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动画版PPT课件.ppt_第1页
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动画版PPT课件.ppt_第2页
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动画版PPT课件.ppt_第3页
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动画版PPT课件.ppt_第4页
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动画版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发事件现场处置 一 事件现场处置流程二 国际检伤分类标准三 伤员处理程序四 心肺复苏程序与要点五 外伤处理程序六 特殊外伤处理 2 可编辑 目录 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可编辑 自然灾害气象灾害 大风 暴雨 沙尘暴天气 海啸 台风 龙卷风 地震灾害水旱灾害 洪水 泥石流 山体滑坡 干旱 森林灾害 病虫害 森林火灾 可编辑 事故灾害安全生产事故 危险化学品事故 建筑施工事故 特种设备事故 交通事故城市公共设施安全事故 水 电 热力 燃气 地下管线 火灾事故人防工程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事故 可编辑 公共卫生事件重特大传染病 鼠疫 霍乱 SARS 流感 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 食物中毒 职业中毒 重特大动植物疫情 口蹄疫 高致病性禽流感 可编辑 社会安全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 公共场所聚众滋事事件 影响校园安全稳定事件 重大群体性上访事件 民族宗教群体性案件 重大刑事案件 重大恐怖事件和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 生物 化学 放射 美国 911 事件 可编辑 院前急救网络急救小分队 突发事件现场伤患者 目击者 检伤分类 现场急救 快速分流 救治医院 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 启动突发事件预案 医疗救援 指挥协调 信息收集 整理传递 监护转运 通讯信息 2 3 4 1 报警专线 灾害现场 双向预警 合理分流 院前急救是降低死亡率最重要的环节 紧急医疗救援生命链的构成 可编辑 灾害及突发事故现场的救护原则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一 首先寻找伤员 使伤员脱离险境 二 迅速判断伤情并分类 三 及时抢救危重伤员 四 防止或减轻后遗症的发生 五 安全运送与疏散伤员 可编辑 第一节事件现场处置流程 1 到现场之前 1 了解事件现场情况 事发地点 原因 规模 死伤者人数 有否特殊要求 事件地点天气与地形 2 对参与救援人员做好分工 10 可编辑 事件现场处置流程 2 到达现场之后 1 确认现场环境安全与否 是否适合立即救援 2 首先寻找伤员 使伤员脱离险境 3 对现场伤者检伤分类 4 按分类标准处理程序 分别处理3 撤离前再次彻底检查现场 防止遗漏伤员 可编辑 第二节国际检伤分类标准 检伤分类的国际等级与标识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 现场检伤分类分为四个等级并使用统一标识死亡 黑色标识重伤 红色标识中度伤 黄色标识轻伤 绿色标识 12 可编辑 急救现场分区 急救现场按国际检伤分类标识分区 即分为红 黄 绿 黑四个区域 按区域分配医疗资源 分别处理伤员 可编辑 13 国际救援优先顺序 可编辑 TOPPRIORITY 第一优先 非常严重的创伤 但如及时治疗即有机会可生存 气道阻塞昏迷神志不清开放性胸腔创伤开放性腹腔创伤腹部或骨盆压伤 休克颈椎受伤令远端脉搏消失的骨折股骨骨折50 皮肤二或三度烧伤 严重烧伤颈椎以下的脊柱受创中度失血或失血量少于1000ml头部严重受创但仍然清醒多处骨折背部受伤服用药物过量但情况还稳定 2ndPRIORITY 第二优先 有重大创伤 但仍可短暂等候而不危及生命或导致肢体残缺 不造成休克的软组织创伤 20 的 烧伤并不涉及机体或外生殖器不造成远端脉搏消失的肌肉或骨骼损伤轻微流血 3rdPRIORITY 第三优先 可自行走动 没有严重创伤 其损伤可延迟治疗大部分可在现场完成治疗而不需送院 DEAD 死亡 死亡或无法救治的创伤 明显死亡没有呼吸及脉搏双瞳孔散大 积极抢救伤者 不要把时间花在没有生存希望的伤者身上 现场救治顺序 现场救护必须遵循的救治顺序第一优先 立即治疗 T1 重伤员 红色标识 第二优先 延后治疗 T2 中度伤员 黄色标识 第三优先 期待治疗 T3 轻伤员 绿色标识 最后处理死亡遗体 T4 可编辑 19 整体伤员初步检伤分类步骤 国际通用步骤第一步 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喊 能够走动的伤员到我这来 凡是走到救援人员面前的伤员给予绿色标识 T3区救治 第二步 凡是不能走动但是能够说话或能够示意的病人请示意 所有能够示意的病人表明有意识存在给予黄色标识 T2区救治 第三步 检查意识丧失的伤员 凡是呼吸 脉搏存在 或停止不到10分钟的伤员给予红色标识 T1区救治 可编辑 20 检伤分类的责任人 1 检伤分类的责任人 1 第一位到达急救现场的医护人员 无论职称如何 不要急于对某一个伤员进行救治 而是要首先进行模糊检伤分类 争取将重伤员尽快检出 直至指定检伤官到达现场 交接后再协助指定检伤官继续检伤分类 2 指定检伤官 一般由急救分队事先指定的 资深的 高年资急救医师担任 可编辑 21 检伤分类的责任人 2 检伤人员的责任对急救现场每一位伤病人员的伤情进行等级的分级鉴定 确定救治顺序 并不断巡视鉴定后的伤员 根据伤情变化 修订伤情等级 直到现场所有病人都被处理完毕 可编辑 分区伤员检伤分类 1 原则 快 争取在10秒钟之内完成1个伤员伤情的评估简 使用最简单的方法 不用器械仅用眼 口 手就可确定全 按照A B C D程序检查评估病人 可编辑 23 2 方法 模糊定性分类法通过一看 二问 三摸确定按照A B C D程序检查A 呼吸 窒息与呼吸困难 B 出血 出血与休克 C 意识 昏迷与脑外伤 D 死亡 正在发生的死亡 可编辑 24 A 呼吸 窒息与呼吸困难 一看 有呼吸 二问 是否有憋气 呼吸困难没有呼吸 三摸 是否有颈动脉搏动评估 呼吸节律不规整 呼吸困难 呼吸表浅 呼吸不顺畅呼吸过快或过慢等 T1无呼吸 无颈动脉搏动 T4无呼吸异常 评估下一步 可编辑 25 B 出血与休克 一看 有外出血 估计失血量 量大 T1没有外出血 有否面色苍白 精神紧张 手足湿冷 口干 脉搏细数 甲床末端血管充盈时间 2S 存在循环障碍有 T1休克快速判断法 一看 面色 苍白 神志 精神紧张 神志模糊 二问 有否心慌 口渴三摸 手足 湿冷 颈动脉及桡动脉 颈动脉可及而桡动脉不可及 甲床末端血管充盈时间 2S 存在循环障碍 可编辑 26 C 神志 昏迷与脑外伤 一看 伤员倒地不起 有呼吸二唤 有睁眼反应 下一步评估没有睁眼反应 T1颅脑损伤评估 以下均为T1 1 意识障碍2 有肉眼可见外伤3 无肉眼可见外伤 瞳孔有改变4 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可编辑 27 D 死亡 正在发生的死亡 在事故现场某些伤病人员呼吸 心跳刚刚停止 10分钟 或心跳停止出现濒死呼吸 或呼吸停止心跳尚存 此时心肺复苏仍有抢救成功的可能 因此属于T1范围 一看 呼吸不正常 6次 分或节律不规整 无呼吸二问 现场人员呼吸停止不足10分钟三触 颈动脉搏动消失 T1头 颈 胸 腹任何一个部位的粉碎性破裂甚至断离 10分钟以上 不属于此范畴 可编辑 28 伤情判定 1 A B C D四项均属重伤 T1 范畴2 若伤员没有上述任何一项情况 但受伤部位在人体重要解剖位置 CHANS 即头 颈胸 腹 脊柱 任何一个部位开放性损伤 即使全部生命体征都稳定 仍应归属于中度伤 T2 3 单纯长骨骨折 无体表伤但存在头晕 腹痛 恶心 呕吐 某处严重疼痛及活动受限 以及特殊原因导致的伤害如烧伤 中毒 毒蛇咬伤 放射性损伤等均归为中度伤 T2 可编辑 29 伤情判定注意 1 各区域病人会随时发生变化 要时刻观察病人情况 根据病情变化确定处置方案 不可拘泥于初步检伤分区2 虽然现场医疗资源有限 也不可放任T3区病人 防止这部分病人情绪不稳定导致进一步伤害 3 确认病人死亡放弃救治一定要谨慎 要有心电图检查证实 不能仅凭触不到大动脉搏动判断 4 检伤官要对伤员反复检查 不断修正早期对伤情判定 可编辑 30 单个伤员检伤 ABCDEF程序 A airway 呼吸道是否通畅 B breathing 有无影响呼吸功能的严重创伤 C circulation 循环血容量及心泵是否健全 D disability 颅脑损伤和脊柱 脊髓损伤 E exposure 充分暴露伤员 全面检查各重要脏器 F fracture 四肢骨折 可编辑 危重伤员 呼吸心跳骤停 深昏迷 严重休克 大出血 血气胸严重呼吸困难者 立即抢救 T1 重伤员 脑外伤 内脏损伤 骨盆骨折 脊柱骨折并截瘫 开放骨折 大面积烧伤或严重软组织损伤 挤压伤 尽快手术并预防感染 破伤风 坏疽 挤压综合征等 T2 轻伤员 一般软组织损伤 现场处理后可参加一线抢救 T3 创伤伤员检伤分类 可编辑 伤员分类 危重伤 优先 红色 重伤 次优先 黄色 轻伤 自救 绿色0致命伤 黑色救护分区 四类伤员抢救区分别插相应颜色彩旗 伤员分类与救护分区 可编辑 A行动能力检查 Ambulation 自动行走能力自如不能延迟处理开始B步骤轻伤或重伤 呼吸检查 绿标 黄标 简明检伤分类法 START 可编辑 B呼吸检查 Breathing 自主呼吸没有或极微弱有打开气道 30或6次 分呼吸停止呼吸微弱开始C步骤死亡 黑标 危重 红标 循环检查 简明检伤分类法 START 可编辑 C循环检查 Circulation 血液循环挠动脉搏动存在挠动脉搏动不存在毛细血管复充盈2秒开始D步骤危重伤病员 红标 简明检伤分类法 START 可编辑 D意识状态检查 Disability 意识状态不能回答问题能正确回答问题不能按指令动作能按指令动作危重伤 红标 轻伤 绿标 或重伤 黄标 简明检伤分类法 START 可编辑 第三节伤员处理程序 1 确认救援环境安全 自己有救援能力2 搜寻伤员 表明身份3 迅速帮助伤员脱离致伤因素4 检查伤情5 T1区伤员要原地救治 待生命体征稳定后 安排转送 6 T2区伤员 现场无救治条件 需立即手术 优先安排转送 7 T3区伤员可利用其他交通工具分流转送8 T4区伤员经过再次确认后 由民政部门处理 可编辑 38 现场急救基本程序 观察现场表明身份检伤 初步评估再度评估 安慰伤者 说明将要进行的救助程序 展开现场救护 迅速对环境危险因素及伤患情况进行判断审视自己有无能力救助患者 可编辑 第四节心肺复苏程序与要点 1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基础生命支持程序 卫生从业人员 1 确认救援环境安全 2 呼叫病人 确认意识 呼吸 意识障碍 呼吸微弱或停止 3 打120呼救 4 放置患者为救生体位 硬质平面 仰卧位 5 检查颈动脉搏动及呼吸 6 开始心外按压30次 7 打开气道 给予两次人工通气 8 2分钟共做五组 复检 或除颤 可编辑 40 成人急救生存链 可编辑 41 非卫生从业人员成人基础生命支持简化流程 可编辑 42 43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突然意识丧失或抽搐 发生于心室停搏后15s内 大动脉 颈 股动脉 搏动消失 叹息样呼吸或呼吸停止伴紫绀 发生于心室停搏后20 30s内 心音消失 血压测不出 瞳孔散大 多出现于心室停搏后45s后 1 2分钟后瞳孔固定 可编辑 44 1 判断反应 判断患者意识通过动作或声音刺激 观察患者有无反应 轻拍患者双肩并呼叫 喂 你怎么了 注意 轻拍重唤 可编辑 45 2 检查呼吸及脉搏 方法 一只手压患者额头 一只手触动脉 眼睛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成人应触诊颈动脉 婴儿触肱动脉 方法 示指 中指指腹触及喉结 然后向外侧轻轻滑动2 3厘米 可编辑 46 3 启动EMSS高声呼救 如意识丧失 应立即呼救 来人呐 帮助我 让来人准备急救药品及除颤仪 Help 可编辑 47 4 摆放体位 摆放为仰卧位直接放在地面或硬床板上脊椎外伤整体翻转身体平直无扭曲重点保护头颈 可编辑 48 5 胸外心脏按压 可编辑 49 心脏按压方法 部位 胸骨中下1 3处双侧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 频率 100次 分幅度 5厘米按压 通气 30 2 每个周期为5组30 2的CPR 时间大约2分钟 可编辑 50 按压姿势 地上采用跪姿 双膝平病人肩部床上应站立于踏脚板 双膝平病人躯干双臂绷直 与胸部垂直不得弯曲以髋关节为支点 腰部挺直 用上半身重量往下压 杠杆原理 可编辑 51 双臂伸直 双手掌根互贴 接触胸壁的一只手手指翘起 垂直压下 以髋关节作支点 双肩在双手正上方 借用上半身的重量垂直往下按压 可编辑 按压方式 52 按压深度 胸骨下陷 5cm 因人而异成人需要25 30kg的力量按压产生60 80mmHg动脉收缩压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 保证松开的时间与按下基本相同胸外按压心搏出量为正常1 3至1 4 可编辑 心外按压技术 1 按压位置 成年男性 两乳之间连线中点肥胖或乳房下垂者 剑突上两横指 胸骨中下1 3交界2 手法 掌根 中指指向患者乳头 双手重叠 手指翘起 手臂垂直3 速率 每分钟至少100次 4 深度 至少5厘米 5 比率 按压与放松为1 1 按压与呼吸30 26 注意 放松使胸骨要完全回弹7 中断时间 每次换人或除颤停止按压时间应少于5s8 口诀 快快按 用力按 少中断 要回弹 可编辑 53 54 首先清理口腔 将病人的头侧向一边 用手指抠出口腔内的异物 如果口内有异物的话 没有不可盲目抠 2010版指南对此无要求 一手掌用力压前额 另只手中 食指向上向前抬高下颌 两手合力头后仰 仰头抬颏法 6 开放气道 可编辑 55 仰头提颏法成人病员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地面成90度 提颏的食指与中指要提在患者下颌的骨性部位 不要提下颏的中点怀疑颈椎外伤用推举下颌法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可编辑 开放气道 打开气道的方法 1 打开气道 1 仰头提颏法 2 有颈部损伤者使用推举下颌法 可编辑 56 B人工通气方法 1 通气量 500 600ml 8 15ml kg 2 使用 面罩或球囊面罩 一只手按住面罩边缘 一只手抬起患者下颏 或一只手按住面罩边缘并保持头部后仰姿势气道打开 一只手挤压球囊3 吹气速度 要慢 持续1秒钟 间隔1秒钟后送第二口气 4 要求 每次要看到患者胸廓起伏5 次数 连续送两口气6 比率 30 2 按压30次送气两次 成人或儿童单人心肺复苏 婴儿双人心肺复苏比率为15 2 7 有心跳无呼吸 10 12次 min 成人 或15 20次 min 儿童 速度送气8 口诀 慢送气 适量送 要起伏 可编辑 57 58 6 人工呼吸 可编辑 59 可触到大动脉搏动 收缩压 60mmHg 呼末二氧化碳 PetCO2 逐渐增加口唇 甲床 颜面色泽转红 瞳孔由大变小 对光反射恢复 自主呼吸恢复 心脏按压有效的指征 可编辑 60 CPR终止条件 心肺复苏可以终止的条件 伤病员已经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有专业 院内医务人员 接替抢救医务人员确定被救者已经死亡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延长CPR时间 如触电 一氧化碳中毒 溺水 特别是溺入冰水中 延长至45min 可编辑 心肺复苏要点 1 识别心脏骤停的表现 确认成人患者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 即仅仅是喘息 之后立即启动紧急反应系统2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 如果10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 应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AED 如果有的话 3 施救者应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开始胸外按压 C A B而不是A B C 通过从30次按压开始心肺复苏 以按压开始以通气结束 可编辑 61 除颤 除颤器的种类1 AED 可以自动分析与判断可除颤性心律 室颤或无脉性室速 并且通过语音提示和 或 屏幕显示的方式 建议操作者实施电击 鉴于双相波的优越性 现代的AED一般采用的是双相波除颤技术 可以由非专业人员在现场使用AED 对室颤 或无脉性室速 性心搏骤停实施电除颤 特点 1 电击能量由AED自动选择 2 全部操作均有语音提示 可编辑 62 2 双相波除颤仪 双相波除颤仪又分为双相切角指数波型 BTE 和双相方波型 RBW 双相波除颤仪具有以下优势 1 随经胸阻抗而变化 首次电击成功率高 2 选择的能量较小 电流峰值较低或相对 恒定 对心肌功能的损伤轻微 能量选择 共识会议 建议 BTE首次电击能量成人为150 200J RBW为120J 后续电击选择相同或递增的能量水平 可编辑 63 单相波除颤仪 单相波除颤仪分为单相衰减正弦波型 MDS 和单相切角指数波型 MTE 单相波除颤仪主要有两个缺点 1 除颤需要的能量水平比较高 电流峰值比较大 对心肌功能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2 对人体经胸阻抗的变化没有自动调节功能 特别是对高经胸阻抗者除颤效果不佳能量选择 使用MDS除颤仪对成人实施电除颤时 以往采用的是能量递增方案 但是 2005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科学推荐治疗共识会议 建议 无论是首次还是后续电击一律采用360J 可编辑 64 除颤仪使用注意 1 电极板放置位置 1 心底部 STERNVM 右侧锁骨下缘与胸骨右缘 2 心尖部 APEX 左侧乳头延长线与左侧腋前线外侧 2 单相波除颤仪两电极板位置不可互换3 CPR患者选择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4 除颤时电极板要紧贴患者胸部皮肤5 使用非AED除颤时电极板上要涂导电糊 无导电糊可用盐水纱布 不可以涂酒精 可编辑 65 成人高级生命支持流程 可编辑 66 呼吸心跳骤停者 心肺复苏迅速判定有否头 胸 腹致命伤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吸氧维持循环稳定 输液抗休克 创伤急救原则基础 先救命 后治伤 可编辑 创伤现场检查身体的顺序 68 检查伤口 检查四肢 检查脊柱脊髓 检查腹部 检查胸部 检查呼吸 循环 检查骨盆 检查头部 可编辑 检查意识 外伤处置前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有无呼吸心跳停止 有无窒息 有无休克 有无昏迷 有无脊柱损伤 可编辑 创伤现场急救基本技术 心肺复苏有效止血正确包扎固定骨折安全搬运 70 可编辑 71 一 创伤止血 要彻底二 伤口包扎 要准确三 骨折固定 要牢靠四 伤员搬运 要安全 创伤救护 四项技能要求 可编辑 止血的目的 止血 控制出血 保存有效的血容量 防止休克 挽救生命 72 可编辑 血液 生命的礼物 出血的判断 占自身体重的7 8 73 可编辑 出血分类 内出血 外出血 外出血分类 动脉出血 静脉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 74 可编辑 出血量20 800ml 1000ml 出现休克早期症状 面白肢凉出冷汗出血量 40 2000ml以上 躁动或淡漠 心慌呼吸快 脉搏摸不到 血压测不出 可导致死亡 出血量的判断 75 可编辑 可编辑 内出血的处理方法 密切观察呼吸 脉搏以作比较 保留排泄物或呕吐物送医院检验 消化道出血病人禁饮食 帮助咯血病人清除口腔 鼻腔内血块 陪伴伤病者 注意病情变化 尽快送医院救治 敷料 清洁 柔软 透气 吸水保护伤口 吸收血液绷带 三角巾 固定敷料 固定伤肢 承托伤肢 帮助止血 止血材料 注意 禁止用电线 铁丝 绳子等替代止血带 77 可编辑 止血方法 压住 压迫止血包住 加压包扎止血捆住 止血带止血塞住 填塞止血抬高患处置心脏位置以上制止伤处活动 78 可编辑 直接按压法用干净纱布用力直接按压出血处 並保持足够压力于伤口上 提高伤处将受伤部位尽量提高 至高过心脏位置 止血方法一 压迫止血 如可能 先戴保护性手套 79 可编辑 间接按压 伤口有异物 如扎入身体导致外伤出血的小刀 玻璃片等 保留异物 在伤口边缘将异物固定 然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 本方法特点 简便 有效 不持久 80 可编辑 止血方法二 先用敷料盖在伤口上 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 先盖后包 止血并保护伤口 松紧度适中 止血后远端动脉还在搏动 扎 加 止 压 包 血 81 可编辑 2 屈曲加垫包扎法 适用于 当前臂或小腿出血 可在肘窝 腋窝 腘窝及腹股沟内放置棉纱垫 毛巾或衣服等物品 屈曲关节 用三角巾或布带固定 注意 有骨折或关节脱位时不能使用 因此法伤员痛苦较大 不宜首选 可采用此方法的四个部位 肘窝 腋窝 腹股沟 腘窝 82 可编辑 83 加垫屈肢止血 腋窝肘窝膕窝腹股沟 加垫部位 要记录时间定时放松 可编辑 84 3 指压止血法 近心端血管压迫止血法 头部四肢的出血 找准动脉压迫点 利用大拇指将出血伤口的供血动脉压向骨骼 力度要适中 以伤口不出血为准 抬高肢体 压迫10 15分钟 短时急救止血 止血快速 效果好 持续时间短 适用于 止血方法 特点 可编辑 近心端血管压迫止血 颞浅动脉止血 耳屏上方1 5厘米处 拇指压迫 用于同侧头顶部止血 面动脉止血 下颌角前下方切迹处 用于同侧面部止血 85 可编辑 耳后动脉止血 1 适用于 头顶 耳后大出血2 方法 一只手拇指压迫伤侧耳廓与乳突之间的凹陷处 另一只手固定伤员头部 86 可编辑 枕动脉止血 1 适用于 一侧头后部枕骨附近出血2 方法 一只手四指压迫伤侧耳后与枕骨粗隆间的凹陷处 另一只手固定伤员头部 87 可编辑 锁骨下动脉止血 1 适用于 肩部 腋下 上臂出血2 方法 用拇指在伤侧锁骨上窝搏动处向内下方用力压至第一肋骨骨面 其余四指固定肩部 88 可编辑 肱动脉止血 上臂中段内侧 拇指按压 用于前臂及手出血 尺 桡动脉止血 腕部表面两侧 同时按压桡尺二动脉 用于腕及手止血 指动脉止血 指根部两侧 用于手指出血 近心端血管压迫止血 89 可编辑 股动脉 腹股沟韧带中点偏内侧的下方 拇指或掌根向外上压迫 用于下肢大出血 腘动脉 腘窝中部拇指按下 用于小腿以下严重出血 近心端血管压迫止血 90 可编辑 91 压迫踝部血管 足部出血 可编辑 止血方法三 填塞止血法 用于鼻腔 颈部 腋窝 腹股沟 阴道出血以及盲管伤 贯通伤 较深的伤口 组织缺损等 用无菌或洁净的布类填塞伤口 填满填紧后再加压包扎 92 可编辑 部位 上臂上1 3大腿上部 材料 橡皮止血带无弹性带 止血带止血 止血方法四 93 可编辑 止血带止血的原则1 上止血带的位置 上肢止血带扎在上臂上1 3段 下肢止血带扎在大腿上段 尽量不在小腿 前臂上止血带2 止血带不应直接与皮肤接触 利用棉织品做衬垫 但要平整3 止血带松紧合适 以止血后远端不再大量出血为准 越松越好 94 可编辑 止血带止血的原则4 止血带定时放松 每40 50分钟松解1次 松解时要压迫止血 每次松开3 5分钟 5 做好明显标记 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 并交代给接替人员 95 可编辑 96 止血带止血的适应症 适用于四肢大血管破裂出血多或经其它急救止血无效者 不宜首选 可编辑 绞紧止血法 布带 绳子等 97 可编辑 四 橡皮带止血法 98 可编辑 橡皮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 抬 抬高患肢压 压迫出血动脉 止血垫 扎止血带的部位要放垫上 正确结扎止血带检 上止血带后要检查止血效果标 标记上止血带的时间放 45 60分钟放松1 2分钟 99 可编辑 包扎目的 压迫止血 保护伤口 减少污染 减轻疼痛 固定敷料和夹板 包扎 100 可编辑 常见的伤口种类 割伤 扎伤 撕裂伤 枪伤 擦伤 瘀伤 蛇咬伤 101 可编辑 包扎要求 准 轻 牢 暴露伤口速度要快 包扎部位与方法要准 包扎动作要轻 包扎要牢靠 松紧要适度 快 102 可编辑 绷带包扎5种 螺旋 环形 8字包扎 人字形 回返式 103 可编辑 绷带包扎的注意事项 1 包扎方向应从里向外 从远向近 2 包扎不得过紧或过松 3 不能将指 趾 尖遮盖 4 包扎后注意观察肢体远端皮肤颜色 5 检查远端指 趾 的活动能力 6 包扎 104 可编辑 1 打结避免压迫 伤口 眼 乳头 男性生殖器 2 包扎后要露出远端肢体末梢观察血运情况 3 敷料要够大够厚 先盖后包 平整保护皮肤 4 乳房下 腋下 两指间 骨隆起部分一定加垫 5 包扎后抬高患处 包扎注意事项 检查血液循环 105 可编辑 106 包扎方法总则 1 对开放 暴露的伤口 要尽可能先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再进行包扎2 一手拿纱布头 一手拿纱布卷 纱布卷在上 先固定绷带 后自下而上 从内向外 上下端各超过敷料3cm 3 包扎松紧要适宜 过松容易滑脱 过紧则压迫神经和血管 影响肢体功能 4 如果是四肢包扎 要露出手指或足趾的末端 以便观察肢端血液循环情况 5 患肢包扎须在功能位6 包扎时要除去患肢上的戒指 手链 手镯等饰物 可编辑 固定绷带的方法 1 使帶端斜置包扎部位之下方 把绷带环扎2 将斜出之一角露出 3 再把斜出部分下折 4 然后环扎二至三圈 107 可编辑 108 打结固定注意 1 不可在受伤或炎症部位打结固定2 不可在关节面或骨突处打结固定3 不可在肢体内侧打结固定4 不可在经常摩擦处打结固定 可编辑 包扎用的材料 常用的有绷带 三角巾 四头带等 质地最好是棉质 弹性网等 紧急情况下 毛巾 围巾 领带 长袜 手帕 罩衫等都可以临时替代绷带使用应尽可能选用干净的包扎材料 109 可编辑 外出血伤病者处理程序 现场环境评估 安全 表明身份及安慰伤病者置伤病者于适当位置观察伤处情况 异物 替伤病者止血 用足够敷料及使用正确止血方法 制止出血后 开始进行包扎包扎完成后 检查伤处远端血液循环 110 可编辑 特殊伤的现场处理 111 可编辑 颅底骨折 颅底 脑疝 112 可编辑 出现鼻漏 耳漏 严禁填塞止血 冲洗 应伤侧朝下 充分引流 嘱伤员不要擤鼻涕 保持口腔清洁 以防颅内压增高及颅内感染的发生 顺位引流 113 可编辑 异物 插入 不拔 114 可编辑 不拔 异物插入 异物插入现场处理 117 可编辑 湿纱布 相应大的碗 肠管外露现场处理方法 厚敷料 118 可编辑 双膝下垫垫 减轻腹部压力 减少疼痛 肠管外露搬运 119 可编辑 1 脱出的肠管不还纳 2 包扎固定后 不压迫肠管 无碗时 可用皮带卷成圈或利用棉织品卷成圈 围在脱出的肠管周围 制作方法 肠管外露处理原则 120 可编辑 眼内容物脱出现场处理 不还纳 眼球化学烧伤现场处理 121 可编辑 开放性气胸现场处理 病情凶险 呼吸困难 发绀 面色苍白 休克需急送医院手术治疗 开放性气胸现场处理 伤员取半卧位并向伤侧倾斜 保持安定用保鲜膜 干净的塑料袋 布 清洁辅料压于伤口之上 三边封口 向上一边留一开口 胶布将辅料固定三角巾折成宽带绕胸固定于健侧打结三角巾侧胸部或全胸部包扎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123 可编辑 保持2 3度 禁止将断肢直接浸在水中 断肢处理 低温 干燥 速送医院 124 可编辑 1 骨折 2 骨折的分类 1 闭合性骨折 骨折断端与外界或空腔脏器不相通 骨折处皮肤没有破损 2 开放性骨折 骨折处皮肤有创口 骨折断端刺破局部肌肉和皮肤 使骨折端和外界相通 易感染 骨折 骨结构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发生部分或完全中断 固定 125 可编辑 怎样判断骨折 有外伤史症状 1 局部疼痛2 局部肿胀3 骨折处功能障碍4 畸形5 有反常活动6 骨擦音 126 可编辑 制动 减少进一步的移位或脱位 减少造成神经或血管受伤的机会 减轻疼痛 止血 骨折固定的目的 127 可编辑 常见的肢体骨折部位 四肢骨折 128 可编辑 骨折固定常用的材料 SAM夹板铝芯塑形夹板 充气夹板 真空夹板 颈托 躯干夹板 颈托 129 可编辑 骨折夹板固定的方法及要求1 夹板长度 超上下两个关节 大腿骨折夹板从腋下至足跟 绑扎时应将骨折上下两个关节都必须同时固定 才能限制骨折处的活动2 不可直接将夹板固定在肢体上 上夹板前 在骨凸出处 肢体 躯干凹突处 因骨折造成的畸形处 用棉花 软物垫好 避免进一步压迫 摩擦损伤 3 绑扎顺序 先固定骨折的近心端再固定骨折的远心端 然后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关节处 最后用八字固定 近心端 远心端 130 可编辑 骨折夹板固定的方法及要求4 绑扎松紧度 以绑扎的带子上下活动1cm为宜 四肢固定要露出指 趾 尖 以便随时观察末梢血液循环状况 如果指 趾 尖苍白 发凉 发麻或发紫 说明固定太紧 要松开重新调整固定压力 5 固定伤肢后 如可能应将伤肢抬高 131 可编辑 132 骨折固定注意事项 1 有创口者应先止血 消毒 包扎 再固定 伤员出现休克时应同时抢救 2 大腿 小腿及脊柱骨折者 不宜随意搬动 就地固定 3 固定前应先用布料 棉花 毛巾等铺垫在夹板上 以免损伤皮肤 4 夹板放在骨折部位下方或两侧 固定上下各一个关节 5 用绷带固定夹板时 应先从骨折下部缠起 以减少伤肢充血水肿 6 固定松紧应适宜 可编辑 锁骨骨折固定法无锁骨固定带式 现场可不做 8 字固定尽量减少对骨折的刺激 以免损伤锁骨下血管 只用三角巾或围巾悬吊即可 三角巾小手挂患侧腋下加垫 常见骨折的固定方法 133 可编辑 三角巾悬挂此法使用范围广泛 方便 快捷 牢固 舒适 早在延安时期就已得到应用 134 可编辑 135 三角巾使用 1 臂悬带 大手挂 适应症 非复杂性肋骨骨折 上臂及前臂外伤及骨折方法 将三角巾放于患侧胸部 底边和躯干平行 顶角对着伤臂的肘部 伤臂肘部弯成80 放在三角巾中部 三角巾上端越过健侧肩部从后颈部绕到患侧 下端绕过伤臂反折向上 两端在锁骨上窝处打结 再将顶角折回旋转固定 用另一条三角巾宽带将悬挂好的上肢包裹在胸前打结固定 结下及腋下应放软垫缓冲 可编辑 136 可编辑 137 2 肩悬带 小手挂 适应症 锁骨骨折 手掌及手指的外伤及骨折 复杂性肋骨骨折 胸部凹陷伤方法 将受伤一侧的前臂斜放在胸前 肘部弯曲约45 手指贴着锁骨 三角巾展开 一侧边角覆盖在伤肢上 顶角从肘上折向肘后 再将下边折上托住伤肢 两端在健侧锁骨上窝处打结 用另一条三角巾宽带将悬挂好的上肢包裹在胸前打结固定 结下及腋下应放软垫缓冲 可编辑 股骨骨折固定法 夹板固定 138 可编辑 胫 腓骨骨折固定 139 可编辑 1 下肢骨折采取伸直位固定 伤肢应固定于健肢上 两腿之间加软垫 四条宽带依次固定足部 双膝 伤上 伤下 2 绑扎松紧度 以绑扎的带子上下活动1cm为宜 四肢固定要露出指 趾 尖 以便随时观察末梢血液循环状况 如果指 趾 尖苍白 发凉 发麻或发紫 说明固定太紧 要松开重新调整固定压力 3 固定伤肢后 如可能应将伤肢抬高 下肢骨折健肢固定 140 可编辑 固定原则 不改变体位进行固定不牵引或复位 按当时受伤的姿势固定将整个下肢一起固定可使用枕头或毛毯做夾板固定 骨折是弯曲处理 膝关节骨折处理 弯曲 141 可编辑 第4 7肋骨折发生率较高 可用3 5条三角巾 均折叠为约4 5横指宽的条带 分别围绕胸部紧紧包扎 于吸气末时在健侧前胸打结 固定壁 再用大悬臂带悬吊伤侧前臂 肋骨骨折固定法 142 可编辑 脊椎骨骨折 尽可能不移动伤处 以免造成脊髓损伤 处理方法 1 伤者清醒时 劝告其不可乱动 2 迅速呼救1203 固定头部 切勿移动 4 可在躯体天然空隙处 颈 腰 膝 足踝 及身旁放置足够软垫并固定下肢 143 可编辑 无颈托的情况下用棉织品围住伤者颈部 然后用较硬的纸片或布固定 抢救者一人向远端牵引头部 一人固定颈部 颈椎骨折现场处理 144 可编辑 10 胸 腰椎骨折 俯卧位时 工 字夹板固定法如伤员为俯卧位时 不得轻易搬动伤员 可用 工 字夹板固定 先将颈部至腰骶部的脊柱放好衬垫 再将一块竖板放在脊柱上 然后用两块木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