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部分诗文名句.docx_第1页
高中部分诗文名句.docx_第2页
高中部分诗文名句.docx_第3页
高中部分诗文名句.docx_第4页
高中部分诗文名句.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文名句注:加线的句子为20122014高考考察内容先秦名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诗经卫风氓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诗经卫风氓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诗经卫风氓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诗经卫风氓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卫风氓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诗经郑风风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诗经小雅伐木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巧言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周南桃天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王风黍离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诗经小雅常棣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小旻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诗经小雅伐木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诗经卫风木瓜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邺风击鼓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 ,适彼乐土。诗经抗风硕鼠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诗经小雅斯干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诗经小雅白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周南汉广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周易 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周易系辞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卦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坤卦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闵公元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轻则寡谋,无礼则脱。 左传殽之战君为社稷死,则死之;君为社稷亡,则亡之。 左传崔杼弑其君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左传僖公十四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周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战国策秦策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战国策秦策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谋攻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孙子兵法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故善战者,见敌之所长,则知其所短;见敌之所不足,则知其所有余。 孙膑兵法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子口:“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论语公冶长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颜渊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子路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荀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论语阳货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徵子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为不知甘苦之辩矣。 墨子非攻上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牧民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鱼我所欲也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告子上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 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孟子离娄上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孟子公孙丑下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孟子尽心上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孟子尽心下野语有之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堕塑,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庄子逍遥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人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养生主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木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屈原离骚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屈原离骚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湘夫人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屈原卜居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楚辞渔父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 荀子性恶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荀子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人之少也愚,其长也智。故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吕氏春秋贵公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 吕氏春秋察传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吕氏春秋尽数 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 吕氏春秋尽数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礼记檀弓上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杂记下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礼记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大学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说林训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李斯谏逐客书两汉魏晋南北朝名句履至尊两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汉贾谊过秦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汉贾谊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汉贾谊过秦论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汉贾谊过秦论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 史记留侯世家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战国策魏策和史记魏世家“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地;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史记屈原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多今两虎共斗,其势不惧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史记鸿门宴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史记鸿门宴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史记韩安国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力;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西汉刘向说苑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东汉班固汉书苏武传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东汉班固汉书枚乘传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卓。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东汉古诗十九首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东汉古诗十九首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东汉古诗十九首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尤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上邪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乐府诗集陌上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长歌行冰霜正惨悽,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三国刘桢赠从弟(其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三国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三国曹操观沧海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三国曹操蒿里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三国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三国曹植野田黄行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三国曹植赠白马王彪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诚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诚子书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三国诸葛亮出师表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遗诏,引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周书先主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 西晋陈寿三国志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西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西晋李密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生。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西晋李密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西晋李密陈情表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西晋刘琨重赠卢谌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东晋陶渊明杂诗(其一)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东晋陶渊明拟挽歌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人,抚孤松而盘桓。 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结庐住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东晋 陶渊明饮酒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五朴(其一)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一)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线。 东晋陶渊明咏荆轲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东晋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一)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东晋陶渊明五林先生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东晋陶渊明之桃花源记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旧五代史晋书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其四)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南朝齐谢胱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文心雕龙熔裁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南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