳动增长 资本份额 资本增长 技术进步 1 增长核算方程 2 索洛余量 解答 劳动的国民收入份额为 1 a 1 0 25 0 75根据增长核算方程 Y Y N N K K A A agl gk gA代入数值得 3 1 0 75 0 8 0 25 2 gA解得 gA 3 1 1 1 2 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2 计算题 已知资本增长率gk 2 劳动增长率gl 0 8 产出增长率为gy 3 1 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 0 25 在这些条件下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多少 美国经济增长的核算 三 增长的经验估算 四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 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 关于生产要素投入量 丹尼森把经济增长看成是劳动 资本和土地投入的结果 其中的土地可以看成是不变的 其他两个则是可变的 关于要素生产率 丹尼森把它看成是产量与投入量之比即单位投入量的产出 要素生产率主要取决于资源配置状况 规模经济和知识进展 劳动 资本存量的规模 资源配置状况 规模经济 知识进展 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 1 两大类增长因素 2 六个具体的影响因素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丹尼森知识占2 3 总国民收入的增长源泉 1929 1982年 3 丹尼森的结论 实际产量增长率中的大部分取决于要素投入量 劳动力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 知识进展 技术 管理及其应用 是经济增长影响最大 最重要的因素 知识进展解释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约占2 3的贡献 在知识进展中不仅要重视知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而且要重视管理知识的作用 因此 要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必须大力发展教育 开发新技术 提高管理水平 第三节新古典增长模型 一 基本假定和思路 1 经济由一个部门组成 该部门生产一种既可用于投资也可用于消费的商品 2 不存在国际贸易的封闭经济 且政府部门被忽略 3 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4 技术进步 人口增长及资本折旧的速度都由外生因素决定 5 社会储蓄函数为S sY s为储蓄率 二 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一 基本方程 规模报酬不变 Y F N K 令 1 NN 全部人口 假设所有人口参与生产 令人均产出y Y N 人均资本k K N 则y f k F 1 k 则Y N F 1 K N 生产函数 人均产量 二 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设 人口增长率n N N 人均产量y Y N 人均资本k K N s是储蓄率 S sY 同除以劳动数量N 得到 K N sy k 两部门经济中 I S 假定折旧是资本存量K的一个固定比率 K 0 1 资本存量的变化 净投资 K I K K sY K 即资本存量变化 储蓄 折旧 资本增量有两个去处 K N k Nk 所以 k Nk N sy k k sy n k即 k sf k n k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基本方程的含义 k sy n k资本深化 人均储蓄 资本广化 人均资本变化等于人均储蓄sf k 减去新增劳动力对资本的需求nk和减去折旧 k n k的储蓄或投资 资本广化 k为资本深化 即人均储蓄大于临界投资所必需的数量 人均资本上升 经济社会经历着资本深化 思考题 中国已经经历了持续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 请利用经济增长理论和GDP核算理论说明 中国经济增长的隐忧是什么 应该如何消除这些隐忧 稳态中 总产出和资本存量的增长率 均与劳动力的增长率相等 即如果 k 0 人均储蓄必须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 第一 稳态的条件sf k n k 二 稳态 经济增长的稳态分析 稳态中 总产出的增长率 资本存量增长率 劳动人口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g n 第二 均衡的稳定性当经济偏离稳定状态时 无论人均资本过多还是过少 都存在着某种力量使其恢复到稳态 这意味着 新古典增长模型所确定的稳态是稳定的 经济增长的稳态 右边 k 0 k下降 左边 k 0 k上升 三 对收入差异的解释 设人均生产函数为y f k k 由稳态条件式可知 sk n k求得 有人均生产函数 可求得稳态下的人均产出量yA为 第一 若其他条件相同 储蓄率或投资率较高的国家通常比较富裕 在这些国家中 劳动力人均资本量较高 因此 其人均产量也较高 另一方面 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 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通常比较贫穷 在这些国家 面对人口增长 为保持资本 劳动比率不变 需要把更大比例的收入用于储蓄和投资 这种资本广化的要求使得资本深化变得更加困难 从而使得人均资本量减少 第二 当经济处于稳态时 k和y都是固定不变的 由于人均收入固定不变 故其增长率为零 这时 总收入以相同于人口增长率的增长率增长 即经济增长率为n 可见 稳态增长率不受储蓄率的影响 这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一个关键结论 四 比较静态分析 1 储蓄率增加对经济稳态的影响储蓄率的增加提高了稳态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 储蓄率增加的影响 结论 储蓄率的增加不能影响到稳态增长率 能提高收入的稳态水平 储蓄率的增加只有水平效应 没有增长效应 人均产出和总产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轨迹 2 人口增加对稳态的影响 人口增加的影响 人口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 进而降低了人均产量的稳态水平 作为人口增长率上升产生的人均产量下降正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 两个有着相同储蓄率的国家仅仅由于其中一个国家比另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高 就可以有非常不同的人均收入水平 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增加了总产量的稳态增长率 资料 70亿人的世界 英国人口学家马尔萨斯于1798年在 人口论 中指出 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 粮食呈代数级数增长 2011年10月24日 潘基文致辞 有人说 我们这个星球过于拥挤 我说我们因有70亿之众而强大 只要我们团结合作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付出 也都会有所收获 资料 70亿人的世界 五 对增长率差异的解释 由新古典增长模型求得人均资本增长率方程 收敛于稳态的速度 第一 一个国家的经济比其稳态水平低得越多 则经济增长的越快 同样 如果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远高于它的稳态水平 那么 它的资本存量将迅速减少 随着这个国家的资本存量逼近稳态水平 资本存量下降的速度将趋近于零 第二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三个结论 如果两个国家的储蓄率 或投资率 相同 但初始人均资本 从而初始人均收入 不同 那么 初始人均资本较低的那个国家将有较高的经济增长 如果两个国家的初始人均资本相同 但是投资率不同 那么 投资率高的那个国家将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 如果一个国家提高投资水平 那么 它的收入增长率也将提高 1 引入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 三 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Y F AN K 式中 表达式AN为有效劳动 在上述生产函数中 当作为技术状态的变量A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大时 说明存在着技术进步 这时 经济中劳动效率提高了 2 引入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k sy n g k式中技术进步A以一个固定的比率g增长 在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稳态增长率 引入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3 引入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运用 在考虑到技术进步后 新古典增长模型可以解释一些国家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 即技术进步会引起人均产出的持续增长 一旦经济处于稳定状态 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只取决于技术进步的比率 换句话说 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 只有技术进步才能解释生活水平 即人均产出 的长期上升 第四节内生增长理论 一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缺陷首先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 持续的人均产出增长只有在技术进步存在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发生 其次 在解释国家间收入差异的原因时 该模型是不完善的 总之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框架内 似乎实物资本积累本身既不能解释人均收入在很长时期内的持续增长 也不能解释人们观察到的生活水平在不同地域之间的巨大差距 二 内生增长理论的基本思路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 西方经济学者针对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缺陷 提出三种类型的增长模型 第一类模型 通过放弃资本积累回报递减的假设而解释了连续增长 第二类模型 知识的积累是企业家追求私人利润最大化的有意行为的结果 即技术进步被内生化了 第三类模型 由美国学者曼昆等人提出 他们将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资本的概念加以扩展 把人力资本也包括在内 三 基本模型 1 一个内生增长模型及其含义 Y Y K K sA 只要sA 即使没有外生技术进步的假设 经济的收入也一直增长 表明储蓄和投资会引起长期增长 2 内生增长模型的政策意义储蓄率s越高 产出增长率也将越高 进一步地 这一模型暗示 那些能永久提高投资率的政府政策会使经济增长率不断地提高 经济增长的原因有 第一 获取新 知识 革新 技术进步 人力资本积累等 第二 刺激新知识运用于生产 市场条件 产权 政治稳定以及宏观经济稳定 第三 提供运用新知识的资源 人力 资本 进口品等 内生增长 根据上述模型 如果一组国家有比另一组国家更高的平均储蓄率 更低的人口增长率和折旧率 那么第一组国家将比第二组国家经济增长得更快 第五节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一 鼓励技术进步许多公共政策的目的在于鼓励技术进步 例如 专利制度 进行研究和开发的企业提供税收减免 资助大学的基础研究等 三 增加劳动供给比如 可以减免所得税以加强激励 促使人们努力工作 通过教育和培训增加人力资本以增强一国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 二 鼓励资本形成资本存量的上升会促进经济增长 由于资本是被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 因此 一个社会可以增加它所拥有的资本量 并生产出更多的各种物品与劳务 另外 资本存量的增长是储蓄和投资推动的 因此 鼓励资本形成便主要归结为鼓励储蓄和投资 思考题 增加劳动供给与促进就业的关系 劳动力多了好 还是少了好 一 关于经济发展问题 第六节经济发展指标及要素 丹尼斯 古雷特 DenisGoulet 认为 发展包含有三个核心内容 生存 自尊和自由 经济发展理论的主旨是通过研究如何增加各种经济资源的数量和提高他们的质量 促进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理论 发展经济学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一门年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它主要是研究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何解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问题 二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征 一 贫困低收入水平必然导致低生活水平 二 劳动生产率低下技术水平低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劳动生产率较低 三 人口出生率高 平均寿命短住房短缺且住房条件恶劣 医疗卫生条件差 食物供给不足而营养不良 受教育程度低 婴儿死亡率高 预期寿命短 等等 四 失业率高 五 有限的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 三 衡量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指标人类基本需求法 吃 穿 住 卫生 最低教育 恩格尔系数 食物支出占同期收入的比重 基尼系数人类发展指数 健康 知识 人均收入 四 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 一 人力资源 二 自然资源 三 资本形成和积累 四 技术与创新 第七节经济发展的战略 一 满足基本需要的发展战略发展经济的目的 消除贫困 提高生活水平 解决办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辆转让与二手车交易全流程服务保障及售后服务协议
- 复杂离婚案件中的子女抚养权、财产分割及补偿合同
- 2025年叉车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智慧水务移动端应用开发方案
- 着力轻工业优化供给实施方案
- 农村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有效策略研究
- 2025年长度计量考试试题及答案
- 曲臂高空车安全施工方案
- 新世相活动策划方案
- 2025年新能源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国际比较研究
- 镇痛类药物应用与管理规范
- 休克患者急救
- 2025年工行客户经理测试题及答案
- 大宗商品交易管理办法
- 普通话宣传教学课件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题卷(含标准答案)
- 2025年郑州市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集
- 创新联合体建设管理办法
- 传统琉璃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表现性研究:传承与创新的融合视角
- 2025年国有企业管理岗竞聘笔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