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ppt课件.ppt_第1页
人教版七下《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ppt课件.ppt_第2页
人教版七下《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ppt课件.ppt_第3页
人教版七下《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ppt课件.ppt_第4页
人教版七下《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ppt课件.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河 母亲河 母亲河 2001年版 语文课程标准 关于综合实践的部分要求 新课标提倡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课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规律 注重学生的 语文素养 注重考查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着眼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基本能力 综合性学习强调综合 这个综合 包括学习目标的综合 知识的综合 不同学科领域的综合 学习方式的综合等 2009年陕西省中考说明对综合性学习及口语交际的考试要求 注重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考查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1搜集 筛选 提取并整合各类材料的信息 2确定活动主题 制订并完成简单的活动方案 3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材料的深层含义 4探讨语言材料反映的人生价值 时代精神和人文思想 5对具体社会现象或语言材料提出自己的看法 6选择恰当的方式 运用多种方法展示学习成果 7完整 清晰 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本节课的目标 知识目标 体会黄河作为 母亲河 是怎样深入全面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之中的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搜集 整理 筛选 提取并整合各类材料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 合作的学习 情感目标 关注母亲河 加强环保意识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黄水黄土奇观 九曲黄河 黄河象一条腾飞的巨龙 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 黄河龙口 黄河公伯峡 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黄河 我们向你走来 同学们自己的资料和作品 JILEICHUANGZAO 积累创造 第一部分 黄河的历史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你能否具体地说出黄河是从哪儿发源 流到哪里的 黄河有多长 流经哪几个省区 请你举出一些在黄河流域发现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址 请你举出一些在黄河流域历代王朝建都的史实 黄河 中国的第二大河 发源于青海省中部的巴颜喀拉山北麓 流经青海 四川 甘肃 宁夏 内蒙古 山西 陕西 河南 山东等 省 区 注入渤海 全长 公里 流域面积 万平方公里 据 年的统计资料显示 黄河流域人口 2亿人 占全国的 黄河流域耕地面积3亿亩 占全国的 5 其中灌溉面积 万亩 占全国的 黄河流域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工业总产值 亿元 占全国的 农业总产值 亿元 占全国的 黄河早在我们华夏民族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 约 万年前 古代先民 蓝田人 大荔人 丁村人 河套人 开始在黄河流域内生息繁衍 最终形成黄河文明 从公元前 世纪夏朝开始 迄今 多年的历史中 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 多年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中国的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 所以 黄河流域被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 被称为 母亲河 夏朝定都阳城 今河南登封 商朝定都于亳 今河南商丘 后迁都于殷 今河南安阳 周朝定都于镐京 今陕西西安 秦朝定都于咸阳西汉定都于长安 今陕西西安 东汉定都于洛阳魏晋均定都于洛阳隋唐均定都于长安 今陕西西安 宋朝定都于东京 今河南开封 从公元前 世纪夏朝开始 迄今 多年的历史中 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 多年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中国的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 所以 黄河流域被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 被称为 母亲河 交流并展示你所收集的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 神话传说 历史人物故事 交流并展示你所收集的与黄河有关的俗语 谚语 成语 第二部分 黄河之歌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交流并展示你所收集的与黄河有关的古今诗词 歌曲 民谣 第三部分 黄河之忧 保护黄河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然而两岸百姓对其近乎漠视的污染和掠夺 却日日威胁着这条母亲河的健康 宁夏 在山东滨州拍摄的黄河水面 练习 请针对黄河断流和水污染这一严重的生态危机 设计一则公益广告语 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 示例1 心系黄河 共建家园 示例2 保护黄河 珍爱生命 作业布置 请你为保护母亲河设计一则公益广告 广告要件包括图画或照片 广告词 设计思路说明 想象作文 穿越时空来到古代或来到未来 将黄河的过去 现在 明天串在一起 歌颂黄河的贡献 描写黄河的惨状 畅想黄河未来的美好 黄河 中华民族的摇篮 滔滔黄河水 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情 拯救母亲河 是中华民族的责任 再见 13 关于黄河知多少 知识问答 1 你知道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朝代有哪些吗 答 夏朝定都阳城 今河南登封 商朝定都于亳 今河南商丘 后迁都于殷 今河南安阳 周朝定都于镐京 今陕西西安 秦朝定都于咸阳 西汉定都于长安 今陕西西安 东汉定都于洛阳 魏晋均定都于洛阳 隋唐均定都于长安 今陕西西安 宋朝定都于东京 今河南开封 2 黄河流域早期的人类遗址有哪些 答 蓝田猿人 丁村人 河套人 等旧石器时代遗址 还有河南仰韶 西安半坡等新石器时代遗址 3 你知道黄河的发源地吗 答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 4 黄河流入哪个海 请选择 A 黄海B 渤海C 南海D 东海 5 黄河全长多少千米 流经哪几个省 答 全长5464公里 流经青海 四川 甘肃 宁夏 内蒙古 陕西 山西 河南 山东九省区 6 黄河的主要支流有哪些 答 渭河 汾河 泾河 清水川 洪水河 步青河 湟水河 洮河 7 黄河流域的著名古战场有哪些 答 牧野古战场 崤山古战场 巨鹿古战场 昆阳古战场 官渡古战场 8 与第一次农民起义有关的古战场是哪个 答 巨鹿古战场 成语 逐鹿中原 即由此而来 10 藐视黄河 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这句话是哪位伟人在什么时候说的 答 1948年3月解放军取得宜川大捷后 东渡黄河到华北去时毛泽东在渡船上说的 9 沿黄各省区著名的石窟有哪些 答 有云冈石窟 山西大同 龙门石窟 河南龙门 炳灵寺石窟 甘肃永靖石积山 麦积山石窟 甘肃天水县 须弥山石窟 宁夏固原 和敦煌莫高窟 甘肃敦煌 等 其中云冈 龙门 麦积山 敦煌号称我国四大石窟 11 请列举出与黄河有关的名人至少三个 答 大禹 郑国 王景 欧阳修 司马光 王安石等 12 请列举黄河上有名的水电站至少三个 答 龙羊峡 刘家峡 青铜峡 三门峡 小浪底等 13 请列举关于黄河的成语并试做解释 1 中流砥柱2 河清海晏3 河山带砺4 泾渭分明 14 请讲述下列传说 1 李自成一夜愁白头2 黄河得名的由来3 壶口瀑布的传说 15 请列举关于黄河的文学作品 A沁园春雪B河床C雷锋颂D 16 请解释下列关于黄河的俗语 A望洋兴叹B不到黄河不死心C跳到黄河洗不清 17 请列举关于黄河的歌谣 并试唱之 A黄河谣B信天游C黄土高坡D三十里铺E黄河大合唱F女儿歌G在太行山上H到敌人后方去 女儿歌 歌词 六月里黄河冰不化 扭着我成亲是我大 五谷里数不过豌豆儿圆 人里头数不过 女儿可怜 女儿可怜 女儿呦 浮水上的鸭子刮水上的鹅 公家人不知我会唱歌 青杨柳树十八根杉 想说心事我开口难 我开口难 女儿呦 天上的沙鸽队队飞 不想我的那亲娘再想谁 不想我的那亲娘再想谁 不想我的那亲娘再想谁 再想谁 黄河忧思录 1 泛滥之灾 黄河中游因其流经黄土高原 携带了大量泥沙 多年平均输沙量达 亿吨 相当于堆成 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 圈 黄河中游由于暴雨集中 植被稀疏 土壤抗蚀性差 使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河成为驰名世界的多泥沙河流 黄河下游地处平原 黄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到达下游后 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的泥沙有 亿吨 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 余米的 悬河 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善决 善淤的危害 从先秦到 年的 多年中 黄河下游决溢 次 改道 次 平均三年两决口 百年一改道 2 干旱之灾 长期以来 黄河存在着洪水威胁 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等严重问题 近年来 又出现了缺水断流加剧和水污染严重等新问题 黄河断流已不是个简单的水文现象 而是流域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的综合反映 是人类需求与脆弱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反映 黄河断流始自1972年山东省利津 后来日趋严重 1972 1998年的27年间 下游有21次断流 特别是90年代 年年断流 且首次断流的时间提前 断流时间和距离不断延长 断流严重的1997年 山东利津站全年断流13次 累计226天 330天无黄河水入海 断流起点已上延到开封柳园口附近 全长704公里 占黄河下游河道长度的90 不仅如此 黄河中游各主要支流也相继出现断流 黄河源头1997年开始出现断流 扎陵湖至鄂陵湖河段1999年春也出现了首次断流 完全暴露的河段达8公里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境内的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 也是黄河水质的一个 晴雨表 今年5月下旬 当记者站在乌梁素海边时 看到的是呈现酱黑色的水体 由于工业废水 以及农药 化肥含量很高的农业退水注入湖区 使水域的富营养化加剧 水草 芦苇疯长 湖区明水面萎缩 今年年初 由于乌梁素海一次较集中的排放 造成黄河包头段严重污染 挥发酚 氨氮等超标几倍到几十倍 包头市120多万市民只能硬着头皮饮 苦水 3 污染之灾 今年年初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组织专家组 对黄河水污染的状况及危害进行了量化分析 发现黄河干流近40 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 基本丧失水体功能 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多了一倍 达到44亿立方米 黄河上游的绝大部分支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而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状态 支流变成了 排污河 工业污染多年来一直是黄河水污染的 祸首 从青海 经甘肃 宁夏 至内蒙古 黄河沿岸能源 重化工 有色金属 造纸等高污染的工业企业林立 产生出了大量污染物 生活污水和过量施用化肥 农药造成的 农业污染 目前也呈现加重趋势 同时 沿黄一些城市生活垃圾加剧了污染 据甘肃省环保局统计 黄河甘肃段年排放废水2 37亿吨 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已达到了1 41亿吨 占到废水排放总量的59 5 这一问题在沿黄城市普遍存在 断流造成的危害 黄河断流使沿黄地区水资源出现供需失衡 工农业生产 城市生活 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对沿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并增加了下游防洪的隐患 给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黄河下游1972 1996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工农业经济损失累计约268亿元 年均损失逾11亿元 90年代 由于断流日趋严重 年均损失已达36亿元 农田受旱面积累计470万公顷 减产粮食98 6亿公斤 黄河断流 也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 山东东营 滨州 德州等城市经常由于供水不足 采取限时限量供水 对沿河特别是河口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海岸侵蚀后退 二是地下水环境恶化 由于地表淡水补给减少和地下淡水用水量增加 地下水位下降 海水倒灌 咸水入侵 水质恶化 三是地表水环境容量减少 污染加重 由于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 地表水减少 使主要河流的污染物浓度不但超过了渔业用水水质标准 而且在一些支流的中下游河段已达到或超过鱼类致死浓度 许多河段鱼类基本绝迹 四是河口地区土地盐碱化 沙化 使湿地生态系统退化 五是河口地区及近海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种群和遗传多样性丧失 断流使三角洲湿地水环境失衡 严重威胁湿地保护区数千种水生生物 上百种野生植物 180多种鸟类的生存和繁衍 造成生物种群数量减少 结构趋向简单 断流使渤海水域失去重要的饵料来源 影响海洋生物繁衍 十多种鱼类不能洄游等 河道萎缩 改变了河道冲刷模式泥沙淤积使河道萎缩 河床抬高 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悬河 降低了行洪能力 增加了决口和改道的风险 威胁着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湟水河是黄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 在青海省境内流长约300公里 流域集中了青海省60 以上的人口和大部分的工 农业生产 然而 由于近年来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废水的排放量逐年加大 湟水河的水质污染急剧恶化 2002年 青海省海东地区平安县东庄村的近百亩小麦 灌溉了污染的湟水后被活活烧死 正在田头浇地的东庄村村民王成发告诉记者 现在引湟水浇地 先要看河道里的水 水多了才敢浇 水少了灌进地里 苗子准烧死 在甘肃省靖远县靡滩乡 村民们长期饮用的是经过简单沉淀的黄河水 村民们说 锅里经常有白色的沉淀物 饮过水后常拉肚子 洗过脸后皮肤皲裂起皮 形成的原因 水文上看 黄河断流属于水量季节性变化 但实质上 断流是人类对水资源用量超过其自然限度 是人类需求与脆弱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 用水量剧增是黄河断流的根本原因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特别是90年代以来 降雨 径流偏少 人均和亩均水量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干旱是黄河断流的自然原因 黄河流域的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用水量剧增 黄河水有90 用于农业灌溉 引黄灌溉面积由建国初期的80万公顷增加到1994年的731万公顷 全流域用于农业 工业和生活的用水量逐年增加 1949年为74亿立方米 50年代为124亿立方米 90年代增加到296亿立方米 目前黄河径流的开发利用率已超出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的50 超过国内其他江河和美 日等发达国家的利用水平 可见 用水量剧增是黄河断流的根本原因 源头和上中游地区生态环境恶化青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产流区和水源涵养区 境内流域面积占全流域面积的19 6 径流量却占黄河总径流量的近1 2 植被破坏导致草地沙化和水源涵养功能下降 缺乏统一管理 水利用率低黄河干流骨干工程和大型灌区分别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和地区 尚未健全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 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很难做到全河统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