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四中2010-2011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福鼎四中2010-2011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福鼎四中2010-2011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3页
福鼎四中2010-2011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4页
福鼎四中2010-2011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级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装-订-线-福鼎四中20102011学年第一次月考高 三 语 文本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无边落木萧萧下, 。(登高杜甫)(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劝学荀子)(3)庄生晓梦迷蝴蝶, 。(锦瑟李商隐)(4)千呼万唤始出来, 。(琵琶行白居易)(5)问君能有几多愁? 。(虞美人李煜)(6)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声声慢李清照)(二)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吴顺恪六奇别传清 王士祯海宁孝廉查继佐,字伊璜,崇祯中名士也。尝冬雪,偶步门外,见一丐避庑下,貌殊异,呼问曰:“闻市井有铁丐者,汝是否?”曰:“是也。”曰:“能饮乎?”曰:“能。”引入,发醅,坐而对饮。查已酩酊,而丐殊无酒容。衣以絮衣,不谢,径去。明年,复遇之西湖放鹤亭下,露肘跣行。询其衣,曰: “入夏不须此,已付酒家矣。”曰:“曾读书识文字乎?”曰:“不读书识字,何至为丐耶!”查奇其言,为具汤沐而衣履之。询其氏里,曰:“吴姓,六奇名,东粤人。”问:“何以丐?”曰:“少好博,尽败其产,故流转江湖。自念叩门乞食,昔贤不免,仆何人,敢以为污!”查遽起,捉其臂日:“吴生海内奇士,我以酒徒目之,失吴生矣!”留与痛饮一月,厚资遣之。六奇者,家世潮阳,祖为观察,以樗蒲故,遂为窭人。既归粤,寄食充驿卒,稔知关河厄塞形势。会王师入粤,逻者执六奇,六奇曰:“请得见大帅言事。”既见,备陈诸郡形势,因请给游札数十通,散其土豪,所至郡县,壁垒皆下。帅上其功,十年中累官至广东水陆师提督。孝廉家居,久不复记忆前事。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门请谒,致吴书,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水行三千里,供帐极盛,度梅岭,已遣其子迎候道左。至戟门,则蒲伏泥首,登堂,北面长跪,历叙往事,无所忌讳。入夜,置酒高会,身行酒炙。歌舞妙丽,丝竹迭陈,诸将递起为寿,质明始罢。自是留止一载,装累巨万。将归,复以三千金为寿,锦绮、珠贝、珊瑚、犀象之属,不可訾计。初,查在惠州幕府,一日游后圃。圃有英石一峰,高二丈许,深赏异之。再往,已失此石。问之,则以巨舰载致吴中矣。今石尚存查氏之家。(本文有删节)注释:樗蒲:古代赌博。2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查遽起,捉其臂曰 于是,就B会王师入粤,逻者执六奇 捉拿,拘捕C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门请谒 拜见D丝竹迭陈,诸将递起为寿 敬酒或用礼物赠人3下列选项中分别属于表现查继佐“施之恩惠”和吴六奇“知恩图报”的一组是( )(3分)A吴生海内奇士 以三千金为寿,邀至入粤 B引入发醅,坐而对饮 度梅岭,已遣其子迎候道左C留引痛饮一月,厚资遣之 备陈诸郡形势D帅上其功 自是留止一载,装累巨万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吴六奇不同于一般人,外貌奇特,身为乞丐,别人请他喝了酒,赠给了他衣服,他却连声道谢都没有,就径直走了。B吴六奇认为自己成为乞丐的原因有:一是自己读过书,识得字;二是年轻时嗜好赌博,输光了家产。C吴六奇做乞丐时,他觉得行乞玷污自己的名声。后来,他步人仕途,多次升官,一直做到广东水陆师提督。D文章叙述了吴六奇的一些传奇经历,生动地塑造了一个性豪荡、熟地理、有韬略、知恩图报的奇士形象。5、翻译下边的句子。(8分)明年,复遇之西湖放鹤亭下,露肘跣行。 查奇其言,为具汤沐而衣履之。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秋日怀九华旧居杜荀鹤吾道在五字 ,吾身宁陆沈。凉生中夜雨,病起故山心。烛共寒酸影,蛩添苦楚呤。何当遂归去,一径入松林。五字,指儒家的“仁、义、礼、智、信”。 陆沈,比喻沉沦不被人知。(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的颈联。(3分) (2)联系全诗,诗人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听说关羽在东吴被害,张飞立即起兵报仇。因为丧凶心痛,他经常醉酒并随意打骂军士。末将范疆、张达无故被鞭打,心生怨恨,就趁张飞熟睡之际将他杀死,投奔东吴去了。(三国演义)B聂赫留朵夫来到监狱里拿着上诉的状子给马斯洛娃签名,马斯洛娃并不会写字,于是聂赫留朵夫替她签了名字,然后马斯洛娃在上面盖了手印。(复活)C堂吉诃德第三次出游是在相隔一个月之后。女管家用了六百个鸡蛋把他的身体调养好了。他从邻居参孙加拉斯果学士那里,打听到萨拉果城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比武大会的消息。他想到那里去赢得荣誉,便和桑丘暗暗商量了一阵子,又瞒着家人出游了。(堂吉诃德)D在高老太爷66岁生日宴席上,冯乐山向高家提亲事,要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慧,并建议马上订婚,高老太爷一口应允。(家)E朱吟秋恳求吴荪甫帮忙让杜竹斋将他到期的贷款延期。不料吴荪甫却对他囤积的干茧心怀不轨,吴荪甫怂恿杜竹斋再借款给他,条件是以干茧作抵押,并且只给一个月限期。到期后若朱吟秋还不起钱,就把他的所有干茧作为抵押品由吴荪甫自由处置,这样就将朱吟秋的茧子挤出来。(子夜)8简答题(两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简述“孔明三气周瑜”的过程。2、简述“葛朗台梳妆匣事件”引发的家庭风波。 选(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土,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认为要慎择益友,才足以辅仁成德。 B孔子认为我们要结交正直、诚信、知识广博的朋友,这样才对自己有益。 C孟子认为如果认为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还不够,便又上溯古代的优秀人物,与他们神交。 D孟子在这段话中所提出的“知人论世”实际上是针对如何读书的方法,后来成为了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结合上面两个选段,说说你对孔孟“交友观”的理解。(3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中国价值的普世意义装 订 线 内 不 准 作 答-装-订-线-当代思想市场里存在着许多价值观,人们会选择一些自己的特殊价值观,比如属于某个特殊群体的价值观。同时,人总要与他人合作,所以还需要普世价值观。当一种价值观落实为事实后,如果它能使人们的共同利益最大化,对任何人的伤害又是最小化的话,那么,它就可能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就能够成为普世价值。以汶川震灾为例,汶川救灾的事实证明了患难与共的大家庭精神这一中国价值就是一种普世价值。理由很明显:人人都有可能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人人都需要他人的救助。有人把汶川救灾的成就说成是显示了西方的普世价值,这种说法是典型的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可以想象,救灾英雄们恐怕很少读过奥古斯丁、康德、哈耶克等人的理论,恐怕也很少读过圣经、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之类的书,英雄们胸腔中跳动的是中国心,而不是西方心。目前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体系不过是一个单调的价值体系,它仅仅体现了“权利为本” 的西方现代价值。这个体系是非常片面的,它缺乏全面应对复杂生活问题的能力,而且过分突出了“个人”个人无条件地优先于他人。这种价值现在理论上意味着没有一个他人是能够完全信任的,没有一个他人是绝对可以指望的,这会形成一种可怕的孤独。个人权利绝对优先于责任、美德和情感的现代西方价值观对人类生活与心灵是一种误导。这种“权利为本”的价值现聚焦于捍卫个人自由。毫无疑问,捍卫个人权利是正当的,但是夸大个人权利的“为本”地位,就会导致漠视他人。这不仅导致他人的痛苦,更主要是导致自己的痛苦。中国人较少变成孤独的存在,就是因为中国哲学相信他人就是生活意义,他人就是目标,他人就是方向。在他人那里有亲情、爱情、恩情、友谊、帮助、交流、同心同德、成功、光荣、怀念、快乐和幸福,也可能有背信弃义、落井下石、迫害和陷害、失败和耻辱。从他人那里得到什么,完全取决于准备与他人共享什么,这是中国的传统智慧。如果说,西方现代价值观试图要解决的是“我的权利怎样才能得到保扩”的问题,那么,中国价值观则试图解决“我将与他人共享什么”的问题。如前所述,西方价值不是错误的,而是远远不够用的。对于人类良好生活来说,个人自由无疑是不可缺少的,它是好生活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好生活还需要其他一些同样重要的条件,比如那些被现代价值观所边缘化的传统价值,诸如美德、责任和情义等。忽视、贬低甚至排斥这些传统价值是现代人的灾难。哪些中国价值能够成为普世价值,这需要事实的检验。最有可能成为普世价值的中国精神就是与他人共享幸福的原则,主要表现为这样几个典型的中国观念。一,天下意识。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天下为公,所以天下有难,匹夫有责。这是“责任为奉”价值观。二,仁义意识。所谓仁,就是把他人看作是需要关心和帮助的人,同时把自己看作是有担当的人,在这种人际关系中,我和他人都被塑造成可以依靠的人。这是“美德为本”价值观。三,家意识。家是情义之本,人以情造家,这是“情义为本”价值观。10、下列对“普世价值”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普世价值确保人们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和对人们的伤害最小化。B、普世价值具有普遍性,它同样适用于特殊的群体。C、汶川救灾的英雄们用行动诠释了患难与共的普世价值。D、“权利为本”的西方现代价值观并不具备普世的价值。11、下列对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现代西方价值观强调个人权利绝对优先,因而责任、美德和情感等传统价值常被边缘化了。B、解决复杂的现代社会问题,需要现代价值与传统价值、西方价值与中国价值的兼容并蓄。年级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装-订-线-C、对于人类良好生活来说,传统价值与个人自由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它们都是不可或缺的。D、中国精神所倡导的与人共享幸福的原则,凝聚了中国人的传统智慧,因而成为一种普世价值。12、西方现代价值观与中国价值观有哪些区别?请根据本文加以概述。(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年是一种召唤马国福酒水长,田野黄,老树望,糕点香,年关里飘着浓浓的暖意。 年就像一个蹲在时间深处的老者,发如雪,须如弦,眼如泉,依偎在村口的老树下,久久守望。“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天推着年,在寒风中缓缓前行,由远而近的是熟稔的乡音。道道桃符红光满面,杯杯热酒倾诉衷肠,远走他乡的人,背着行囊,默念着远方亲人的召唤,辗转南北,回到他们久违的家园。没有了羁旅他乡的牵绊,没有了“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落寞,像一支支箭镞,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像一幅幅灵动的红剪纸,安静的故乡有了年的红晕。喜鹊以佛的慈悲心欢喜心,在家门口的白杨树上欢叫,报喜,迎接一个个远道而来的游子。脱了毛的老狗摇着尾巴,深情的眼眸盛满泪水,伸出长长的舌头,舔着久违的家人的裤脚。听到门的响声,卧在炕角的老花猫,跳起来,冲出门外,跟一别经年的亲人撒娇呢喃。就连那些木讷地反刍甘草的牛羊也不甘落后,停止咀嚼,深情地凝望回家的亲人是否瘦了。这些生灵,都是我们家族重要的一员。它们站在大地上最先感知到亲人到来的信息。年,在岁月深处,汹涌成一股潮水,负载着背井离乡的人,穿过远方的河流、人流、山川、田野、站台,顺着故园的呼唤,将酝酿了很久的故园之恋,像酒精一样一次性燃烧。端起酒杯喝干,放下筷子唱歌,吼一声故乡,泪流满面;叫一声母亲,衷肠百结。所有的愁绪,所有的委屈,所有的欢喜,都盛在“年”这个被时间打造的情感酒杯中,没有顾忌,没有痛楚,端起来尽情分享。故乡如佛,年关如庙堂,让每一个游走他乡的游子皈依家园,平静、安详、幸福,醉倒在家的胸襟里。只要回到故乡,他乡的秩序、规则、面具统统远去,只有熟悉的脸庞,熟稔的风景,熟透的方言,熟知的故人,一切没有了距离,只有浓如酒、醇如蜜的真情。我一直把故乡当作自己的圣母,当作灵魂的佛门。每当过年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体内有一股火在燃烧,我知道,那是潜伏在我心灵深处的情感雷达,在时空深处感应着故乡的召唤,我在尘世间喧嚣孤单的心,才能归于安详。年,只是一种文化符号,情感标记,是岁月长河浣洗后让我们回归传统的生命节点。是年,激活了我们压抑在他乡被各种道具、面具覆盖、遮挡的心灵。你可以在异乡将泪水咽下,但顺着年的召唤,回到生你养你的地方,即便你泪水汹涌成河,你也会觉得,这是很幸福的事;即便你孤寂如地下沉默的煤,只要回到你的灵魂和这方水土血脉相连的家园,你的孤寂如煤燃烧,不觉寒冷。年,是穴居在我们生命深处的一个圣物,它是一种情感的召唤,文化的召唤,传统的召唤。顺着这声悠长的召唤,你会发现人世间最美丽恒久的爱恋,最温暖宽容的情怀花蕾一样,被年举在手中,在岁月的长河中,让你生命的原野芬芳遍地,美好丛生。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年”是幸福的始发车站,携着眷恋上车,背着欣喜落座,这幸福的回归列车让你挥别尘世烟云,不觉悲凉,温暖久长。13、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A、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千百年的文化积淀,赋予年以丰厚的内涵,作者以饱含深情之笔,逐层深入地揭示了年的文化内涵。B、文章以故乡为切入点,尽情渲染年对游子的巨大感召力,其中暗含着对长期蛰居在家的人过年意识淡薄的批判。C、文章认为,羁旅他乡的人为了生存往往被迫带上各种道具、面具、纯真心灵被遮挡,以致有太多的泪水和孤寂,是年把这一切加以排解。D、“像酒精一样一次性燃烧”这个比喻的含义既包含故园之恋酝酿了很久,又包含故园之恋的释放是短暂的。E、文章情调热烈,思想深邃,结构严谨,语言朴实,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灵动之气。14、文章第二段“年就像久久守望”,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3分) 15、“年关里飘着浓浓的暖意”,第三段对此有具体的描写。故乡年关的暖意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16、年是一种召唤,纵观全文,这种召唤对游子来说,产生了哪些方面的作用?试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闻一多先生汪曾祺很多人都知道闻一多先生是留胡子的。报刊上发表他的照片,大都有胡子。那张流传很广的木刻像(记得是个姓夏的木刻家所刻),闻先生,噙烟斗, 目光炯炯,而又深沉,是很传神的。这张木刻像上,闻先生是有胡子的,但是闻先生原来并未留胡子,他的胡子是抗战那一天留起来的。当时发誓:抗战不胜,誓不剃须。闻先生原来并不热衷于政治。他潜心治学,用心甚笃。他的治学,考证精严,而又极富想象。他是个诗人学者,一个艺术家。他的讲课很有号召力,许多工学院的学生会从拓东路(工学院在昆明东南角的拓东路)步行穿过全城,来听闻先生的讲课。闻先生讲课,真是“神采奕奕”。他很会讲课(有的教授很有学问,但不会讲课),能把本来是很枯燥的考证,讲得层次分明,引人入胜,逻辑性很强,而又文词生动。他讲话很有节奏,顿挫铿锵,有“穿透力”,如同第一流的演员。他教过我们楚辞、唐诗、古代神话。好几篇文章说过,闻先生讲楚辞,第一句话是:“痛饮酒,熟读离骚,可以为名士”,是这样的。我上闻先生的楚辞课,他就是这样开头的。他讲唐诗,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放在一起讲。我记得他讲李贺诗,同时讲法国的点彩派(pointism),这样的东西比较的研究方法,当时运用的人还很少。他讲古代神话,在黑板上钉满了用毛边纸墨笔手摩的大幅伏羲女娲的石刻画像(这本身是珍贵的艺术品)。昆中北院的大教室里各系学生坐得满满的,鸦雀无声。听这样的课,真是超高级的艺术享受。 闻先生的个性很强,处处可以看出。他用的笔记本是特制的,毛边纸,红格,宽一尺,高一尺有半,是离京时带出来的。他上课就带了这样的笔记,外面用一块蓝布包着。闻先生写笔记用的是正楷,一笔不苟,字兼欧柳字体稍长。他爱用秃笔。用的笔都是从别人笔筒中搜来的废笔。秃笔写蝇头小字,字字都像刻出来的,真是见功夫。他原是学画的。他和几位教授带领一群学生从北京步行到长沙,一路上画了许多铅笔速写(多半是风景)。他的铅笔速写另具一格,他以中国的书法入铅笔画,笔触肯定,有金石味。他冶印,朱白布置很讲究,奏刀有力。连他的吃菜,味也是这样,重。他在蒙自住了半年,深以食堂菜淡为苦。闻先生的胡子不是络腮胡子,只下巴下长髯一绺,但上髭浓黑,衬出他的轮廓分明,稍稍扁阔的嘴巴,显得潇洒而又坚毅。闻先生后来走下“楼”来(他在蒙自,整天钻在图书馆楼上,同事曾戏称为“何妨一下楼主人”),拍案而起,献身民主运动,原因很多,我只想说,这和他的刚强的个性是很有关系的。一是一,二是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心口如一,义无反顾。闻先生是中国观代史上一个无半点渣滓的、完整的、真实的浪漫主义者。他的人格,是一首诗。能为闻先生塑像的理想人物,是罗丹。可惜罗丹早就死了。在西南联大旧址,现在的西南师范学院的校园中有闻先生的全身石像,长髯飘飘,很有神采。闻先生遇难时,已经剃了胡子。我建议在闻先生牺牲的西仓坡另立一个胸像(现在有一块碑),最好是铜像。这个胸像可以没有胡子。 (选自修髯飘飘,有删改) 注闻一多于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13、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因为闻一多先生讲课语言生动,还因为他讲授的内容兼跨文理,所以他的课受到广大文科和理丁科学生的欢迎。B、闻一多先生喜欢用秃笔,他搜集别人笔筒中的废笔,用于研究中国的书法,以便结合中国的书法进行铅笔速写。C.、手摩伏羲女娲的石刻画像是珍贵的文物,闻一多先生却把它随意地钉在黑板上,可见他潇洒刚强的个性。D、闻一多先生讲课,能够运用中西比较的方法,将晚唐诗与法国的印象振放在一起讲解,这在当时是很新潮的。E、本文是一篇回忆录,选取了闻一多先生鲜为人知的轶事,叙评结合,凸显人物个性,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14、作者建议:“在闻先生牺牲的西仓坡另立一个胸像,最好是铜像。这个胸像可以没有胡子。”请根据本文分点陈述这个建议的理由。(4分) 15、请结合全文,淡淡闻一多先生具有怎样的人格特征。(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0分)1语言交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