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期末练习1.下面一个句子太长,表达不够清晰,请将它改写为几个连贯的短句,内容不能删减,原意不能改变。(4分) “狄德罗效应”是一种经常可见的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心里很平衡,生活很稳定而一旦得到了反而开始不满足认为自己应该得到的更多的“愈得愈不足效应”。答:2.给下面这篇短讯拟一个合适的标题)要求不超过13字。(4分) 10月20日,50辆由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别克“陆上公务舱”商务公务旅行车,鱼贯驶上即将开往菲律宾的货舱,标志着中国制造的中高档轿车第一次批量走出国门,参与 国际竞争。 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陈虹告诉记者,上海通用生产的别克商务公务旅行车自2000年4月投放国内市场以来,至今年9月底,销量已超过15000辆,此次通用汽车菲律宾公司共向上海通用汽车公司订购10座旅行车5000辆,首批50辆正式发运,其余部分将陆续于5年内交货。 面对入世,中国的汽车厂家正抓紧最后几年“软着陆”的时间积聚内力,应对挑战。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此次成功实现批量出口,是迎接入世、实施其长期发展战略的第一步。答:3.用一句话概括下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4分) 高速磁悬浮列车的设想,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上,没有一点科幻色彩。轮轨列车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其速度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限制在于要有轮轨来支撑和用受电弓将电供到车上。用电磁力可以将列车浮起而取消轮轨,采用长定子同步直流电机可以将电供到地面上,驱动列车高速行驶,从而取消受电弓,这是高速磁悬浮列车的科学基础。4根据加横线句子的修辞方法和句式特点,在空格处仿写修辞方法和句式结构相同的句子,注意语意衔接(4)分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5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句式相应,文意相通(4分)水是生命的源泉,生命得益于水的滋润;_,_。_,_;没有河流,也就没有人类悠久辉煌的文明。6根据下列情景,把后面的文字续写成一段话。不少于40字。(4分)母亲正用慈祥、期待的目光看着我,这目光_二文言翻译1、读下面短文,把加横线的两句翻译成语体文(5分)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定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言既作,离叛亦兴。朕每思此,不敢纵逸。”(选自贞观政要)(1)(2分)(2)(3分)2翻译下列文段中划线的句子。(任选一句)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而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3.翻译下面的文言短文。(5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途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翻 译: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10题。科学与艺术,在人类文明的早期,本来是结合在一起的。大约从十六世纪开始,科学进入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同时科学与艺术就隔膜起来。分道扬镳使两者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辉煌的成就,同时也给两者带来困窘。本来,人的左脑专司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则司形象思维功能和综合功能,二者通过处于中间位置的结合胼胝而传递信息,相互作用。然而,一些潜入科学深宫或钻入艺术象牙塔而目无旁顾的人,由于思维长期集中在一边的脑半球内进行,便易产生心态失衡,乃至心理畸形。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就患有神经过敏症,荷兰的伟大画家梵高则患有抑郁症。也许是这种绝对分离,使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感到孤寂和厌倦,所以近百年来,许多科学家便涉猎于艺术,而不少艺术家也开始垂青于科学。结果,不仅有益于心灵的健康,而且有助于事业的创新。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不仅给个体的科学家或艺术家带来福音和成就,而且使科学群体和艺术群体呈现新的前景。正因为如此,当今的一些科学大师、艺术大师都力图推翻科学与艺术之间人为的藩篱,实现二者的大融合。科学与艺术各行其道,怎会走到一起?李政道先生的一席话可谓鞭辟入里:“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科学和艺术是不能分割的,她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伟大艺术的美学鉴赏和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而随后的感受升华和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道路吗?没有智慧,情感的因素就能够达到完美的成果吗?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她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7对加黑词在文中的含义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隔膜”、“藩篱”贴切比喻事物之间不相通,不了解,存在障碍;“涉猎”、“垂青” 形象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重视。 B“隔膜”、”藩篱”形象说明科学和艺术的分离;“涉猎”、”垂青”形象说明事物之间 的相互关联,相互重视。 C“隔膜”、“藩篱”贴切比喻事物之间不相通,不了解,存在障碍;“涉猎”、“垂青” 生动说明科学和艺术开始再度结合。 D.“隔膜”、“藩篱”贴切说明科学和艺术的分离;“涉猎”、“垂青”生动说明科学和艺 术开始再度结合。8.第二段,作者用牛顿患神经过敏症。梵高患抑郁症的事例,主要说明什么?解释正确的一 项是 A.科学与艺术分道扬镳,使科学家和艺术家在各自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也带来困窘。 B.科学与艺术分道扬镳,给长期潜入科学深宫和象牙塔而目无旁顾的人,造成恶果。 C科学与艺术分道扬镳,使一些科学家、艺术家由于思维长期集中在一边的脑半球内进行,易产生心态失衡,乃至心理畸形。 D. 科学与艺术分道扬镳,使科学家与艺术家的脑半球所司的功能长期以来未能发挥综合功能。9最后一段,作者引用李政道先生的话,是为了论证 A.科学和艺术重新融合的意义 B.科学和艺术重新融合的原因 C科学和艺术存在诸多的共性 D.科学与艺术具有密切的关系10下列的论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人类发展史中,科学和艺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早期结合在一起分道扬镳、 各行其是一一开始重新融合。 B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不仅有益于科学家、艺术家个体,而且有助于科学群体和艺术群体。 C“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说明科学和艺术是不能分割的,其关系是 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 D.全文侧重论述了科学和艺术的分离和融合。(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一16题。今天,我们不妨通过现存的韩干的照夜白的影本看看他所画的马。那蹦紧的缰绳,衬托出马和柱(或自由和束缚)之间的矛盾;而四蹄蹦跳、颈项高昂、鬃毛竖起、张口怒目等等,更增强了腾骧跃起的动势。缰绳在画面上虽然是细节,而对“照夜白”来说,却是自由的障碍,是斗争的对象,韩干抓住了这一点,宋代诗人梅尧臣也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方能在观何君宝画七古中写出“干马精神在缰勒”这句内行话。这幅画中之马还体现了另外两对矛盾:一是烈马固须系牢在柱子上,但能为主子冲锋陷阵,一往无前,却还靠这烈性;二是马的性子虽烈,毕竟胁于主子之尊,愿供驱驰。因此在画马为了画人这一原则及其形象思维的运用上,韩干具有很深的造诣,另一方面,唐、宋两代对韩干的评价却存在分歧。例如杜甫丹青引认为:“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也就是有肉无骨,未免损及雄姿。苏轼在书韩干牧马图中说:“众工舐笔和朱铅,先生曹霸弟子韩。厩马多肉尻脽圆,肉中画骨夸尤难”却道出了“肉中见骨”是需要高度的艺术构思和艺术手法的,同时肯定了韩干的艺术。我们今天看看照夜白影本,也觉得苏轼是很有艺术欣赏水平的。这个肉、骨或肥、瘦的问题,到了清代张穆讲得更清楚了:“韩干画马,骨节皆不真(按:不妨说骨为肉所掩)。”此外,我们还应从御马本身的肥大来论证韩干画马艺术是重客观、重形似的;而且这一客观情况还不自唐代开始,西汉便已如此了。前汉书,贡禹传)云:元帝时“年岁不登,郡国多困”,禹上书言事,其中提到厩马肥大而深有感慨:“今民大饥而死,死又大葬,为犬猪食。人至相食,而厩马食粟,苦其大肥,气盛怒至,乃日步作之。”颜师古注曰:“日日行步而动作之,以散充溢之气。”因此,可以说韩干所画御马,匹匹肥大,是有其客观的、历史的根源的。 (伍蠡甫中国画马艺术)13文章引用前汉书贡禹传的说法,对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韩干画马重客观、重形似。 B.说明韩干的画反映了当时“人至相食,厩马食粟”的社会现实。 C论证了韩干所画的马“肉中见骨”。 D.揭示了当时的御马匹匹肥大的原因。14与张穆的评说观点相同的一项是A.梅尧丞的观点 B.杜甫的观点C苏轼的观点 D.贡禹的观点15下列对韩干画马的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韩干画马旨在表现马具有人的灵性。 B.韩干画马重客观,重形似,而不求神似。 C韩干画马贵在肉中见骨,自有雄姿。 D.韩干画马含蓄地表现当时的社会现实。16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梅尧臣所说的“干马精神”既指马追求自由的烈性,又指马甘愿缰绳束缚的禀性。B唐、宋两代对韩干画马的评价,虽有分歧,但都认为画马要画骨。C韩干画腾骧跃起的马、蹦紧的缰绳、束缚自由的柱子,体现了作者形象思维的运用。D.画肥马而能“肉中见骨”,是一件不易的事,更能体现画家高超的艺术构思和艺术手法。(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感受西湖 很早,便在描绘西湖的诗文中沉醉,便想变作那风景中的一只鸟、一株树,静静地守望她。 站在西湖边上,方觉出那些美文的局限乃至艳俗,因为这时我已被西湖的品格所征服。西湖不是湖,西湖是一个灵魂。 天地何时孕育出这般奇美的景观呢?竟然把可以使人联想到的所有关于美的东西都汇聚到这里。这时我不得不叹服造他的神奇。远望湖面,会使你产生远甚于凝望情人的眼眸给内心带来的震撼。因为这绝不是一种平等的交流,不是在倾听情人内心的倾吐,而是在接受来自安琪儿围就的圣殿中的声音,那是一种慈爱的关照,是播洒于万物之上温暖心灵的阳光。 所以,我也决不敢去吻她。她圣灵般的完美,使我对这种美有了一种疏远感:我只能被她所降伏、所感召,然后,虔诚地膜拜。 人们早已把西湖比喻成天堂。于是便有无数灵魂纷纷在这里寻找精神家园。正如陶渊明有南山,梭罗有瓦尔顿湖,白居易苏东坡也曾有过西湖.当然,他们不仅为后人留下白堤苏堤,也留下了“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水中央”一类的精神财富。这样,在山与水排列组合形成的令人惊叹的自然之上,西湖又多了一层文化的积淀。而且这种积淀一代代传下来,绵延不绝,西湖自然要感谢白居易们,因为正是他们,使西湖又多了一层骄傲,她有资本蔑视那些诸如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和古希腊克里特岛昙花般辉煌一时的文明了。然而要知道,对于苏东坡与白乐天这等统领时代的巨擘,西湖又曾慷慨地赋予他们多少艺术灵性啊。如今我也敢来造次,脸也不红就写起西湖来了。我知道以人类的胸怀,终究是无以包容西湖的深邃与博大的。自然的完美与伟大,正是人类的困顿与悲哀。白、苏两位巨匠如今也烟尘般消逝在历史深处,他们同西湖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热受西湖的人们啊,你们一定要亲自去看看西湖,漫步湖堤挥洒思绪而不被书本里的辞章牵走,要让西湖的波漾入你的心灵,融化它,然后带着已属于你生命的那一部分西湖,默默地离开。 (选自祝勇作品集)17.第二段中说“我已被西湖的品格所征服”,从文中找出能概括“西湖品格”的词语。(2分)18.第四段中说,“她圣灵般的完美,使我对这种美有了一种疏远感。”从上下文看,“圣灵般的完美”指什么?为什么会对这种美有一种“疏远感”?分别简要回答。(6分)19.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白居易、苏东坡与西湖的相互关系。(35个字以内)(6分)20.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认为过去那些描绘西湖的诗文都是艳俗而有局限之作,没有表现出西湖的神奇完 美和品格灵魂,所以不值得一提。 B.西湖有资本蔑视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和古希腊克里特岛,这是因为前者有深厚的文化积 淀,而且代代相传,绵延不绝,而后两者只有一时的辉煌。 C.“自然的完美与伟大,正是人类的困顿与悲哀。”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句话意在强调人类的渺小。 D.文章末尾说,“带着已属于你生命的那一部分西湖,默默地离开。”作者以“属于你生命的那一部分”强调对西湖要有自己独特而深切的感受。(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一22题。 雁荡行(节选)萧乾拐过一块巨岩,我们为一种铿锵嘹亮的响声所惊骇。在幽暗的山谷里,发出隆隆回声。那响声越来越隆大了,渐渐地,深谷里的寒风竟夹着雨星向我们扑打。天阴,可还没落雨!当我们一面向前探着脚步,一面心下揣了疑惧猜测着的时候,突然一道由半山垂落下来的白光出现在我们眼前了。 “小龙湫!”有人这样喊。啊,瀑布,梦了多少年,今天有福气看到了。我爬到了小龙湫的脚前,仰起头来,但见那石缝迸出一股雪白怒泉,滚滚泻下,待泻到半途,怒气消解,却又散为细碎银珠,抖抖擞擞,飘落而下。纷乱的银珠击在湫下乱石上;迸得更细碎,更纷乱,终于还得落在潭溪里,凝成更闪亮的洁白颜色,随注滚下,窜过乱石隙缝,坠入涧溪了。我是多么舍不得离开这白色奇迹啊,然而同行的朋友说:“还有更大的哪。”中折瀑的地势有点像一只大瓮,四面为参差岩石所怀抱,瓮口还有灰暗云雾盖着。瀑布不算大,瓮口距瓮底却极高,下有碎石小潭,瀑布倾注而下,隆隆震出一种郁闷浑圆的响声,至为怕人。这时瀑布又为瓮口外面的风吹得忽东忽西,飘摇不定,真像是在逞本领。走进巍峨的天柱门,梅雨潭闪亮在我们面前了。潭水由那么高处泻下,落地又刚好碰到一块岩石上,水星粉碎四溅,匀如花瓣。由梅雨潭旁扶铁栏登山,跨过骆驼桥,罗带瀑以一个震怒了的绝代美人的气派出现了。她隆隆地咆哮,喷涌,抖出一缕白烟,用万斛晶珠闪出一道银白色的狂颠。然而凭她那气势怎样浩荡,狂颠中却还隐不住忸怩、娉婷,一种女性的风度。看她由那丹紫色的石口涌出时是那般凶悍暴躁,泻下不几尺便为一重岩石折叠起来。中股虽疾迅不可细辨,两边却迸成透明的大颗水晶珠子,顺着那银白色的狂颠,坠入瀑下的青潭。踏过一段山道,又听见猛烈响声了。这声音与另外的虽不同些,它对我却并不生疏。在我还不知道已到了西石梁时,便断定这是悬濑飞流的瀑布声了。 梅雨潭的瀑布坠地时声音细碎如低吟,罗带瀑则隆隆如吼啸;因为谷势比较宽畅,西石梁飞瀑落地时嘹亮似雄壮的歌声,远听深沉得像由一只巨大喉咙里喊出的。走近了时才辨出,巨瀑两旁还有晶莹水珠坠下,在半山岩石上去出锵琅配音来。 到了大龙湫,数小时内连看几个瀑布,眼里除了“又是一片白花花”,已不大能感觉其妙处了。也许是因为本来自雁湖,论气魄,大龙湫比今天旁的瀑布都大。而且因为岩顶极高,壁成凹状,谷里透进不少风力。瀑布由岩预涌出,便为风吹成半烟半水,及至再落下数丈,瀑身更显缥缈。落地时,已成为非烟非雾的一片白茫茫了;只见白烟团团,坠在潭里,却没有什么响声。 瀑布旁褐色黑岩上刻着多少名士的题字:“千尺珠玑”,“有水从天上来”然而最使我留意的,却是刻在”白龙飞下”旁的一句白话题字:“活泼泼地”。不说和其他题字比较,仅看看眼前的万丈白烟,再默诵那四个字,不免感到太煞风景了! 沿着大锦溪,走到能仁寺旁的燕尾瀑时,我只记得天上徘徊着一片灰云,山色发紫,瀑布挂在山麓,很小,像是燕尾,瀑布坠入了霞映潭。 来不及喘口气,我们又扑奔仰天窝去了。19.作者把罗带瀑比作一个“震怒了的绝代美人”。(1)作者写她的“狂颠”,其实是在赞美她的什么?(2)作者写她的“忸怩、娉婷”,其实又是在赞美她的什么?(4分) 答:(1)_ (2)_20.大龙湫瀑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什么?(6分) 答:最大特点是_ (3分) 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_(3分)21纵观全文,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去描写瀑布的?请分点说明。(4分) 答:_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从不同角度,通过对多处瀑布的描写表现雁荡山风光之奇和作者旅游之乐,抒 发作者热爱山水之情。 B.本文以游踪为线索,描写雁荡山的多处瀑布,对瀑布的描写,有的用墨较多,有的 用墨较少,有的一笔带过。 C.本文在描写小龙湫瀑布时,先着力写其响声,再写游者心情,最后才具体写瀑布的 奇丽壮观,是一种先声夺人的写法。 D.本文写梅雨潭、西石梁、罗带瀑三个瀑布时,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它们水流坠地 时的不同声响。 E大龙湫瀑布旁岩石上名士的题字,最引起作者注意的是白话题字“活泼泼地”,其他 题字作者则认为大煞风景。 语文期末练习参考答案1“狄德罗效应”是一种经常可见的“愈得愈不足效应”,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心里很平衡,生活很稳定:而一旦得到了,反而开始不满足,认为自己应该得到的更多。2上海通用“陆上公务舱”走出国门 或:我国中高档轿车首次批量出口3高速磁悬浮列车的设想是有科学根据的4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此答案仅是举例)5河流是文明的摇篮,文明孕于江河之畔。缺少了水,任何生命都将枯萎6示例:使我感到浓浓的母爱,鼓起我奋进的勇气,鞭策我向人生的最高目标迈进二、1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做君主的法则,必须首先使老百姓能生活下去,如果损害百姓的利益来奉养自己,那就好比割下大腿上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填饱了,人也就死了。如果要想使天下安定,必须先使自己的行为端正,没有身子端正了而身影变曲的事,也没有上面治理好了而下面发生动乱的事。我常常想伤害自身的不是身外的的东西,都是由于各种不良的嗜好和欲望才酿成灾祸,如果一味讲究吃喝,沉溺于歌舞美女,那么欲望越多,损害也就越大,既妨碍政事,又扰害百姓。如果再说出一些不合事理的话来,就会使万民人心涣散,怨恨四起,叛逆的事就会发生。每当我想到这些,就不敢放纵取乐贪图安逸。”2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使人真快乐啊!这是我和百姓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百姓怎么能和你一起共同享受它呢?” 宋玉的话,大概有讽喻的意味吧。风没有雌雄的区别,而人有受赏识与不受赏识的不同。楚王之所以感到快乐,而百姓之所以感到优愁,这正是由于人们境遇的不同,和风又有什么关系呢?3.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在泰山之北游历,突然遇上暴雨,在山崖下避雨,心里感到忧伤,于是就操琴弹奏。开始奏出如同下雨似的旋律,然后改换旋律奏出山崩似的声音。每弹奏一曲,钟子期总能说尽其中的情趣。三、()7D 8C 9.B 10D(二)13A 14C 15.C 16A(三) 17博大、深邃 18.“圣灵般的完美”:是来自安琪儿围就的圣殿的声音(或:一种慈爱的关照 或:温暖心灵的阳光)有一种“疏远感”的原因是:这绝不是一种平等的交流,而是一种慈爱的关照,是温暖心灵的阳光。 或:因为只能被她所降服、感召,对她虔诚的膜拜。19.白居易、苏东坡使西湖多了一层文化积淀;西湖则慷慨地赋予他们艺术灵性 20A C(四)19(1)赞美她声响震人,气势磅磷,十分壮观 (2)赞美她曲折婀娜,水珠明丽,十分秀美20最大特点:水流飞落时成了非烟非雾的一片白茫茫,坠入潭里无声响 形成原因:崖顶极高,壁成凹状,谷里透进不少风力21地形地势 瀑布声响 瀑布气势 落地情况22B C(A.看不出有表现旅游之乐和抒发热爱山水之情的,D.应是比较手法,E.意思说反了,作者对“活泼泼地”是持否定态度的) 名篇名句新练题型试(之一) 依据文句情景,在横线上补填名句名言。 注:短线提示字数,长线字数不限。 1、你不要把责任都推到“环境”上,不少学者都在喧闹环境中写出了伟大的著作,陶潜在_中说“问君何能尔,_ _ _ _ _”,依我看,你的心还没静下来。 2、“_ _ _ _ _ ,_ _ _ _ _。”虽然相隔千山万水,但友谊的纽带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3、人们在比喻“柔”的思想教育时,常引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俗话和杜甫“_ _ _ _ _,_ _ _ _ _”的诗句, 4、知识的获得不单要靠读书,还要注重实践,正如陆放翁的诗所言“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5、即使富了,我们也应保持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明了“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的道理。 6、我国古代有句名言“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就是说坏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小就去做,干多了就会变成大坏事;好事虽小,也不要因为它小就不去做,再大的好事也是从点滴开始的。 7、“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虽然饱含着丰富的为公思想,但由于范仲淹所处的“内忧外患”的时代,他的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8、“_ _ _ _ _ ,_ _ _ _ _”这个“事”是指改造世界的活动,任何改造世界的活动都离不开“器”一一工具。 9、顾炎武说“_ _ _ _,_ _ _ _”这个“匹夫”指的就是一个一个的我,“从我做起”是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的体现。 10、焦裕禄心里装着兰考三十万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的局面,他最后累倒在兰考这块土地上,这真如_ 在 所说“_ _ _ _ ,_ _ _ _”。 l1、人情的没落和法制的昏愤,把社会变成了人间地狱,每每读到水浒传中武松杀嫂的那几回,我总是“_ _ _ _ _ _ _ _ _”(李煜语)。 12、 _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一句话,这句话就是“_ _ _ _,_ _ _ _ ”。 13、谈到太平天国洪、杨内讧这段历史,人们不禁会发出“_ _ _ _ _, _ _ _ _ _”(曹植诗)的叹惋。 14、1956年,陈景润、熊庆来、王元、张广厚等数学大师聚集北京,分析数论、函数论各个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真可谓“_ _ _ _,_ _ _ _”(王羲之兰亭集序)。 15、我们的老学者力辟门户之见,对青年人的创造发明,倾己之力加以扶持,做到了“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龚自珍诗句)。 16、“带走一盏渔火,让他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他停泊在枫桥连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年的夜晚。”这首歌化用了唐代诗人张继_ _ _ _中的诗句:“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17、俗话说“_ _ _ _,_ _ _ _”,意思是说一个人要学好如同登山,吃力费尽;学坏则如江河决堤,一发难收。 18、“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这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诗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这是诗圣杜甫的诗句。每当吟诵起这些诗句就仿佛让人听到诗人的心跳;他们在悲天悯人,他们在忧国忧民19、从曹植的“_ _ _ _ _,_ _ _ _ _”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谭嗣同的“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到共产党人的“坎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我们看到了志士仁人对“生死”所做出的最简单而最精辟的诠释。 20、陶潜的诗不仅有“_ _ _ _ _,_ _ _ _ _”的闲适,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激烈;苏轼的词不仅有“_ _ _ _ _ _ _,_ _ _ _ _ _”的豪放,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 21、王维 _ _ _ _ _ _ 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高适别懂大中两句与上述诗句中“无故人”,意思相反,这诗句是“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22、杜甫哀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满为谁绿”姜菱扬州慢中也有类似的语句是“_ _ _ _ _,_ _ _ _ _ _”。 23、花和雨入诗很能营造诗歌的意境,请写出两个带“花”和“雨”的诗歌名句“_,_。” 24、古人写鸟的诗句很多,有栖枝的黄鸥“_ _ _ _ _ _ _” 有冲天的自鹭“_ _ _ _ _ _ _”,都与艾青我爱这土地中“嘶哑的喉咙唱歌”的“鸟”异趣, 25、写出两个古代词中用喻写愁的名句:“_,_。” 说明这组题来自“中学语文园地20024”本练习在形式上作了一些处理。原文题为期待活泼新颖的名句考法。这样的名篇名句训练不单着眼记识,更为重要的是它兼及了情景和名句的理解和运用,大大加强了名篇名句的思维含量,避免了死记硬背的单调形式,体现了学以至用的原则。填句(之一)参考答察1、饮酒:心远地自偏。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5、山村不能给野火,江海不能实漏厄。6、匆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7、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0、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尽瘁(力),死而后已。11、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6、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17、从善如登,从恶如崩。18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1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1、送元二使安西: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2、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23、梨花一支春带雨:桃花乱落如春雨:院落深沉杏花雨。2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5、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编后这类题型,高考可能使用。这样训练填写名句,肯定有助于名句名言的理解、记识和运用,本题(之二)可作为名句填写的一次总的复习检测。 名篇名句新题型试练(之二)1、根据文章补填名句。(每线一字)陶潜的诗不仅有“_ _ _ _ _,_ _ _ _ _”(1)的闲适, 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激烈;苏轼的词不仅有“_ _ _ _ _ _ _,_ _ _ _ _ _”(2)的豪放,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优秀的诗人,其作品风格不是单一的。(选自中国考试,有改动)2、依据短文情景补填名句(每线一字,空格允许自由发挥)爱国主义是传统诗词的旋律。“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1)”屈原这闪耀哲理光辉的诗句,至今仍激励着我们为祖国、为事业而奋斗不息。陆放翁的“死去原知万事空,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文天祥的“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3)激励过多少英雄豪杰关怀祖国的完整统一,在祖国危难关头赴汤蹈火。鉴湖女侠“拼将十万头颅血,_ _ _ _ _ _ _”(4),徐锡麟“只解沙汤为国死,_ _ _ _ _ _ _(5),都是鲜血凝成的救亡图强的佳作。至于鲁迅的“_ _ _ _ _ _ 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怀化鹤城区中烟工业2025秋招网络管理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曲靖市烟草公司2025秋招法律合规类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混凝土车间护栏施工方案
- 中国邮政2025孝感市秋招信贷审查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中国邮政集团2025资阳市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30问及答案
- 陕西省烟草公司2025秋招会计核算岗位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中国邮政2025兴安盟秋招个人客户经理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规范食堂劳务外包派遣协议样式版B版
- 曲靖地区雨季施工方案
- 学生被褥装具定购合同5篇
- 2025年秋季学期“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
- 手术室眼科无菌技术课件
- 骨折夹板固定技术课件
- 价值导向引领下的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实践:D公司深度剖析
- 2025秋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 美丽中国我的家》教学设计
- 细胞生物学-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 大学生的环境适应与心理健康
- 幼儿跑酷培训
- 中成药相关培训课件
- 景区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 《生物化学》课件-1、绪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