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的管理1(1).ppt_第1页
人工气道的管理1(1).ppt_第2页
人工气道的管理1(1).ppt_第3页
人工气道的管理1(1).ppt_第4页
人工气道的管理1(1).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气道的管理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刘素彦2010年9月 一 概念 人工气道是指将导管经口 鼻或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 可开放气道 改善通气功能 纠正缺氧状态 有效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及淤血 建立人工气道是治疗和改善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 二 人工气道的分类 1 气管插管 又分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 2 气管切开 三 气管插管 或切开 的护理 1 人工气道的固定2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3 人工气道的湿化4 吸痰 一 1 气管切开置管的固定 准备两根寸带 一长一短 分别系于套管的两侧 将长的一根绕过颈后 在颈部左侧或右侧打一死结 系带松紧度以容纳一个手指为宜 注意不要打活结 以免自行松开 导致套管固定不牢而脱出 CompanyLogo HotTip 一 2 经鼻气管插管的固定 剪一根长10cm 宽2 5cm的白布纹胶布 从中间剪开一部分 宽的一端贴在鼻翼上 将另一端两条细长的胶布 分别环绕在气管插管的外露部分 记录插管外露长度 胶布应定时更换或潮湿后随时更换 经鼻气管插管的固定 一 3 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 A 剪一条长35cm 宽2cm的胶布 从一端中间剪开32cm 未剪开的一端固定在一侧颊部 将气管插管靠向口腔的一侧 剪开的一端胶布以气管插管外露部分为中心 交叉固定在另一侧颊部 注意经口气管插管要放置牙垫 防止病人双齿咬合时 夹闭气管插管 口护后平移插管位置 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 B 当患者躁动 口腔分泌物多时 容易造成插管脱出 临床上也可采纳气管切开的固定方法 用寸带将插管在头部固定 可以防止插管脱出 二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1 人工气道的气囊充气后 压迫在气管壁上 达到密闭固定的目的 一方面保证了机械通气的效果 另一方面可以部分阻挡口鼻咽腔分泌物下行 理想的气囊充气量为 充最小量的气体而起到最佳的气道密闭效果 压力应在5 22mmHg 毛细血管渗透压为25mmHg气囊注气过多 气管管壁长期受压 引起局部缺血坏死 气管软化 严重者发生气管 食管瘘 二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2 气囊充气后 随着时间的变化 囊内压力会自动下降 研究表明 应每4小时检查气囊压力一次 充气量可用气囊测压器测量 无气囊测压器可采用最小闭合量技术 MOV 掌握气囊充气量 最小闭合技术 气囊充气后 吸气时恰好无气体漏出 方法 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 向气囊内缓慢注气直到听不到漏气声为止 然后回抽0 5ml气体时 可听到少量漏气声 再注气 直到吸气时听不到漏气声为止 优点 不易发生误吸 不影响潮气量 三 人工气道的湿化 正常的上呼吸道粘膜有加湿 加温 滤过和清除呼吸道内异物的功能 建立人工气道以后 呼吸道加湿 加温功能丧失 纤毛运动功能减弱 造成分泌物排出不畅 痰痂形成 堵塞人工气道 造成通气障碍 可危及生命 三 人工气道的湿化 呼吸道湿化必须以全身不失水为前提 所以要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 每日入量1500 3000mL 湿化方法 1 蒸汽加热湿化 加热湿化器能使湿化后的气体达到100 的湿度 机械通气的病人 湿化器的温度控制在33 37度 根据痰的粘稠度界定 三 人工气道湿化 2 气管内滴药 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 在吸痰前抽吸2 5mL液体 于病人吸气时注入气道 操作前 先给予100 氧气1分钟 以免造成低氧血症 滴药后 给予吸痰或配合胸部叩拍 使冲洗液和粘稠的痰液混合震动后再吸出 如果痰液粘稠 也可以用输液器接滴管以每分钟10 15滴滴入 但时间不要过长 痰液变稀薄即停止 人工气道湿化 有些学者认为 气管内滴药已经过时了 呼吸机有加湿加温不需要气管内滴药了 此观点是片面的 对于外科无菌手术后的患者 给予短时间呼吸支持时可行 肺部疾病 气道分泌物多或痰液粘稠者 则极易形成痰痂 造成人工气道阻塞 形成严重后果 三 人工气道湿化 3 雾化吸入 雾化液一般选择蒸馏水或生理盐水 根据病情可加入化痰和支气管扩张剂 经人工气道口进行雾化吸入 在雾化吸入过程中 分泌物湿化后膨胀使气道管腔变窄 从而增加气道阻力 因此 病人出现憋气 咳嗽 呼吸困难 紫绀烦躁等 要及时吸出气道分泌物 氧分压低的病人雾化与吸氧同时进行 雾化液要随用随配 增加空气湿度 对于脱机或气管切开的患者 除人工气道的湿化外 病房可采用地面洒水 应用空气加湿器等方法使人工气道周围相对湿度达到50 70 四 吸痰 1 意义 吸痰在人工气道的护理中非常重要 安全有效的吸痰是机械通气患者最重要的一项护理措施 掌握正确的吸痰技术对气管切开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 减少痛苦 有效的吸痰有着直接影响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减少吸痰次数 预防肺部感染 防止气道黏膜损伤以及低氧血症的发生是医护人员最关注的问题 四 吸痰 2 方法 A 吸痰管一般选用12 14号硅胶管 机械通气时用密闭式吸痰管 吸痰管要插入气管插管末端以下1 2cm 吸痰的动作要轻 稳 准 快 快速置入痰管后旋转上提吸引 一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 以免发生低氧血症 为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 吸痰前 后给予高流量氧l 2分钟 危重和痰较多的患者 应吸痰与吸氧交替进行 四 吸痰 方法 B 有研究表明 从插入气管套管口开始 自上而下吸痰 当吸痰管到达气管套管口下1 2cm时 松开吸痰管上方控压开关 不产生负压 下送吸痰管至气管分叉处上提1cm 再按压吸痰管上方控压开关 自下而上吸痰 其效果优于传统的自下而上的方法 吸痰方法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 气道黏膜损伤 吸痰过深 吸痰管贴住气管壁加重缺氧 低氧血症 肺不张 支气管痉挛 人工气道阻塞咳嗽 颅压过高 造成脑血管意外 感染 无菌操作不规范 吸痰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 老年呼吸衰竭 尤其是合并有冠心病 心律失常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 吸痰时应监测心电示波 观察心律 心率变化 如在吸痰过程中出现频繁严重的心律失常 或出现气道痉挛 紫钳 烦躁不安等异常情况 应停止吸痰 并加大吸氧浓度 需留置痰标本时 可在吸引管上接一标本采集瓶 吸出的痰标本应及时送检 吸痰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2 防止气道阻塞 痰粘稠时 需反复湿化 彻底吸引直至痰液变稀薄 吸引时 如导管下端有阻力不易插入 则提示气道有阻塞 可能为痰痂 也可能为充气气囊脱落到气管导管末端 或异物堵塞 一次性套管扭转 可使病人窒息死亡 要引起高度重视 查明原因 及使解决 四更换气切套管 气管切开后 如改用金属套管 要注意内套管 定时清洗时要防止异物存留在套管内 最好采用流水冲洗内套管 气管切开的病人 如果遇到突然烦躁不安 呼吸困难 紫绀 血氧饱和度下降等 应考虑气道阻塞的可能 五气管插管拔管前的护理 于拔管前几日应做有效的咳嗽训练 每次吸痰前让病人自己深吸气 屏住呼吸几秒钟 然后用力咳嗽2 3声 训练其把痰喷出管口外 为拔管后自己能有效咳嗽做准备 拔管前1小时遵医嘱肌注地塞米松5mg 充分湿化 叩背 吸引鼻及口腔分泌物 清理气囊上滞留物 而后放松气囊 再充分吸引气道内分泌物 嘱病人深呼吸 呼气时将导管拔出 六气管插管拔管后的护理 给予吸氧 雾化吸入 必要时经口或鼻吸痰 拔管后应注意观察有无声音嘶哑 呼吸是否通畅 分泌物是否能排出以及呼吸困难 喉头喘鸣等 根据病情做好第二次插管的准备 七气管切开拔管前的护理 在决定拔管前 先换金属导管或无气囊导管 数天后再更换较小的套管 更换小号导管24小时后无不良反应可试堵管 如堵管后呼吸阻力增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