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野菊花DNA的提取一、实验原理:脱氧核糖核酸 (deoxribonucleicacid, DNA) 是一切生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盐溶法是提取 DNA 的常规技术之。从细胞中分离得到的 DNA 是与蛋白质结合的 DNA,其中还含有大量 RNA,即核糖核蛋白。如何有效地将这两种核蛋白分开是技术的关键。 DNA 不溶于 0.14mol/L 的 NaCl溶液中,而 RNA 则能溶于 0.14mol/L 的 NaCl 溶液之中,利用这性质就可以将二者从破碎细胞浆液中分开。制备过程中,细胞破碎的同时就有 Dnase 释放到提取液中,使 DNA 因被降解而影响得率,在提取缓冲液中加入适量的柠檬酸盐和 EDTA, 既可抑制酶的活性又可使蛋白质变性而与核酸分离, 再加入阴离子去垢剂 0.15的 SDS,经过 2h 搅拌,或用氯仿 异戊醇除去蛋白,通过离心使蛋白质沉淀而除去,得到的是含有核酸的上清液。然后用 95的预冷乙醇即可把 DNA 从除去蛋白质的提取液中沉淀出来。二、试验试剂:1、研磨缓冲液:称取 59.63gNaCl,13.25g 柠檬酸三钠,37.2gEDTANa分别溶解后合并为一,用 0.2mol/L 的 NaOH 调至 pH7.0,并定容至1000ml;2、 10 SSC溶液:称取87.66gNaCl和 44.12g 柠檬酸三钠,分别溶解,一起定容至 1000ml;3、1 SSC 溶液:用10 SSC 溶液稀释 10 倍;4、0.1 SSC 溶液;用 1 SSC 溶液稀释 10 倍;5、Rnase 溶液:用 0.14mol/LNaCl 溶液配制成 25mg/ml 的酶液,用1mol/LHCl,pH 至 5.0,使用前经 80水浴处理 5min(以破坏可能存在的Dnase);6、氯仿异戊醇:按 24ml 氯仿和 1ml 异戊醇混合;7、5mol/L 高氯酸钠溶液:称取 NaClO4H2O70.23g,先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再容至 100ml;8、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化学试剂的重结晶:将 SDS 放入无水酒精中达到饱和为止,然后在 7080的水浴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之后即将滤液放入冰箱,待结晶出现再置室温下凉干待用;9、1molL HCl;10、0.2mol/L NaOH;11、二苯胺乙醛试剂:1.5g 二苯胺溶于 100ml 冰醋酸中,添加 1.5ml 浓硫酸, 装入棕色瓶, 贮存暗处,使用时加0.1ml乙醛液浓乙醛: H2O1:50(VV);12、1.0mol/L 高酸溶液(HClO4);13、0.05mol/LnaOH;14、DNA 标准液:取标准 DNA 25mg 溶于少量 0.05mol/LNaOH 中,再用 0.05mol/LNaOH 定容至 25ml,后用移溶管吸取此液 5ml 至 50ml 容量瓶中,加 5.0ml1mol/LHClO4,混合冷却后用 0.5mol/LHClO4 定容至刻度,则得100g/ml 的标准溶液。三、实验步骤:1、称取野菊花 10g 剪碎置研钵中,加 10ml 预冷研磨缓冲液并加入0.1g 左右的 SDS,置冰浴上研磨成糊状。 2、将匀浆无损转入 25ml 刻度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混合液,加上塞子, 剧烈振荡 30s, 转入离心管, 静置片刻以脱除组织蛋白质。以 4000rpm离心 5min。3、离心形成三层,小心地吸取上层清液至刻度试管中,弃去中间层的细胞碎片、变性蛋白质及下层的氯仿。4、将试管置 72水浴中保温 3min(不超过 4min),以灭活组织的 DNA酶,然后迅速取出试管置冰水浴中冷却到室温,加 5mol/L 高氯酸钠溶液提取液: 高氯酸钠溶液4: 1 (VV) ,使溶液中高氯酸钠的最终浓度为 1mol/L。5、再次加入等体积氯仿异戊醇混合液至大试管中, 振荡 1min, 静置后在室温下离心(4000rpm)5min,取上清液置小烧杯中。6、用滴管吸 95的预冷乙醇, 慢慢地加入烧杯中上清液的面上, 直至乙醇的体积为上清液的两倍, 用玻璃棒轻轻搅动。 此时核酸迅速以纤维状沉淀缠绕在玻璃棒上。7、然后加入 0.5ml 左右的 10 SSC,使最终浓度为 1 SSC。8、重复第 6 步骤和第 7 步骤即得到 DNA 的粗制品。9、 加入已处理的 Rnase 溶液, 使其最后的作用浓度为 5070g/ml, 并在37水浴中保温 30min,以除去 RNA。10、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混合液,在三角瓶中振荡 1min,再除去残留蛋白质及所加 Rnase 蛋白,室温下以 4000rpm 离心 5min,收集上层水溶液。11、再按 6、7 步骤处理即可得到纯化的 DNA 液。二、 DNA的含量测定紫外吸收法一、实验原理:DNA和RNA都有吸收紫外线的性质,最大吸收峰在260nm波长处。紫外吸收是嘌呤环和嘧啶环的共轭双键系统所具有的性质,所有嘌呤和嘧啶的物质,都具有吸收紫外线的性质。核酸和核苷酸的摩尔吸收系数用(P)表示。(P)为每升溶液中含有1摩尔核酸磷时的吸光度(即光密度,或光吸度)。RNA的(P)260nm(pH7)为77007800,RNA中磷的质量分数约为9.5%,因此每毫升溶液中含1.0g RNA的吸光度为0.0220.024。小牛胸腺DNA钠盐的(P)260nm(pH7)为6600,含磷的质量分数为9.5%,因此每毫升溶液中含1.0g DNA钠盐的吸光度为0.020。不同形式DNA紫外吸光度不同,因为DNA具有双螺旋结构,当过量的酸、碱或加热使DNA变性,则出现(P)260nm值升高的增色效应现象。在核苷酸量相同的情况下,(P)260nm有以下关系:单核苷酸单链DNA双链DNA。DNA变性后,双螺旋结构被破坏,碱基充分暴露,导致紫外吸光度增加,还可根据DNA溶液在260nm出吸光度的变化监测DNA变性情况。变性复性后,(P)260nm值降低,称为减色效应。 蛋白质由于含有芳香氨基酸,也能吸收紫外光。蛋白质的吸收峰在280nm波长处,在260nm处的吸光度仅为核酸的1/10或更低,因此核酸样品中蛋白质含量较低时对核酸的紫外测定影响不大。在260nm与280nm处的吸光度的比值在2.0以上,DNA在260nm与280nm处的吸光度的比值为1.8左右。当样品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时该比值会下降。紫外吸收发测定核酸含量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一般可达3ng/L的检测水平。二、实验器材:紫外分光光度计,容量瓶(50mL),离心管,离心机。三、实验材料、试剂:(1)DNA样品;(2) 钼酸铵过氯酸沉淀剂(0.25%钼酸铵2.5%过氯酸溶液):将3.6mL70%过氯酸和0.25g钼酸铵溶于96.4mL蒸馏水中。四、实验步骤:1、取两支1.0ml小离心管,甲管加入0.5ml样品和0.5ml蒸馏水;乙管加入0.5ml样品和 0.5ml钼酸铵-过氯酸沉淀剂,摇匀,在冰浴中放置15min,以3000r/min离心10min,分别取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地球自转课件动态
- 资金管理与使用审批流程
- 高三家长会教学课件
- 离婚抚养费及子女教育、医疗、生活费用协议
- 公共停车场与物业管理公司合作协议模板
- 离婚赡养费支付协议书范本集锦
- 骶椎CT断层解剖图解课件
- 如何正确应对各种心理困扰
- 航海船舶安全管理制度
- 工程实践管理规程
- 洁净室区甲醛熏蒸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 4.1 整式(第1课时 单项式) 课件 七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2024)
-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解读
- 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考试完整题库
- 招聘诚信承诺书
- (高清版)JTG D81-2017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 装配式混凝土检查井施工及验收规程
- 2024小红书无货源精细化铺货实战课程
- 任正非的创业故事
- 学生实习家长知情同意书(完美版)
- 涉警网络负面舆情应对与处置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