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之《当仁不让于师》.ppt_第1页
《论语》选读之《当仁不让于师》.ppt_第2页
《论语》选读之《当仁不让于师》.ppt_第3页
《论语》选读之《当仁不让于师》.ppt_第4页
《论语》选读之《当仁不让于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先秦诸子选读 之 论语 选读 第二课 当仁 不让于师邹城市兖矿一中刘永芳2012年11月21日 根据文章大意 我们可以将这13则归类 1 学生对孔子的评价和推崇类1 2 3则2 孔子对弟子的教导及相处模式类4 5 6 7 8则3 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9 10 11 12 13则 1 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 无以为也 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 丘陵也 犹可逾也 仲尼 日月也 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 其何伤于日月乎 多见其不知量也 叔孙武叔诽谤孔子 子贡说 不要这样吧 孔子是诽谤不了的 其他人的贤良 象丘陵一样 还可以超越 孔子却4象日月 别人没法超过 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 但这对日月又有什么损伤呢 只能表明他不自量而已 2 陈子禽谓子贡曰 子为恭也 仲尼岂贤于子乎 子贡曰 君子一言以为智 一言以为不智 言不可不慎也 夫子之不可及也 犹天不可阶而升也 夫子之得邦家者 所谓立之斯立 道之斯行 绥之斯来 动之斯和 其生也荣 其死也哀 如之何其可及也 陈子禽对谓子贡说 你是谦虚吧 孔子哪里比你贤能 子贡说 君子说一句话就可以表现出他的智慧 一句话也能表现出他的不智慧 说话不可以不谨慎 孔子的高不可及 就像天不能踩着阶梯上去一样 他 如果有机会 治理国家 就像我们所说的那样 让百姓立足百姓就立足 引导百姓百姓就跟着行走 安抚百姓百姓就归附于他 发动百姓百姓就会团结协力 他活着人人敬爱他 很荣耀 他死了 人人感到悲哀 像这样谁能赶上他呢 3 颜渊喟然叹曰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 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 末由也已 颜渊感叹地说 老师的学问越仰望越觉得高耸 越钻研越觉得深厚 看着就在前面 忽然又到后面 老师步步引导 用文章使我知识广博 用礼法来约束我 想不学都不成 已经竭尽我的才能 仍然象有座高山矗立眼前 虽然我想要追随他 却没有途径了 1 在孔子弟子的眼中 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是一位学识丰富 谦虚有礼 道德高尚 施教有法 毫无自私之心的圣人 仲尼 日月也 夫子之不可及也 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 2 找出第一节中的两个比喻 说明这两个比喻的作用 他人之贤者 丘陵也 仲尼 日月也 通过比喻说明了孔丘是他人无法超越的 3 从第三节中找出孔子是如何教导弟子的 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4 子曰 若圣与仁 则吾岂敢 抑为之不厌 诲人不倦 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 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子说 如果说到圣与仁 那我怎么敢当 不过 向着圣与仁的方向 努力而不感到满足 教诲别人不感到疲倦 就可以说是如此罢了 公西华说 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4 从第四节中找出能够体现孔子品质的语句 抑为之不厌 诲之不倦 5 子曰 当仁 不让于师 孔子说 遇到 面对 行 仁 的事情的时候 对于老师也不必谦让 6 子曰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吾无隐乎尔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 是丘也 孔子说 你们认为我 对你们 有隐瞒吗 我对你们没有隐瞒 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 这就是我孔丘 7 子之武城 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 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 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 君子学道则爱人 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 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 前言戏之耳 孔子前往武城 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 孔子微笑着说 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 子游回答说 以前我听夫子说过 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 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役使 孔子说 学生们 子游的话是对的 我刚才说的话 是个玩笑而已 8 子见南子 子路不说 夫子矢之曰 予所否者 天厌之 天厌之 孔子去见南子 子路不高兴 孔子发誓说 我假如不对的话 让上天厌弃我吧 让上天厌弃我吧 灵公夫人有南子者 使人谓孔子曰 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 必见寡小君 寡小君愿见 孔子辞谢 不得已而见之 夫人在絺帷中 孔子入门 北面稽首 夫人自帷中再拜 环佩玉声璆然 孔子曰 吾乡为弗见 见之礼答焉 子路不说 孔子矢之曰 予所不者 天厌之 天厌之 史记 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 卫灵公有个叫南子的夫人 灵公派人对孔子说 四方来的君子不以为辱想与寡人结为兄弟的 必定会见我的夫人 我的夫人希望见到你 孔子推辞谢绝 最后不得已而拜见南子 夫人在细葛帷帐之中 孔子进门 面朝北行稽首之礼 夫人从帷帐中行拜礼两次 身上的佩玉叮铛作响 孔子说 我原来不想见她 既然见了便以礼相答 子路不高兴 孔子起誓说 我如果不是所说的那样 就让上天厌弃我 上天厌弃我 走私的后妃 南子的绯闻 作者 周游 南子何许人也 孔子为什么要见南子 子见南子 是为谈礼论道吗 南子来自宋国宗室的美人 是卫灵公夫人 待字闺中 南子就已和公子朝私通 公子朝是一个非常俊美的男子 两美相爱 胜过夫妻 可惜 弱小的宋国迫于卫国强大的的压力 竟把南子嫁给老态龙钟的卫灵公 尽管卫灵公对南子无精打采 但对一个名叫弥子瑕美男子竟然兴高采烈 有一次吃桃子 弥子瑕竟然把剩下的一半送进卫灵公的嘴里 卫灵公居然笑而纳之 而且赞不绝口 子瑕爱我爱得太厉害了 一个甜美的桃子都舍不得一个人吃 还分一半给我 文武大臣无不掩嘴偷笑 由此 食桃 一词成为男子同性恋的代名词 据 盐铁论 论儒 记载 子瑕 佞臣也 夫子因之 非正也 何谓 因 也 孙辈和祖辈妻妾性交为因 仗着卫灵公和南子的宠爱 弥子瑕胡作非为 尽管已有卫灵公和弥子瑕祖孙两代来嬲 ni o戏弄意思 南子 仍不满足 经常红杏出墙 甚至借故回宋国和公子朝幽会 卫灵公非常怜香惜玉而且大公无私 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 特为南子另建宫殿 大开方便之门 甚至经常邀请公子朝来作国事访问 不久 南子生产一个儿子 名叫蒯瞆 ku igu 至于蒯瞆是不是卫灵公的儿子 恐怕只有南子知道 不过 蒯瞆成年后就被立为世子 据 左传 定公十四年 记载 卫侯为夫人南子召宋朝 会于洮 大 太 子蒯聩献盂于齐 过宋野 野人歌之曰 既定尔娄猪 盍归吾艾豭 ji 歌词大意是 已经满足了你们的母猪 为什么还不归还我们漂亮的种猪 蒯瞆痛恨此事 就派家臣戏阳速趁着朝见的机会刺杀母亲南子 企图平消丑闻 南子觉察了这事 就告诉了卫灵公 卫灵公竟把蒯瞆驱逐出境 后人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 一种是 孔子与南子会面 子路知道后很不高兴 孔子以为子路怀疑自己和南子有不可见人的勾当 立即予以澄清 发誓如果与南子发生过什么 天打五雷轰 另一种是 孔子觉得子路对南子的认识是错误的 如果南子真是外面传的那种人 上天也会讨厌她 在孔子对弟子的教导中 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哪些品质呢 第4则 是体现孔子的谦逊 但伟大寓于平凡 为之不厌 诲人不倦 是孔门弟子公西华难以做到的 也更是一般人难以踵从的 第5则 有两点 一是仁义所在 可以反对老师 二是孔子的教育非专制教育 与亚里士多德 吾爱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如出一辙 第6则 孔子是说自己行为坦然 对学生是没有保留的 表现了孔子诚实 正直的品格第7则 孔子笑曰 割鸡焉用牛刀 是句玩笑话 意谓 如此小城 何必动用礼乐教化 这体现了孔子轻松随意的心态 子游则据理而争 也体现出了对师道的理性态度 师生间的平等关系 也表现出孔子知错就改的品质第8则 子路对于子见南子十分不满 因为子路不悦 怀疑孔子做了不合礼的事 逼得孔子居然反复的对天发誓 保证自己没干 否则就让天厌弃我吧 让天厌弃我吧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从这里可以看出子路对老师仍持率真的态度 不因孔子是老师就对自己不满之事三缄其口 表现出孔子的率真 可爱 善良 敦厚 9 子曰 贤哉 回也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 回也 孔子说 贤能啊 颜回 一箪食物 一瓢水 住在简陋的巷子里 别人忍受不了这种愁苦 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贤能啊 颜回 全文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三个段落 第一段 从开头到 则何以哉 写孔子问志 第二段 从 子路率尔对曰 到 吾与点也 写弟子述志 第三段 从 三子者出 到结束 写孔子评志 把握文意划分层次 文章逻辑层次非常清晰 即问志 述志 评志 10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 1 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 志 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子路 治理 千乘之国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侧重强国 冉有 治理 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 的小国 可使足民 不过 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侧重富民 公西华 在 宗庙之事 如会同 时 愿为小相 侧重礼治 曾皙 莫春者 春服既成 咏而归 教化治国 2 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子路 鲁莽直率 好胜自负 有抱负 坦诚 性格比较鲁莽 轻率 哂之冉有 敦厚谦逊 不卑不亢 谦虚谨慎 说话很有分寸 叹之公西华 委婉谦恭 善于辞令 谦恭有礼 娴于辞令 惜之曾皙 从容洒脱 豁达自得 从容稳健 机敏好学 与之 尽管子路 冉求 公西华的志向彼此不全相同 但总离不开自我英雄主义 即 我可以如何 我要如何 而且都偏于直接从政治着手 但曾皙就不同了 同样希求大同之世 但成功不必在我 而着重在于文教德化方面 政治目的 不过在于求得富强康乐 一幅安详 自得的生活素描图含蓄地道出了孔子的心事 所以孔子感叹 吾与点也 孔子为什么 与点 呢 结合文中的言行 神态描写 分析孔子形象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 开始便用 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 态度谦和 亲切 接着引用学生平时发牢骚的话 居则曰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 既激发他们发言 又作了一点含蓄的批评 因为孔子主张 人不知而己不愠 可见他了解学生 注意引导 再如 他虽对子路的 不让 有所不满 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 只是微笑了一下 没有加以评论 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 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 孔子也没有加以责备 仍耐心地诱导 热情地鼓励 述志后 对曾皙的问题 孔子不厌其烦地答问析疑 一词多义 1 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 2 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3 宗庙之事 如会同 如 1 往借 不与 归而形诸梦 2 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3 遂与外人间隔 4 唯求则非邦也与 与 1 以吾一日长乎尔 2 求 尔何如 3 子路率尔而对曰 4 铿尔 舍瑟而作 尔 1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2 今齐地方千里 3 余心方动 欲还 方 11 伯牛有疾 子问之 自牖执其手 曰 亡之 命矣夫 斯人也有斯疾也 斯人也有斯疾也 伯牛病了 孔子前去探望他 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 丧失了这个人 这是命里注定的吧 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12 颜渊死 子曰 噫 天丧予 天丧予 颜渊死了 孔子说 唉 上天要了我的命 上天要了我的命 13 颜渊死 子哭之恸 从者曰 子恸矣 曰 有恸乎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颜渊死了 孔子哭得很悲痛 跟着他的人说 您太悲痛了 孔子说 真的很悲痛吗 不为这样的人极度悲痛又为谁极度悲痛呢 为什么孔子在柏牛与颜渊死时表现的不太一样 柏牛死时孔子只是痛惜 但是颜渊死时孔子可以说是绝望 原因在于孔子在颜回身上 寄托着很大很多的理想 对颜回 孔子视之为自己道德 思想和学问的传人 颜回早逝 无人承传薪火 所以是 天丧予 上天亡我 亡我文化 注 颜回 后世称之为 复圣 归纳总结 通假字君子一言以为知道之斯行夫子矢之曰毋吾以也鼓瑟希莫春者 通 智 明智 通 导 引导 通 誓 发誓 通 已 停止 通 稀 稀疏 通 暮 特殊句式 他人之贤者 丘陵也仲尼 日月也判断其何伤于日月乎状语后置仲尼岂贤于子乎状语后置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状语后置不让于师状语后置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 是丘也判断贤哉 回也判断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