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桩检测项目成果汇报2017年2月 2 汇报提纲 2020 3 24 3 汇报提纲 2020 3 24 工程概况 地质条件 持力层 设计桩长不小于16m 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9m 2020 3 24 4 5 工程概况 工作量 试桩阶段工作量 确定抗压极限承载力 为设计提供依据 桩身完整性的确认 2020 3 24 6 工程概况 检测依据 1 检测依据标准及代号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 DB42 269 2003 2 甲方提供的图纸 检测要求说明等 2020 3 24 7 工程概况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 堆载法示意图 加载反力系统 最大加载量为4400 2 4 10560kN堆载量不小于10560 1 2 12672kN 油泵提供的压力不得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 2020 3 24 8 工程概况 检测方法 2020 3 24 9 工程概况 检测方法 锥形摆放 2020 3 24 10 工程概况 检测方法 2020 3 24 11 工程概况 检测方法 加载方式 慢速维持荷载法 十二级加载 首级两倍 每级荷载施加后 应分别按第5min 15min 30min 45min 60min 90min 120min 直至变形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 施加下一级荷载 相对稳定 每一小时沉降不超过0 1mm 并连续出现两次 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的第30min开始 按1 5h连续三次每30min的沉降观测值计算 2020 3 24 12 工程概况 检测方法 低应变 2020 3 24 13 工程概况 检测方法 低应变 2020 3 24 14 工程概况 检测方法 低应变 本次试桩砼设计强度等级为c35 波速设置为3800 3900m s 2020 3 24 15 汇报提纲 2020 3 24 工作准备 设备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 2020 3 24 16 工作准备 设备 低应变 2020 3 24 17 工作准备 质量保证措施 1 现场检测前 由项目负责人召集全体人员认真了解有关文件 资料 尽快熟悉掌握现场情况 工作程序 2 每个项目正式检测前 由技术负责人主持进行对比试验 以确定最佳检测参数 激振方式及其他技术参数 3 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技术方案进行检测 并将方案 联系方式告知业主 监理 施工 4 当试验出现异常时 应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召集有关人员及时分析原因并向业主 监理报告 5 检测人员在检测实施过程中生活自理 独立办公 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干扰 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 6 每次现场检测预先通知监理 并自觉接受监理旁站监督 7 正式报告 包括中间结果 应通过单项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三级审核 由任务收发人呈报各相关单位 检测人员不得私自报送检测结果 8 保证全部仪器经过检定 全部检测人员持证 含培训证 上岗 2020 3 24 18 工作准备 进度保证措施 1 将现场检测机构设立在施工现场附近 保证全体人员常住现场 2 根据工程需要配备合适的设备 足够的车辆 通讯设备 办公设备 3 设立专职检测任务收发员 开通互联网及通讯电话 确保能够及时接受检测委托 按时汇报检测结果 4 确保在接到检测要求后尽快到达检测现场 确保不延误现场施工进度 5 配备足够的检测仪器和检测人员 2020 3 24 19 工作准备 安全 环保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 项目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项目负责人向公司领导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确保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2 项目部将安全生产作为考核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 坚持把安全工作与测试工作实行同计划 同布置 同总结 同考核 同奖惩 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 3 项目部把安全生产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认真做好对职工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 监督各测试部认真执行安全生产制度和各项安全法规 4 项目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安全生产措施的实行情况 在周前召开安全会 并不定期检查各测试班组安全会议记录和野外工地现场安全情况 5 项目部内如出现安全生产问题 应及时向公司安全生产部门汇报 协助安全生产部门按 三不放过 的原则严肃处理 6 项目部的工作总结应包括安全内容 对安全生产做的好的个人予以表扬和奖励 做得差的测试班组及个人予以批评和处罚并督促整改 2020 3 24 20 工作准备 技术准备 检测前进行图纸审核 完成对规范 标准等的确认 制定检测方案 现场召开检测会议 进行安全 技术交底 2020 3 24 21 22 汇报提纲 2020 3 24 检测数据分析 静载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Qu 1 Q s曲线斜率突变的位置对应的Q值 曲线上表现为陡降 2 某级荷载作用下 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 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 宜取前一级荷载值 3 Q s曲线呈缓变型时 取桩顶总沉降量S 40mm对应的荷载值 2020 3 24 23 检测数据分析 静载 2020 3 24 24 检测数据分析 静载 2020 3 24 25 检测数据分析 静载 检测结果汇总表表4 为设计提供依据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统计取值 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参加算术平均的试验桩检测结果 当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 时 可取其算术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当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 时 宜增加试桩数量并分析离差过大的原因 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确定极限承载力 通过本次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试1 试2 试3 和试4 四根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分别为10560kN 8800kN 8800kN和7920kN 则其极差为10560 7920 2640kN 其平均值为9020kN 则极差小于极限承载力的平均值的30 则根据规范 本次试桩的的抗压极限承载力为其平均值9020kN 承载力特征值为4510kN 2020 3 24 26 检测数据分析 静载 2020 3 24 27 检测数据分析 小应变 桩头处理 凿掉浮浆 打磨平整 桩头干净无积水无破碎对于灌注桩 桩顶应凿至新鲜混凝土面 并用打磨机将测点和激振点磨平 干净无积水 无浮浆 桩身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 且不应低于15Mpa 经验值为14天 激振 手锤垂直于桩面 锤击点平整 锤击干脆 确保形成单扰动 检测点和激振点应避开钢筋主笼 2020 3 24 28 检测数据分析 小应变 波形分析 阻抗的公式 Z rAc 1 桩身阻抗减小时 产生与入射波同相位的反射波例如离析 r减小 c减小 缩径 A减小 夹泥 r减小 或嵌岩桩桩底沉渣过厚 A减小 人工挖孔桩基岩风化程度过高 A减小 均可产生同相位的反射波 2 桩身阻抗增加时 产生与入射波反相位的反射波例如扩径 A增大 端承桩桩底 A增大 均会产生反相位的反射波 应结合施工记录和桩周岩土状况 综合判断桩身完整性 2020 3 24 29 检测数据分析 小应变 正常的桩基波形 2020 3 24 30 检测数据分析 小应变 异常波形 局部地层偏软 轻微缩颈或夹泥 桩头处理 2020 3 24 31 检测数据分析 小应变 桩身完整性分类 类 桩身结构完整 类 桩身基本完整 存在轻微缺陷 对桩身结构完整性有一定影响 不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 类 桩身结构存在明显缺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广电渭南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供应链采购类
- 中国广电黄南藏族自治州2025秋招计算机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国家能源鹰潭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法学岗位
- 特勤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大庆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法律与合规岗
- 国家能源固原市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中国移动济南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技能类
- 中国移动无锡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通信技术类
- 中国联通眉山市2025秋招行业解决方案岗位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国家能源德宏自治州2025秋招化学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2025年“国学小名士”知识线上竞答题库500题(含答案)
- 脏腑手法调理培训课件
- 2025年度宁波法院面向全市基层法院公开遴选员额法官5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酒店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人工智能市场渠道拓展策略方案
- 气血两虚日常护理常规
- Unit 6 A Day in the Life 大单元整体教学分析教案-2025-2026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GJB827B--2020军事设施建设费用定额
- GB/T 20716.1-2025道路车辆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的电连接器(7芯)第1部分:24 V标称电压车辆的制动系统和行走系的连接
- 2025年第十七届广东省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 小学生新能源汽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