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控制.ppt_第1页
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控制.ppt_第2页
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控制.ppt_第3页
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控制.ppt_第4页
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控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一 传染病概述二 新发传染病三 新发传染病特点四 新发传染病威胁五 新发传染病的影响因素六 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一 传染病概述 定义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 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病原体主要为病毒 细菌 真菌 立克次体 螺旋体和寄生虫等 寄生虫包括原虫和蠕虫 一 传染病概述 法定传染病 1978年9月1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 颁布实施 本条例规定管理的急性传染病分为甲 乙两类25种传染病 1989年2月21日我国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 规定法定管理传染病分为甲 乙 丙三类 经过几次调整 2004年共37种 2009年39种 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作出修改 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 乙 丙三类 共39种 目前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 乙 丙三类 共39种 一 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种类 甲类2种 强制管制 鼠疫 霍乱乙类26种 严格管制 传染性非典 艾滋病 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麻疹 流行性出血热 狂犬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登革热 炭疽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肺结核 伤寒和副伤寒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百日咳 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 猩红热 布鲁氏菌病 淋病 梅毒 钩端螺旋体病 血吸虫病 疟疾 人感染H7N9禽流感丙类11种 监测管制 流行性感冒 甲型H1N1流感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麻风病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黑热病 包虫病 丝虫病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手足口病其中乙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包括 传染性非典 脊髓灰质炎 肺炭疽 一 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的威胁和挑战 WHO报告 全球48种常见疾病中 40种是传染病 占总发病人数的85 全球死亡5200万 其中1700万死于传染病 传染病仍是全球危害最大的疾病 传染病的流行 爆发事件在全世界此起彼伏 已得到控制的传染病再卷土重来 肆虐人类 近30年新发传染病不断涌现对人类健康也构成了巨大威胁 人口老化 环境污染 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及病原体的演变等等 使传染病控制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 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流行过程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 传播和终止的过程 即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 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 到达新的易感者 形成新的感染 并且不断发展的过程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环节 即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一 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源 体内有病原体生长 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一 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播途径 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后至入侵新的易感宿主前 在外界环境中停留 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 或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 经直接接触进人易感者体内的过程 主要有 空气传播 经水传播 经食物传播 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接触传播 一 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人群易感性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 人群易感性高低取决于人群中每个个体的免疫水平 易感个体 或免疫个体 所占的比例以及人群一般健康水平 人群易感水平可以用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一 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的预防 1 管理 控制 消灭传染源2 切断传播途径3 降低人群易感性 一 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的预防 管理 控制 消灭传染源 加强疫情监测 做到 早发现 早诊断 早隔离 早治疗 一 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的预防 切断传播途径是防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环节 依不同传播途途径的传染病分别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一 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的预防 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期间暂停聚会和集体活动 保持居室开窗通风 空气和污染物体消毒 健康教育 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勤洗手 不随地吐痰 不面对他人咳嗽等 一 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的预防 肠道传染病 加强饮用水管理粪便无害化处理加强食品管理 一 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的预防 消毒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 随时消毒 终末消毒 一 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的预防 保护疫感人群 免疫预防主动免疫被动免疫药物预防霍乱 强力霉素 四环素流脑 磺胺嘧啶健康教育 二 新发传染病 定义 突发急性传染病是指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需要对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鼠疫以及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等 新发传染病是指近30年来 人们新认识或新发现的那些能造成地域性或国际公共卫生问题的新识别和以往未知的传染病 二 新发传染病 病原体 细菌 病毒 立克次体 衣原体等 以病毒性传染病居多 变异快 抵抗力强 给防治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如引起疯牛病的朊病毒 对所有杀灭病毒的物理 化学因素均有较强的抵抗力 在136 高温和2h的高压下才能将其灭活 二 新发传染病 数量 一般将1970年以来发现或认识的人类传染病纳入其中 目前 世界范围内共有新发传染病40余种 截至目前 在我国陆续发现的有十余种 二 新发传染病 种类 1 新病原体引起的新发传染病 即出现了对人类致病的新病原体并引起新的疾病 如艾滋病病毒 HIV 引起的艾滋病等 二 新发传染病 种类 2 新变异株引起的新发传染病 已认识的病原微生物发生变异后出现新的型别而引起的传染病 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 是由冠状病毒变异引起的 中东呼吸综合征 MERS 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 二 新发传染病 种类 3 新认知的新发传染病 有些疾病早已存在 但未被认知 近年才被认识 如丙型和戊型肝炎 军团菌病和莱姆病等 二 新发传染病 种类 4 新确认的新发传染病 一些疾病早已存在并被认识 但未被认为是传染病 近年来 发现这些疾病是传染病 如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消化性溃疡 二 新发传染病 种类 5 在某地新流行的新发传染病 某种传染病早已在一些地方流行并被人们所认识 而当它在新的地方流行时 通常被认为是该地的一种新发传染病 如西尼罗病毒病和猴痘在美国发生流行 三 新发传染病特点 1 流行范围广 影响因素多如莱姆病 军团病 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呈全球分布 SARS在32个国家和地区出现 疯牛病在欧洲 北美及日本近30个国家流行 生物 自然和社会等因素可对新发传染病的传播范围 传播途径产生影响 如局限在非洲等地区的西尼罗病毒脑炎和猴痘却在美国出现暴发流行 三 新发传染病特点 2 传染性强 传播方式复杂埃博拉出血热 SARS等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西尼罗病毒脑炎可经蚊虫叮咬而传播 O139霍乱主要通过水传播引起暴发流行 近年来新发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呈现复杂化的趋势 如2003年12月17日 英国政府宣布一名因输血感染疯牛病的病例 打破了人类的常规认识 三 新发传染病特点 3 与动物关系密切野生动物是西尼罗病毒脑炎等病原体的宿主 莱姆病 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病原体的宿主是鼠类 猫抓病 疯牛病 禽流感等疾病与畜禽有关 三 新发传染病特点 4 病死率高 危害大埃博拉出血热 军团病 人禽流感等疾病的病死率很高 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巨大 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给个人 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四 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SRAS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从2002年11月始 已波及32个国家和地区 至2003年6月9日WHO公布 全世界有8421例病人 死亡784例 痊愈6280例 我国大陆有5327人患病 死亡349人 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00亿美元 我国经济损失也高达933亿元人民币 约占2003年GDP0 8 四 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SRAS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命名为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而有别于上个世纪30年代末传统的非典型肺炎 四 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SRAS 我国专家从果子狸 蝙蝠 猴和蛇等野生动物体内检测到冠状病毒基因 并测出病毒基因序列与SARS病毒基因序列完全一致 认为SARS病毒或类SARS冠状病毒可能存在于部分野生动物体内 WHO2003年在瑞士日内瓦宣布 引起SARS的病因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亚种 并正式命名为SARS病毒 四 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SRAS 传染途径 近距离飞沫空气传播 呼吸道为主 双眼也可能是传染途径 由于职业原因 医务人员较容易受传染 四 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SRAS 鉴于冠状病毒的传染性和传播速度 中国卫生部将SARS列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法定传染病乙类按甲类进行管理 四 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疯牛病 疯牛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又称牛海绵状脑病简称BSE 病原体既不是细菌 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病毒 多将其病原称之为朊病毒 它是一组至今不能查到任何核酸 对各种理化作用具有很强抵抗力 传染性极强的蛋白质颗粒 它是能在人和动物中引起可传染性脑病 TSE 的一个特殊的病因 四 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疯牛病 人类疯牛病 克 雅氏症 因食用被疯牛病污染了的牛肉 牛脊髓而可能染上致命的克 雅氏症 其典型临床症状为痴呆或神经错乱 视觉模糊 平衡障碍 肌肉收缩等 病人最终因精神错乱而死亡 医学界对克 雅氏症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死亡率几近100 四 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疯牛病 该病于1985年4月首先发现于英国 目前疯牛病不仅在英国广泛流行 2007年在加拿大 德国 日本 奥地利等国先后出现疯牛病病例 有全球蔓延趋势 四 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疯牛病 牛患BSE 是痒病传到牛身上所致 痒病是绵羊所患的一种致命的慢性神经性机能病 其实痒病的发生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 不过 医学界至今未能找到导致痒病的根源 因此 疯牛病的病原也就难以确定 疯牛病一旦发生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将无法估量 是世界各国口岸动植物检疫部门重点防范的传人家畜传染病之一 四 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 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 家禽和野禽 传染病 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 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 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 由H5和H7亚型毒株所引起的疾病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 HPAI 国内外由H5N1亚型引起的禽流感即为高致病性禽流感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危害巨大 四 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禽流感 香港1997年和2003年2次发生人感染高致病性 H5N1 禽流感 共有20人传染 7人死亡 荷兰2003年爆发禽流感 1亿家禽焚毁1800万只 13个阳性猪场被政府购买并淘汰所有猪只 在上报417例人群中有86人确诊有禽流感病毒 一名兽医发病死亡 四 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禽流感 我国广西 湖北 湖南 安徽 上海 福建 广东等15个省份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 2008年12月24日 北京市朝阳区黄某 女 19岁 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经全力救治无效 于2009年1月5日上午7时20分死亡 2011年12月31日 广东省深圳市公交司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 成为2011年我国报告的唯一一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四 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禽流感 已有证据表明 候鸟是禽流感病原传播的真正来源 候鸟 如野鸭 的迁徙可将禽流感病毒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通过污染的环境 如水源 等可造成禽群的感染和发病 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带有禽流感病毒的禽群和禽产品的流通也可以造成禽流感的传播 高致病性禽流感无特定临床症状 表现为突然发病 鸡数天内大批死亡 发病率 死亡率最高可达100 四 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出血热于20世纪70年代在非洲首次被发现 1976年在非洲中部扎伊尔 现刚果民主共和国 和苏丹暴发流行 2014年2月初 几内亚东南部马桑达省出现发热死亡病例 并从病人样本中检测出埃博拉病毒 与扎伊尔型有较强的同源性 疫情持续扩散 至7月份疫情已经在西非的几内亚 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三个国家内蔓延 并波及至尼日利亚 西非埃博拉疫情在发现埃博拉病毒近40年的历史中 是感染病例数量 死亡人数及受影响地区范围均为史上规模最大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 截至2015年7月5日 持续一年多的新一轮疫情已造成超过1 12万人死亡 四 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发生于人类和非人灵长目动物 猴子 大猩猩和黑猩猩等 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四 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埃博拉出血热 传染源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灵长类动物 自然宿主 目前认为为狐蝠科的果蝠 传播途径 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及其污染物而感染 医护人员在治疗 护理病人时 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 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 容易受到感染 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易患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医务人员 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家人或其他人 在葬礼上按照礼仪与死者尸体有直接接触的送葬者 与热带雨林的死亡动物有直接接触的猎人感染风险高 四 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中东呼吸道综合征 中东呼吸综合征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 该病毒于2012年在沙特阿拉伯首次被发现 目前全球共24个国家报告有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病例 病死率高达40 9 我国去年5月29日 在广东省惠州市出现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 MERS 确诊病例 该患者为韩国人 男性 1971年出生 系韩国MERS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该病例的38名密切接触者均未发现异常情况 四 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中东呼吸道综合征 韩国首位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是一名68岁男子 他今年4月中旬去过巴林 沙特和阿联酋 5月4号抵达韩国后出现呼吸病症状 20号被确诊为韩国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 据韩国通报 截至7月15日上午 韩国已连续10天未出现中东呼吸综合征新增确诊病例 连续4天未出现新增死亡病例 报告确诊病例为186例 死亡36人 还有18人在医院接受治疗 322人被隔离观察 根据WHO的标准 在最后一名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确诊后 如果连续四周未出现新增确诊病例 即可宣告疫情结束 相关医疗专家认为 韩国卫生当局于7月5日报告了最新一例确诊病例 如果持续未出现新增确诊病例 到8月初即可宣布疫情结束 四 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中东呼吸道综合征 传染源 确切的传染源尚不完全清楚 支持骆驼是人类感染可能来源的假设 虽然蝙蝠可能是病毒的宿主 但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 人类感染的传染源更可能是骆驼 病人可作为传染源 导致续发病例发生 传播途径 受感染动物可通过鼻腔和眼睛分泌物 粪便 奶和尿排出病毒 在其组织器官和肌肉也可发现病毒存在 但具体从动物到人的传播途径尚不清楚 人与人之间可能主要通过无防护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 与骆驼有密切接触的农场工人 屠宰场工人和兽医等感染该病毒的风险较大 患有糖尿病 肾衰 慢性肺部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展为中东呼吸综合征重症病例 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和治疗方法 也无可用的疫苗 四 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寨卡病毒病 1947年首先从乌干达Zika森林的猴血清中分离到寨卡病毒1948年在同一地区的非洲伊蚊中分离到寨卡病毒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发现人感染寨卡病毒1954年从西非 黄疸 暴发中的病人分离到寨卡病毒 四 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寨卡病毒病 传染源 患者 隐性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该病可能的传染源传播媒介 埃及伊蚊为寨卡病毒主要传播媒介 白纹伊蚊 非洲伊蚊 黄头伊蚊等多种伊蚊属蚊虫也可能传播该病毒 四 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寨卡病毒病 传播途径 1 蚊媒传播为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蚊媒叮咬寨卡病毒感染者而被感染 其后再通过叮咬的方式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2 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母婴传播 有研究证明寨卡病毒可通过胎盘由母亲传染给胎儿 孕妇可能在分娩过程中将寨卡病毒传播给新生儿 在乳汁中曾检测到寨卡病毒核酸 但尚无寨卡病毒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的报道 性传播 寨卡病毒可通过性传播 目前报告的少量病例均为男性患者感染其女性性伴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感染寨卡病毒的女性可将病毒传播给其性伴 血液传播 寨卡病毒可能通过输血传播 目前已有可能经输血传播的病例报告 四 新发传染病的威胁 寨卡病毒病 人群易感性包括孕妇在内的各类人群对寨卡病毒普遍易感 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人可能对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 五 新发传染病的影响因素 病原微生物的变化 病原体变异及新的病原体 滥用抗生素等 社会环境的变化 环境气候 天灾人祸 技术与工业 旅游等 人类本身行为的变化 性乱 吸毒 人口流动 防疫漏洞等 五 新发传染病的影响因素 对食品的 天然性 要求提高 相对使用较少的防腐剂 用冰箱冷藏保荐食品 如李斯特菌病 盲目砍伐森林 原有生态屏障被破坏 一些野生动物被迫离开栖息地 及乱捕乱杀野生动物的增多 导致一些过去只在动物间传播的疾病在人群间流行 全球排放CO2过多引起 温室效应 使全球气候变暖 亚热带流行的传染病北移 使原来没有亚热带传染病地区出现了新疫情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学后果 引起许多传染性疾病的增加 天灾人祸 饥荒所致的难民潮 移民模式的改变及社会动乱为近年传染病的传播蔓延创造了条件 全球旅游事业的急剧发展 旅游人数的迅猛增加 航运速度的不断增快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传染病的传播与扩散 旅行和商业可增加病原体通过感染的旅行者 污染的食品 甚至运输车辆等到达新的区域的机会 在许多发达国家 老龄化不仅影响非传染病而且也影响传染病传播的机会 六 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1997年 世界卫生组织 WHO 明确提出 全球警惕 采取行动 防范新出现的传染病 2005年 世界卫生组织东南亚区和西太平洋区联合制定了 亚太区域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战略 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任务 为做好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促进经济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 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7年卫生部制订了我国 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 六 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一 加强对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各地应将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纳入卫生发展整体规划 切实加强领导 认真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 常态与非常态结合 不断完善防控措施 制定和实施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有关的人员培训 物资储备 重点实验室建设 现场控制 医疗救治等中长期规划 加大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投入 制订突发急性传染病医疗救治政策 医疗救治专项经费支持 保障医疗卫生机构及时对患者进行突发急性传染病排查 诊断 治疗以及密切接触者管理工作 二 建立和完善突发急性传染病应对机制指挥协调机制 政府领导 专家参与 属地管理 分级负责 专业机构实施 部门配合的指挥协调机制 信息沟通机制 卫生与相关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定期通报国内外的疫情 防控工作等信息 建立突发急性传染病反馈和共享平台 实现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人员的信息共享 加强疾控对医疗机构的信息反馈 加强实验室诊断结果对临床救治的信息反馈 部门协作机制 建立并完善卫生 农业 林业 国境卫生检疫等部门的协调合作机制 共同研究重大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防控对策同 开展疫情监测 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格局 六 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三 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减轻突发急性传染病危害加强健康宣教 提高公众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采取疫苗免疫 媒介控制 旅行劝告 检疫通告 隔离等措施控制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 加强管理 落实责任 减少医源性感染和实验室感染的发生 以及耐药性致病菌的产生 降低环境因素引起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的风险 加强对野生动物管理 避免公众接触 食用野生动物 降低野生动物源性突发急性传染病传播给人的风险 加强活禽市场管理 规范活禽养殖 免疫 运输 销售行为 减少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风险 六 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六 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四 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提高早期预警能力完善监测系统 逐步完善对重要临床症候群 不明原因死亡 药品及卫生用品销售 学生缺课 实验室病原学等综合监测系统 发挥医疗机构在疾病监测中的哨点作用 提高医务人员早期发现 报告传染病疫情的意识和能力 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和信息化建设 逐步将医疗机构日常报告信息系统与网络直报系统互通 动态收集分析传染病主要症状信息 及早发现突发急性传染病 开展媒介生物和宿主监测 建立生物样品资源库 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早期预警能力 组织专家进行风险评估 分析疾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 及时对突发急性传染病进行预警 六 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五 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为突发急性传染病诊断提供技术支持分区域建设重点突发急性传染病实验室 充分发挥各个实验室的特长和优势 研发突发急性传染病的诊断方法和试剂 为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快速诊断提供技术储备 建立网络实验室 逐步建立起方法和标准统一的全国公共卫生实验室监测网络系统 提高实验室安全水平和突发急性传染病诊断能力 制订实验室标本采集 运输 和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 六 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六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人员培训机制 制定培训规划 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