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礼仪教程分解.ppt_第1页
书信礼仪教程分解.ppt_第2页
书信礼仪教程分解.ppt_第3页
书信礼仪教程分解.ppt_第4页
书信礼仪教程分解.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信礼仪 技能演练 信文组成部分 传统书信的成分有 称谓语 提称语 思慕语 正文 祝愿语和署名 信文内容 常用书信套语 提称语 用在对方称呼后面 表示尊敬 父母 膝下 膝前 尊前 道鉴 长辈 几前 尊前 尊鉴 赐鉴 道鉴 师长 函文 坛席 讲座 尊鉴 道席 撰席 平辈 足下 阁下 台鉴 大鉴 惠鉴 同学 砚右 文几 台鉴 晚辈 如晤 如面 如握 青览 女性 慧鉴 妆鉴 芳鉴 淑览 祝愿语 父母 恭请福安叩请金安长辈 恭请崇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师长 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海安平辈 顺祝署名 对长辈 叩禀敬叩拜上对平辈 谨启鞠启手书对晚辈 字示白谕 韩国和日本友人或者我国港台学者的来信 他们都非常讲究书信礼仪 比如一位韩国朋友写信中有 将命考 的字样 按照书信规格写信 即抬头要顶格写尊称 另起一行空两格写问候语 下面一段才是正文 正文写完后 要写上期望或祝贺的话语 最后才是写信人的落款和时间 有些人写信易忘记写时间 这是不应该疏忽的 如果信写完以后又想起了什么事需要写在信里去的话 就在信的最后加一个附言 把要补充的话写上去 书信的基本要求 1 要做到及时 准确 感情表露要恰当 遣词造句要和缓 字要书写工整 不要出现错别字 以及造成收信人的误解和不悦 2 写信时禁忌用红笔或铅笔 私人的书信最好不用打印的字 如果是公函可以打印 但是末尾的签字必须用手亲笔书写 信不能开着口子发出去 如果是请人代信的话 就要开着口子当面交给代信人 以示信任 如果别人让你代信时 就要当面把开口信封好 以表示谨慎 认真 封文礼仪 对方邮编 收信人的地址 详细的门牌号码 收信人姓名 发信人地址和姓名 发信人的邮编 总结 通信技巧 书信礼貌 完整 清楚 正确 简洁 因为这五点要求在英文里均以字母 C 开头 故而它们又被叫作写信的 五C原则 1 礼貌写信人在写信时 要像真正面对收信人一样 以必要的礼貌 去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恭敬之意 其中的一个重要做法 就是要尽量多使用谦词或敬语 例如 在信文前段称呼收信人时 可使用诸如 尊敬的 敬爱的 一类的提称词 对对方的问候必不可少 对对方亲友亦应依礼致意 在信文后段 还应使用规范的祝福语 等等 2 完整在写信时 为了避免传输错误信息 必须使书信的基本内容 按部就班 完整无缺 例如 在信文中提到收到对方来信 或是在末尾落款时 不可一笔带过 而应准确到具体日期 一般要求写明几月几日 必要时还须写明何年何月何日何时 在书写封文时 双方的邮编不可缺少 另外 在书写收信人及发信人地址时 要力求其完整 而不宜采用简称 惟有如此 方能确保书信被及时送达 或是因故被退还时不至于丢失 3 清楚书写信函时 必须使之清晰可辩 可做到这一点 须注意以下四条 其一 是字迹应当清清楚楚 切勿潦里潦草 乱涂乱改 其二 是要选择耐折 耐磨 吸墨 不洇 不残 不破的信笺 信封 切勿不加选择 随意乱用 其三 是要先用字迹清楚的笔具与墨水 在任何时候 都不要用铅笔 圆珠笔 水彩笔写信 红色 紫色 纯蓝等色彩的墨水也最好别用 其四 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条 在书信里叙事表意时 要层次明 条理清 有头有尾 切勿天马行空 云山雾罩 令人疑惑丛生 不知所云 4 正确在写信时 不论是称呼 叙事 还是遣词 造句 都必须认真做到正确无误 在信中 坚决不要出现错字 别字 漏字 代用字或自造字 也不要为了省事 而用汉语拼音或外文替代不会写的字 在书写收信人姓名 地址 职务以及尊称时 不应出现任何差错 在封文上 于收信人姓名之后书写的称呼 如 同志 先生 小姐 等等 是专供邮递员或带信人使用的 而并非是发信人所用的称呼 因此像 大人 爱妻 小弟 之类的私人称呼 是不宜出现的 5 简洁写信如同作文一样 同样讲究言简意赅 适可而止 在一般情况下 写信应当 有事言事 言罢即止 切勿扬扬洒洒 无休无止 空耗笔墨 浪费时间 当然应当避免为命名书信简洁而矫枉过正 走另一个极端 过分地惜墨如金 而使书信通篇冰冷乏味 比方说 像 爸 没钱 快寄 这样一封某大学生写给其父的电报式家书 连起码的人情味都没有 便是简洁失当了 2 发信 1 折叠写好信文 将信笺装入信封时 不可令其过大或过小 在折叠信笺时 既不要随手乱折 也没有必要搞上缠下绕 边角对插 过份神秘 折叠信笺的常规方法有四 一是先将信笺三等分纵向折叠 然后再将其横折 并令其两端一高一低 此法叫作 以低示己法 意在表示谦恭之意 二是在折叠信笺时 有意将收信人姓名外露 它叫 外露姓名法 可令收信人产生亲切感 三是先将信笺纵向对折 随即在折线处再往里卷折1厘米 2厘米宽 最后再将其横向对折 此法叫作 公函折信法 多用于因公通信 四是将信笺先横向对折两次 然后再将其纵向折叠到可以装入信封之中的长度 此法称为 随意折叠法 适用于日常通信之时 2 装入折好信笺 将其正式装入信封时 要注意的问题是 一定要将其推至信封的顶端 并且令其与信封的封口之处留有大约1厘米左右的距离 这样做的好处是 收信人将来拆阅书信时 因为发信人早已 留有余地 信笺便不易被 伤筋动骨 影响阅读了 3 附件有些时候 发信人在信封之内往往还要装入其他一些书信的附件 在处理这一问题时 应当注意三点 第一 要符合有关方面的具体规定 不要违规 乱装违禁物品 第二 要保持信封的平整 美观 不要因所装附件过多 而令其膨胀不堪 甚至因而 开膛破肚 第三 要向收信人交待明确 在信文之中 要对附件的数量写得一清二楚 必要时还可要求收信人 收到即告 免得对方 查无实据 4 邮资通过邮局寄发的信件 应自觉按规定交付足够的邮资 不要缺资 欠资 大家都不方便 需要自己在信封上贴邮票的话 将其端端正正地贴好 而切勿 见缝插针 随便乱贴邮票 贴一枚邮票时 按惯例 应将其贴在信封正面 横式信封 右上角的指定之处 在一般情况下 最好不要在一封信上贴多枚邮票 非得这么做时 则须将其一并贴在信封背面的封口之处 5 封闭对于信笺装入信封后 信封应否封闭的问题 不可不加任何分别地一概而论 根据现行的习惯做法 通过邮局寄达的信件 其信封必须一律封口 而托请他人代交的信件 其信封则原则上不宜封闭 之所以要这样办 在前者 是为了恪守个人隐私 保障通信秘密 在后者 则主要是表示对托带者的信任与尊重 3 收信 1 守法我国现行宪法之中明文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这等于告诉人们 任何扣留 私拆 偷阅他人信件的行为 都是触犯法律的 因此 在人际交往中接触书信 尤其是替他人收取的书信时 务必要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 切勿违法 即使自己扣留 私拆 偷阅他人的信件仅仅是为了跟别人开开玩笑 也是绝对不许可的 2 拆信收到他人来信 通常先要拆启 才能进地阅读 拆阅他人信件时的具体做法是否得当 不仅涉及来信能否完整无缺的问题 而且也间接体现着收信人的个人修养 拆信时 一要确保信生长的完好 二要注意信封拆启后的美观 拆信的最佳之处 当推信封的封口处 有可能的话 最好利用刀 剪拆信 而不要直接下手去撕 无论如何 都不要把信封拆得 犬牙交错 遍体鳞伤 3 保存收到他人来信后 切勿乱扔 乱塞 未经发信人本人允许 千万不要随便将对方的来信公开发表 或是到处进行传阅 这样做 对对方是非常不尊重的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书信 可整理在一起 或装订成册 然后妥为收藏 对于毋须保留的书信 可集中起来 以火焚毁 或用碎纸机进行破坏性处理 但是不宜将其作为垃圾扔掉 或是当成废纸卖掉 4 即复在一般情况下 收到他人来信之后 应当立即去做的头一件事 就是尽可能快地回复对方的来信 应当说 及时复信 不仅仅是一种对对方表示尊重的礼貌 而且也是做人应当具备的一种美德 对于他人的来信 只收不复 或者能拖便拖 得过且过 不但会令发信人耽心他的来信是否丢失 而且还有可能会延误正事 有人在回复他人来信时 总喜欢说什么 因为太忙 迟复为歉 希望见惊 云云 其实 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因为只要牵挂对方 再忙的人也能挤出回一封信的时间来 忙不能成为迟复他人来信的理由 若是对他人的来信一拖了事 干脆不作答复 让对方觉得自己杳无音信 则更是通信之大忌 5 回应对于他人的来信 不仅要及时给予回复 而且在复信之中 还应当善解人意地对对方来信中需要回应的问题 一一作答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