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学 第十一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_第1页
初级会计学 第十一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_第2页
初级会计学 第十一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_第3页
初级会计学 第十一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_第4页
初级会计学 第十一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十一 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 十一 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一节 会计工作组织概述 第二节 会计机构和会计工作人员 第三节 会计法规体系 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第五节 会计档案保管 第一节 会计工作组织概述 一、组织会计工作的意义 利于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 强经济责任和员工的核算意识,强化经济核算。 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组织会计工作的要求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 以帮助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分析检查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制度规定;考核企业资金、成本、利润等计划指标的完成程度;分析评价经营管理中的成绩和缺点,采取措施,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运用会计报表的资料和其他资料进行分析,为编制下期计划提供依据。 用会计报表,考核所属单位的业绩以及各项经济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并通过各单位同类指标的对比分析,可及时总结成绩,推广先进经验;对所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克服薄弱环节;同时,通过报表逐级汇总所提供的资料,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反映国民经济计划的执行情况,为国家宏观管理提供依据。 务、银行和审计部门利用会计报表所提供的资料,可以了解企业资金的筹集运用是否合理、检查企业税收、利润计划的完成与解缴情况以及有无违反税法和财经纪律的现象,更好地发挥财政、税收的监督职能;银行部门可以考查企业流动资金的利用情况,分析企业银行借款的物资保证程度,研究企业流动资金的正常需要量,了解银行借款的归还以及信贷纪律的执行情况,充分发挥银行经济监督和经济杠杆作用;审计部门可以利用会计报表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及财经政策、法令和纪律执行情况,从而为进行财务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提供必要的资料。 权人和其他利益群体需利用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企业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作为投资、贷款和交易的决策依据。 三、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 独立核算是指对本单位的业务经营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全面的、系统的会计核算。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称为独立核算单位,它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资金,在银行单独开户,独立经营、计算盈亏,具有完整的账簿系统,定期编制报表。 非独立核算又称报账制。实行非独立核算的单位称为报账单位。它是由上级拨给一定的备用金和物资,平时进行原始凭证的填制和整理,以及备用金账和实物账的登记,定期将收入、支出向上级报销,由上级汇总,它本身不独立计算盈亏,也不编制报表。 集中核算就是将企业的主要会计工作都集中在企业会计机构内进行。 非集中核算又称为分散核算。就是企业的内部单位要对本身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比较全面的会计核算。 集中核算企业组织图 第二节 会计机构和会计工作人员 一、会计机构的设置 (一)会计机构 会计机构是各单位内部直接从事和组织领导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 (二)会计机构的设置 实际工作中,一个单位是否单独设置会计机构,往往取决于以下因素: 一是单位规模的大小; 二是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繁简; 三是经营管理的要求。 一般来说,企业应在公司一级设置会计科(或财会科),科内按业务工作分设财务组、成本组、材料组、工资组、综合组等,并建立会计工作岗位责任制,体现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同时,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 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二、会计人员 会计人员通常是指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中从事财务会计的人员,包括会计机构负责人以及具体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师、会计员和出纳员等。 (一 )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二)会计人员的分类 按照职位和岗位分,一般有会计部门负责人、主管会计、会计、出纳等; 按照专业技术职务分,一般有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等。 (三)会计人员的配备 会计人员的配备,应根据各单位规模的大小及业务的需要,应该要符合会计机构内岗位设置的要求。一般而言,还应该设置会计主管人员,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还可以设置总会计师,来统筹整个单位的会计工作。 (四)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整性负责。 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 政法规规定,须经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单位,应当向受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 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因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帐,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因违法违纪行为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自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之日起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业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应当经过主管单位同意,不得任意调动和撤换;会计人员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受到错误处理的,主管单位应当责成所在单位予以纠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监交。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领导人监交,必要时可以由主管单位派人会同监交。交接双方及监交人均应签字以示负责。 (五 )2.3.除了完成以上工作外,为了保障会计人员更好的履行其职责,会计法还赋予了会计人员以下的权限: ( 1)有权要求本单位各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认真执行国家、上级部门批准的计划和预算; ( 2)有权履行其管理职能,即参与本单位编制计划、制定定额、签订合同、参加有关会议等; ( 3)有权监督、检查本单位内部各部门的财务收支、资金使用和财产保管、收发、计量、检验等情况。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要求会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不同层次的会计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工作条件。在会计法中对会计人员的任免作了特殊的规定。 (六)会计人员的管理 ( 1)进行会计核算; ( 2)实行会计监督; ( 3)编制计划及预算,并认真执行之; ( 4)拟定本单位办理会计事务的具体办法。 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 ,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三、内部会计管理 (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1)合法合规性原则。内部会计管理应当执行国家的法规和统一的会计制度。 ( 2)符合实际原则。内部会计管理应当体现本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 。 ( 3)规范化原则。内部会计管理应当全面、科学和合理规范本企业的各项会计工作,建立健全会计基础工作,实行定期检查。 ( 4)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内部会计管理应坚持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如负责保管 资产的人员不得兼任会计记录工作,以便防止对资产的贪污盗窃行为。 (二)会计内部管理的主要内容 ( 1)岗位责任管理 ( 2)账务处理程序管理 ( 3)内部牵制 ( 4)稽核 ( 5)原始记录管理 ( 6)定额管理 ( 7)计量验收管理 ( 8)财产清查管理 ( 9)财务收支审批管理 ( 10)成本核算管理 第三节 会计法规体系 一、会计法规体系 所谓会计法规体系,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从事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的行为标准,包括各种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准则、制度和职业道德等。 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 : 我国会计法规的构成体系 类别 内容 颁布者 会计法律 会计法 公司法 证券法 合同法 注册会计师法 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暨其常务委员会 会计行政法规 企业总会计师条例 企业财务报告条例 国务院 会计行政规章制度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制度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公开发行证券公司的信息披露的内容与规则 等 国务院下各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 二、会计法律 我国最主要的会计法律是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 (一)会计法的基本内容 会计法是我国一切会计工作均要遵守的重重要的根本大法,在会计法律规范体系中构成中居最高层次,对其他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及会计规章制度等会计法律起着统驭的作用。因此,会计法也被称为是一切开机法规制度的“母法”。 (二)注册会计师法 注册会计法是有关注册会计师工作的一部单行法,于 1993年 10月 31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于 1994年 1月 1日施行。注册会计师法由“总则”、“考试和注册”、“业务范围和规则”、“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协会”、“法律责任”“附则”等 7章构成,共46条。 三、会计行政法规 会计行政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制定颁布的会计行为规范,如企业财务报告条例、企业总会计师条例。会计行政法规在性质上同会计法律保持一致的,在内容上多属于对社会法律的阐述或具体化,因而会计行政法规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会计行政法规在会计法律规范体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介于会计法律和会计行政规章制度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企业财务报告条例 2.总会计师条例 四、会计规章制度 会计规章制度对会计的具体工作与会计核算提供直接的规范。如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 (一)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 具体准则 ( 38项 ) 准则应用指南 准则解释 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二)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的基本内容 ( 1)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依据和基本原则 ( 2)会计要素及有关事项的详细说明 ( 3)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总说明 ( 4)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 ( 5)会计科目的使用说明 ( 6)会计报表的格式 ( 7)会计报表的编制说明 (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一、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爱岗敬业 (二)诚实守信 (三)廉洁自律 (四)客观公正 (五)坚持准则 (六)提高技能 (七)参与管理 (八)强化服务 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特征 (一 )内容的一致性 (二 )法律的制约性 (三 )稳定的连续性 (四 )广泛的渗透性 (五 )经济的实践性 四、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职能 (一 )调节职能 (二 )导向职能 (三 )教育职能 (四 )认识职能 (五 )促进职能 五、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与会计技术规范 六、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 1、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联系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正常运行的社会和思想基础,会计法律制度是促进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形成和遵守的制度保障。两者有着共同的目标、相同的调整对象,承担着同样的职责,在作用上相互补充;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在地位上相互转化、相互吸收;在实施上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2、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区别: ( 1)性质不同 ( 2)作用范围不同 ( 3)实现形式不同( 4)实施保障机制不同 第 五 节 会计档案保管 一、会计档案的概念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 和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会计资料等会计核算的专业材料,它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历史资料和证据。 二、会计档案的内容 三、会计档案的归档 (一)单位会计机构向单位档案部门移交会计档案的程序: 写交接清单; 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保管的会计档案,原则上应当保持原卷册的封装,一般不得拆封。个别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档案机构应当同会计机构和经办人员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责任。 (二)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企业和其他组织会计档案中,年度财务报告、会计档案保管清册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为永久保管会计档案,其他为定期保管会计档案。定期保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 3年、 5年、 10年、 15年、25年五类。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四、会计档案的装订和保管 (一 )会计档案的整理立卷 会计年度终了后,对会计资料进行整理立卷。会计档案的整理一般采用 “三统一 ”的办法,即:分类标准统一、档案形成统一、管理要求统一,并分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