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女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oc_第1页
高师女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oc_第2页
高师女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oc_第3页
高师女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oc_第4页
高师女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师女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高师女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摘要本研究以某师范大学的200名女生为被试,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她们进行测试,目的是为了探讨高师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高师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负相关,与人交谈方面的相关性最高。 人际关系困扰中的与人交谈方面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率达到17.8%,对主观幸福感有很高的预测力。 AbstractIn thispaper,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Integrated DiagnosisScaleandGeneralWell-being Schedulewere testedin179female students in normal university to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and thesubjective well-being ofthe female studentsin normaluniversity.Conclusions areas followstheres asignificantly negativecorrelation betweenthei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subjective well-being,thecorrelationof talking with peopleis thehighest.In theresults of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talkingwithpeople canpredict SWB17.8%obviously.关键词高师女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幸福感Key wordsfemalestudentsinnormaluniversity;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ubjective well-beingG444A1006-4311 (xx)21-0267-020引言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性评价(Diener,1984)。 它是个体评估自身的整体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心理指标。 主观幸福感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以及一些影响因素的探究,其中人际关系、自尊、人格特征等是研究较多的影响因素。 国外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开始较早,且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现在已经发展到测量发展阶段。 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验证国外结论及介绍国外相关理论的阶段。 人际关系是指在某一特定的群体内,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心理上的关系。 人际关系作为大学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一个影响因素。 国内研究者认为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有着相关性且具有一定的预测力。 高师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相比,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学校女生的数量远远超过男生。 高师女生的人际相处环境与其他学校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她们的主观幸福感状况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目前,国内关于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不多,而探究高师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研究更少。 1研究方法1.1研究对象在某师范大学随机选择文理专业各两个,并在其四个年级中随机各选取1个班,以各班女生为调查对象。 共选取200名被试,其中有效被试为179名。 文科专业被试122人,理科专业被试57人。 城市的被试78人,乡村的被试101人。 独生子女被试36人,非独生子女被试143人。 1.2研究工具1.2.1总体幸福感量表选用段建华于1996年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 修订后的量表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为0.48-0.78,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0.56-0.88,内部一致性系数女性为0.95。 1.2.2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选用郑日昌于1999年主编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主要测量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程度,共28道题,分为与人交谈、交友交际、待人接物与异性朋友4个维度,每个维度7道题。 大量研究表明该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 2研究结果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1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的统计结果2.1.1高师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研究数据显示,高师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平均得分(92.68)明显高于问卷的平均分 (55)。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主观幸福感的年级、专业、城乡、独生子女方面的主效应都不太显著,但是也有一定的趋势,具体表现为理科生的(MSD=93.0811.797)主观幸福感比文科的(MSD=92.8011.916)高;乡镇的(MSD=93.4213.176)比城市的(MSD=92.4710.308)高;非独生子女的(MSD=93.3812.052)比独生子女的(MSD=90.4310.173)高。 2.1.2高师女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高师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的平均得分(8.14)明显低于问卷的平均分 (14)。 从表1的数据得出,人际关系困扰在专业、城乡、独生子女方面的主效应不太显著,总的人际困扰表现为理科(MSD=8.725.311)高于文科(MSD=7.534.187);乡镇(MSD=8.605.209)高于城市(MSD=7.704.403);非独生子女(MSD=8.194.927)高于独生子女(MSD=8.004.332)。 2.2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如表2所示,主观幸福感与人际关系困扰及其除异性朋友外的其他各因子两两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主观幸福感与人际关系中的与人交谈方面相关最为显著,之后依次为总的人际困扰、交友交际、待人接物。 主观幸福感与异性朋友的人际困扰相关不显著。 将主观幸福感作为因变量,人际关系困扰及其四个因子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只有人际关系困扰中的与人交谈因子进入回归方程,其余都被排除。 “与人交谈”的解释率达到17.8,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人际困扰中的与人交谈方面对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预测作用。 而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之间为负相关。 3讨论3.1高师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概况分析研究表明,高师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城乡、专业、独生子女各方面的主效应不明显,这与前人的研究不一样。 甘雄等人的研究中主观幸福感在专业与城乡方面的主效应较为显著,且文科高于理科,城市高于乡镇,这些均与本研究相反。 笔者认为造成这些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本研究的被试的独特性。 本研究的被试为高师女大学生,这些被试有着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特殊性,女生人数比例远远高于男生,她们的学习生活环境及人际氛围都与其他学校不同,人际交往圈子几乎都是女生,且师范生的家境普遍不是很好。 这可能是高师女大学生的真实特点,但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所以缺乏比较性,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3.2高师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师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人际关系困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其中的“与人交谈”方面的相关程度最高,说明与人交谈方面的人际困扰与其总体幸福感有很大的关系,困扰越少主观幸福感越高。 原因可能是女生的表达欲望强烈,重视与人交流时的愉悦体验,与人交流越愉快则其体验到的幸福感越高。 而“异性朋友”这一因子的相关性不显著,这与前人的研究是不同的,笔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是被试的特殊性造成的,因为高师的女生人数远远高于男生人数,所以女生的异性朋友并不多,这样就导致人际关系困扰中的“异性朋友”这一因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不显著。 3.3高师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人际关系的回归分析根据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与人交谈”进入回归方程,解释率达到17.8%,具有统计学意义。 人际交谈方面的困扰越少,表明其主观幸福感就越高。 这个结论与前人的研究基本一致,只是“异性朋友”没有进入回归方程,可能的原因同3.2中关于“异性朋友”的分析。 参考文献1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M.Psychol Bull,1984,95 (3)542-575.2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 andPersonalityM.NewYorkPlenum Press,1998311-334.3寇晶.女校大学生与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对比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xx, (4)135-136.4张灵,郑雪,严标宾等.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xx,2116-121.5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N.华南师范大学学报,xx, (2)137-142.6张灵.大学生自尊、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xx.7郑日昌.大学生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