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物》PPT课件.ppt_第1页
《食品生物》PPT课件.ppt_第2页
《食品生物》PPT课件.ppt_第3页
《食品生物》PPT课件.ppt_第4页
《食品生物》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蛋白质和氨基酸第一节蛋白质的功能第二节蛋白质的需要量第三节必需氨基酸第四节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第五节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见P86表6 11 第六节蛋白质和氨基酸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第七节蛋白质的供给与食物来源 一 构成机体和生命的重要基础二 构造新组织和修补更新组织三 供能四 赋予食品重要的功能特性1 肉类持水性 嫩度增加 提高可口性 2 蛋白质的起泡性 使糕点 冰淇淋松软 3 蛋白质亲水溶胶的稳定性 乳化 增稠剂用于罐头食品 4 麦蛋白和谷蛋白的粘性的延展性 增强面包等食品的筋性 蛋白质是生命之源 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 组织的重要成分 机体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质的参与 蛋白质约占人体全部重量的18 1 催化作用 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需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 酶本身就是蛋白质 2 调节生理机能 调节机体正常活动的物质是激素 激素中很多就是蛋白质和肽 如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蛋白质 3 氧的运输 由外界摄取氧并且将其输送到全身组织细胞的作用是血红蛋白 4 肌肉收缩 肌肉的收缩是由肌动球蛋白来完成的 5 支架作用 维持各器官的一定形态 并将机体的个部分联成统一的整体是由胶原蛋白来实现的 6 免疫作用 是由血液浆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作用的球状蛋白质来完成的 7 遗传物质 核蛋白及其相应的核酸是遗传物质的基础 二 构造新组织和修补更新组织成人每日约更新3 左右的蛋白质 儿童约为6 这要靠摄取食物蛋白 经过消化 吸收后 在体内重新合成蛋白质 三 供能供能是蛋白质的次要作用 但人体所需的能量中约有14 来自蛋白质 一 氮平衡所谓氮平衡 是指一个人每日摄入的氮量与排出的氮量之间的关系 1 总氮平衡 是指摄入的氮量与排出的氮量相等时的氮平衡关系 2 正氮平衡 是指摄入的氮量多于排出的氮量时的氮平衡状态 3 负氮平衡 是指摄入的氮量少于排出的氮量时的平衡状态 在正常生长发育的机体情况下 保持总氮平衡或正氮平衡 防止负氮平衡状态出现的最有效的方法 就是摄食足够量的营养价值良好的蛋白质 二 蛋白质的需要量1 蛋白质的需要量 平均需要量 是由短期氮平衡研究和长期氮平衡研究后而得到的平均值 成人每日对优质蛋白 如肉 鱼 乳 蛋等 的平均需要量为0 60g kg 安全摄取量 为每日0 75g kg 2 如何保证蛋白质的供给 应进食足够的蛋白质 蛋白质的质量不同 达到机体氮平衡所需的蛋白质的量也有所不同 动 植物蛋白质的需要量见P75表6 2 应进食足够的其它营养 6 2 一 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1 必需氨基酸 是指人体需要 但自己不能合成 或者合成的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的氨基酸 它们必须由食物蛋白质供给 否则就不能维持机体的氮平衡 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缬氨酸 赖氨酸 苏氨酸 蛋氨酸 苯丙氨酸和色氨酸 对于婴儿还有组氨酸 2 非必需氨基酸 是指体内能自行合成 或者可由其它的氨基酸转变而来 可以不必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 并非机体不需要 它们都是蛋白质的构成材料 必须以某种方式提供 人体非必需的13种氨基酸 甘氨酸 丙氨酸 丝氨酸 胱氨酸 半胱氨酸 天冬氨酸 天冬酰胺 谷氨酸 谷氨酰胺 酪氨酸 精氨酸 脯氨酸和羟脯氨酸 二 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及需要模式1 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 见P77表6 3 2 需要量模式 是指必需氨基酸之间相互搭配的比例关系 见P77表6 4 显然 膳食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模式越接近人体合成蛋白质的组成 就越接近人体合成蛋白质的需要 越易被机体利用 6 3 6 4 第四节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评价一种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一方面要从 量 角度即食物中含量的多少 另一方面则要从 质 的角度即根据其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模式来考虑 一 蛋白质的质与量二 蛋白质的消化率三 蛋白质的利用率 三 蛋白质的利用率蛋白质的利用率是指食物蛋白质 氨基酸 被消化 吸收后在体内利用的程度 1 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简称生物价 见P82表6 8 蛋白质的生物价 氮贮留量 氮吸收量2 蛋白质净利用率 氮贮留量 氮食入量 生物价 消化率3 蛋白质的功效比值 是用幼小动物体重的增加与所摄取的蛋白质之比来表示其利用率 蛋白质的功效比值 动物增加的体重 克 摄入食物蛋白质 克 6 8 6 11 第六节蛋白质和氨基酸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一 热加工的有益作用二 氨基酸的破坏三 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四 蛋白质与非蛋白质分子的反应 一 热加工的有益作用1 杀菌和灭酶 热加工是食品保藏最普通和有效的方法 热可使蛋白质变性 可杀灭微生物和钝化引起食品败坏的酶 相对地保存了食品中的营养素 2 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 蛋白质变性后便于蛋白酶作用的结果 如熟鸡蛋消化率100 生鸡蛋为50 豆制品也是如此 3 破坏某些嫌忌成分 如豆类和谷类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 天然毒素 被污染的黄曲霉素等 4 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 二 氨基酸的破坏1 加热 对氨基酸有一定的损害 对赖氨酸 胱氨酸 含硫氨酸有明显的损害 如培烤制品的蛋白质 糖的存在可增加赖氨酸的损失 2 氧化 食物在大气中辐射 通过水的射解作用可产生过氧化氢 从而对蛋白质 氨基酸产生破坏作用 形成含硫化合物 使食物产生异味 3 脱硫 在剧烈加热时 胱氨酸 100C 被破坏 罐头肉杀菌后其损失44 4 异构化 用碱处理氨基酸会发生异构化 三 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1 加热 加热可影响天然蛋白质分子的空间排列 2 碱处理 可使许多氨基酸发生异构化 从而降低营养价值一般热加工对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损失很小 常小于10 家庭烹调中的热处理时 鱼 肉的营养价值无显著下降 一 蛋白质的供给膳食蛋白质的安全摄食量学龄前儿童 蛋白质的安全摄食量 1 10g kg膳食蛋白安全摄食量 2 27g kg学龄儿童 蛋白质的安全摄食量 0 99g kg膳食蛋白安全摄食量 1 55g kg成人 蛋白质的安全摄食量 0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