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2.doc_第1页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2.doc_第2页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定城镇中心学校 叶保兴【摘 要】:在全社会呼吁素质教育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成了语文改革的必由之路,而德育渗透又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体现寓德于教。如何将德育教育的思想和内容真正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本文从课题的揭示、情境再现、文字训练以及人物的情感分析上渗透德育教育,真正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关键词】:情感熏陶 阅读教学 渗透德育 德育为教育之本,树人重在树德。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正确价值选择,树立远大的理想。”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德育建设的重要性。语文学科是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语文课将深刻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的人生设计和选择。语文教材和其他学科的教材截然不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精纯的思想、深刻的道理、优美的语言的文章。这些文情并茂的美文不仅是语言文字训练的佳作,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优秀材料,它在进行思想道德建设这个方面,有着别的学科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结合学生实际,打破传统的德育框框,对学生进行春风化雨般的思想教育。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浅谈几点看法。 一、在揭示课题中渗透德育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如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时时,我设疑:说到恐龙,你脑子会浮现出哪些词语?它和鸟儿之间会有怎样的联系?这样的设计正是抓住学生喜欢猎奇的心理,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理解内容,了解科学家假想的恐龙演变为鸟儿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又如在教难忘的一课时,我抓住课题“难忘”二字,问:为什么称这节课是“难忘”的一课?同学们经过阅读课文,认识到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胜利前的五十多年,台湾一直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着,他们不准台湾人民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的孩子们开始学习用祖国的语言来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以,这节语文课对长期遭受统治和奴役的台湾人民及其孩子来说,确实是“难忘”的;而对亲身感受这一节蕴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感情的语文课的学生来说,也是终生“难忘”的。揭示题眼“难忘”的内涵,使学生认识了台湾从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发他们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奋发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在情境再现中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要注意运用语言和角色表演,创设与课文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诱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使之唤起各种感知觉,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获得真切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我注重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体会课文中少年周恩来的思想感情,感受他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例如,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8自然段时,利用分角色朗读法,让学生把握人物的心理状态。分别让学生扮演哭诉的妇女和训斥的中国巡警,设身处地模拟二者的口吻去朗读,然后再让其他学生去感受当时站在一旁的洋人以及中国人的心理状态。通过营造一个中国人在自己家门口被欺辱却又无可奈何的情景,以此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同胞饱受欺凌的感受,从而深刻地了解 “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体会周恩来当时的感受。三、在文字训练中渗透德育精美的语句,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心灵。正像墨子所言:“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分析推敲,使学生受到“习染”,从中感到语言美,领会到美的内涵。而作者每写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创作动机,或阐明某种观点,或抒发某种情感,或说明某个道理,不过这些内容不是像画家和演员那样直接用形象表现出来的,而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因此,我们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接受品德教育,必须在“有机渗透”.上下功夫,要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从引导学生“读文”入手,进而达到“悟道”的目的,决不能在知识讲完以后,来一段“课后语”,另搞一套政治说教。换句话说,语文教学渗透德育,要做到水乳交融,而不是油水分离。如金色的鱼钩,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老班长的话“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就皱着眉头硬咽了下去。”教这段话时,我抓住“硬”字让学生理解,“硬咽”是什么意思?老班长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明白了,这里的“硬咽”是明明咽不下去,还要勉强往下咽,班长这样做是为了把鱼汤省下来给小战士吃,好让他们坚持走出草地。这样,在词和句的教学中,学生体会到了老班长为了战友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受到了舍己为人思想的教育。四、在分析人物的情感中渗透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认识情感的价值,重视情感的力量,善于挖掘人物情感世界,对学生进行人生教育。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种感情。”这句话点出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吃透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将这种情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情感氛围,以情传情,以情育人,让学生懂道理、明人生。如教詹天佑一文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重重困难,这些让人动容的文字撞击着学生的心灵,詹天佑的高大形象也屹立在学生的心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接着以“读”贯穿于教学始终。以读代讲,以读激情,读中悟情,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帝国主义丑恶的嘴脸和言行以及詹天佑修好铁路的决心都铭记于心,通过两者的比较,激发了学生对詹天佑的敬佩之情。这样詹天佑为祖国争光的情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感染,使詹天佑的高大形象已深烙学生心中,让这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化为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学生确立人生目标。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是一门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